王瓊傻傻的看著楊大知縣,過了好一會兒才試探著問道:“要不……楊兄你先自己培養幾個學生,然後再讓學生去教授新的學生?就像是你當初說養雞場能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一樣?”


    聽到王瓊這麽說,原本還滿懷期待的楊大知縣差點兒就破了大防。


    你這人怎麽就這麽不上道呢?


    本官跟你說寧陽縣缺少教書先生,是讓你來指點本官怎麽教學生然後再讓學生教新學生嗎?


    本官是踏馬想讓你給本官弄幾個讀書人過來!


    心裏大為不爽之下,楊少峰楊大知縣便無奈的歎息一聲道:“王兄有所不知,這縣裏的公務一件接一件,縱然本官有心教授學生,卻也是分身乏術啊,哎~”


    王瓊還是不接楊大知縣的茬,反而左右打量一番後說道:“楊兄其實已經做的很好了,記得下官第一次來寧陽縣時,楊兄還在為了幹旱的問題而頭疼,如今旱災和蝗災都過去了,百姓家裏也多少都有了些錢糧,如今更是有了蜂窩煤這等過冬神器,還能借此來培育蘑菇,冬天也能吃到些新鮮的蔬菜,這般生活水準已然超過天下絕大部分州縣,所以,這學堂之事卻也不必太過心急。”


    瞧著王瓊死活都不肯上道,楊大知縣也隻能熄了借王瓊之手弄幾個讀書人來寧陽縣的心思。


    反正王瓊回去後肯定會跟老朱和小朱匯報,到時候老朱和小朱要是肯弄些讀書人來寧陽縣最好,要是實在不肯的話也沒關係,畢竟還有劉洪昌和耿老爺他們的親眷,五百個人裏總能有幾個識字的,大不了就先讓他們頂上。


    心中打定主意之後,楊少峰也不再提起寧陽縣如何缺少讀書人的話題,而是直接笑眯眯的端起水杯,向著王瓊致意到:“王兄,請。”


    王瓊笑著端起水杯一飲而盡,向著楊少峰說道:“楊兄,請。”


    水過三巡,菜過五味,王瓊又提起了徐達和常遇春北伐的事情。


    “韃子朝廷是徹底完了,南路馮都督和湯帥一路攻下武陟、懷慶、澤州等地,北路徐相和常平章先後攻克保定、真定、井陘、平定、壽陽,如今更是拿下了大都,元帝妥懽帖睦爾狼狽出逃,僅剩擴廓帖木兒獨木難支,估計再有數月時間,山西便全境可複。”


    隻是說著說著,王瓊臉上的興奮之色便漸漸隱去,反而微微歎息一聲後說道:“隻不過,下官聽人說河北之地也被韃子禍害的很厲害,差不多和山東一樣都是人煙稀少,交通斷絕。”


    “山西那邊倒是被禍害的輕一些,可是山西那邊有數百萬百姓,如今卻是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普通百姓的生計也是極為艱難,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像寧陽縣的百姓一樣過上好日子。”


    “……”


    王瓊絮絮叨叨的說著,楊少峰卻心中一動。


    山西快要被拿下了,那麽轟轟烈烈的洪武大移民是不是也快拉開帷幕了?


    如果能從山西往寧陽縣遷移上幾千個百姓,那寧陽縣的各項發展規劃就能再一次提整,自己這個知縣老爺也能早一天開始擺爛生涯。


    隻是轉念一想,楊大知縣又不得不放棄了這個誘人的想法。


    遷移百姓這事兒說著容易,可是真正做起來卻麻煩無比。


    現在大明的軍隊還沒有徹底光複山西,就算是徹底光複了也需要用一兩年的時間去穩定民心,再加上妥懽帖睦爾跑路之前席卷了大量的金銀,大明朝的國庫幾乎空得能跑老鼠,朱重八朱皇帝應該不會太早開啟移民。


    而除了遷移百姓的事情之外,楊大知縣又想到了曆史上的另一個傳說。


    江湖傳言,常遇春好殺降,甚至殺到朱重八朱皇帝都看不過去的程度。


    然後,常遇春在某次打完仗之後就忽然暴斃,死因據說是什麽“卸甲風”,就是因為忽然脫掉盔甲而導致猝死。


    這裏麵有沒有什麽其他亂七八糟的原因,楊大知縣不太清楚,後世相關的史料也查不到。


    但是楊大知縣依稀記得,常遇春大概就是在洪武二年死的,而在常遇春死後沒兩年,朱重八朱皇帝就急吼吼的讓太子朱標娶了常遇春的女兒常某女——這個喪良心的,他連常遇春的三年孝期都不願意等!


    當然,朱重八朱皇帝幹些喪良心的事兒也不是一次兩次,而且這家夥每次幹這種事情都是大張旗鼓明目張膽的幹,甚至還公然說過“金杯共汝飲,白刃不相饒”這種話,不等常遇春的三年孝期過去就讓朱標娶常某女,倒也很符合老朱一貫以來的作風。


    楊大知縣現在比較頭疼的是,該用什麽樣的理由或者說借口,才能讓常遇春別動不動就卸甲?


    畢竟自己這個知縣是常遇春任命的,雖說自己也總是吐槽常遇春不是好鳥,可真要是什麽都不幹,就這麽靜靜的等著常遇春卸甲暴斃,楊大知縣的心裏又多少有些過意不去。


    反正楊大知縣無論如何都不會承認,他很想讓常遇春活著去一趟倭國——白起做主帥、賈詡做軍師、程昱做後勤的陣容是肯定看不到的,但是常遇春做先鋒卻是完全有可能的!


    王瓊瞧著楊大知縣的臉色反複變幻不定,忍不住問道:“楊兄?不知楊兄在想些什麽?”


    楊少峰回過神來,也沒來得及細想,便直接說了一句:“本官剛剛在想,韃子偽帝北遁,帶走了大量的金銀財寶,我大明國庫豈不是缺少銀兩?恰好楊某知道有一處金礦,一處銀礦,若是……”


    王瓊眼睛一亮,連聲追問道:“金礦?銀礦?在哪兒?”


    隻是還沒等楊少峰回答,王瓊卻又趕忙說道:“楊兄也不必告訴下官——似這般機密之事,楊兄不如寫成奏本?”


    楊少峰卻哈的笑了一聲,說道:“這算什麽機密事?”


    說到這兒,楊少峰忽然話鋒一轉,神秘兮兮的望著王瓊問道:“王兄可知,當年韃子偽帝忽必烈為何要征伐倭國?”


    王瓊心中微驚,疑道:“難道這金礦和銀礦……”


    楊少峰點了點頭,正想好好忽悠忽悠王瓊,門外卻忽然傳來跛五的聲音:“縣尊,兗州知府吳知府來了。”


    兗州知府?


    吳祖德?


    楊少峰心中頓時大為好奇——按照官場上的規矩來說,就算兩人要見麵,也應該是自己這個知縣去拜見知府才對,現在吳祖德吳知府沒有事先通知就跑來寧陽縣找自己,這踏馬是要跟本官玩四不兩直?


    心裏暗自吐槽一番,楊大知縣幹脆站起身來,向著王瓊拱手說道:“王兄見諒,本官先去迎接吳知府,稍後再來陪王兄說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洪武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煌貴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煌貴胄並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