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堂口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很神奇的現象,那就是當孩子不在父母身邊時,父母會不由自主的想孩子,但是當孩子回到父母身邊一段時間後,卻又會遭到父母的嫌棄。


    這種現象,在後世那些大學生的身上體現的最是淋漓盡致。


    朱老二和朱老三不是大學生,也不存在什麽回家之後各種賴床各種挑食之類的毛病,但是好巧不巧的是,朱老二朱樉剛剛十三歲,朱老三朱棡則是十二歲,兄弟兩個剛過了人煩狗厭的兒童階段不久,正式踏入了讓父母頭疼的少年青春階段。


    所以,當朱重八朱皇帝在寧陽縣等到朱老二和朱老三等人之後,是怎麽看兄弟倆怎麽不順眼,尤其是朱老二朱樉臉上的幾個小疙瘩,更是看的老朱心煩意亂。


    而跟兩兄弟比起來,錦兒和玉兒這兩個丫頭可就順眼多了。


    “這兩個混球,在路上沒少讓你倆費心思吧?”


    朱重八朱皇帝無視了朱老二和朱老三兄弟倆哀怨的眼神,直接笑眯眯的對錦兒和玉兒說道:“咱也沒想到,妹子居然舍得讓你倆來寧陽縣。”


    “不過也好,那楊知縣青年俊彥,才學淵博,生得也是一表人才,你們兩個跟在他身邊,也算是個好歸宿。”


    錦兒乖巧的點了點頭,應道:“是,娘娘對奴婢們好,奴婢們心裏都曉得。”


    朱重八朱皇帝故作不悅的拉下臉,“還稱呼娘娘?以後咱妹子就是你們的義母,咱就是你們的義父——剛剛咱來的時候就想說你們來著,見著咱不喊義父卻喊陛下,沒由得生分了。”


    錦兒心中一慌,趕忙拉著玉兒向著朱重八朱皇帝拜倒,“女兒拜見義父。”


    朱重八朱皇帝這才緩和了臉色,伸手虛扶一把,讓錦兒和玉兒起身後又扭頭望向朱老二和朱老三,“你們兩個,路上是怎麽稱呼你們兩個姐姐的?”


    朱老二朱樉昂起腦袋,答道:“自然是稱呼大姐,二姐。”


    朱老三急道:“是我先喊的姐姐!”


    朱重八朱皇帝這才點了點頭,又對錦兒說道:“你們娘親在書信裏跟咱說啦,說是讓你們到了寧陽縣之後先看看,若是相得中,彼此有意,你們娘親就為你們許婚,要是沒相中,這事兒就當沒提過,咱家的閨女不愁嫁。”


    錦兒再次乖巧的點頭應下:“是,女兒記住了。”


    朱重八朱皇帝又瞥了兩個兒子一眼,“你們兩個到了寧陽縣,務必要聽姐姐的話,更不許擺什麽皇子的臭架子,若是讓咱知道你們在寧陽縣胡作非為,你猜咱是會向著你們兩個,還是會向著寧陽縣的百姓?”


    朱老二和朱老三齊齊打了個寒顫,齊聲道:“請父親放心,兒子決不敢胡來。”


    朱皇帝又將目光投向常茂、常升兄弟兩個:“你們兩個自小也是驕縱慣了的,往常咱不想過多的管束你們,是想著讓你們自己能慢慢長大。”


    “可是這一次不同以往,你們兩個要是敢在寧陽縣惹出事端來,就算咱不跟你們計較,你們的爹也會打斷你們兩個的狗腿,記住了麽?”


    常茂常升兄弟倆忍不住在心底哀嚎。


    這踏馬到底是個什麽情況,怎麽還把自家老爹給牽扯上了啊!


    無奈之下,常茂常升兄弟倆也隻能拍著胸膛表示一定乖巧老實不惹事,要是惹事就自己打斷自己的狗腿。


    朱皇帝才嗯了一聲,又對朱老二和朱老三吩咐道:“去吧,你們兩個也都十二三歲了,陪你們姐姐到寧陽縣待上個三五的天時間,也好好跟著人家楊知縣好好學學本事,咱在兗州府等著你們回來。”


    ……


    當常茂、常升兄弟倆護送著朱老二和朱老三還有錦兒、玉兒到達寧陽縣的時候,楊少峰楊大知縣已經躲在縣衙裏有好幾天的時間。


    事實上,在送完常遇春和他手下的三萬大軍出征之後,楊少峰楊大知縣就回到了縣衙,什麽養雞場養豬場畜牧場還有挖湖修渠之類的事兒也全都拋諸於腦後。


    對於現在的寧陽縣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翻土犁地,等土地平整好後,就可以利用大豆固肥之後的土地播種冬小麥。


    而大知縣的職責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隨機巡視每一個村莊,對每一個村莊的百姓宣講老老實實耕種的重要性,勸說百姓不要懈怠,更不能關撲遊戲。


    當然,這個工作強度對於楊大知縣而言並不算大,畢竟寧陽縣隻有八社十六閭,隻要花個十來天的時間就能完成勸課農桑的指標。


    對於楊大縣知自身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先想辦法解決掉修路的材料問題。


    楊少峰承認自己之前還是想得簡單了。


    當初在決定要修路的時候,楊少峰曾經想過生土,熟土,石板,青磚,水泥或者說混凝土,還有瀝青等諸多材料。


    其中生土和石板路是最早被楊大知縣放棄的,青磚路也因為沒有磚窯而被放棄,水泥和瀝青因為技術水平也先後因為無法生產等原因而被放棄,最後沒辦法了才選擇熟土做為材料。


    但是真到開始挖好地基並且開始篩土炒土了,楊少峰楊大知縣才悲哀的發現,要是按照秦直道的標準用熟土修路,寧陽縣通往兗州府的直道怕不是要拖到猴年馬月才能修通。


    至於說增加人手……


    且不說寧陽縣本身還有秋播、開荒、挖湖、修渠等等一大堆需要用到人手的地方,根本抽調不出多少人來修路,就算是能,也無論如何都避不開篩土、蒸土或者炒土、鋪路、夯土這幾道工序,偏偏這幾道工序隨便哪個都要用到大量的人手。


    人手不足,就弄不出來足夠的熟土,修路的進度就會慢。


    路修的慢,寧陽縣的發展就快不起來,外來的丁口數量增長就快不起來,以後還是會缺人手。


    等於是一個無解的死循環。


    無奈之下,楊大知縣也也隻能琢磨著更換修路的材料,好以此來加快修路的進度,同時盡量降低修路對人力的依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洪武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煌貴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煌貴胄並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