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尼瑪!


    當楊少峰被跛五拉到縣衙大門,看到被軍中士卒以右丞相徐達的名義押解到寧陽縣的一幹人犯之後,楊大知縣整個人都徹底淩亂了。


    不是,誰來給本官解釋解釋,什麽叫做發配到寧陽縣為奴?


    這踏馬是地處山東的寧陽縣,不是爾濱家的寧古塔好嗎!


    還有那個說自己姓馬,實際上很可能姓朱,現在又冒用徐達的名頭往本官手底下塞這麽多男犯,而且這麽多男犯還全都是劉洪昌和耿老爺他們的親朋好友,你丫有考慮過本官的想法嗎?


    哪怕你塞幾個女犯過來呢,本官還能弄個會所享受享受!


    楊大知縣一邊暗自腹誹一邊跟負責押解的士卒進行交割,然後對跛五吩咐道:“讓人把這些人犯都扔大牢裏,殺威棒暫且寄下。”


    等到交接完畢,縣衙裏的衙役也把一眾人犯全都帶走之後,楊少峰就帶著跛五跑到了縣城南門,開始研究寧陽縣通往兗州府的官道。


    “一步,兩步,三步,”楊大知縣在官道上來回走了幾遍,心裏開始盤算著接下來該修一條什麽樣兒的路。


    在楊大知縣的規劃當中,城南的這條路不僅僅隻是通往兗州府的官道,同時也是方便城南兩社百姓進出縣城的道路,像原來那樣兒隻是除掉道路兩邊的雜草,然後平整平整就算齊活的糊弄修路法是肯定不行的。


    要是按照後世修路的等級來算,元朝時期所謂的修路頂多也就是個村道標準,而楊少峰楊大知縣想的卻是國道標準。


    隻是在提高了修路的標準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巨大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畜力成本,物料成本和時間成本。


    畜力,寧陽縣不缺。


    時間,寧陽縣也不缺。


    在畜力和時間都不缺的前提下,人力在“徐達”塞過來兩百個男犯之後也算是湊合,勉勉強強也可以開始動工修路了。


    唯獨物料成本是個大難題,或者說應該選擇什麽樣兒的物料來修路,成了楊少峰楊大知縣最為頭疼的問題。


    選擇用瀝青鋪路,大明沒有瀝青。


    選擇用水泥鋪路,大明也沒有水泥。


    至於石板路……那破玩意兒首先就要麵臨怎麽把石頭切割成石板的問題,鋪好路之後又要麵對維護的問題,萬一哪塊石板被曬裂了、凍壞了,哪怕隻是壞了一個角,就要想辦法再換上一塊完整的石板,後期成本太大,早早的就被楊大知縣移出了修路材料的選項。


    剩下能選擇的就隻有像秦直道一樣的熟土路。


    但是像秦直道一樣的熟土路在擁有易維護甚至可以免維護、道路平坦且不需要擔心凍曬等優點的同時,還擁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麻煩。


    比如說修建直道用的熟土首先就要蒸過一遍後再炒熟或用大火燒到焦黑,在鋪路之前還要再加入鹽堿和石灰等物質拌勻,鋪成路之後還要使用巨大的碌碡來回碾壓,從而實現“寸草不生”的效果。


    就徐達撥過來的這兩百來個男犯,哪怕是把他們當成牲口用,他們一天又能鋪出來幾米路?


    更別說蒸土、炒土或者燒土還需要用到大量的柴火,無形之中又會增大柴火成本,甚至會出現修路工地和百姓搶柴火的破事兒。


    皺著眉頭琢磨了大半晌,楊少峰楊大知縣忽然頓住腳步,扭頭看向了跛五:“五哥,你說修路除了用熟土以外,還有沒有什麽其他好辦法?”


    跛五整個人都傻了。


    不是,我跛五以前就是一個操刀子砍人的大頭兵,你楊知縣才是飽讀讀書的讀書人,結果你問我用什麽辦法修路比較好?


    傻傻的搖了搖頭,跛五老實答道:“回縣尊,小的不知道。”


    楊少峰微微歎息一聲,看看腳下寬不足一丈的所謂官道,又看看兩側的農田,思慮一番後對跛五吩咐道:“讓人多弄點兒石灰,要是縣裏的石不夠,就想辦法去兗州府買點兒。”


    “等石灰到了之後,在原有的官道上向兩張擴寬,這是咱們寧陽縣通往兗州府的官道,必須要往寬了修。”


    “剛剛本官想了下,這條路起碼也要有十丈寬,中間修一條隔離帶出來,向南去兗州府的走右邊,從兗州府往咱們寧陽的走左邊。”


    “道路的兩側各自隔出一丈寬的小路,倘若到了秋收時節,便可以讓百姓在小路上曬糧食,也不至於影響主路上車馬往來。”


    “正好有劉洪昌和耿老爺他們這些人家裏的男丁做苦力,到時候把他們編成施工養護隊,反正他們跟著劉洪昌和耿老爺享受到了好處,如今到了吃苦遭罪的時候,自然也該一起才對。”


    “一家人嘛,就是要整整齊齊才好。”


    “……”


    跛五心道他們這些人都不可能一家人整整齊齊了,最起碼這輩子是沒什麽機會了——男丁能被發配為奴,對應的就是女眷要被發配教坊司,再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當家做主的劉洪昌、耿老爺等人要往法場上走一遭。


    暗自在心裏吐槽一番後,跛五才對楊少峰拱手說道:“縣尊,要把這路修成十丈寬,單憑徐相發配過來的這些犯人,隻怕力有不逮?”


    楊大知縣恨鐵不成鋼的斜了跛五一眼:“十丈不行就先修成五丈行不行?五丈不行就先修一丈行不行?”


    “現在重要的是把兩邊的地先劃出來,省得以後百姓多起來之後把地占了,本官想擴寬道路的時候沒地方給本官去擴,懂了沒?”


    他娘的,十丈寬大約三十多米,看起來似乎很嚇人的樣子,而且讓人感覺大明時期完全沒必要修這麽寬的路,可是換麵雙向八車道呢?還很寬嗎?


    好像確實挺寬的,可是別忘了,大明朝的路可不僅僅隻是路,百姓還有可能在路上曬糧食,到時候用掉一部分之後,八車道能不能剩下六車道都不好說。


    而且楊大知縣想要把寧陽縣打造成兗州、濟南、濟寧、泰安等州府的樞紐性縣城,車道窄了怎麽行。


    隻是跛五還是有些不懂,“老爺,有必要修那麽寬的路嗎?咱們寧陽縣又小又窮,每天往來的車馬屈指可數,修這麽寬的路……”


    楊少峰嗬的笑了一聲道:“本官在寧陽縣,寧陽縣以後就不可能是個又小又窮的小破縣——別的且不說,就說咱們寧陽縣的罐頭還有鹹鴨蛋,還有養雞場的那些雞,這些東西以後總是要往外賣的吧?”


    “還有咱們挖的四個人工湖,這四個湖以後都是要養魚的,魚多了還可以試著做成魚罐頭往外賣。”


    “賺錢的路子有很多,現在遍地都是賺錢的機會,咱們不把事情做在前頭,等以後再想做就晚了,到時候說不定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撿錢,咱們卻隻能幹瞪眼。”


    “最起碼,來咱們寧陽縣的路好走,附近的商人也會願意來咱們寧陽縣做買賣,終究還是能給百姓帶來些好處。”


    略微頓了頓,楊少峰又補充了一句:“趁著陛下給咱們寧陽縣免了三年徭役和賦稅的機會,本官召集百姓修路,就有足夠的理由給百姓發錢,百姓有了錢,本官也省心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洪武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煌貴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煌貴胄並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