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峰確實有養雞養豬的想法。


    按照朱重八朱皇帝製定的俸祿標準,像楊少峰這樣兒的七品縣令每個月能領到七石左右的大米,折算下來大概就是一千二百斤米。


    按照每人每餐攝入一斤米來計算,楊少峰每天吃掉三斤米,一個月頂多不過吃掉一百斤左右,別說楊少峰現在正處於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特殊情況,就算楊少峰養活一家五口人也盡可以敞開了吃,還能剩下一部分糧食拿去賣。


    當然,俸祿這玩意兒並不是隻能這麽簡單計算,因為大明的官老爺們還要養幕僚,要自己雇傭轎夫、傭人、侍女,還要迎來送往,還要孝敬上級,很多亂七八糟的隱形支出全靠官老爺這點兒俸祿是根本不夠用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跟朱重八朱皇帝的出身有很大關係。


    眾所周知,朱重八朱皇帝先是當過放牛娃,後來又當過和尚,再然後是參加反元義軍,一步步的當上了皇帝,所以朱重八朱皇帝知道耕種有多累。


    在朱重八朱皇帝看來,一個官老爺不事耕種,隻要在官衙裏動動筆杆子就能拿到一千多斤糧食,這個俸祿足夠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拚死拚活幹上好幾年,再加上縣衙裏邊還有相當大的地方可以用來種菜,這個俸祿已經夠高的了。


    相比之下,宋朝的俸祿就要高得多,因為大宋的開國皇帝趙大出身於軍事地主家庭,雖然說不上什麽大富大貴,但是從小吃穿不愁,也不用耕田放牛,而且趙大是一步步升官升上來的,先後做過刺史、節度使,他很清楚官老爺們要迎來送往,要養幕僚、傭人、侍女、轎夫,他懂官場上的潛規則,所以趙大才會直接定下高工資。


    於是就出現了這麽一種情況:大宋的官老爺們確實舒服,拿著高工資,還不用承擔太多的責任,但是官員舒服了,就意味著百姓的負擔更重了,百姓會過得很辛苦,所以大宋三百年社稷,年年有人造反。


    而大明的官老爺們則是錢少事兒多,隨時都有掉腦袋的風險,但是在大明早期的老百姓活得卻相對要輕鬆一些,偏偏筆杆子又掌握在文人的手中,於是大明朝的俸祿就成了曆朝曆代最低,朱重八朱皇帝也成了殘忍嗜殺的代名詞。


    楊少峰現在孤家寡人一個,不需要考慮錢是不是夠花的問題,剩下的就是考慮怎麽吃好的問題。


    想要吃好喝好,肉類蔬菜都必不可少。


    偏偏蒙元剛剛跑路,大明剛剛立國,一場元明交迭的戰爭打下來,不說是滿目瘡痍吧,也隻能說是百廢待興,百姓家裏根本就沒有什麽存糧,更加說什麽肉食蔬菜之類的玩意兒。


    也正是因為如此,楊少峰才想到了養雞、養豬。


    一旦養殖業上了規模,以後就有源源不斷的肉食,肉食攝入量大了,糧食的攝入量就會減少,就有更多的糧食可以拿去賣,把賣糧食的錢攢下來,哪怕以後不當這個破官兒,也有足夠的本錢去買更多的地。


    而在這個過程中,養雞、養豬產生的雞糞、豬糞在經過漚肥處理後拿來當化肥,從而能提高糧食的產量,百姓也能跟著受益。


    更加關鍵的是,現在就開始養,等到秋收過後,趁著沒什麽農活的時間征發徭役,找幾個地方挖幾個水庫防旱防澇,恰好這些雞苗、豬崽到那時也長的差不多了,正好宰上一頭兩頭的給出徭役的青壯們熬點兒骨頭湯,也算博個好名聲。


    良性循環而且多贏,楊少峰實在想不到有什麽理由不去幹這件事。


    大不了就是背上一個養豬知縣的稱號,反正又不會少一塊肉。


    然而讓楊少峰沒有想到的是,當他提出來要求搜羅一批雞苗、豬崽的時候,十二個閭長卻麵露難色。


    城東的一個閭長苦著臉說道:“大老爺,不是小的們不願意給您搜索雞苗、豬崽,而是韃子在退去的時候把咱們寧陽縣禍害的不輕,這些東西現在都不太好搜索。”


    “而且養雞、養豬都需要花費時間,要是養得多了,哪天忽然來一場瘟病,這雞和豬就算是全完了,早前養雞養豬花的那些錢也就打了水漂。”


    “要不然,大老爺您再想想?”


    楊少峰卻擺了擺手,說道:“爾等不必再勸,隻管替本官去搜羅便是,無論你們買來多少雞苗、豬崽,本官都會如數給錢,斷不會虧了你們。”


    十二個閭長眼看著勸不動楊少峰,無奈之下也隻能互相對視一眼,然後一起躬身應了下來。


    ……


    劉廟村。


    正當楊少峰琢磨著養雞養豬的時候,社長劉三十二也把劉廟村三十五戶人家當家做主的全叫到家裏,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最近都好好耕種,誰也不許懶惰農業,更不許四處遊晃。”


    “以前的那些腤臢事都不要去碰了,新來的縣太爺雖然年輕,看著也和善,但是給我的感覺不太好相與,若是犯到他手裏,隻怕不好脫身。”


    人群中有人先開口說道:“倒是想,問題是現在哪兒還有能碰的人啊,韃子還有那些老財早他娘跑光了。”


    旁邊又有人問道:“那新來的縣太爺說賦稅的事兒了沒有?他們要收多少賦稅?”


    三十五個當家做主的漢子把劉三十二家裏擠的滿滿登登,這時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起來,卻是讓劉三十二連一句話都聽不清。


    劉三十二猛然一拍桌子,高聲叫道:“都別吵,有話一個一個說。劉四十,你先說。”


    劉四十站在人群中問道:“新來的縣太爺說賦稅的事兒了沒有?要是馬上收稅,咱可沒糧食給他。”


    劉三十二搖搖頭,答道:“沒說,不知是忘了還是他也不知道,不過他倒是問了村子裏有多少孤寡老幼,還說要百姓們和睦鄉裏,孝敬父母,還說不許關撲勾當,看上去倒像是個愛惜百姓的。”


    劉四十咂了咂嘴,沒有再說話,劉三十二又指著人群中的一人說道:“劉五十三,你說。”


    劉五十三往前擠了擠,問道:“那他說地的事兒了沒有?現在村子裏這麽多荒地,總該有個說法才是。”


    劉三十二依舊搖頭:“這個也沒說,再說這個荒地跟賦稅的事兒一樣,都不是他一個縣太爺說了就能算的,得朝廷說了才算。不過,這個新來的縣太爺說過幾天要到各個社裏驗看,到時候再問也不遲。”


    劉五十三嘿嘿笑了一聲,滿是嘲諷的說道:“官老爺的話你也信?這些官老爺哪個不是嘴上說的好聽,你又見哪個官老爺真是那麽愛民如子了。”


    劉三十二悶聲道:“看看,先看看再說,萬一這個官老爺和元狗的那些官老爺不一樣呢,這也是好不容易盼來的安生日子。”


    聽到安生日子這四個字,屋子裏的人都沉默了下來。


    要是能老老實實的過個安生日子,誰願意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去當響馬?


    要是能踏踏實實的過個安生日子,誰願意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造反?


    不說別人,就說遠在京城的那個朱皇帝,他當年要是能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他還會不會造反?


    直到過了好一會兒,劉三十二才出言打破了沉默:“信與不信的,其實也就那麽回事兒,日子該過的還是得過,反正這段時間都老實一些,都老老實實的耕種,無論如何也不能荒了莊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洪武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煌貴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煌貴胄並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