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無他。
安逸侯在下令讓大唐降軍攻打幽州城的時候,並沒有為他們補齊軍械。
要知道,這些大唐降軍,雖然已經臣服於大周,但卻並沒有得到多少信任。
在洛陽城下的時候,他們便已經被繳了械。
如今整整人的軍隊當中,火銃的數量不會超過百柄。
而普通的冷兵器和鎧甲,更是連人手一套都做不到。
至於說火炮一類的大型攻城器械,更是想都別想。
甚至,整整人的軍隊,都隻有幾十匹老弱病殘的戰馬,用以給一些斥候和將領充當代步工具。
僅憑著目前的裝備,讓他們去攻打幽州城,那和去送死有什麽區別?
而更讓那些大唐降軍想不明白的是,他們一開始並沒有拒絕攻城的命令,而隻是希望安逸侯能派發一些補給,讓他們有所依仗,不至於赤手空拳的前去奪城。
卻不曾想,這個合情合理的要求,卻被安逸侯一口回絕。
在安逸侯眼中,這些降卒,就是炮灰,就是用來消耗那些賊寇體力和炮火的。
若是給對方發足了兵備,那對方萬一轉頭給自己來上那麽一下,那自己豈不成了笑話?
更何況,他打心底就看不起這些降卒,認為他們就是累贅,是故意要他們去送死的。
都恨不能將他們身上的鎧甲和武器全都留下,又怎會給他們配備補給。
被安逸侯果斷拒絕的大唐降卒們,此時也大致猜到了對方的用意。
於是,一些本就心懷大唐,不想投降的士卒紛紛上前抗議,表示拒絕出戰。
原本他們隻是想以此和安逸侯談談條件。
卻不曾想,安逸侯等的就是他們。
他要來個殺雞儆猴。
於是乎,那些敢於站出來持反對意見的,不管什麽理由,也不管對方什麽態度。
安逸侯直接大手一揮,將他們全部拉出營帳,斬首示眾。
殺了這一批反對自己之人後,果不其然,營地中的反對聲音瞬間消散。
所有人對安逸侯全都是敢怒不敢言。
而那些大唐降卒,更是被安逸侯麾下的督戰隊,用火銃和刀槍威脅著,慢慢的朝著幽州城下靠去。
當侯君集得知北周軍隊準備大舉進攻幽州城的時候,也是一陣緊張。
畢竟,現在城內人心未穩,此時開戰,士兵們心裏的承受能力肯定極差。
說不定打著打著,一個不注意,雙方直接停戰,而後自己手下的士卒倒戈,將自己這個將軍拿去祭旗也說不定。
正苦惱李靖那老匹夫為何還不出擊與北周大軍交手的時候。
突然,一名斥候衝了過來。
“將軍,前方的情況有異,那些士兵手上,好像都沒有什麽兵刃,並且。。。”
說到這,斥候停頓了一下,見侯君集臉色不愉,便急忙再次說道:
“並且,並且那些人身上穿的,並非是北周的軍服,好像是,好像是大唐的軍服。”
聽到斥候的話,侯君集愣了一下,而後不敢置信的看著斥候:
“此話當真?你可知道,欺瞞本將的後果?”
斥侯十分堅定的點點頭,剛想拍胸脯保證的時候,城下突然傳來一陣騷亂。
接著,那原本被侯君集寄予厚望的李靖,便帶著5000騎兵,直接朝著遠處的軍陣疾馳而去。
看到李靖那老匹夫身先士卒,僅帶5000騎兵就敢衝陣,侯君集頓感不妙,立馬信了斥候的匯報。
若不是按照斥候所說,對麵就是一群手無寸鐵的大唐軍隊,那李靖是瘋了,才會僅帶5000騎就敢前去衝陣。
然而,更讓侯君集意外的是,李靖帶著騎兵,兵分兩路,直接衝到了大唐降軍的前方和後方,而後在距離對方不足20米的地方,摘下了自己的偷窺,對著士兵們高聲喊道:
“諸位!吾乃衛國公李靖是也!誰能告訴我,堂堂大唐精銳之師,為何會出現在這裏?”
其實,李靖早在一開始的時候,便已經得知了這支部隊的消息。
之所以現在才出現,那完全是在等對方脫離了安逸侯的掌控之後,才現身於此的。
大唐降卒看到李靖,又聽到對方的呼喊,一些見過李靖的士卒,立馬不管不顧的跪了下來。
“國公爺!我們苦啊!我們也不想這樣的,這都是因為李積那賊子,帶著我們稀裏糊塗的落入了北周的圈套,致使我們被俘,成為了他們的炮灰。”
“是啊是啊,李大將軍,您可一定要為我們做主啊,我們不想投降,不想成為炮灰啊,還請李將軍給我們一條生路,帶我們回家!”
此話一出,周圍的士卒立馬也跟著哭喊了起來:
“請李將軍帶我們回家!!!”
“請李將軍帶我們回家!!!”
“請李將軍帶我們回家!!!”
聲音震耳欲聾,響徹了這片天地。
跟在後麵的督戰隊早就發現了前方的情況。
隻不過,他們隻是以為,李靖和那些騎兵,都是幽州城派出來阻止他們前進的,遂沒太當回事。
畢竟,他們的職責,隻不過是要防止這些降卒脫逃,看著他們,讓他們努力前行便是。
至於其他的,上麵沒有交代,他們也懶得理會。
現在聽到那些被他們瞧不起的降卒,竟然敢如此叫囂,頓時怒了。
於是,督戰隊的幾名大隊長立刻臉色一變,抽出腰間的佩刀,就要帶兵上前製止。
豈料,他們這邊剛有所行動,遠處被李靖分出來的2000多騎,立馬就迎了上來。
雙方見麵,一言不合就打了起來。
隻不過,督戰隊隻是安逸侯臨時拚湊起來的,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無法與李靖麾下的騎兵相提並論。
隻是幾輪衝撞,他們便被騎兵們瞬間打散,而後頭也不回的朝後逃去,
站在城牆上的侯君集見此一幕,整個人都驚呆了。
特麽的,北周是哪個蠢貨指揮作戰的?
這不妥妥的給李靖那老匹夫送增援來的嗎。
確定對方不是李靖派往北周的細作?
安逸侯在下令讓大唐降軍攻打幽州城的時候,並沒有為他們補齊軍械。
要知道,這些大唐降軍,雖然已經臣服於大周,但卻並沒有得到多少信任。
在洛陽城下的時候,他們便已經被繳了械。
如今整整人的軍隊當中,火銃的數量不會超過百柄。
而普通的冷兵器和鎧甲,更是連人手一套都做不到。
至於說火炮一類的大型攻城器械,更是想都別想。
甚至,整整人的軍隊,都隻有幾十匹老弱病殘的戰馬,用以給一些斥候和將領充當代步工具。
僅憑著目前的裝備,讓他們去攻打幽州城,那和去送死有什麽區別?
而更讓那些大唐降軍想不明白的是,他們一開始並沒有拒絕攻城的命令,而隻是希望安逸侯能派發一些補給,讓他們有所依仗,不至於赤手空拳的前去奪城。
卻不曾想,這個合情合理的要求,卻被安逸侯一口回絕。
在安逸侯眼中,這些降卒,就是炮灰,就是用來消耗那些賊寇體力和炮火的。
若是給對方發足了兵備,那對方萬一轉頭給自己來上那麽一下,那自己豈不成了笑話?
更何況,他打心底就看不起這些降卒,認為他們就是累贅,是故意要他們去送死的。
都恨不能將他們身上的鎧甲和武器全都留下,又怎會給他們配備補給。
被安逸侯果斷拒絕的大唐降卒們,此時也大致猜到了對方的用意。
於是,一些本就心懷大唐,不想投降的士卒紛紛上前抗議,表示拒絕出戰。
原本他們隻是想以此和安逸侯談談條件。
卻不曾想,安逸侯等的就是他們。
他要來個殺雞儆猴。
於是乎,那些敢於站出來持反對意見的,不管什麽理由,也不管對方什麽態度。
安逸侯直接大手一揮,將他們全部拉出營帳,斬首示眾。
殺了這一批反對自己之人後,果不其然,營地中的反對聲音瞬間消散。
所有人對安逸侯全都是敢怒不敢言。
而那些大唐降卒,更是被安逸侯麾下的督戰隊,用火銃和刀槍威脅著,慢慢的朝著幽州城下靠去。
當侯君集得知北周軍隊準備大舉進攻幽州城的時候,也是一陣緊張。
畢竟,現在城內人心未穩,此時開戰,士兵們心裏的承受能力肯定極差。
說不定打著打著,一個不注意,雙方直接停戰,而後自己手下的士卒倒戈,將自己這個將軍拿去祭旗也說不定。
正苦惱李靖那老匹夫為何還不出擊與北周大軍交手的時候。
突然,一名斥候衝了過來。
“將軍,前方的情況有異,那些士兵手上,好像都沒有什麽兵刃,並且。。。”
說到這,斥候停頓了一下,見侯君集臉色不愉,便急忙再次說道:
“並且,並且那些人身上穿的,並非是北周的軍服,好像是,好像是大唐的軍服。”
聽到斥候的話,侯君集愣了一下,而後不敢置信的看著斥候:
“此話當真?你可知道,欺瞞本將的後果?”
斥侯十分堅定的點點頭,剛想拍胸脯保證的時候,城下突然傳來一陣騷亂。
接著,那原本被侯君集寄予厚望的李靖,便帶著5000騎兵,直接朝著遠處的軍陣疾馳而去。
看到李靖那老匹夫身先士卒,僅帶5000騎兵就敢衝陣,侯君集頓感不妙,立馬信了斥候的匯報。
若不是按照斥候所說,對麵就是一群手無寸鐵的大唐軍隊,那李靖是瘋了,才會僅帶5000騎就敢前去衝陣。
然而,更讓侯君集意外的是,李靖帶著騎兵,兵分兩路,直接衝到了大唐降軍的前方和後方,而後在距離對方不足20米的地方,摘下了自己的偷窺,對著士兵們高聲喊道:
“諸位!吾乃衛國公李靖是也!誰能告訴我,堂堂大唐精銳之師,為何會出現在這裏?”
其實,李靖早在一開始的時候,便已經得知了這支部隊的消息。
之所以現在才出現,那完全是在等對方脫離了安逸侯的掌控之後,才現身於此的。
大唐降卒看到李靖,又聽到對方的呼喊,一些見過李靖的士卒,立馬不管不顧的跪了下來。
“國公爺!我們苦啊!我們也不想這樣的,這都是因為李積那賊子,帶著我們稀裏糊塗的落入了北周的圈套,致使我們被俘,成為了他們的炮灰。”
“是啊是啊,李大將軍,您可一定要為我們做主啊,我們不想投降,不想成為炮灰啊,還請李將軍給我們一條生路,帶我們回家!”
此話一出,周圍的士卒立馬也跟著哭喊了起來:
“請李將軍帶我們回家!!!”
“請李將軍帶我們回家!!!”
“請李將軍帶我們回家!!!”
聲音震耳欲聾,響徹了這片天地。
跟在後麵的督戰隊早就發現了前方的情況。
隻不過,他們隻是以為,李靖和那些騎兵,都是幽州城派出來阻止他們前進的,遂沒太當回事。
畢竟,他們的職責,隻不過是要防止這些降卒脫逃,看著他們,讓他們努力前行便是。
至於其他的,上麵沒有交代,他們也懶得理會。
現在聽到那些被他們瞧不起的降卒,竟然敢如此叫囂,頓時怒了。
於是,督戰隊的幾名大隊長立刻臉色一變,抽出腰間的佩刀,就要帶兵上前製止。
豈料,他們這邊剛有所行動,遠處被李靖分出來的2000多騎,立馬就迎了上來。
雙方見麵,一言不合就打了起來。
隻不過,督戰隊隻是安逸侯臨時拚湊起來的,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無法與李靖麾下的騎兵相提並論。
隻是幾輪衝撞,他們便被騎兵們瞬間打散,而後頭也不回的朝後逃去,
站在城牆上的侯君集見此一幕,整個人都驚呆了。
特麽的,北周是哪個蠢貨指揮作戰的?
這不妥妥的給李靖那老匹夫送增援來的嗎。
確定對方不是李靖派往北周的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