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著長孫衝賜下的腰牌,信使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了洛陽城下。
隻不過,當他說出自己是長孫衝派來,給女帝陛下送信的時候。
駐守洛陽城的官員不敢擅作主張,便直接派人將其送往了陝虢觀外。
就這樣,原本半日可達的求援信,就這麽兜兜轉轉的來到了楚馨手中。
而長孫衝,也是因為這般,才苦等援軍無果,被楚湘追的跟個喪家之犬一般四處逃竄。
看完長孫衝的求援信後,楚馨努力克製住心中的怒火,暗自告誡自己,對方是降將,是自己要當做標杆的人物,不能因為對方的些許愚蠢,就有要將其滿門抄斬的衝動。
將長孫衝的信件揉成一團,直接捏成粉末之後,楚馨又拆開了長孫無忌的書信。
當看到上麵寫著:計劃成功,李承乾、李泰伏誅,李世民禦駕親征的時候,她的眼角抽搐了幾下。
長孫無忌這個廢物,他是故意的,還是因為太過無能?
李世民的援軍馬上都已經要抵達陝虢觀了,他這時候才將消息送來?
若非自己這次是主動出擊,不需要等待李世民的動向,那長孫無忌如此延誤軍機,那就是百死也難辭其咎。
深吸一口氣,楚馨繼續瀏覽,將整封信迅速的看了一遍。
發現下方竟然也和長孫衝所寫的差不多,是希望自己派兵援救時候,心中冷笑連連。
這兩個廢物,他們歸降了自己,自己的確不能太過明目張膽的降罪於他們,但給他們一點苦頭和教訓,讓他們死在楚湘的屠刀之下,那應該就不是自己的責任了吧。
想到這,她當即叫來了暗影,讓他親自前去打聽長孫衝目前的情況。
而後又招來幾名將領,讓他們帶著自己的印信,調集了火銃兵,前去隋州,配合鄂州城守軍,一起增援沔州城。
至於說救援長孫衝一事。
對方不是在沔州城給自己發送的求援信嗎,那他此時就應該在沔州城內。
自己已經派兵前去救援了,事後,誰還敢再說什麽!
而就在楚馨算計長孫無忌父子二人的時候,楚湘也帶著麾下的活死人軍團來到了襄州城下。
並且再次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整個襄州城。
原本襄州城守將黃震是準備誓死扞衛襄州城的。
隻不過,在雙方即將開戰的時候,他卻突然收到了崔盈盈的親筆書信,讓他帶著麾下的士卒佯裝敗退,主動退出襄州城,退往鄧州。
而後找機會前往商州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按照崔盈盈和林菀的計劃,她們要趁著李世民和楊紅玉決戰之際,在其身上埋下一枚釘子。
而作為陝虢觀和長安交通的必經之路——商州,就成了兩人的目標。
她們計劃著讓黃震佯裝敗退,前往商州鎮守。
若前方戰事不利,他便可以最近距離的支援李世民,暫時拖住楚馨的進攻。
若是李世民戰勝,北周大敗,那他更是可以掐斷李世民與長安的聯係和補給,讓其無力追擊。
至於說黃震退守商州之後,會不會被李世民降罪。
崔盈盈表示完全不用考慮。
畢竟,就算是五姓七望已經遠離大唐朝堂,可若是要保下一名因為兵力差距懸殊,而作戰失利的將領,還是非常輕鬆的。
所以,在有著絕對的把握之下,黃震便按照崔盈盈的謀劃,主動放棄了襄州城,退守鄧州。
而後在諸多朝臣的力薦下,又帶著麾下的“殘軍”,前往商州城,成為了維護長安至陝虢觀一路的後勤保障官。
與此同時,離開了襄州城的楚默,帶著一行人偽裝成難民,順利的抵達了通州。
原本楚默是想跟著難民潮,尋找時機進入劍南道,而後再伺機進入嶺南的。
卻不曾想,一到通州,所有的難民便被攔在了通州城下。
因為當年楚默狠狠的坑了李世民一把,簽署了遷徙協議。
是以,這些年,大唐不斷的有難民和流民流往嶺南,致使大唐人口不斷萎縮。
為了遏製住這一“不良風氣”,所以,李世民在遷徙開始的第三年,便頒布了政令。
單方麵廢黜了遷徙協定,禁止再有人員隨意流入嶺南。
畢竟,這遷徙協定是他與楚默簽署的,上麵並沒有嶺南的印信和標識。
楚默本人都沒站出來反對,那嶺南也就沒有資格和立場站出來多說什麽了。
而楊紅玉,也因為這些年流入嶺南的人口參差不齊,對嶺南本地土著帶去了巨大衝擊,極大影響了當地土著的生活與安寧。
是以,在李世民單方麵撕毀協議的時候,並未作出任何應對,而是聽之任之。
就這樣,好好一個掏空大唐根基的計劃,就這麽流產了。
而楚默等人,也是因為李世民的這條政令,而無法進入嶺南。
更是因為現在與大周大戰在即,擔心嶺南背刺,所以關閉了與嶺南的來往通道。
此時的通州城外,已經聚集了不下從四麵八方因為躲避戰亂而逃離至此的難民。
擔心城外的難民生事,合力衝擊城池。
所以,通州城刺史直接下令,嚴格盤查進出城池的人員,加收入城費用,嚴禁一些難民混淆其中進入城池。
而這一加收,直接就將原本的一文錢入城費,翻到一兩銀子一人的地步。
致使無數的百姓滯留城外,無法入城。
不過,也是因為擔心城外的難民生事,所以,刺史下令,每日午時,會在城門附近施粥,用以保證難民們的活命。
說是施粥,其實隻不過是一部分人食用厚粥,而一部分人隻有一碗湯水吊命而已。
那些跑的快的,身強力壯的,在每次施粥的時候,都會得到一碗厚粥,以此來保證自己的性命。
但卻又沒有多餘的力氣和精力去折騰其他。
而那些身體孱弱,跑的慢的,每日就隻有一碗稀得能夠數清楚碗底米粒,根本不足以維持性命的湯水。
通州刺史就是想要用溫水煮青蛙之策,將這些難民分化,挑選出精壯之士,讓他們心有希望,沒有勇氣和力氣造反。
隻不過,當他說出自己是長孫衝派來,給女帝陛下送信的時候。
駐守洛陽城的官員不敢擅作主張,便直接派人將其送往了陝虢觀外。
就這樣,原本半日可達的求援信,就這麽兜兜轉轉的來到了楚馨手中。
而長孫衝,也是因為這般,才苦等援軍無果,被楚湘追的跟個喪家之犬一般四處逃竄。
看完長孫衝的求援信後,楚馨努力克製住心中的怒火,暗自告誡自己,對方是降將,是自己要當做標杆的人物,不能因為對方的些許愚蠢,就有要將其滿門抄斬的衝動。
將長孫衝的信件揉成一團,直接捏成粉末之後,楚馨又拆開了長孫無忌的書信。
當看到上麵寫著:計劃成功,李承乾、李泰伏誅,李世民禦駕親征的時候,她的眼角抽搐了幾下。
長孫無忌這個廢物,他是故意的,還是因為太過無能?
李世民的援軍馬上都已經要抵達陝虢觀了,他這時候才將消息送來?
若非自己這次是主動出擊,不需要等待李世民的動向,那長孫無忌如此延誤軍機,那就是百死也難辭其咎。
深吸一口氣,楚馨繼續瀏覽,將整封信迅速的看了一遍。
發現下方竟然也和長孫衝所寫的差不多,是希望自己派兵援救時候,心中冷笑連連。
這兩個廢物,他們歸降了自己,自己的確不能太過明目張膽的降罪於他們,但給他們一點苦頭和教訓,讓他們死在楚湘的屠刀之下,那應該就不是自己的責任了吧。
想到這,她當即叫來了暗影,讓他親自前去打聽長孫衝目前的情況。
而後又招來幾名將領,讓他們帶著自己的印信,調集了火銃兵,前去隋州,配合鄂州城守軍,一起增援沔州城。
至於說救援長孫衝一事。
對方不是在沔州城給自己發送的求援信嗎,那他此時就應該在沔州城內。
自己已經派兵前去救援了,事後,誰還敢再說什麽!
而就在楚馨算計長孫無忌父子二人的時候,楚湘也帶著麾下的活死人軍團來到了襄州城下。
並且再次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整個襄州城。
原本襄州城守將黃震是準備誓死扞衛襄州城的。
隻不過,在雙方即將開戰的時候,他卻突然收到了崔盈盈的親筆書信,讓他帶著麾下的士卒佯裝敗退,主動退出襄州城,退往鄧州。
而後找機會前往商州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按照崔盈盈和林菀的計劃,她們要趁著李世民和楊紅玉決戰之際,在其身上埋下一枚釘子。
而作為陝虢觀和長安交通的必經之路——商州,就成了兩人的目標。
她們計劃著讓黃震佯裝敗退,前往商州鎮守。
若前方戰事不利,他便可以最近距離的支援李世民,暫時拖住楚馨的進攻。
若是李世民戰勝,北周大敗,那他更是可以掐斷李世民與長安的聯係和補給,讓其無力追擊。
至於說黃震退守商州之後,會不會被李世民降罪。
崔盈盈表示完全不用考慮。
畢竟,就算是五姓七望已經遠離大唐朝堂,可若是要保下一名因為兵力差距懸殊,而作戰失利的將領,還是非常輕鬆的。
所以,在有著絕對的把握之下,黃震便按照崔盈盈的謀劃,主動放棄了襄州城,退守鄧州。
而後在諸多朝臣的力薦下,又帶著麾下的“殘軍”,前往商州城,成為了維護長安至陝虢觀一路的後勤保障官。
與此同時,離開了襄州城的楚默,帶著一行人偽裝成難民,順利的抵達了通州。
原本楚默是想跟著難民潮,尋找時機進入劍南道,而後再伺機進入嶺南的。
卻不曾想,一到通州,所有的難民便被攔在了通州城下。
因為當年楚默狠狠的坑了李世民一把,簽署了遷徙協議。
是以,這些年,大唐不斷的有難民和流民流往嶺南,致使大唐人口不斷萎縮。
為了遏製住這一“不良風氣”,所以,李世民在遷徙開始的第三年,便頒布了政令。
單方麵廢黜了遷徙協定,禁止再有人員隨意流入嶺南。
畢竟,這遷徙協定是他與楚默簽署的,上麵並沒有嶺南的印信和標識。
楚默本人都沒站出來反對,那嶺南也就沒有資格和立場站出來多說什麽了。
而楊紅玉,也因為這些年流入嶺南的人口參差不齊,對嶺南本地土著帶去了巨大衝擊,極大影響了當地土著的生活與安寧。
是以,在李世民單方麵撕毀協議的時候,並未作出任何應對,而是聽之任之。
就這樣,好好一個掏空大唐根基的計劃,就這麽流產了。
而楚默等人,也是因為李世民的這條政令,而無法進入嶺南。
更是因為現在與大周大戰在即,擔心嶺南背刺,所以關閉了與嶺南的來往通道。
此時的通州城外,已經聚集了不下從四麵八方因為躲避戰亂而逃離至此的難民。
擔心城外的難民生事,合力衝擊城池。
所以,通州城刺史直接下令,嚴格盤查進出城池的人員,加收入城費用,嚴禁一些難民混淆其中進入城池。
而這一加收,直接就將原本的一文錢入城費,翻到一兩銀子一人的地步。
致使無數的百姓滯留城外,無法入城。
不過,也是因為擔心城外的難民生事,所以,刺史下令,每日午時,會在城門附近施粥,用以保證難民們的活命。
說是施粥,其實隻不過是一部分人食用厚粥,而一部分人隻有一碗湯水吊命而已。
那些跑的快的,身強力壯的,在每次施粥的時候,都會得到一碗厚粥,以此來保證自己的性命。
但卻又沒有多餘的力氣和精力去折騰其他。
而那些身體孱弱,跑的慢的,每日就隻有一碗稀得能夠數清楚碗底米粒,根本不足以維持性命的湯水。
通州刺史就是想要用溫水煮青蛙之策,將這些難民分化,挑選出精壯之士,讓他們心有希望,沒有勇氣和力氣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