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薑會長一句劉總還沒有喊出來,劉水急忙說道:“對,對,我叫劉水,歡迎大家來到衛平縣考察,辦廠。”


    “我們衛平縣的老百姓,可是有福了。”


    “謝謝大家。”


    劉水一邊說 ,一邊熱情的給大家倒水。


    同時,衝薑會長暗示,讓他們坐下。


    薑會長激動的坐了下去。


    他們不知道,劉水居然是在衛平縣上班。


    劉水倒完水,就退出了會議室。


    在門外候著。


    薑會長哪還有心思開會。


    開了半個小時,該力鞋鞋業集團表態發言了。


    那個副總剛要說話,薑會長搶先一步說道:“不好意啊,各位領導,我年紀大了,坐的腰疼,要不,先活動休息一下?”


    剛剛坐了半個多小時,就腰疼了?


    大家都心知肚明,這隻不過是薑會長的托辭而已。


    “哎呀,我們工作做的不到位。”


    “董總,薑會長,你們先休息,半個小時以後,咱們再接著聊。”


    衛平縣的領導,退出了會議室。


    梅主任吩咐劉水,一定要照顧好河魚縣的客人,有什麽需要,一定要馬上安排。


    梅主任剛走,董總說道:“那個誰,你給我們。。。”


    不等他話說完,薑會長立馬截住了。


    “董總,給你介紹一下,他就是咱們力鞋鞋業集團的劉總。”


    “啊!”


    董總的臉騰的紅了,不可思議的看著薑會長。


    “薑會長,上,是劉總?”


    “對啊,之前不是介紹過名字,是劉水嗎?”


    “劉總,對不起,我,我沒想到是您。”


    “不知者不怪。”


    劉水主動與董總握手。


    “再說,原來是客,照顧好你們,也是我的責任。”


    “大家坐,別站著了,咱們自己人,不用客氣吧。”


    說著,與薑會長,還有三個廠長,幾個助理握手。


    “劉總,你怎麽來衛平縣了,之前不是說,在津城嗎?”


    “來幾個月了。”


    劉水說道。


    “工作需要,咱們聽組織的。”


    “來衛平縣考察,是咱們自己的意願,還是衛平縣主動聯係咱們力鞋的。”


    “衛平縣主動聯係咱們的。”


    “他們找到省裏的一位領導做說客,我們沒辦法,隻好過來看看。”


    “衛平縣有七八十萬人,勞動力很多,想咱們過來建廠,也能夠理解。”


    薑會長向劉水解釋。


    “理解是理解,不過,有一件事情做錯了。”


    劉水說道。


    “劉總,您批評。”


    董總急忙說道。


    “到哪裏投資,要看咱們的戰略部署。”


    “不能說哪個領導說句話,我們就要過來考察,要先看看,符合不符合咱們的戰略定位。”


    “隨著咱們產品的熱銷,擴大生產是意料之中,而且也是必須立即解決的問題。”


    “我個人建議,回去之後,商討一下,在全國哪個地方投資建廠更有利。”


    “如果有成熟的鞋廠,最好買下來。”


    “這樣,效果會更好。”


    “咱們提前布局,以後再有領導出麵當說客,我們也有拒絕的理由。”


    “劉總,你的意思,不能在衛平縣建廠?”


    “至少現在不合適。”


    劉水說道。


    “力鞋這個品牌,剛剛站起來,現在最重要的是控製質量,力爭做到精益求精。”


    “衛平縣沒有熟練的產業工人。”


    “如果在這裏建廠,必須要進行培訓,你們想想,我們現在這個時候,有時間,有精力培訓嗎?”


    “力鞋鞋業集團要求的工人,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上崗的。”


    “衛平縣的領導,不會替咱們考慮。”


    “他們要的是數字經濟,是麵子,而不是考慮咱們力鞋的高質量要求。”


    “那,劉總,我們等一會,就直接拒絕了吧。”


    薑會長說道。


    “我看可以,力鞋鞋業集團現在需要的是成熟的工人,衛平縣目前不太合適。”


    “唉,這裏人多,地少,老百姓的日子,也就是溫飽而已。”


    “按說,我們是需要幫助他們。”


    “等等吧,等以後穩定了,再想辦法。”


    半個小時很快就到了。


    衛平縣的領導重新進入會議室。


    不等他們開口,董總先說。


    “梁書記,馮縣長,各位領導,我們經過考察,也認真的分析過,目前來說,衛平縣不適合我們在這裏建廠。”


    衛平縣的領導沒想到董總拒絕的如此幹脆。


    一個個目瞪口呆,不知道怎麽說了。


    這些天,來了那麽多的考察團,他們最看中,最有希望能夠招商成功的,就是力鞋鞋業集團。


    鞋廠需要大量的工人,衛平縣有啊。


    男女工人都有。


    而且,工資還不高,比河魚縣的工資低五分之一。


    沒想到,力鞋鞋業集團竟然拒絕了。


    會議室陷入難堪的沉默之中。


    薑會長說道:“各位領導,這裏適合一些質量要求不太苛刻的鞋廠,因為沒有熟練成熟有經驗的工人。”


    “力鞋鞋業集團,大家也知道,對質量的要求,非常高。”


    “可以說,就是近乎苛刻。”


    “衛平縣的工人,顯然是做不到的。”


    “如果從外地招工,又不符合咱們衛平縣招商引資的初衷。”


    “所以,我們隻能暫時放棄。”


    “等到力鞋鞋業站穩腳跟,生產能力穩定下來,我們再來衛平縣考慮建廠的事情,怎麽樣?”


    對於薑會長說的,以後再商量,誰都知道,就是一個借口。


    以後,還有以後嗎?


    生產穩定,也就意味著產能解決了。


    那還要不要建廠?


    大概率是不會再建了。


    就是以後真建了,與他們這些人,也就沒有關係了。


    梁書記想了一會,然後說道:“董總,薑會長,我理解你們力鞋鞋業集團的擔憂。”


    “我想說的是,如果衛平縣沒有鞋廠,永遠不會有技術熟練,有經驗的工人。”


    “如果,我們引進一家普通的企業, 對衛平縣來說,與先進縣市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我想,力鞋鞋業集團,能不能給我們衛平縣一個機會。”


    “能不能給八十萬老百姓一個機會。”


    “我們保證挑選最好的人進入力鞋鞋業。”


    “你們先培訓。”


    “培訓不合格,一個都不要。”


    “如果到時候找不到技術過硬的工人,我們衛平縣政府,負責出錢給你們上其他地方招,怎麽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誰說理綜滿分,不能是曲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生也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生也難並收藏重生:誰說理綜滿分,不能是曲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