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在許都有一支力量!


    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個中難度,遠非常人所能想象。


    派心腹人潛入許都,並不算難。


    難的是,許都是曹操的心腹之地,很多人都知道,許都肯定有忠於天子,心懷漢室之人,但誰也不知道,具體是何人心懷漢室?


    以前因為曹操打著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旗號,還有很多人敢公開以漢臣自居,但在曹操逼死荀彧,後來又殺死皇後和皇子以後,心懷漢室已經成了催死符,誰敢心懷漢室!


    許都朝廷裏,任何人,隻要不是曹操的人,都已經被曹操清理了。可以說,現在整個許都每個人明麵上都是曹操的人。


    從宮裏的黃門常侍,到每一個侍衛,從朝廷的官員,到城裏的禦林軍,人人如此。


    從這些從上到下看起來都是曹操的人中間,去辨別出哪些人心裏還有漢室,就已經是一件天大的難事了。


    心懷漢室,不代表能夠為了漢室豁出性命。從心懷漢室的人中,辨別出能夠為自己所用,義無反顧的站出來與曹操為敵的人,就更是一件難於登天的事了。


    劉禪竟然能夠滿懷信心的說,她在許都有一支力量。


    這讓諸葛亮如何不驚訝到目瞪口呆。


    諸葛亮已經總是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小瞧了劉禪,千萬不要小瞧了劉禪,可是直到現在,他才知道,他還是小瞧了劉禪。


    難怪她推翻父親的那天,霸氣的說,


    “我雖是女子,但也是漢室宗親,複興漢室,舍我其誰!”


    誰也不知道這些年她到底做了些什麽,到底還謀劃了多少大事。


    震驚過後,諸葛亮才問道,


    “你在許都還有一支力量,你打算如何使用?”


    諸葛亮的心情激蕩,他已經意識到了,劉禪不僅可能在相持中擊退曹操,讓曹操七十萬大軍無功而返,而且完全有可能真的打敗這七十萬大軍。


    這可是許都的力量啊!


    相當於在曹操的心髒邊埋了一把刀。


    劉禪看著激動的諸葛亮,平靜的說道,


    “有幾個人,他們會在三月初十,在許都起事,聲援我。


    屆時曹操將會軍心大亂,曹操甚至可能會親自回許都,而我軍將會趁勢全線攻擊曹操,一舉扭轉局勢。”


    諸葛亮拍案說道,


    “好!如此漢室複興有望!


    你剛才說你要把二十五萬大軍交給我,你自己呢?”


    劉禪看了看自己腰間的青釭劍,兵器架上的霸王槍,一臉平靜的說道,


    “我會去許都以南幾十裏外接應他們。”


    諸葛亮聽了,赫然站了起來,不可置信的說道,


    “你在說些什麽?你去接應他們,你如何接應他們?”


    從新野到許都,路程四百多裏,繞過前方方圓幾十裏的曹軍大營,深入曹操的地盤,去許都接應人?


    這不是去接應,這是去送死!


    諸葛亮激動得搖頭拍案,狀若瘋狂,


    “不行,這絕對不行!


    你不能去!”


    劉禪還是一臉平靜,緩緩開口道,


    “我不去,他們會死!”


    諸葛亮說道,


    “自古臣為君死,天經地義,此乃綱常之所在,他們為漢室盡忠,死得其所。


    你身為人君,怎麽可以輕蹈險地。”


    就連站在身後的春梅,也被劉禪嚇得臉色蒼白,她還是第一次聽到劉禪的這個計劃,但是她從來不敢在外人麵前違逆劉禪,縱然嚇成這樣,也不敢勸說劉禪。


    劉禪還是波瀾不驚,平靜的說道,


    “他們與我素不相識,從來沒有見過我一麵,我也從未見過他們。


    就為了複興漢室這個信仰,為了我曾經祭奠皇後,他們就義無反顧的把一生夢想托付給我。


    如果我不去救他們,看著他們送死,未來還有誰會效忠我。”


    諸葛亮搖頭說道,


    “不會的,不會的。


    就算我現在為你死了,張苞也會繼續效忠你,就算關興為你死了,趙統也會繼續效忠你。


    真正的忠心,不會在乎這個。”


    劉禪說道,


    “可是我在乎!我希望每個效忠我的人都知道,我值得!”


    諸葛亮突然惱怒起來,罵道,


    “我看這幾個人根本就不是真的效忠你,他們是曹操的奸細,他們故意讓你去接應,擒你去向曹操邀賞。”


    劉禪微微一笑道,


    “叔父何必說這種話,你明知道我的識人之明的。


    你知道他們都是漢室的股肱之臣。


    而且,沒有人要我去接應,我沒有告訴他們,如果我提前說了,他們肯定不會讓我去的。”


    劉禪當年可是有信心從益州衝回荊州的,從許都殺回新野,隻要操作得當,不是什麽完不成的任務。而且到時候曹操敗兵之際,軍心不穩,諸葛亮在後方接應,劉禪覺得自己衝回來沒問題。


    諸葛亮無奈的歎了一口氣,問道,


    “你有信心一定能回來嗎?”


    劉禪說道,


    “天底下哪裏有一定的事!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


    諸葛亮聽了,如同電擊。


    孔曰成仁,可是孔子還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沒想到七百年後,卻有一個女人說要成仁!


    看著劉禪已經脫去稚氣,美豔絕倫的臉,諸葛亮突然一陣恍惚。


    他的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幕幕的場景。


    他仿佛看到,那一年,有一個人哀歎國家動亂,以一介平民挺身而出。


    他仿佛看到,有一個人手擎雙劍,千裏馳援從不認識的孔融。


    他仿佛看到,那一年,曹操將徐州殺得十室九空,天下無人敢救,有一個人再次背起劍,踏上了支援徐州的送死之路。


    二十六歲的時候,他遇到了那個人,那個人三顧茅廬,對他說,“漢室傾微,我不自量力,欲申大義於天下。”


    現在,那個人已經老了,而眼前的這個人,與那個人的形象,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諸葛亮緩緩的跪倒在地,涕泗橫流,說道,


    “臣,遵大王旨!”


    他知道,從此以後,他再效忠於這個人的時候,不會再是因為她是劉備的女兒,而是因為她是她,她是獨一無二的她。


    他對她,跟對劉備從此都是一樣的。


    他也明白了,等到劉禪歸來的時候,她將無敵於天下,世上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夠與她相提並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靈草穀的唐傘小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靈草穀的唐傘小僧並收藏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