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她不回來
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 作者:靈草穀的唐傘小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操聽了司馬懿的計策,忍不住點頭讚同。
不錯,要想活捉劉禪,還需要讓孫權出力,斷了劉禪的後路,單靠自己,打敗劉禪容易,生擒太難。
……
話說兩頭。
幾天前。
江東。
諸葛瑾回到建業後,立刻馬不停蹄的來見孫權。
孫權聽到諸葛瑾回來了,馬上召見了諸葛瑾。
看到諸葛瑾沒有把孫魯班接回來,孫權暴跳如雷,破口大罵,連一貫的風度都沒了。
他倒不是罵諸葛瑾,而是罵劉備父女。
諸葛瑾無奈至極,看著孫權狂怒,他都不知道要如何向孫權訴說真相了。
孫權第一時間怒完後,才想起還沒有問諸葛瑾詳細情況。
他壓住狂躁的怒火,問諸葛瑾,
“劉備是不是囚禁了我的女兒,他是不是想用女兒跟我換什麽?
煩請子瑜再去成都,告訴劉備一聲,想換地盤是不可能的。若是想要財物,我給兩千兩黃金,不,四千兩,不,地盤也是可以商量的,江東六郡不行,江夏不行,交州的地盤,可以割給他一個縣~,”
孫權咬了咬牙,
“從交州割幾個縣半個郡給他也可以。隻要他放回我的女兒。”
孫權一臉的悲憤,簡直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
自從繼承江東基業以來,孫權就沒有丟過地盤,反而得了很多地盤,讓他把地盤讓出去,簡直如同心頭滴血。
可是有什麽辦法呢,他最喜歡的女兒,因為他一時不察,竟然送到了虎口了。地盤隻是心頭血,女兒可是心頭肉啊!
諸葛瑾都快無語了,話都被你一個人說了,你倒是讓我說兩句啊。
但是看到孫權的樣子,諸葛瑾又莫名的為孫權感到心疼,哎,大小姐,你父親這麽著急你,你感受不到嗎?你怎麽能忍心不回來的。
等孫權說完,諸葛瑾才說了一句,
“主公,劉備已經宣布退位,現在益州是劉禪在執掌。”
孫權一愣,
“劉禪現在是益州之主?劉備知道劉禪是女兒,還會退位給女兒?”
諸葛瑾低聲說道,
“不錯!
我懷疑劉禪不是正常上位,而是把她父親推翻了。世上哪有將基業傳給女兒的?
我先見了孔明,我與他親兄弟幾年不見,他竟然閉門謝客,連我都不見,直到劉禪帶我去見他,他才見我,這不是被軟禁了嗎?
孔明都被軟禁,這分明就是劉禪起兵作亂了啊!”
孫權被嚇了一跳。
從三皇五帝時代,亙古以來,就從沒聽說過女兒把父親推翻的,這劉禪也太是開天辟地頭一回了吧。
益州出了這麽大的事,孫權趕緊問道,
“你路過公安回來,沒看到劉封有什麽反應嗎?
劉備被劉禪推翻,劉封難道就這麽看著,沒什麽動作?”
諸葛瑾苦笑道,
“主公,數年來,劉禪一直致力於大力發展荊州與江東的商業往來,雙方多有來往,你對劉封還不了解嗎?
他早就是劉禪豢養的忠犬了,反正劉備還有劉永這個兒子,劉禪對劉封又尊敬恩寵,劉封壓根就沒有反對劉禪的心思。再說了,他就一個公安,兵也不過一萬人,還未必都會鐵了心跟他,他有什麽能力做什麽動作?
荊州的這些人,對於劉禪上位,都是喜聞樂見的。”
孫權皺著眉,隨後說道,
“也就是說,扣著我女兒的,不是劉備,而是劉禪?
她一個女人,又不能娶妻,扣著我女兒幹什麽?
看來想用我女兒換財物地盤的是劉禪了。”
隨後說道,
“煩請子瑜再去益州,問問劉禪想要什麽?隻要不是太離譜,我都可以答應。
當年她一個人來東吳,接我妹妹回荊州,我一點都沒有為難她,但她母女倆也是有些恩情在的。”
諸葛瑾實在不好回答孫權的話,但不能不回答,
“主公,劉禪,她~她並未囚禁大小姐,是大小姐自己不肯回來。”
孫權呆了!
他懷疑自己聽錯了,忍不住重複問了一遍,
“大虎兒自己不肯回來?”
諸葛瑾尷尬的點了點頭。
孫權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說道,
“子瑜,你是誠實君子,不要劉禪說什麽都信。”
諸葛瑾搖搖頭,
“不是劉禪說的,是大小姐自己說的,我見過大小姐了。”
這下孫權傻眼了,
“你是說,你見到了大虎兒,大虎兒沒有被劉禪囚禁,而且說她自己不想回來?”
諸葛瑾再次尷尬的點點頭,其實他剛回來時不尷尬的,據實說就行,無奈孫權說話太快,導致他沒能說話,而孫權說的又全是為了女兒願意付出很大代價的話。
這樣一來,顯得孫魯班好不懂事。
孫權問道,
“是不是大虎兒被脅迫了,被迫說不願意回來的。”
諸葛瑾搖搖頭,
“我仔細觀察了大小姐,她臉色紅潤,眉眼處盡是春風得意,絕不會被脅迫。
更奇怪的是,她又像當年在荊州時那樣,穿著一身男裝,模樣俊俏,而且和劉禪之間,似乎~似乎真是琴瑟和鳴。”
孫權倒吸了一口涼氣!
當年孫魯班在荊州,時常穿著男裝,孫權是知道的,因為那件事還鬧得很大,荊州大臣紛紛勸諫,所以傳到了孫權的耳朵裏。
那時候孫權還覺得挺欣慰,覺得小兩口挺好。
現在知道了劉禪是女人,孫權簡直人都麻了。
你說我的女兒,和劉備的女兒,琴瑟和鳴?
而且劉禪自己穿著女裝,讓女兒穿著男裝?
劉禪,你要是想嫁男人,你就老老實實嫁給男人啊,你把我女兒扮成男人的樣子,然後又跟她琴瑟和鳴,你這是要把我女兒帶上不歸路嗎?
諸葛瑾接著說道,
“大小姐還說了,請主公不要再派人去益州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了女人,就是她的命,婚姻大事,不是兒戲,除非被休,她不會回來!”
孫權徹底呆了。
女兒這是連後路都斷了。
這麽決絕啊!
不錯,要想活捉劉禪,還需要讓孫權出力,斷了劉禪的後路,單靠自己,打敗劉禪容易,生擒太難。
……
話說兩頭。
幾天前。
江東。
諸葛瑾回到建業後,立刻馬不停蹄的來見孫權。
孫權聽到諸葛瑾回來了,馬上召見了諸葛瑾。
看到諸葛瑾沒有把孫魯班接回來,孫權暴跳如雷,破口大罵,連一貫的風度都沒了。
他倒不是罵諸葛瑾,而是罵劉備父女。
諸葛瑾無奈至極,看著孫權狂怒,他都不知道要如何向孫權訴說真相了。
孫權第一時間怒完後,才想起還沒有問諸葛瑾詳細情況。
他壓住狂躁的怒火,問諸葛瑾,
“劉備是不是囚禁了我的女兒,他是不是想用女兒跟我換什麽?
煩請子瑜再去成都,告訴劉備一聲,想換地盤是不可能的。若是想要財物,我給兩千兩黃金,不,四千兩,不,地盤也是可以商量的,江東六郡不行,江夏不行,交州的地盤,可以割給他一個縣~,”
孫權咬了咬牙,
“從交州割幾個縣半個郡給他也可以。隻要他放回我的女兒。”
孫權一臉的悲憤,簡直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
自從繼承江東基業以來,孫權就沒有丟過地盤,反而得了很多地盤,讓他把地盤讓出去,簡直如同心頭滴血。
可是有什麽辦法呢,他最喜歡的女兒,因為他一時不察,竟然送到了虎口了。地盤隻是心頭血,女兒可是心頭肉啊!
諸葛瑾都快無語了,話都被你一個人說了,你倒是讓我說兩句啊。
但是看到孫權的樣子,諸葛瑾又莫名的為孫權感到心疼,哎,大小姐,你父親這麽著急你,你感受不到嗎?你怎麽能忍心不回來的。
等孫權說完,諸葛瑾才說了一句,
“主公,劉備已經宣布退位,現在益州是劉禪在執掌。”
孫權一愣,
“劉禪現在是益州之主?劉備知道劉禪是女兒,還會退位給女兒?”
諸葛瑾低聲說道,
“不錯!
我懷疑劉禪不是正常上位,而是把她父親推翻了。世上哪有將基業傳給女兒的?
我先見了孔明,我與他親兄弟幾年不見,他竟然閉門謝客,連我都不見,直到劉禪帶我去見他,他才見我,這不是被軟禁了嗎?
孔明都被軟禁,這分明就是劉禪起兵作亂了啊!”
孫權被嚇了一跳。
從三皇五帝時代,亙古以來,就從沒聽說過女兒把父親推翻的,這劉禪也太是開天辟地頭一回了吧。
益州出了這麽大的事,孫權趕緊問道,
“你路過公安回來,沒看到劉封有什麽反應嗎?
劉備被劉禪推翻,劉封難道就這麽看著,沒什麽動作?”
諸葛瑾苦笑道,
“主公,數年來,劉禪一直致力於大力發展荊州與江東的商業往來,雙方多有來往,你對劉封還不了解嗎?
他早就是劉禪豢養的忠犬了,反正劉備還有劉永這個兒子,劉禪對劉封又尊敬恩寵,劉封壓根就沒有反對劉禪的心思。再說了,他就一個公安,兵也不過一萬人,還未必都會鐵了心跟他,他有什麽能力做什麽動作?
荊州的這些人,對於劉禪上位,都是喜聞樂見的。”
孫權皺著眉,隨後說道,
“也就是說,扣著我女兒的,不是劉備,而是劉禪?
她一個女人,又不能娶妻,扣著我女兒幹什麽?
看來想用我女兒換財物地盤的是劉禪了。”
隨後說道,
“煩請子瑜再去益州,問問劉禪想要什麽?隻要不是太離譜,我都可以答應。
當年她一個人來東吳,接我妹妹回荊州,我一點都沒有為難她,但她母女倆也是有些恩情在的。”
諸葛瑾實在不好回答孫權的話,但不能不回答,
“主公,劉禪,她~她並未囚禁大小姐,是大小姐自己不肯回來。”
孫權呆了!
他懷疑自己聽錯了,忍不住重複問了一遍,
“大虎兒自己不肯回來?”
諸葛瑾尷尬的點了點頭。
孫權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說道,
“子瑜,你是誠實君子,不要劉禪說什麽都信。”
諸葛瑾搖搖頭,
“不是劉禪說的,是大小姐自己說的,我見過大小姐了。”
這下孫權傻眼了,
“你是說,你見到了大虎兒,大虎兒沒有被劉禪囚禁,而且說她自己不想回來?”
諸葛瑾再次尷尬的點點頭,其實他剛回來時不尷尬的,據實說就行,無奈孫權說話太快,導致他沒能說話,而孫權說的又全是為了女兒願意付出很大代價的話。
這樣一來,顯得孫魯班好不懂事。
孫權問道,
“是不是大虎兒被脅迫了,被迫說不願意回來的。”
諸葛瑾搖搖頭,
“我仔細觀察了大小姐,她臉色紅潤,眉眼處盡是春風得意,絕不會被脅迫。
更奇怪的是,她又像當年在荊州時那樣,穿著一身男裝,模樣俊俏,而且和劉禪之間,似乎~似乎真是琴瑟和鳴。”
孫權倒吸了一口涼氣!
當年孫魯班在荊州,時常穿著男裝,孫權是知道的,因為那件事還鬧得很大,荊州大臣紛紛勸諫,所以傳到了孫權的耳朵裏。
那時候孫權還覺得挺欣慰,覺得小兩口挺好。
現在知道了劉禪是女人,孫權簡直人都麻了。
你說我的女兒,和劉備的女兒,琴瑟和鳴?
而且劉禪自己穿著女裝,讓女兒穿著男裝?
劉禪,你要是想嫁男人,你就老老實實嫁給男人啊,你把我女兒扮成男人的樣子,然後又跟她琴瑟和鳴,你這是要把我女兒帶上不歸路嗎?
諸葛瑾接著說道,
“大小姐還說了,請主公不要再派人去益州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了女人,就是她的命,婚姻大事,不是兒戲,除非被休,她不會回來!”
孫權徹底呆了。
女兒這是連後路都斷了。
這麽決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