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早退不好嗎
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 作者:靈草穀的唐傘小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到吳夫人寢宮,寢宮門緊緊關閉,軍士已經把這裏團團圍住。
裏麵還隱隱傳來吳夫人的低聲怒罵聲,
“爾等是何人,竟敢闖入宮中作亂,封閉本宮寢宮。”
劉備聽了,愣了一下,劉永有沒有被殺不知道,至少吳夫人是安然無恙的。
而且吳夫人沒有哭天搶地,還在低聲罵人,劉永估計是沒事。
劉備忍不住眼神複雜的看了劉禪一眼。
逆子真的沒有殺害劉永?
劉備問道,
“我進去看看?”
劉禪點點頭,
“我跟父親一起進去。”
說完,揮手讓士兵們讓開,打開門,吳夫人見到劉備,頓時喜上眉梢,再看到劉備身邊跟著的劉禪,更是喜出望外。
吳夫人雖然沒有親眼見過劉禪的神勇,但劉禪的事跡,她聽都快聽得耳朵起繭了,有劉禪在,什麽反賊都隻能束手就擒。
晚上她睡得正熟,突然聽到宮裏一片喧鬧,接著寢宮就被人圍了起來。
她推開門,嗬斥宮中侍衛擒拿反賊,才發現宮中侍衛已經被趕走了。
嚇得魂不附體的時候,卻發現這些士兵並沒有衝入寢宮內,更沒有任何人要對她不利。
這讓她略微冷靜下來了。
見士兵們除了不讓她出門,對她保持恭敬,她忍不住問他們是什麽人。
卻沒人理會她。
她心裏著急,慢慢的開始嗬斥這些士兵,他們同樣也充耳不聞。
劉備來的時候,她正坐在房間裏低聲怒罵呢。
吳夫人看到劉備父子,趕緊走到劉禪和劉備身邊,微微屈膝行禮。
這就是女人一定要成正妻的原因,孫尚香可以做得劉禪的娘,而吳夫人地位卻遠低於劉禪,當然,孫尚香撫養劉禪長大也是原因。
吳夫人行禮後,笑著說,
“主父和大王一起來了,想是逆賊已經成擒。都是主父和大王的洪福,才能一舉平定逆賊,
保全妾身宮中所有大小人等。”
劉備神情古怪,逆賊成擒?我被逆賊擒了!
逆賊就在你旁邊。
他岔開話題問道,
“永兒怎麽樣?”
吳夫人回答道,
“永兒睡著了。所幸平定逆賊及時,沒有嚇著永兒。”
劉備再次神色複雜的看了劉禪一眼,走進劉永的房間,劉禪也跟在身後。
看到劉禪深夜走進自己睡房,吳夫人有些詫異,但也不敢說什麽。
劉備看了看床上的劉永,果然,小家夥正呼呼大睡,他的枕頭旁邊,還放著劉禪送給他的小竹筐,顯然是極為喜愛。
劉禪笑了笑,走上前,輕輕的撫了撫劉永的小腦袋,吳夫人趕緊笑著解釋說道,
“永兒對大王送的這個禮物喜歡得不得了,吃飯睡覺都不放手。”
劉禪說道,
“父親,我們走吧,不要打擾夫人和永弟休息了。”
劉備木然點點頭。
逆子竟然真的就這麽放過了永兒。
‘他’已經是穩穩當當安如泰山的繼承人了,‘他’對劉永也沒有惡意,那為什麽要造反?
劉備核桃吃得少,腦補得不夠,又沒請華佗治過頭風,沒開過腦洞,想不通劉禪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起兵推翻自己父親。
走回劉備寢宮,士兵們依然在宮裏巡邏,像是什麽都沒有發生。
劉禪對這一切極為滿意。這次政變,比曆史上的陳橋驛兵變還要和平,陳橋驛兵變還死了幾個人,她這次兵變一人未死,路上捉到的巡邏士兵,劉禪都放了,入宮後,宮中侍衛見是劉禪,基本上抵抗也很小,大部分人都是見麵就跑。
唯一的傷亡是劉禪踢傷了幾個士兵,自己為了救父親,手掌被父親劃了一劍。
陳橋驛兵變後來被那些史官們大讚特讚,像劉禪這樣,政變成功,過程中自己成了唯一流血的人,未來隻要得了天下,這次起兵就不會成為人生汙點,甚至搞不好還會被讚揚。
劉備看到劉禪帶來的士兵,已經完全接管了宮中的保衛工作,但自己宮中原本的侍衛,也沒有人被殺,而且似乎很快接受了劉禪的上位忍不住感歎,逆子手段真是高明!
劉禪再次勸說道,
“父親,降了吧。
如今你降不降,我接管益州都是事實,你就算堅持不降,又有何意義?”
兵臨城下時,經常有兒子勸父親投降敵人,但劉禪卻是勸父親投降自己,勸父親向自己投降,劉禪算是古往今來唯一的一個了。
劉備不說話,兵符,印綬,都已經被‘兒子’搶去了,劉禪說的是事實,他不降又有什麽意義?
難道以後他還能向益州官員發布不蓋印的文書命令?
難道他還能讓自己派出去的屬下空口白牙的調動益州軍隊?
……
沒過多久,關羽和張飛匆匆趕了過來。
見宮中戰鬥已經結束,劉禪和劉備站在一起,倆人不禁鬆了一口氣。
士兵們攔住關羽和張飛身後帶來的家丁,他們倆人見劉備和劉禪在這裏,自然不會非要帶家丁過來。
兩人走上前來。
關羽笑道,
“既然楚王殿下也在這裏。
想來逆賊已經成擒,不知是何人作亂?”
當著這麽多人,關羽自然也是叫劉禪楚王。
劉備看到關羽和張飛,如同被欺負的小學生看到了家長,立刻覺得腰杆硬了起來,說道,
“雲長,翼德,起兵作亂者,正是這個逆子。”
劉禪無語。
老爹怎麽突然幽默起來了。
剛開始的時候,還一副萬念俱灰的樣子,像是被我的起兵打擊到了生無可戀的地步,可是如今,看到我無意傷人,劉永也安然無恙以後,老爹他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到處找人訴苦。
關羽聽了劉備的話,忍不住皺著眉頭說道,
“大哥說的什麽話!
開這樣的玩笑,影響楚王殿下的聲譽。”
阿鬥起兵作亂?
自古以來,哪次起兵作亂不是你死我活的生死鬥爭,真搞政變,是顧不上父子之情的,現在父子兩人好端端的站在一起,似乎還在聊天,怎麽可能是阿鬥作亂。
劉禪搖搖頭,說道,
“多謝叔父信任。
確實是我起兵。兩位叔父,還是好好勸勸父親早點投降吧。
如今益州的兵符和印綬都在我手裏,父親堅持不降,又有何意義?”
關羽和張飛如同聽到天方夜譚。
亙古未有的奇事啊!
逆子起兵作亂弑父,他們聽說過,但逼降父親的逆子,他們從沒聽說過。
逆子作亂,都是想著立刻弄死父親,然後宣布父親病逝,或者告訴天下人,父親死於亂兵,自己是平亂的。
像劉禪這樣作亂了,還留著父親的性命,這不是讓父親向天下揭示自己造反的事實嗎?
關羽好半天才反應過來,也不叫楚王了,
“阿鬥,你說什麽?真是你起兵作亂?”
劉禪說道,
“我做什麽亂!
我隻是看父親年紀大了,永弟又已經四歲了,需要父親的陪伴。
當年我四歲時,父親離開我來益州,我不想永弟步我後塵,沒有父親陪伴。
父親早點退位,在家裏帶帶永弟不好嗎?”
裏麵還隱隱傳來吳夫人的低聲怒罵聲,
“爾等是何人,竟敢闖入宮中作亂,封閉本宮寢宮。”
劉備聽了,愣了一下,劉永有沒有被殺不知道,至少吳夫人是安然無恙的。
而且吳夫人沒有哭天搶地,還在低聲罵人,劉永估計是沒事。
劉備忍不住眼神複雜的看了劉禪一眼。
逆子真的沒有殺害劉永?
劉備問道,
“我進去看看?”
劉禪點點頭,
“我跟父親一起進去。”
說完,揮手讓士兵們讓開,打開門,吳夫人見到劉備,頓時喜上眉梢,再看到劉備身邊跟著的劉禪,更是喜出望外。
吳夫人雖然沒有親眼見過劉禪的神勇,但劉禪的事跡,她聽都快聽得耳朵起繭了,有劉禪在,什麽反賊都隻能束手就擒。
晚上她睡得正熟,突然聽到宮裏一片喧鬧,接著寢宮就被人圍了起來。
她推開門,嗬斥宮中侍衛擒拿反賊,才發現宮中侍衛已經被趕走了。
嚇得魂不附體的時候,卻發現這些士兵並沒有衝入寢宮內,更沒有任何人要對她不利。
這讓她略微冷靜下來了。
見士兵們除了不讓她出門,對她保持恭敬,她忍不住問他們是什麽人。
卻沒人理會她。
她心裏著急,慢慢的開始嗬斥這些士兵,他們同樣也充耳不聞。
劉備來的時候,她正坐在房間裏低聲怒罵呢。
吳夫人看到劉備父子,趕緊走到劉禪和劉備身邊,微微屈膝行禮。
這就是女人一定要成正妻的原因,孫尚香可以做得劉禪的娘,而吳夫人地位卻遠低於劉禪,當然,孫尚香撫養劉禪長大也是原因。
吳夫人行禮後,笑著說,
“主父和大王一起來了,想是逆賊已經成擒。都是主父和大王的洪福,才能一舉平定逆賊,
保全妾身宮中所有大小人等。”
劉備神情古怪,逆賊成擒?我被逆賊擒了!
逆賊就在你旁邊。
他岔開話題問道,
“永兒怎麽樣?”
吳夫人回答道,
“永兒睡著了。所幸平定逆賊及時,沒有嚇著永兒。”
劉備再次神色複雜的看了劉禪一眼,走進劉永的房間,劉禪也跟在身後。
看到劉禪深夜走進自己睡房,吳夫人有些詫異,但也不敢說什麽。
劉備看了看床上的劉永,果然,小家夥正呼呼大睡,他的枕頭旁邊,還放著劉禪送給他的小竹筐,顯然是極為喜愛。
劉禪笑了笑,走上前,輕輕的撫了撫劉永的小腦袋,吳夫人趕緊笑著解釋說道,
“永兒對大王送的這個禮物喜歡得不得了,吃飯睡覺都不放手。”
劉禪說道,
“父親,我們走吧,不要打擾夫人和永弟休息了。”
劉備木然點點頭。
逆子竟然真的就這麽放過了永兒。
‘他’已經是穩穩當當安如泰山的繼承人了,‘他’對劉永也沒有惡意,那為什麽要造反?
劉備核桃吃得少,腦補得不夠,又沒請華佗治過頭風,沒開過腦洞,想不通劉禪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起兵推翻自己父親。
走回劉備寢宮,士兵們依然在宮裏巡邏,像是什麽都沒有發生。
劉禪對這一切極為滿意。這次政變,比曆史上的陳橋驛兵變還要和平,陳橋驛兵變還死了幾個人,她這次兵變一人未死,路上捉到的巡邏士兵,劉禪都放了,入宮後,宮中侍衛見是劉禪,基本上抵抗也很小,大部分人都是見麵就跑。
唯一的傷亡是劉禪踢傷了幾個士兵,自己為了救父親,手掌被父親劃了一劍。
陳橋驛兵變後來被那些史官們大讚特讚,像劉禪這樣,政變成功,過程中自己成了唯一流血的人,未來隻要得了天下,這次起兵就不會成為人生汙點,甚至搞不好還會被讚揚。
劉備看到劉禪帶來的士兵,已經完全接管了宮中的保衛工作,但自己宮中原本的侍衛,也沒有人被殺,而且似乎很快接受了劉禪的上位忍不住感歎,逆子手段真是高明!
劉禪再次勸說道,
“父親,降了吧。
如今你降不降,我接管益州都是事實,你就算堅持不降,又有何意義?”
兵臨城下時,經常有兒子勸父親投降敵人,但劉禪卻是勸父親投降自己,勸父親向自己投降,劉禪算是古往今來唯一的一個了。
劉備不說話,兵符,印綬,都已經被‘兒子’搶去了,劉禪說的是事實,他不降又有什麽意義?
難道以後他還能向益州官員發布不蓋印的文書命令?
難道他還能讓自己派出去的屬下空口白牙的調動益州軍隊?
……
沒過多久,關羽和張飛匆匆趕了過來。
見宮中戰鬥已經結束,劉禪和劉備站在一起,倆人不禁鬆了一口氣。
士兵們攔住關羽和張飛身後帶來的家丁,他們倆人見劉備和劉禪在這裏,自然不會非要帶家丁過來。
兩人走上前來。
關羽笑道,
“既然楚王殿下也在這裏。
想來逆賊已經成擒,不知是何人作亂?”
當著這麽多人,關羽自然也是叫劉禪楚王。
劉備看到關羽和張飛,如同被欺負的小學生看到了家長,立刻覺得腰杆硬了起來,說道,
“雲長,翼德,起兵作亂者,正是這個逆子。”
劉禪無語。
老爹怎麽突然幽默起來了。
剛開始的時候,還一副萬念俱灰的樣子,像是被我的起兵打擊到了生無可戀的地步,可是如今,看到我無意傷人,劉永也安然無恙以後,老爹他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到處找人訴苦。
關羽聽了劉備的話,忍不住皺著眉頭說道,
“大哥說的什麽話!
開這樣的玩笑,影響楚王殿下的聲譽。”
阿鬥起兵作亂?
自古以來,哪次起兵作亂不是你死我活的生死鬥爭,真搞政變,是顧不上父子之情的,現在父子兩人好端端的站在一起,似乎還在聊天,怎麽可能是阿鬥作亂。
劉禪搖搖頭,說道,
“多謝叔父信任。
確實是我起兵。兩位叔父,還是好好勸勸父親早點投降吧。
如今益州的兵符和印綬都在我手裏,父親堅持不降,又有何意義?”
關羽和張飛如同聽到天方夜譚。
亙古未有的奇事啊!
逆子起兵作亂弑父,他們聽說過,但逼降父親的逆子,他們從沒聽說過。
逆子作亂,都是想著立刻弄死父親,然後宣布父親病逝,或者告訴天下人,父親死於亂兵,自己是平亂的。
像劉禪這樣作亂了,還留著父親的性命,這不是讓父親向天下揭示自己造反的事實嗎?
關羽好半天才反應過來,也不叫楚王了,
“阿鬥,你說什麽?真是你起兵作亂?”
劉禪說道,
“我做什麽亂!
我隻是看父親年紀大了,永弟又已經四歲了,需要父親的陪伴。
當年我四歲時,父親離開我來益州,我不想永弟步我後塵,沒有父親陪伴。
父親早點退位,在家裏帶帶永弟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