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留守後方?
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 作者:靈草穀的唐傘小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法正其實算不上劉備的老兄弟,到現在也隻認識劉備六七年而已,但白首如新交,傾蓋如故知。人與人之間的交情從來不按時間久遠來算。
法正也終於近看到了劉禪的容顏。
毫無意外,他和眾人一樣,從錯愕到理解。
甚至法正覺得,眼前的人就應該穿女裝。
穿什麽男裝,我要長這樣我也穿女裝,我也塗脂抹粉。
至於法正所想象的,劉禪再怎麽說都會有點男子氣概,會略顯矯揉做作?
不存在的!
眼前之人,無論怎麽看,都是嬌滴滴的女子。
眼若秋波,眉如煙黛,膚白如玉,身著公主服改成的王服,更顯得端莊優雅,雍容華貴。
劉禪長得還挺像劉備的,很多女兒都會像父親,劉禪的樣子,就像劉備開了一萬級美顏。
法正隻看到劉禪的刹那,就覺得劉禪有親切之感,毫不生疏,一瞬間就覺得效忠劉禪是理所當然的事。劉備知遇之恩,法正永不敢忘,劉禪身上有劉備樣子,法正怎麽能不親切?
(曹彰:胡說八道!我看到劉禪也覺得親切,跟劉備半點關係都沒有。)
劉禪笑著問道,
“叔父,如今陽平關戰事如何?”
法正這才回過神來,他一直聽劉禪叫他叔父,顯然在劉禪心裏,將他和諸葛亮,關羽,張飛一個層次的人,這讓他很是高興,趕緊回答道,
“陽平關形勢已經越來越明朗了。曹軍人數雖多,主父扼守關隘,曹操注定無為。漢中已經唾手可得了。”
劉禪笑著點頭,然後問道,
“下一步我們應該怎麽辦?”
法正心裏暗笑,下一步怎麽辦?下一步我本來是打算勸主公稱帝,然後以兩川為基礎,蠶食雍涼。結果你先稱王了,還給了主公一個主父尊號。
當然,劉禪的稱王並不影響法正的謀劃,法正笑著說,
“下一步,曹操糧草將盡,大軍退回中原後,漢中諸曹軍都會敗退離開漢中,主父將全據漢中,然後休養生息,再逐步蠶食雍涼,大王則安守後方,全力支持主父。”
法正的意思很明顯,集團還是以益州作為主力,劉禪則安守後方,等待劉備給她打天下,準備繼承劉備的基業。
就像當年趙主父出去征戰,而趙惠文王則留守後方。
劉禪笑著說,
“叔父真良謀也!
可惜了~”
劉備確實是曆史上所有入蜀割據的政權中最有可能問鼎中原的一個,因為劉備有荊州。
隻要劉備守好荊州,從益州蠶食雍涼,妥妥的比周齊陳三國時的周朝形勢更好。
法正聽到可惜了三個字,不禁一愣,
問道,
“不知道大王有何可惜?”
劉禪揮揮手,將所有下人都屏退了出去,苦笑著說,
“可惜益州人心不服,至今仍有心懷叵測之人。父親如果常年征戰在外,後方無人留守,一旦益州有變,有人生出奪嫡之心,如何是好?”
如果劉備常年帶著大軍在外征戰,成都必定需要人留守,這樣一來,劉永和吳夫人很容易得到留守的地位,未來慢慢積累人望,未嚐不能翻身。
法正憤然說道,
“益州安定,人人對大王欽服,都翹首以盼大王早日入主益州,何人敢生亂?
至於奪嫡,大王已經為王,君臣大義已定,若有人敢生奪嫡之心,主父如何答應?主父答應,我與孔明,雲長,翼德也絕不答應。”
三年前,劉備進入益州之時,給了諸葛亮,張飛,法正和荊州的關羽四個人同樣的賞賜,從而確定了這四個人的集團核心地位。其他人如許靖,馬超等,官位雖高,卻是個虛架子。
所以現在法正談話間也與其他三人並列。
劉禪卻不樂觀,趙惠文王是趙主父最喜歡的兒子,而且已經登基為王,還弄出了奪位風波呢。隻要劉禪性別被人所知,所謂大位已定就是笑話。
法正看到劉禪猶豫,忍不住笑道,
“大王如今名聲傳遍四海,天下無人不服,正可以回益州,以安益州官員之心。”
法正覺得如今荊州已經穩固,劉禪如果不放心益州,完全可以讓大將鎮守荊州,自己回益州鎮守後方,收攏益州官員之心。
當然,此事並不急於一時,並不是要劉禪馬上去益州,等個一年幾年的也沒關係。
提議雖好,可是不適合劉禪。
她好不容易把荊州徹底打造成了自己的獨立王國,讓她去益州再來一遍可沒信心。
荊州她可是得到了關羽的全力支持,而益州形勢複雜,就連劉備都有人口服心不服。
現在她在荊州,就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她是女人,她也毫不在意,但是跑到益州去,被人知道了是女人,馬上迎來軟禁,沒有第二種結果。
難道要她單槍匹馬從益州殺回荊州麽?
也不是不可能,她那麽強!
劉禪哈哈一笑,沒有回答,卻對法正說道,
“叔父遠來不易,跟我去軍營看看吧。”
劉禪自己從荊州帶了三千軍,上庸帶來了一千多,又收編了漢中曹軍兩千多人,現在有六千多軍隊。她對曹軍一直都是本地的收編,北方來的放回去。
在城外臨時紮了個營,城內隻有一千多人,五千多人在城外營中駐紮。
法正趕緊答應,他正要看看劉禪的治軍水平。
當年孫武一仗沒打,吳王闔閭便知道他肯定能打仗,司馬穰苴一仗沒打,諸侯無不敬畏,樂毅一仗沒打,燕昭王就信他能伐齊,周瑜沒打赤壁之戰前,不過升了一次營,東吳大將無不拜服,司馬懿看了諸葛亮的營寨,驚歎天下奇才也。
一句‘勝敗豈無憑’,道盡天下軍事。
法正跟隨劉禪身後,看到劉禪蓮步輕啟,步態輕盈,他實在無法想象,這樣一個嬌滴滴的女子,竟然可以在戰場上跟人動手過招。
騎上馬,一起來到軍營,法正頓時大驚失色。
劉禪的軍營,竟然完全無懈可擊,士兵將官,動止有法。
士卒精神百倍,即使沒有打仗,依然士氣昂揚,別說荊州軍,就連剛剛歸附的曹軍,也是精神抖擻,完全看不出被俘的窘態和低沉。
這是什麽樣的神仙治軍手段?
法正見過劉璋的軍隊,也見過劉備的軍隊,尤其是諸葛亮的治軍水平,讓法正大開眼界。
法正本來以為世間治軍,不外如是。
沒想到劉禪師從諸葛亮,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達到了神仙般的水平。
治軍也是一種技藝,而且是複雜的技藝,並不是那麽容易學會,眼睛會了,手卻不一定會,凡是小看這種技藝的人,都會被現實打臉,死的很慘。
再想到劉禪每次出征,必有計謀良策,先登攻城,威武蓋世,這分明是將西楚霸王,韓信,張良集於一身啊。
法正一瞬間就明白了劉禪帶來軍營的用意,她這是在告訴法正,以我的軍事水平,你讓我留在後方鎮守,完全是暴殄天物,浪費人才。
該留守後方的是劉備!
法正也終於近看到了劉禪的容顏。
毫無意外,他和眾人一樣,從錯愕到理解。
甚至法正覺得,眼前的人就應該穿女裝。
穿什麽男裝,我要長這樣我也穿女裝,我也塗脂抹粉。
至於法正所想象的,劉禪再怎麽說都會有點男子氣概,會略顯矯揉做作?
不存在的!
眼前之人,無論怎麽看,都是嬌滴滴的女子。
眼若秋波,眉如煙黛,膚白如玉,身著公主服改成的王服,更顯得端莊優雅,雍容華貴。
劉禪長得還挺像劉備的,很多女兒都會像父親,劉禪的樣子,就像劉備開了一萬級美顏。
法正隻看到劉禪的刹那,就覺得劉禪有親切之感,毫不生疏,一瞬間就覺得效忠劉禪是理所當然的事。劉備知遇之恩,法正永不敢忘,劉禪身上有劉備樣子,法正怎麽能不親切?
(曹彰:胡說八道!我看到劉禪也覺得親切,跟劉備半點關係都沒有。)
劉禪笑著問道,
“叔父,如今陽平關戰事如何?”
法正這才回過神來,他一直聽劉禪叫他叔父,顯然在劉禪心裏,將他和諸葛亮,關羽,張飛一個層次的人,這讓他很是高興,趕緊回答道,
“陽平關形勢已經越來越明朗了。曹軍人數雖多,主父扼守關隘,曹操注定無為。漢中已經唾手可得了。”
劉禪笑著點頭,然後問道,
“下一步我們應該怎麽辦?”
法正心裏暗笑,下一步怎麽辦?下一步我本來是打算勸主公稱帝,然後以兩川為基礎,蠶食雍涼。結果你先稱王了,還給了主公一個主父尊號。
當然,劉禪的稱王並不影響法正的謀劃,法正笑著說,
“下一步,曹操糧草將盡,大軍退回中原後,漢中諸曹軍都會敗退離開漢中,主父將全據漢中,然後休養生息,再逐步蠶食雍涼,大王則安守後方,全力支持主父。”
法正的意思很明顯,集團還是以益州作為主力,劉禪則安守後方,等待劉備給她打天下,準備繼承劉備的基業。
就像當年趙主父出去征戰,而趙惠文王則留守後方。
劉禪笑著說,
“叔父真良謀也!
可惜了~”
劉備確實是曆史上所有入蜀割據的政權中最有可能問鼎中原的一個,因為劉備有荊州。
隻要劉備守好荊州,從益州蠶食雍涼,妥妥的比周齊陳三國時的周朝形勢更好。
法正聽到可惜了三個字,不禁一愣,
問道,
“不知道大王有何可惜?”
劉禪揮揮手,將所有下人都屏退了出去,苦笑著說,
“可惜益州人心不服,至今仍有心懷叵測之人。父親如果常年征戰在外,後方無人留守,一旦益州有變,有人生出奪嫡之心,如何是好?”
如果劉備常年帶著大軍在外征戰,成都必定需要人留守,這樣一來,劉永和吳夫人很容易得到留守的地位,未來慢慢積累人望,未嚐不能翻身。
法正憤然說道,
“益州安定,人人對大王欽服,都翹首以盼大王早日入主益州,何人敢生亂?
至於奪嫡,大王已經為王,君臣大義已定,若有人敢生奪嫡之心,主父如何答應?主父答應,我與孔明,雲長,翼德也絕不答應。”
三年前,劉備進入益州之時,給了諸葛亮,張飛,法正和荊州的關羽四個人同樣的賞賜,從而確定了這四個人的集團核心地位。其他人如許靖,馬超等,官位雖高,卻是個虛架子。
所以現在法正談話間也與其他三人並列。
劉禪卻不樂觀,趙惠文王是趙主父最喜歡的兒子,而且已經登基為王,還弄出了奪位風波呢。隻要劉禪性別被人所知,所謂大位已定就是笑話。
法正看到劉禪猶豫,忍不住笑道,
“大王如今名聲傳遍四海,天下無人不服,正可以回益州,以安益州官員之心。”
法正覺得如今荊州已經穩固,劉禪如果不放心益州,完全可以讓大將鎮守荊州,自己回益州鎮守後方,收攏益州官員之心。
當然,此事並不急於一時,並不是要劉禪馬上去益州,等個一年幾年的也沒關係。
提議雖好,可是不適合劉禪。
她好不容易把荊州徹底打造成了自己的獨立王國,讓她去益州再來一遍可沒信心。
荊州她可是得到了關羽的全力支持,而益州形勢複雜,就連劉備都有人口服心不服。
現在她在荊州,就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她是女人,她也毫不在意,但是跑到益州去,被人知道了是女人,馬上迎來軟禁,沒有第二種結果。
難道要她單槍匹馬從益州殺回荊州麽?
也不是不可能,她那麽強!
劉禪哈哈一笑,沒有回答,卻對法正說道,
“叔父遠來不易,跟我去軍營看看吧。”
劉禪自己從荊州帶了三千軍,上庸帶來了一千多,又收編了漢中曹軍兩千多人,現在有六千多軍隊。她對曹軍一直都是本地的收編,北方來的放回去。
在城外臨時紮了個營,城內隻有一千多人,五千多人在城外營中駐紮。
法正趕緊答應,他正要看看劉禪的治軍水平。
當年孫武一仗沒打,吳王闔閭便知道他肯定能打仗,司馬穰苴一仗沒打,諸侯無不敬畏,樂毅一仗沒打,燕昭王就信他能伐齊,周瑜沒打赤壁之戰前,不過升了一次營,東吳大將無不拜服,司馬懿看了諸葛亮的營寨,驚歎天下奇才也。
一句‘勝敗豈無憑’,道盡天下軍事。
法正跟隨劉禪身後,看到劉禪蓮步輕啟,步態輕盈,他實在無法想象,這樣一個嬌滴滴的女子,竟然可以在戰場上跟人動手過招。
騎上馬,一起來到軍營,法正頓時大驚失色。
劉禪的軍營,竟然完全無懈可擊,士兵將官,動止有法。
士卒精神百倍,即使沒有打仗,依然士氣昂揚,別說荊州軍,就連剛剛歸附的曹軍,也是精神抖擻,完全看不出被俘的窘態和低沉。
這是什麽樣的神仙治軍手段?
法正見過劉璋的軍隊,也見過劉備的軍隊,尤其是諸葛亮的治軍水平,讓法正大開眼界。
法正本來以為世間治軍,不外如是。
沒想到劉禪師從諸葛亮,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達到了神仙般的水平。
治軍也是一種技藝,而且是複雜的技藝,並不是那麽容易學會,眼睛會了,手卻不一定會,凡是小看這種技藝的人,都會被現實打臉,死的很慘。
再想到劉禪每次出征,必有計謀良策,先登攻城,威武蓋世,這分明是將西楚霸王,韓信,張良集於一身啊。
法正一瞬間就明白了劉禪帶來軍營的用意,她這是在告訴法正,以我的軍事水平,你讓我留在後方鎮守,完全是暴殄天物,浪費人才。
該留守後方的是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