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快頂不住了
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 作者:靈草穀的唐傘小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禪在後將軍府接見了武陵郡太守鞏凡和勸進的十幾名鄉紳。
對於鄉紳來說,太守就是他們能見到的最大的官了。
沒想到他們這一輩子還能見到最高統治者。
後人從史書中看到的那些王侯將相,在當時都是凡人無法想象的高度。
而太守什麽的,在史書中一筆帶過的人,卻是凡人所能想象的最高層麵了。
恭恭敬敬的拜伏於地,對劉禪進行了三叩九拜後,各位鄉紳才恭敬的站了起來。
三叩九拜是對皇帝才能行的禮節,但是在鄉紳們看來,劉禪不就是皇帝嗎?
禮多人不怪嘛。
劉禪也是個俗人,嘴上不說什麽,心裏卻樂開了花,更沒有去糾正他們的禮節。
幾個鄉紳行錯了禮,難道荊州還有哪個官員敢說她違製嗎?
劉禪明知故問,
“各位都是武陵的鄉賢,今日有什麽事來見孤?”
鄉紳中一個年齡大點,看樣子已經接近五十歲的,開口說道,
“我等特意來請後將軍正位為王。”
劉禪聽了,勃然大怒,
“一個月前,穆智勸孤稱王,孤念他兄弟穆順有功於天子,免了他的罪責,今日卿等又來相勸,是何道理?”
這些鄉紳如果沒有被鞏凡預先教導過,說不定還真慌了,但此時他們早就已經提前抄過答案了,不慌不忙,
“後將軍是漢室宗親,如今曹操譖位稱王,漢室岌岌可危,天下萬民,盼望後將軍有如嬰兒之望父母。
後將軍再不正位稱王,北上討賊,莫非是怕了曹操了嗎?
如果後將軍不領王位,上有負於太祖太宗,有負於當今天子,下有愧於漢室忠臣,有愧於天下萬民。
後將軍不領王位,我等今日便撞死於大堂之上。”
說完,就要朝大堂的柱子上撞去。
劉禪暗道,來了來了,我如果不稱王就要死人的戲碼它來了。
這意味著我劉禪終於快要頂不住巨大的壓力,為了天下人的幸福,不得不非常痛苦非常難受非常不情願的稱王了。
最搞笑的是,穿上王服的那一刻,我還要說一句,我真不想幹,要不你們換個人吧。
劉禪趕緊讓衛兵和大臣們拉住這十幾個鄉紳,他們剛才說話的聲音都微微顫抖了,如果不拉住他們,他們又不敢真的去撞,這戲就不好演下去了。
劉禪不明白,那些大英雄大豪傑,都懂當仁不讓的道理,為何非要演這麽一套,搞得自己也得入鄉隨俗,跟著演戲。
拉住鄉紳們後,劉禪又像上次一樣,沉默了一會,說道,
“妄議稱王之事,本該責罰,但念在你們也是為國為民,不得不賞。
每個鄉賢賜黃金十兩,家人終身免徭役,武陵郡數萬百姓皆有為國為民之心,百姓免半年錢糧,武陵郡五年內,每年可舉一孝廉,舉一茂才。”
漢朝的大郡小郡是按人口算的,而不是麵積,天下第一郡南陽,麵積其實不算特別大,而察舉也是按人頭算的,十萬人以上的大郡,一年可舉一個孝廉和一個茂才,五萬到十萬人的中郡,兩年才能一次,五萬以下的小郡,三年才能舉一次。
武陵是五萬人口以下的小郡,本來是三年才能察舉一人的。
劉禪讓武陵一年察舉一次,就是送了一些官帽給武陵郡了。
劉禪的這番話,有兩個意思,第一,勸進是為國為民,肯定會有獎賞,第二,勸進得越晚,獎賞就越少。
他們這些鄉紳的獎勵,比起當時穆智的勸進獎勵,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穆智可是主動勸進,又是勸進的第一人,趕在了所有官員之前,而現在的士紳們,可是在荊州那麽多官員之後勸進的。
這也是給了荊州的士紳一個信號,勸進要趁早啊,不然你們來遲了,什麽獎勵都沒了。
鞏凡雖然沒有額外的獎賞,內心卻驚喜不已,察舉本來就是太守的權力,一年察舉兩人,實際上就是每年給了鞏凡提拔兩人為官的機會,作為太守,這是極大的獎賞。
荊州中樞的官員,各地的縣令,太守,都是察舉上來的官員。
拜謝完劉禪後,武陵鄉紳就離開了,而鞏凡則被劉禪留下了。
鞏凡武陵太守是鞏誌的兒子,本是江陵的小官,鞏誌是武陵士族,在張飛率軍攻打武陵時,臨陣倒戈投降,被劉備任命為武陵太守,鞏凡被帶到江陵為官。
劉禪成為荊州牧後,一直致力於拉攏這些二代們,鞏凡很早就成了劉禪的死忠,在一年半以前,取代了鞏誌成為武陵太守。
本來,每年年終,各地太守都要回江陵來向劉禪述職,但是去年年終,劉禪在北伐新野的路上,劉禪大婚時,又明令各地太守,縣令,禁止回江陵來參加自己婚禮。
所以鞏凡已經一年半沒有見過劉禪了。
劉禪幹脆留住了鞏凡讓他說說上任以後的事情,武陵的風土人情,也算是述職吧。
鞏凡也是第一次看到劉禪身穿女裝,不過他也沒有說什麽,這件事全天下都知道,就算第一次見到的人,也都有心理準備,他又不是不認識劉禪,也沒有第一麵那種驚豔的感覺,頂多也就是眼前一亮。
了解完鞏凡的工作後,劉禪笑著說,
“不錯,你做的很好,你雖然年幼,隻有二十二歲,然而氣質沉穩,舉重若輕,謹言慎行,我一直都很看好你。”
劉禪自己隻有十一歲多,卻經常說十六七歲的張苞,關興,還有這些二十幾歲的二代們年幼。
人主皆是生而知之。
鞏凡趕緊下拜,“主公知遇之恩,鞏凡粉身碎骨,也難以相報。”
劉禪笑著說,
“快起來,快起來。好好說話就行了,不要動不動就拜。
你難得回江陵,就不要急著回武陵了,在江陵住幾日,我們也可以多見見,聊聊天。”
鞏凡歡喜不已,點頭稱是,一年多沒見,主公依然讓人如沐春風,彼此也沒有生疏。
劉備喜歡跟屬下通宵達旦的聊天,聊累了就一起睡,劉禪成了女兒身,不能像父親那樣拉著人同睡,但拉攏人心上,她做的一點都不比劉備少。
跟這些二代們,劉禪不僅聊公事,經常也會聊聊其他有趣的事,如同老友相見,高興又自然。
……
時間過得很快。
五月初九,劉禪從新野已經回來快兩個月了。
認認真真的練了一個多月的武,感覺自己又大有進步。
不過又把金色光芒用光了,身高也長到了一米六五。
對於鄉紳來說,太守就是他們能見到的最大的官了。
沒想到他們這一輩子還能見到最高統治者。
後人從史書中看到的那些王侯將相,在當時都是凡人無法想象的高度。
而太守什麽的,在史書中一筆帶過的人,卻是凡人所能想象的最高層麵了。
恭恭敬敬的拜伏於地,對劉禪進行了三叩九拜後,各位鄉紳才恭敬的站了起來。
三叩九拜是對皇帝才能行的禮節,但是在鄉紳們看來,劉禪不就是皇帝嗎?
禮多人不怪嘛。
劉禪也是個俗人,嘴上不說什麽,心裏卻樂開了花,更沒有去糾正他們的禮節。
幾個鄉紳行錯了禮,難道荊州還有哪個官員敢說她違製嗎?
劉禪明知故問,
“各位都是武陵的鄉賢,今日有什麽事來見孤?”
鄉紳中一個年齡大點,看樣子已經接近五十歲的,開口說道,
“我等特意來請後將軍正位為王。”
劉禪聽了,勃然大怒,
“一個月前,穆智勸孤稱王,孤念他兄弟穆順有功於天子,免了他的罪責,今日卿等又來相勸,是何道理?”
這些鄉紳如果沒有被鞏凡預先教導過,說不定還真慌了,但此時他們早就已經提前抄過答案了,不慌不忙,
“後將軍是漢室宗親,如今曹操譖位稱王,漢室岌岌可危,天下萬民,盼望後將軍有如嬰兒之望父母。
後將軍再不正位稱王,北上討賊,莫非是怕了曹操了嗎?
如果後將軍不領王位,上有負於太祖太宗,有負於當今天子,下有愧於漢室忠臣,有愧於天下萬民。
後將軍不領王位,我等今日便撞死於大堂之上。”
說完,就要朝大堂的柱子上撞去。
劉禪暗道,來了來了,我如果不稱王就要死人的戲碼它來了。
這意味著我劉禪終於快要頂不住巨大的壓力,為了天下人的幸福,不得不非常痛苦非常難受非常不情願的稱王了。
最搞笑的是,穿上王服的那一刻,我還要說一句,我真不想幹,要不你們換個人吧。
劉禪趕緊讓衛兵和大臣們拉住這十幾個鄉紳,他們剛才說話的聲音都微微顫抖了,如果不拉住他們,他們又不敢真的去撞,這戲就不好演下去了。
劉禪不明白,那些大英雄大豪傑,都懂當仁不讓的道理,為何非要演這麽一套,搞得自己也得入鄉隨俗,跟著演戲。
拉住鄉紳們後,劉禪又像上次一樣,沉默了一會,說道,
“妄議稱王之事,本該責罰,但念在你們也是為國為民,不得不賞。
每個鄉賢賜黃金十兩,家人終身免徭役,武陵郡數萬百姓皆有為國為民之心,百姓免半年錢糧,武陵郡五年內,每年可舉一孝廉,舉一茂才。”
漢朝的大郡小郡是按人口算的,而不是麵積,天下第一郡南陽,麵積其實不算特別大,而察舉也是按人頭算的,十萬人以上的大郡,一年可舉一個孝廉和一個茂才,五萬到十萬人的中郡,兩年才能一次,五萬以下的小郡,三年才能舉一次。
武陵是五萬人口以下的小郡,本來是三年才能察舉一人的。
劉禪讓武陵一年察舉一次,就是送了一些官帽給武陵郡了。
劉禪的這番話,有兩個意思,第一,勸進是為國為民,肯定會有獎賞,第二,勸進得越晚,獎賞就越少。
他們這些鄉紳的獎勵,比起當時穆智的勸進獎勵,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穆智可是主動勸進,又是勸進的第一人,趕在了所有官員之前,而現在的士紳們,可是在荊州那麽多官員之後勸進的。
這也是給了荊州的士紳一個信號,勸進要趁早啊,不然你們來遲了,什麽獎勵都沒了。
鞏凡雖然沒有額外的獎賞,內心卻驚喜不已,察舉本來就是太守的權力,一年察舉兩人,實際上就是每年給了鞏凡提拔兩人為官的機會,作為太守,這是極大的獎賞。
荊州中樞的官員,各地的縣令,太守,都是察舉上來的官員。
拜謝完劉禪後,武陵鄉紳就離開了,而鞏凡則被劉禪留下了。
鞏凡武陵太守是鞏誌的兒子,本是江陵的小官,鞏誌是武陵士族,在張飛率軍攻打武陵時,臨陣倒戈投降,被劉備任命為武陵太守,鞏凡被帶到江陵為官。
劉禪成為荊州牧後,一直致力於拉攏這些二代們,鞏凡很早就成了劉禪的死忠,在一年半以前,取代了鞏誌成為武陵太守。
本來,每年年終,各地太守都要回江陵來向劉禪述職,但是去年年終,劉禪在北伐新野的路上,劉禪大婚時,又明令各地太守,縣令,禁止回江陵來參加自己婚禮。
所以鞏凡已經一年半沒有見過劉禪了。
劉禪幹脆留住了鞏凡讓他說說上任以後的事情,武陵的風土人情,也算是述職吧。
鞏凡也是第一次看到劉禪身穿女裝,不過他也沒有說什麽,這件事全天下都知道,就算第一次見到的人,也都有心理準備,他又不是不認識劉禪,也沒有第一麵那種驚豔的感覺,頂多也就是眼前一亮。
了解完鞏凡的工作後,劉禪笑著說,
“不錯,你做的很好,你雖然年幼,隻有二十二歲,然而氣質沉穩,舉重若輕,謹言慎行,我一直都很看好你。”
劉禪自己隻有十一歲多,卻經常說十六七歲的張苞,關興,還有這些二十幾歲的二代們年幼。
人主皆是生而知之。
鞏凡趕緊下拜,“主公知遇之恩,鞏凡粉身碎骨,也難以相報。”
劉禪笑著說,
“快起來,快起來。好好說話就行了,不要動不動就拜。
你難得回江陵,就不要急著回武陵了,在江陵住幾日,我們也可以多見見,聊聊天。”
鞏凡歡喜不已,點頭稱是,一年多沒見,主公依然讓人如沐春風,彼此也沒有生疏。
劉備喜歡跟屬下通宵達旦的聊天,聊累了就一起睡,劉禪成了女兒身,不能像父親那樣拉著人同睡,但拉攏人心上,她做的一點都不比劉備少。
跟這些二代們,劉禪不僅聊公事,經常也會聊聊其他有趣的事,如同老友相見,高興又自然。
……
時間過得很快。
五月初九,劉禪從新野已經回來快兩個月了。
認認真真的練了一個多月的武,感覺自己又大有進步。
不過又把金色光芒用光了,身高也長到了一米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