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答案錯了
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 作者:靈草穀的唐傘小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禪一邊走一邊樂。
隻是可惜了,大臣們題意弄清楚了,解題思路也是對的,就是最後的答案算錯了。
我要的是楚王,不是長沙王。
頂多給你們六十分,不能再多了,扣掉的四十分是答案分。
……
荊州群臣見劉禪拂袖而去,都站起身來,各自麵麵相覷。
劉禪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嘴上說著不可,卻將穆智一個普通士民,直接提拔為督郵,甚至還封為都亭侯。
至於什麽封穆順為都亭侯,穆智隻是承繼,反而因為勸進要褫奪爵位,這種話說出來,鬼都不信。
哄孩子都不是這樣哄的吧,要真是追贈的穆順的爵位,三年前為何不追贈?
當然也沒有人暗罵劉禪虛偽,這種事大家都要做一遍的,做的人知道,看的人也知道,大家都知道就談不上虛偽了,就是一種禮節而已。
群臣都看向馬良和趙雲,此二人是荊州官員之首。
剛才大家說了,如果劉禪不從,就要辭職回家。現在劉禪不從,他們要不要真的辭職呢?
趙雲一貫謹慎,不會冒頭做這種事,馬良說道,
“諸位,明天正常辦公即可。”
眾人聽了,都齊聲答應。
現在的形勢,劉禪明顯不會立刻稱王,真不稱王就辭職?
別逗了,說說而已的。
等到了萬事俱備,劉禪推辭多次後,可以稱王了,大夥兒再辭職,甚至表演功底深的,還可以演個尋死覓活的,劉禪不勝其擾,最後不得不自立為王。
馬良回家後,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正要休息一會,下人來報,說夏侯尚來訪。
馬良一愣,夏侯尚是降將,還未被劉禪授予官職,除了與劉禪本人有往來以外,與荊州官員幾乎沒有任何往來。
畢竟他的身份敏感,也不敢到處瞎逛。
降將的地位往往取決於主公的態度,劉禪對待夏侯尚很客氣,馬良自然也會客氣的對待夏侯尚。
請入客房後,馬良笑道,
“不知夏侯伯仁有何事指教?”
夏侯尚說道,
“我在家聽到消息,特意來問問馬季常,今天是不是有人勸進主公為長沙王了?”
馬良點點頭,正色說道,
“是!主公盛德巍巍,天下萬民沐其恩德,自然有人懷忠義之心,請主公正王位。”
夏侯尚也點頭說道,
“主公之前找過我,想讓我帶頭勸進。”
此話一出,馬良頓時目瞪口呆。
主公竟然主動找過夏侯尚。
俗話說,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主公有自立為王之心,臣下竟然沒有感覺到,讓主公擔憂,甚至不得不屈尊,不得不主動去找屬下勸進。
他們這些荊州的臣子,簡直是罪該萬死!
其實不怪他們,劉禪掌權時間太短,他們真的還沒有生出這個心思。
他們覺得就算稱王,也是劉備稱王,劉禪為世子,哪裏會想到劉禪會想要自己稱王。
雖然荊州是劉禪的荊州,但劉禪還得繼承劉備的益州啊。
沒有南陽的荊州,無論是財富,還是人口都遠遠不及益州。
此刻聽到夏侯尚這麽說,馬良感覺自己怎麽對得起劉禪的知遇之恩?
劉備雖然征召了他,但是把他提拔到後將軍長史高位的是劉禪。
一想到劉禪竟然屈尊去夏侯尚那裏,請求夏侯尚勸進,馬良羞愧到無地自容。
馬良趕忙起身,拜了一拜,說道,
“主公找你之事,切不可泄露半分,否則主公的顏麵何在,我荊州眾人還有何臉麵為官。”
夏侯尚扶起馬良,
“你我都是主公臣屬,我如何敢泄露。這麽多天我也隻和你一個人說起。
本來我是打算誰都不說的,但聽說今天勸進之事,這才按捺不住來找你。”
馬良問道,
“今日勸進有何不妥?”
夏侯尚笑道,
“勸進沒有不妥,主公想要的是楚王,不是長沙王!”
馬良愣住了,齊國,魯國等郡國還在,但楚國早就沒了,現在的郡國就是一個郡而已,本質上來說,齊國,魯國和陳留國,沛國,平原國一樣,齊王,魯王比平原王,淮南王也沒得強。
夏侯尚笑著說,
“主公的意思,是與曹公並肩,曹公的魏王是十個郡,位在各諸侯王之上。既然曹公能為早就裁撤的魏國王,那主公為什麽不能劃十郡為楚國王?”
夏侯尚到底還是不能直接罵曹賊,也不能稱曹操為魏王,隻能稱呼曹公。
馬良恍然大悟。
隻是整個荊州,劉禪也隻有八個郡(新野被劉禪歸入了襄陽郡),加上上庸,房陵兩個郡,劉禪一共隻有十個郡。
等於是劉禪將自己能控製的所有土地全部歸於自己的楚國了。
這與直接稱帝有何不同?
劉禪:難道你們以為我不會稱帝?
這不是因為‘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我才先自立為楚王的嗎?
哦,我沒蛋,步子邁大點也沒關係。
正因為沒蛋,其實劉禪的步子已經邁得很大了,誰敢坐穩荊州兩三年就稱王的?
劉表坐了快二十年都不敢。
夏侯尚見馬良吃驚的樣子,接著說道,
“所以,你這段時間和群臣通通氣,勸主公為長沙王的事就到此為止了。
下次勸進之時,記得多集合幾個人勸,且一定要記得,是勸主公自立楚王,不是長沙王。”
馬良趕緊應允,主公都把答案泄露了,他們隻抄答案還能抄不好嗎?
隻是可惜了,大臣們題意弄清楚了,解題思路也是對的,就是最後的答案算錯了。
我要的是楚王,不是長沙王。
頂多給你們六十分,不能再多了,扣掉的四十分是答案分。
……
荊州群臣見劉禪拂袖而去,都站起身來,各自麵麵相覷。
劉禪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嘴上說著不可,卻將穆智一個普通士民,直接提拔為督郵,甚至還封為都亭侯。
至於什麽封穆順為都亭侯,穆智隻是承繼,反而因為勸進要褫奪爵位,這種話說出來,鬼都不信。
哄孩子都不是這樣哄的吧,要真是追贈的穆順的爵位,三年前為何不追贈?
當然也沒有人暗罵劉禪虛偽,這種事大家都要做一遍的,做的人知道,看的人也知道,大家都知道就談不上虛偽了,就是一種禮節而已。
群臣都看向馬良和趙雲,此二人是荊州官員之首。
剛才大家說了,如果劉禪不從,就要辭職回家。現在劉禪不從,他們要不要真的辭職呢?
趙雲一貫謹慎,不會冒頭做這種事,馬良說道,
“諸位,明天正常辦公即可。”
眾人聽了,都齊聲答應。
現在的形勢,劉禪明顯不會立刻稱王,真不稱王就辭職?
別逗了,說說而已的。
等到了萬事俱備,劉禪推辭多次後,可以稱王了,大夥兒再辭職,甚至表演功底深的,還可以演個尋死覓活的,劉禪不勝其擾,最後不得不自立為王。
馬良回家後,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正要休息一會,下人來報,說夏侯尚來訪。
馬良一愣,夏侯尚是降將,還未被劉禪授予官職,除了與劉禪本人有往來以外,與荊州官員幾乎沒有任何往來。
畢竟他的身份敏感,也不敢到處瞎逛。
降將的地位往往取決於主公的態度,劉禪對待夏侯尚很客氣,馬良自然也會客氣的對待夏侯尚。
請入客房後,馬良笑道,
“不知夏侯伯仁有何事指教?”
夏侯尚說道,
“我在家聽到消息,特意來問問馬季常,今天是不是有人勸進主公為長沙王了?”
馬良點點頭,正色說道,
“是!主公盛德巍巍,天下萬民沐其恩德,自然有人懷忠義之心,請主公正王位。”
夏侯尚也點頭說道,
“主公之前找過我,想讓我帶頭勸進。”
此話一出,馬良頓時目瞪口呆。
主公竟然主動找過夏侯尚。
俗話說,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主公有自立為王之心,臣下竟然沒有感覺到,讓主公擔憂,甚至不得不屈尊,不得不主動去找屬下勸進。
他們這些荊州的臣子,簡直是罪該萬死!
其實不怪他們,劉禪掌權時間太短,他們真的還沒有生出這個心思。
他們覺得就算稱王,也是劉備稱王,劉禪為世子,哪裏會想到劉禪會想要自己稱王。
雖然荊州是劉禪的荊州,但劉禪還得繼承劉備的益州啊。
沒有南陽的荊州,無論是財富,還是人口都遠遠不及益州。
此刻聽到夏侯尚這麽說,馬良感覺自己怎麽對得起劉禪的知遇之恩?
劉備雖然征召了他,但是把他提拔到後將軍長史高位的是劉禪。
一想到劉禪竟然屈尊去夏侯尚那裏,請求夏侯尚勸進,馬良羞愧到無地自容。
馬良趕忙起身,拜了一拜,說道,
“主公找你之事,切不可泄露半分,否則主公的顏麵何在,我荊州眾人還有何臉麵為官。”
夏侯尚扶起馬良,
“你我都是主公臣屬,我如何敢泄露。這麽多天我也隻和你一個人說起。
本來我是打算誰都不說的,但聽說今天勸進之事,這才按捺不住來找你。”
馬良問道,
“今日勸進有何不妥?”
夏侯尚笑道,
“勸進沒有不妥,主公想要的是楚王,不是長沙王!”
馬良愣住了,齊國,魯國等郡國還在,但楚國早就沒了,現在的郡國就是一個郡而已,本質上來說,齊國,魯國和陳留國,沛國,平原國一樣,齊王,魯王比平原王,淮南王也沒得強。
夏侯尚笑著說,
“主公的意思,是與曹公並肩,曹公的魏王是十個郡,位在各諸侯王之上。既然曹公能為早就裁撤的魏國王,那主公為什麽不能劃十郡為楚國王?”
夏侯尚到底還是不能直接罵曹賊,也不能稱曹操為魏王,隻能稱呼曹公。
馬良恍然大悟。
隻是整個荊州,劉禪也隻有八個郡(新野被劉禪歸入了襄陽郡),加上上庸,房陵兩個郡,劉禪一共隻有十個郡。
等於是劉禪將自己能控製的所有土地全部歸於自己的楚國了。
這與直接稱帝有何不同?
劉禪:難道你們以為我不會稱帝?
這不是因為‘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我才先自立為楚王的嗎?
哦,我沒蛋,步子邁大點也沒關係。
正因為沒蛋,其實劉禪的步子已經邁得很大了,誰敢坐穩荊州兩三年就稱王的?
劉表坐了快二十年都不敢。
夏侯尚見馬良吃驚的樣子,接著說道,
“所以,你這段時間和群臣通通氣,勸主公為長沙王的事就到此為止了。
下次勸進之時,記得多集合幾個人勸,且一定要記得,是勸主公自立楚王,不是長沙王。”
馬良趕緊應允,主公都把答案泄露了,他們隻抄答案還能抄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