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巡的平靜不同,杭州城內的學生們群情激奮,尤其是禮部省試馬上就要召開,來自半壁的學生們這會兒雲集在城內。
既然劉整死了,為什麽賈似道還不出陣?
虜中知中國第一的劉整都暴斃了,呂文煥原本不過是您賈似道原本帳下的一員小弁,你怕什麽?至於韃虜?
你有連環馬,我有麻紮刀;你有金兀術,我有嶽爺爺;你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
你賈似道為什麽不敢和韃虜碰一碰?天下都到了這地步,身為國家的宰輔大臣,公卿冠蓋之首。這時候就要擔起責任來,去和韃虜好好地碰一碰。
二十年榮華富貴享受了,趙宋王家的知遇之恩大過天,現在就是你報效的時候。
更重要的是,官家趙禥病了,病勢愈發的沉重,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來壓製朝野兩側的公議和輿論,繼續讓賈似道高踞“師相”之位。
封建時代,皇帝的權力固然有大小,可是有皇帝在,就有一個所謂的天下大義在。皇帝如果出麵壓製,就算沒法完全壓下去,和宰相配合配合,總有個結果。
現在皇帝沒有精力出來布局,賈似道就算權傾朝野,也一下子發現很多權力不好使了。畢竟權傾朝野,也對應著滿朝野的反對者。
權力就那麽多,就那麽大,一個人掌握的多了,另一個自然就掌握的少了。隻要世界上還有三個人,就一定會產生權力鬥爭。
按照有文明記載的人類曆史來看,全世界就沒出現過真正大公無私、寬容愛人的聖人。
於是賈似道終於第五次上表,向朝廷請求,自己親自擔任總統大使,督率天下各路勤王兵馬,前往上江,迎戰元軍。
這一次沒有出現例外,朝野上下幾乎一致的要求賈似道出師,即便是他的黨羽們,也知道這會兒再不出兵抵抗,真就扛不住了。
爭權奪利的前提是還有權利可以奪,江山都保不住了,投降難道有好果子吃?
嘿,他們想岔了,投降還真有好果子吃。隻不過現在上江絡繹不絕投降的消息還沒有傳來,伯顏原官劄委,甚至大大升遷賞賜的手段,他們還不清楚。所以多少沾著點“積極抵抗”的意思,等他們知道了消息,可就未必咯。
之前朝廷向全天下明發勤王詔令的事,還沒翻篇,這回的勤王詔令更加嚴峻。不單單是募兵自守了,朝廷的想法是各地已募之兵,即刻赴朝,能見用軍兵,一律升轉五階。
沒錯的,就是軍銜升五階。
可見朝廷求兵之急,用兵之渴,已經到了濫授官爵的地步。現在還隻是滿大街的授予“尉官”,等不了幾天,就要開始遍地授予“郎官”了。那麽之後的大夫名銜還會遠嗎?不遠矣。
正好這會兒從鄂州兵敗回了十幾名將領、幾百名中層軍官,赴朝請罪。朝廷正缺統兵的官校,這些人願意從鄂州千裏潛回杭州,那真就是大忠臣了。
不僅不予怪罪,還各有升遷。像是張世傑,就升授保康軍承宣使。王安節被授予真州觀察使,劉師勇被授予處州觀察使。久居人下的薑才,加洋州刺史,提拔為統製官。
各人都升授有差,那麽兵從哪裏來?
匡合行在殿前司、侍衛親軍、禦營司,以及站前各班,分出四萬餘兵,由殿前副都指揮使孫虎臣統率。另外自建德、紹興、婺州、衢州、處州等地,募集三萬餘眾,合七萬兵。
新募之軍,交給赴朝的諸將統率,或統三千人,或統五千人,各自有差。
另外大索明州、台州、溫州等鎮的商船民船,包括許多做遠洋貿易的大海船,並將船工、梢手和地方崇寧廂軍、巡檢弓手等。一並大索至鎮。合約三萬餘水軍,交劉師勇等將統率。
添有江西、福建、廣東和湖南募來水陸人馬二萬餘人,因為言語不通,統帥不明,無法立刻扭和成軍。於是一並充槳手、梢手和剩員,總當三軍之後運。
賈似道的門生,現任潤州知州的洪起畏,擔任轉運判官,總理後勤。
為了激勵三軍,已在病中的趙禥,大開內帑,發黃金十萬兩,白銀五十萬兩,錢三千萬貫,隨軍載運。但有立功者,即刻給賞,全不逾時。
到底是帶宋啊,有幾個錢的,到了這一步,還有拚死一搏的那口氣。
是回光返照的氣,還是嗝屁的氣,就不得而知了。
十三萬大軍,除了四萬餘見在官軍外,其他全都是草集而來的部隊。孫虎臣聽聞要調他出去作戰,當即落馬,可惜沒如他的願望,並未把腿摔斷。於是在賈似道的強逼之下,還是被迫跟著部隊出陣。
為了保證朝堂為自己控製,賈似道任命好學生陳宜中為參知政事兼僉書樞密院事,主當軍政。然後任命親信韓震擔任殿前都指揮使,掌管剩餘的在杭兵馬。
想著文武兩側都是親信,賈似道這才鼓起勇氣出發。
不過他尚未出發,洪起畏的公文就行到了常州。倒不是要來調動常州的人馬兵力,而是要求常州預備五萬斛糧食,供應十三萬大軍,三萬匹騾馬食用。
另外還需要準備麻布、馬草、鬥笠、扁擔、船槳、油料等一係列軍用物資。總之朝廷的大軍馬上開到,伱準備好了,那官軍就快速過境。
你準備不好,官軍也不急,就在常州吃你的喝你的,等你準備好。
公文行給趙汝鑒,趙汝鑒大窘,立刻召集滿郡的縉紳到晉陵縣來會商。五萬斛糧食還好辦,今年秋收還算個平年,至少沒有落下什麽饑荒。官倉還有些微的糧食儲備,各位再“樂捐”一點,立刻就能措辦。
但是那些亂七八糟的軍需物資,就不是趙汝鑒一個人能夠辦妥的。就算大索全城,短時間內也沒辦法集齊。
他在上麵說,下麵的縉紳紛紛望向張巡。這種攤派的事,從來都不是趙汝鑒能決定的,大家都是看老張家的麵子在辦。
“朝廷是市買?還是……”
既然劉整死了,為什麽賈似道還不出陣?
虜中知中國第一的劉整都暴斃了,呂文煥原本不過是您賈似道原本帳下的一員小弁,你怕什麽?至於韃虜?
你有連環馬,我有麻紮刀;你有金兀術,我有嶽爺爺;你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
你賈似道為什麽不敢和韃虜碰一碰?天下都到了這地步,身為國家的宰輔大臣,公卿冠蓋之首。這時候就要擔起責任來,去和韃虜好好地碰一碰。
二十年榮華富貴享受了,趙宋王家的知遇之恩大過天,現在就是你報效的時候。
更重要的是,官家趙禥病了,病勢愈發的沉重,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來壓製朝野兩側的公議和輿論,繼續讓賈似道高踞“師相”之位。
封建時代,皇帝的權力固然有大小,可是有皇帝在,就有一個所謂的天下大義在。皇帝如果出麵壓製,就算沒法完全壓下去,和宰相配合配合,總有個結果。
現在皇帝沒有精力出來布局,賈似道就算權傾朝野,也一下子發現很多權力不好使了。畢竟權傾朝野,也對應著滿朝野的反對者。
權力就那麽多,就那麽大,一個人掌握的多了,另一個自然就掌握的少了。隻要世界上還有三個人,就一定會產生權力鬥爭。
按照有文明記載的人類曆史來看,全世界就沒出現過真正大公無私、寬容愛人的聖人。
於是賈似道終於第五次上表,向朝廷請求,自己親自擔任總統大使,督率天下各路勤王兵馬,前往上江,迎戰元軍。
這一次沒有出現例外,朝野上下幾乎一致的要求賈似道出師,即便是他的黨羽們,也知道這會兒再不出兵抵抗,真就扛不住了。
爭權奪利的前提是還有權利可以奪,江山都保不住了,投降難道有好果子吃?
嘿,他們想岔了,投降還真有好果子吃。隻不過現在上江絡繹不絕投降的消息還沒有傳來,伯顏原官劄委,甚至大大升遷賞賜的手段,他們還不清楚。所以多少沾著點“積極抵抗”的意思,等他們知道了消息,可就未必咯。
之前朝廷向全天下明發勤王詔令的事,還沒翻篇,這回的勤王詔令更加嚴峻。不單單是募兵自守了,朝廷的想法是各地已募之兵,即刻赴朝,能見用軍兵,一律升轉五階。
沒錯的,就是軍銜升五階。
可見朝廷求兵之急,用兵之渴,已經到了濫授官爵的地步。現在還隻是滿大街的授予“尉官”,等不了幾天,就要開始遍地授予“郎官”了。那麽之後的大夫名銜還會遠嗎?不遠矣。
正好這會兒從鄂州兵敗回了十幾名將領、幾百名中層軍官,赴朝請罪。朝廷正缺統兵的官校,這些人願意從鄂州千裏潛回杭州,那真就是大忠臣了。
不僅不予怪罪,還各有升遷。像是張世傑,就升授保康軍承宣使。王安節被授予真州觀察使,劉師勇被授予處州觀察使。久居人下的薑才,加洋州刺史,提拔為統製官。
各人都升授有差,那麽兵從哪裏來?
匡合行在殿前司、侍衛親軍、禦營司,以及站前各班,分出四萬餘兵,由殿前副都指揮使孫虎臣統率。另外自建德、紹興、婺州、衢州、處州等地,募集三萬餘眾,合七萬兵。
新募之軍,交給赴朝的諸將統率,或統三千人,或統五千人,各自有差。
另外大索明州、台州、溫州等鎮的商船民船,包括許多做遠洋貿易的大海船,並將船工、梢手和地方崇寧廂軍、巡檢弓手等。一並大索至鎮。合約三萬餘水軍,交劉師勇等將統率。
添有江西、福建、廣東和湖南募來水陸人馬二萬餘人,因為言語不通,統帥不明,無法立刻扭和成軍。於是一並充槳手、梢手和剩員,總當三軍之後運。
賈似道的門生,現任潤州知州的洪起畏,擔任轉運判官,總理後勤。
為了激勵三軍,已在病中的趙禥,大開內帑,發黃金十萬兩,白銀五十萬兩,錢三千萬貫,隨軍載運。但有立功者,即刻給賞,全不逾時。
到底是帶宋啊,有幾個錢的,到了這一步,還有拚死一搏的那口氣。
是回光返照的氣,還是嗝屁的氣,就不得而知了。
十三萬大軍,除了四萬餘見在官軍外,其他全都是草集而來的部隊。孫虎臣聽聞要調他出去作戰,當即落馬,可惜沒如他的願望,並未把腿摔斷。於是在賈似道的強逼之下,還是被迫跟著部隊出陣。
為了保證朝堂為自己控製,賈似道任命好學生陳宜中為參知政事兼僉書樞密院事,主當軍政。然後任命親信韓震擔任殿前都指揮使,掌管剩餘的在杭兵馬。
想著文武兩側都是親信,賈似道這才鼓起勇氣出發。
不過他尚未出發,洪起畏的公文就行到了常州。倒不是要來調動常州的人馬兵力,而是要求常州預備五萬斛糧食,供應十三萬大軍,三萬匹騾馬食用。
另外還需要準備麻布、馬草、鬥笠、扁擔、船槳、油料等一係列軍用物資。總之朝廷的大軍馬上開到,伱準備好了,那官軍就快速過境。
你準備不好,官軍也不急,就在常州吃你的喝你的,等你準備好。
公文行給趙汝鑒,趙汝鑒大窘,立刻召集滿郡的縉紳到晉陵縣來會商。五萬斛糧食還好辦,今年秋收還算個平年,至少沒有落下什麽饑荒。官倉還有些微的糧食儲備,各位再“樂捐”一點,立刻就能措辦。
但是那些亂七八糟的軍需物資,就不是趙汝鑒一個人能夠辦妥的。就算大索全城,短時間內也沒辦法集齊。
他在上麵說,下麵的縉紳紛紛望向張巡。這種攤派的事,從來都不是趙汝鑒能決定的,大家都是看老張家的麵子在辦。
“朝廷是市買?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