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辦?架不住有人往張巡手裏送啊。
史知州老婆孩子都送去行在了,行李也打包的差不多咯,就剩下一個秋稅來收收尾。隻要秋稅辦妥,他就能夠升去行在為官。
怎麽才能辦妥?都說了,如今的州縣官不過是征稅小隊長,鄉紳們才是包稅大隊長。史知州專門跑過來,和張巡講今年晉陵縣這七萬斛秋稅的事情。
七萬斛大米,國朝在杭州的稅簿上當然沒有這麽多,可是衙門要開銷,運輸要損耗,賬麵要抹平,晉陵縣就是要七萬斛大米的。
現在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張巡給史知州七萬斛大米,史知州把所有的征稅權都轉讓給張巡,張巡收到多少都算是老張家的,史知州一概不管。
以前也是這麽做的,今年還得按照這個章程來辦。反正衙門的吏役,地方上的鄉司和書手,都是老張家出來的,朝廷征稅和老張家征稅,沒有半毛錢區別。
頂多就是朝廷還要拉人服役,而且是去荊湖,乃至於四川服役。給張巡家服役就是在家門口,不容易死人。
不過既然您史知州來商量了,商量嘛,有商又有量,我給你七萬斛稻穀沒有問題,但是你得給我包辦一點鐵料來。
這話說得,史知州微微皺眉。你老張家要幾百斤一二千斤鐵料,自己上街買不就完了,找我要幹嘛?
五萬斤!
“嘶……”史知州吸了一口涼氣,五萬斤雖然也談不上什麽天崩地裂一樣多的鐵料,但這數量擺明了不是拿來打造農具或者修補房屋用的。
張巡微笑著握住史知州的手,那意思很明顯,你也別問我什麽原因,你現在要七萬斛米,我要五萬斤鐵,你想辦法弄給我就完了。
鐵作為宋朝廷專營的商品之一,事實上形成一種壟斷經營的模式。雖然在礦區也能買到非官營的鐵料,可正常情況下想要大規模的獲取,還是得走正規的渠道。
咱們自己去買,那可能會有些礙眼。但州府衙門調集鐵料,就沒什麽好稀奇的呢。尤其常州是江東大州,經常奉命承辦各項軍事製造任務。弓箭、鎧甲、兵仗什麽都辦,日常需要添置,做做賬,分兩三個月,轉移一些鐵料來。
反正伱史知州肯定比我張巡行事方便。
到時候你帶著滿當當的秋稅綱船卸任,謀一個考績優等,拍拍屁股走人,什麽事都不會有的。
至於原因?你不問,我不說,權當沒有這回事。
如果行,現在浙西路常州晉陵縣的秋稅你就征收完畢,我陪你去搬稻穀,一升穀子都不少你的。
腦子裏飛速的運轉了一番,到底自己的升遷更重要,史知州表示這事他應下了。稻穀張老弟也別急著運,等其他縣的秋糧談妥了,一道起運。
誒!好哥哥,真是痛快人。
今兒別走了,擱我家吃席吧。
卻之不恭,卻之不恭。張巡的哥哥張逞還在行在任官,將來肯定還有往來,史知州當然得給張巡這個麵子。
老張家的廚房除了半夜休息之外,平時幾乎是一直在開火的。一大家子這麽多人,從老封君張母和張巡往下,一直到最低等的小廝,都得吃飯,可不就是不停轉的做嘛。
其他人吃飯可能還得等,張巡要整治席麵,倒是很快的,有一班人馬,專門應付這個差事。像是《金瓶梅》裏麵的西門慶,早上起來吃烙餅,還得他小老婆孫雪娥親自烙。瞧瞧這人混的,差張巡遠了。
《大明1566》胡宗憲到嚴嵩家裏隻能吃嚴嵩的剩飯,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呂芳淩晨五點到嚴嵩家來請嚴嵩和徐階喝酒,須臾間一桌席麵就端上來了。胡宗憲怎麽會隻能吃剩飯呢?那自然是為了體現他們兩個的親密關係啊。
臨了張巡還想要留史知州在家休息呢,史知州這回不肯了,他明天還得去其他縣的鄉紳那邊打商量。今天得回程,預備好和人家扯皮的說辭。
晉陵縣還好,和張巡說清楚就得了,其他縣恐怕得走好幾家,一家一家走下來,光是辦這個就得跑半個月呢。
行吧,張巡一路把史知州送出門,這才作罷。
鐵料的事算是有了個著落,但張巡也沒法鬆口氣,今年的秋收一定要盯緊了,還得祈求老天爺別下雨,好讓稻穀曬好了歸倉。
李庭芝借走了五萬斛,他能不能還的吧,也沒法說。史知州借走的七萬斛是肯定沒得還了,這都拿來換鐵料了,大概率還得往裏麵補貼一點錢才行。
原本還覺得自己家裏二三十萬斛糧食很多的,現在一下子就去了一半,多什麽多,絕對不夠供應完伯顏,再讓全郡的鄉親喝半年粥的。
那麽自然的,秋收的稻穀肯定要好好收著,避免出事。
宋代和後世不太一樣,農民普遍樂意種植糯米,皇帝吃的也是糯米,江東這邊上繳賦稅用的還是糯米。後世教科書上不是寫了嘛,明明有人引入了所謂的一年三熟的占城稻,但是老百姓都不樂意種,官府收稅也不收占城稻。
主要就是這種相對速生的稻穀,口感較差,遠不如糯米好吃,沒有流通性。後世什麽吃了燒心,吃了難受,吃了肚脹,吃了屁多,笑死了,宋代皇帝吃的糯米,明代皇帝吃的糯米,清代皇帝還是吃的糯米,頓頓吃,怎麽沒見這幾十個皇帝燒心燒死呢。
明代甚至要求南直隸專門上貢二十幾萬石精細白糯米,交宮中食用,並賞賜諸王、勳戚和大臣呢。
吃了兩年粳米,就開始嫌棄起吃了八千年一萬年的糯米了,到底是誰在嫌棄啊?
反正張巡眼前的農民沒一個嫌棄的,都高興著呢,刈稻打穀,手腳各個都很麻利。家裏的老人孩子則是到處張羅著鋪竹席蔑席,如今沒有水泥地,想要曬穀就隻能先在地上鋪席,既方便收,也方便曬。
村裏處處都沒有落腳的地方,席條上曬不完的,用簸箕,用竹筐,放到屋頂,架上欄杆,總有辦法。
史知州老婆孩子都送去行在了,行李也打包的差不多咯,就剩下一個秋稅來收收尾。隻要秋稅辦妥,他就能夠升去行在為官。
怎麽才能辦妥?都說了,如今的州縣官不過是征稅小隊長,鄉紳們才是包稅大隊長。史知州專門跑過來,和張巡講今年晉陵縣這七萬斛秋稅的事情。
七萬斛大米,國朝在杭州的稅簿上當然沒有這麽多,可是衙門要開銷,運輸要損耗,賬麵要抹平,晉陵縣就是要七萬斛大米的。
現在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張巡給史知州七萬斛大米,史知州把所有的征稅權都轉讓給張巡,張巡收到多少都算是老張家的,史知州一概不管。
以前也是這麽做的,今年還得按照這個章程來辦。反正衙門的吏役,地方上的鄉司和書手,都是老張家出來的,朝廷征稅和老張家征稅,沒有半毛錢區別。
頂多就是朝廷還要拉人服役,而且是去荊湖,乃至於四川服役。給張巡家服役就是在家門口,不容易死人。
不過既然您史知州來商量了,商量嘛,有商又有量,我給你七萬斛稻穀沒有問題,但是你得給我包辦一點鐵料來。
這話說得,史知州微微皺眉。你老張家要幾百斤一二千斤鐵料,自己上街買不就完了,找我要幹嘛?
五萬斤!
“嘶……”史知州吸了一口涼氣,五萬斤雖然也談不上什麽天崩地裂一樣多的鐵料,但這數量擺明了不是拿來打造農具或者修補房屋用的。
張巡微笑著握住史知州的手,那意思很明顯,你也別問我什麽原因,你現在要七萬斛米,我要五萬斤鐵,你想辦法弄給我就完了。
鐵作為宋朝廷專營的商品之一,事實上形成一種壟斷經營的模式。雖然在礦區也能買到非官營的鐵料,可正常情況下想要大規模的獲取,還是得走正規的渠道。
咱們自己去買,那可能會有些礙眼。但州府衙門調集鐵料,就沒什麽好稀奇的呢。尤其常州是江東大州,經常奉命承辦各項軍事製造任務。弓箭、鎧甲、兵仗什麽都辦,日常需要添置,做做賬,分兩三個月,轉移一些鐵料來。
反正伱史知州肯定比我張巡行事方便。
到時候你帶著滿當當的秋稅綱船卸任,謀一個考績優等,拍拍屁股走人,什麽事都不會有的。
至於原因?你不問,我不說,權當沒有這回事。
如果行,現在浙西路常州晉陵縣的秋稅你就征收完畢,我陪你去搬稻穀,一升穀子都不少你的。
腦子裏飛速的運轉了一番,到底自己的升遷更重要,史知州表示這事他應下了。稻穀張老弟也別急著運,等其他縣的秋糧談妥了,一道起運。
誒!好哥哥,真是痛快人。
今兒別走了,擱我家吃席吧。
卻之不恭,卻之不恭。張巡的哥哥張逞還在行在任官,將來肯定還有往來,史知州當然得給張巡這個麵子。
老張家的廚房除了半夜休息之外,平時幾乎是一直在開火的。一大家子這麽多人,從老封君張母和張巡往下,一直到最低等的小廝,都得吃飯,可不就是不停轉的做嘛。
其他人吃飯可能還得等,張巡要整治席麵,倒是很快的,有一班人馬,專門應付這個差事。像是《金瓶梅》裏麵的西門慶,早上起來吃烙餅,還得他小老婆孫雪娥親自烙。瞧瞧這人混的,差張巡遠了。
《大明1566》胡宗憲到嚴嵩家裏隻能吃嚴嵩的剩飯,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呂芳淩晨五點到嚴嵩家來請嚴嵩和徐階喝酒,須臾間一桌席麵就端上來了。胡宗憲怎麽會隻能吃剩飯呢?那自然是為了體現他們兩個的親密關係啊。
臨了張巡還想要留史知州在家休息呢,史知州這回不肯了,他明天還得去其他縣的鄉紳那邊打商量。今天得回程,預備好和人家扯皮的說辭。
晉陵縣還好,和張巡說清楚就得了,其他縣恐怕得走好幾家,一家一家走下來,光是辦這個就得跑半個月呢。
行吧,張巡一路把史知州送出門,這才作罷。
鐵料的事算是有了個著落,但張巡也沒法鬆口氣,今年的秋收一定要盯緊了,還得祈求老天爺別下雨,好讓稻穀曬好了歸倉。
李庭芝借走了五萬斛,他能不能還的吧,也沒法說。史知州借走的七萬斛是肯定沒得還了,這都拿來換鐵料了,大概率還得往裏麵補貼一點錢才行。
原本還覺得自己家裏二三十萬斛糧食很多的,現在一下子就去了一半,多什麽多,絕對不夠供應完伯顏,再讓全郡的鄉親喝半年粥的。
那麽自然的,秋收的稻穀肯定要好好收著,避免出事。
宋代和後世不太一樣,農民普遍樂意種植糯米,皇帝吃的也是糯米,江東這邊上繳賦稅用的還是糯米。後世教科書上不是寫了嘛,明明有人引入了所謂的一年三熟的占城稻,但是老百姓都不樂意種,官府收稅也不收占城稻。
主要就是這種相對速生的稻穀,口感較差,遠不如糯米好吃,沒有流通性。後世什麽吃了燒心,吃了難受,吃了肚脹,吃了屁多,笑死了,宋代皇帝吃的糯米,明代皇帝吃的糯米,清代皇帝還是吃的糯米,頓頓吃,怎麽沒見這幾十個皇帝燒心燒死呢。
明代甚至要求南直隸專門上貢二十幾萬石精細白糯米,交宮中食用,並賞賜諸王、勳戚和大臣呢。
吃了兩年粳米,就開始嫌棄起吃了八千年一萬年的糯米了,到底是誰在嫌棄啊?
反正張巡眼前的農民沒一個嫌棄的,都高興著呢,刈稻打穀,手腳各個都很麻利。家裏的老人孩子則是到處張羅著鋪竹席蔑席,如今沒有水泥地,想要曬穀就隻能先在地上鋪席,既方便收,也方便曬。
村裏處處都沒有落腳的地方,席條上曬不完的,用簸箕,用竹筐,放到屋頂,架上欄杆,總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