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浚舉行了一場大閱兵,向蒙古諸部展示了軍威,隨後在城中舉辦酒席,宴請諸部首領。
孟浚在酒宴上,向蒙古諸部許諾開放邊市,像茶葉,鹽,糖,布,鐵鍋都可以向蒙古諸部提供,但是要求各首領,將自己的子嗣,送往京師,進行學習。
然後則是和蒙古諸部約法三章,其一,蒙古各部,臣服乾朝,用乾朝年號,公文必須使用漢文,大乾要在各個部落駐紮安撫使。
其二,蒙古諸部繼續沿用清廷留下的政策,也就是盟旗製度,部落改編為旗,再由旗組建盟旗,現在可以由各旗各盟自治,但今後,旗盟官員需要由乾朝委派,若是官員和各旗不和,隻要有超過半數的旗反對,則乾朝需重新委派。
其三,各部的牧場暫時不變,但各部之間,嚴禁私鬥,任何的軍事調動,都需要聽從乾朝的指揮。
這對漠南諸部而言,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些部落剛剛和乾朝一起消滅了科爾沁部,吃了個滿嘴流油,大家夥都想好好的休整一番,對打仗,那是半點興趣都沒了。
而漠北的幾個部落就不同了,他們並沒有出多少人幫助乾朝,科爾沁的牧場他們也撈不到半點好處,反而乾朝又搞質子,又搞盟旗製,這把他們限製的死死的,因此這幾個部落,對乾朝那是興致缺缺。
而在這時,孟浚有些誇大了羅刹的威脅,當然主要也是現在孟浚還沒查清楚羅刹在遠東到底有多少兵力,但以孟浚的預估,羅刹應該最少有個三四千人的軍事力量。
漠南諸部對羅刹並不清楚,反而是漠北部落還有些了解,知道那也是不好惹的對象。
酒過三巡後,諸部首領也已經和乾軍諸將推杯換盞了起來,宴會的氣氛也逐漸熱烈,諸部首領紛紛表示,願意歸順乾朝,效忠天子。
有一部落首領,走到宴會中間,對著孟浚下跪,以拳捶胸,說道:“我察古,誓死效忠,從今往後,陛下讓我向東,我絕不向西!”
一時間,諸多部落首領,紛紛離席,七嘴八舌的向孟浚表示效忠。
孟浚滿臉笑意的讓人將各部首領攙扶起來,而就在這時,還是剛剛那個奈曼部首領,察古有了新變故。
隻見察古掙脫著走到孟浚麵前,跪地道:“皇帝陛下,您的威望,長生天都看的見,所以,請允許我們為您上尊號!”
眾首領剛開始一愣,但很快反應過來,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隨後一致同意,要給孟浚上騰格裏特古格奇大汗的尊號。
孟浚對這個尊號的含義有些不解,這時,古爾布哈湊了過來,低聲道:“陛下,這翻譯過來,就是天可汗的意思!”
孟浚一驚,這不是唐太宗的稱呼嗎?
但孟浚很快反應過來,這是一個大好事,他將來既是中原的皇帝,又是整個草原的可汗,這是一個可以直接插手草原事務的重要稱呼。
於是孟浚在眾首領的跪拜中,接受了騰格裏特古格奇大汗的尊號,
在接下來的幾日,孟浚連續邀請眾首領,對這些首領,孟浚多有賞賜,一時間眾首領皆是感激涕零。
在蒙古諸部離開之前,孟浚要諸部尋一個風光秀麗之處,建一個行宮,以待將來,孟大汗巡視草原。
而諸部首領,紛紛拍著胸口,表示沒有問題。
在眾首領離開後,孟浚來到遼東最重要的一件事,算是完美解決,如今遼東之地,僅剩下赫圖阿拉城還未平息,以及朝鮮李淏的處理。
濟爾哈朗的願望,也隻能是奢望,孟浚對建州女真依舊留在原籍的請求,直截了斷的拒絕。
隨著談判的破裂,雙方隻能繼續在戰場上較量,不過,到了現在,已經不需要如此龐大的軍隊,繼續駐留遼東,和清廷後續隻會是小規模的戰事,隻需遣一大將,駐守撫順,持續的進攻清廷,直到他最後再也撐不住。
而朝鮮李淏,如今可是天天找孟浚,每次一見麵,就哭訴朝鮮是多麽的艱難,又說天朝要伐清,他就是再困難,也要帶著兵馬,幫助天朝。說到最後,又說起在沈陽城下,他的義軍死傷相藉雲雲,總而言之,就是想要回去了,而且還要天朝出點物資,救助一下他。
而對朝鮮李淏,孟浚也有些糾結,徹底控製,那倒是很簡單,經過博洛那般折騰,李淏的統治力量已經全麵崩潰,要是李淏現在回去,連六曹官員都湊不齊,乾朝要是現在宣布將其內附,那麽李淏應該是屁都不敢放一個。
隻是如今那個地方,那真的是窮到老鼠進去都得空手的地步,乾朝真要是現在階段實控朝鮮,那是一個極其不劃算的事。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作為中原王朝,最為忠心的小弟,乾朝如果吞了,那麽將來四方諸國該如何看待乾朝,特別是蒙古諸部,又是否會認為乾朝野心勃勃,不是一個天朝上國的做法,由此轉而對乾朝心懷戒備。
因此,孟浚思索再三,還是同意了李淏回國請求,但對資助一事,孟浚表示,如今中原剛剛安定,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而且遼東大戰剛結束,國庫空虛。
李淏聞言,也知道孟浚說的是實話,因此,無奈之下,隻能拜而告辭。
現如今隨著清軍殘餘龜縮在赫圖阿拉,很多的女真部落相繼歸順乾軍,比如海西女真,一些野人女真部落,都向乾朝表示臣服。
到了這個時候,換成一般的王朝,應該是快要到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時候了,但孟浚並不滿足於傳統的羈縻統治。
孟浚人在遼東,那他就要重新建立奴爾幹都司,要將乾朝的統治實質性的推行下去,甚至在將來,擊敗了羅刹人後,還可以建立起元朝舊製,遼陽行省,和嶺北行省。
而隨著一些野人女真的投靠,一些關於羅刹人的消息,也越來越多的呈現在孟浚的桌案上。
孟浚原以為羅刹有三四千,四五千人,而那些部落傳來的消息卻是羅刹從來沒出兵超過一千人的,這讓孟浚有些疑惑,就這點人,這根本不值得他出動大軍。
就在孟浚準備回返京師時,一則消息傳來,羅刹出動大軍,一路從龍江上遊南下,沿途掃滅了數個女真部落,有一些部落,兩麵下注,對羅刹人表示臣服,但暗中卻是秘密向乾軍透露消息。
而傳來的消息中,說羅刹人的目標是曾經的清廷首都,盛京城。
孟浚在酒宴上,向蒙古諸部許諾開放邊市,像茶葉,鹽,糖,布,鐵鍋都可以向蒙古諸部提供,但是要求各首領,將自己的子嗣,送往京師,進行學習。
然後則是和蒙古諸部約法三章,其一,蒙古各部,臣服乾朝,用乾朝年號,公文必須使用漢文,大乾要在各個部落駐紮安撫使。
其二,蒙古諸部繼續沿用清廷留下的政策,也就是盟旗製度,部落改編為旗,再由旗組建盟旗,現在可以由各旗各盟自治,但今後,旗盟官員需要由乾朝委派,若是官員和各旗不和,隻要有超過半數的旗反對,則乾朝需重新委派。
其三,各部的牧場暫時不變,但各部之間,嚴禁私鬥,任何的軍事調動,都需要聽從乾朝的指揮。
這對漠南諸部而言,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些部落剛剛和乾朝一起消滅了科爾沁部,吃了個滿嘴流油,大家夥都想好好的休整一番,對打仗,那是半點興趣都沒了。
而漠北的幾個部落就不同了,他們並沒有出多少人幫助乾朝,科爾沁的牧場他們也撈不到半點好處,反而乾朝又搞質子,又搞盟旗製,這把他們限製的死死的,因此這幾個部落,對乾朝那是興致缺缺。
而在這時,孟浚有些誇大了羅刹的威脅,當然主要也是現在孟浚還沒查清楚羅刹在遠東到底有多少兵力,但以孟浚的預估,羅刹應該最少有個三四千人的軍事力量。
漠南諸部對羅刹並不清楚,反而是漠北部落還有些了解,知道那也是不好惹的對象。
酒過三巡後,諸部首領也已經和乾軍諸將推杯換盞了起來,宴會的氣氛也逐漸熱烈,諸部首領紛紛表示,願意歸順乾朝,效忠天子。
有一部落首領,走到宴會中間,對著孟浚下跪,以拳捶胸,說道:“我察古,誓死效忠,從今往後,陛下讓我向東,我絕不向西!”
一時間,諸多部落首領,紛紛離席,七嘴八舌的向孟浚表示效忠。
孟浚滿臉笑意的讓人將各部首領攙扶起來,而就在這時,還是剛剛那個奈曼部首領,察古有了新變故。
隻見察古掙脫著走到孟浚麵前,跪地道:“皇帝陛下,您的威望,長生天都看的見,所以,請允許我們為您上尊號!”
眾首領剛開始一愣,但很快反應過來,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隨後一致同意,要給孟浚上騰格裏特古格奇大汗的尊號。
孟浚對這個尊號的含義有些不解,這時,古爾布哈湊了過來,低聲道:“陛下,這翻譯過來,就是天可汗的意思!”
孟浚一驚,這不是唐太宗的稱呼嗎?
但孟浚很快反應過來,這是一個大好事,他將來既是中原的皇帝,又是整個草原的可汗,這是一個可以直接插手草原事務的重要稱呼。
於是孟浚在眾首領的跪拜中,接受了騰格裏特古格奇大汗的尊號,
在接下來的幾日,孟浚連續邀請眾首領,對這些首領,孟浚多有賞賜,一時間眾首領皆是感激涕零。
在蒙古諸部離開之前,孟浚要諸部尋一個風光秀麗之處,建一個行宮,以待將來,孟大汗巡視草原。
而諸部首領,紛紛拍著胸口,表示沒有問題。
在眾首領離開後,孟浚來到遼東最重要的一件事,算是完美解決,如今遼東之地,僅剩下赫圖阿拉城還未平息,以及朝鮮李淏的處理。
濟爾哈朗的願望,也隻能是奢望,孟浚對建州女真依舊留在原籍的請求,直截了斷的拒絕。
隨著談判的破裂,雙方隻能繼續在戰場上較量,不過,到了現在,已經不需要如此龐大的軍隊,繼續駐留遼東,和清廷後續隻會是小規模的戰事,隻需遣一大將,駐守撫順,持續的進攻清廷,直到他最後再也撐不住。
而朝鮮李淏,如今可是天天找孟浚,每次一見麵,就哭訴朝鮮是多麽的艱難,又說天朝要伐清,他就是再困難,也要帶著兵馬,幫助天朝。說到最後,又說起在沈陽城下,他的義軍死傷相藉雲雲,總而言之,就是想要回去了,而且還要天朝出點物資,救助一下他。
而對朝鮮李淏,孟浚也有些糾結,徹底控製,那倒是很簡單,經過博洛那般折騰,李淏的統治力量已經全麵崩潰,要是李淏現在回去,連六曹官員都湊不齊,乾朝要是現在宣布將其內附,那麽李淏應該是屁都不敢放一個。
隻是如今那個地方,那真的是窮到老鼠進去都得空手的地步,乾朝真要是現在階段實控朝鮮,那是一個極其不劃算的事。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作為中原王朝,最為忠心的小弟,乾朝如果吞了,那麽將來四方諸國該如何看待乾朝,特別是蒙古諸部,又是否會認為乾朝野心勃勃,不是一個天朝上國的做法,由此轉而對乾朝心懷戒備。
因此,孟浚思索再三,還是同意了李淏回國請求,但對資助一事,孟浚表示,如今中原剛剛安定,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而且遼東大戰剛結束,國庫空虛。
李淏聞言,也知道孟浚說的是實話,因此,無奈之下,隻能拜而告辭。
現如今隨著清軍殘餘龜縮在赫圖阿拉,很多的女真部落相繼歸順乾軍,比如海西女真,一些野人女真部落,都向乾朝表示臣服。
到了這個時候,換成一般的王朝,應該是快要到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時候了,但孟浚並不滿足於傳統的羈縻統治。
孟浚人在遼東,那他就要重新建立奴爾幹都司,要將乾朝的統治實質性的推行下去,甚至在將來,擊敗了羅刹人後,還可以建立起元朝舊製,遼陽行省,和嶺北行省。
而隨著一些野人女真的投靠,一些關於羅刹人的消息,也越來越多的呈現在孟浚的桌案上。
孟浚原以為羅刹有三四千,四五千人,而那些部落傳來的消息卻是羅刹從來沒出兵超過一千人的,這讓孟浚有些疑惑,就這點人,這根本不值得他出動大軍。
就在孟浚準備回返京師時,一則消息傳來,羅刹出動大軍,一路從龍江上遊南下,沿途掃滅了數個女真部落,有一些部落,兩麵下注,對羅刹人表示臣服,但暗中卻是秘密向乾軍透露消息。
而傳來的消息中,說羅刹人的目標是曾經的清廷首都,盛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