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女子學堂畢竟是蕭林氏的心血,她自己不能管,但身邊培養這麽多年的丫鬟蘆青,卻是個可用之才。於是蕭林氏養胎期間,蘆青代為處理學堂事宜。”
少年將過往之事娓娓道來,外商聽得津津有味。
“起初,蘆青也隻是當個跑腿傳話的,但伴隨著蕭林氏孩子的日數漸大,她懷的又是雙生子,比尋常婦人要累上一倍,漸漸的,蕭林氏當真顧不上學堂了。
“蘆青姑娘念及主子為學堂耗費了許多心神,不忍主子之後出月了過度操勞,便毅然挑起了大梁……
“聽說蘆青姑娘從前學過唱戲,隻是後來受人所欺,又壞了嗓子,從此便不再肯輕易開嗓。但自從將重心撲在了學堂上,見到了學堂中許多女子的坎坷經歷,又和另一著名音律老師——徐頌成為了知交好友,於是慢慢打開了心扉。”
大前年的上元節,女子學堂全體師生一起準備了一場歡慶歌舞。
而蘆青在那夜敞開了嗓子,重新上台獻唱。
其實她嗓子的傷早就好了,每次一緊張就聲啞,完全是因為心中壓力太大,不夠自信造成的。
“蘆青姑娘的聲音宛若黃鸝,婉轉悅耳,令人過耳難忘……自那之後,蘆青姑娘便開始教對歌唱有興趣的學生如何正確發聲,吊嗓。如今,詠唱班中拔尖的學生已經被宮中的歌舞班子搶先定了。當然,也有不願意進宮的,這些女孩子結業之後,就會去仙居樓駐唱。”
“等等、等等。”聽至此,外商肚子裏已經堆滿了疑問,“皇帝難道不是大魏的最高權力者嗎?能去皇帝麵前表演,難道不是一個賣藝人最高的成就嗎?怎麽還有人不樂意進宮呢?”
少年朗聲大笑,“這還是得說回蕭林氏和蕭大老爺。從前蕭林氏堅持要創辦女子學堂,就是因為她認定,這世間女子亦有自身價值,並不比男人卑微。蕭林氏待字閨中時,曾開林氏家庫,賑災救難,還不惜自費雇用勞力,大費周章地挖海井……
“……至於蕭大老爺,他一直都是一個謎。沒有人能說清他從哪來,但大家都知道的是,他和當今皇上關係甚好。每年皇上都賞賜許多珍奇玩意兒給蕭大老爺,不過這些東西進蕭府之後,就再沒有人見過。所以坊間有傳聞,說蕭大老爺是怪物,專吃奇珍異寶的那種。”
“哈哈哈!我不是小孩子了,莫要拿這種兒戲之言來哄我!”外商笑得捂住了肚子。
二人說笑著,已經跨進了女子學堂的西側門。
從西側門進來,有一條長而蜿蜒的廊道。
通過這條廊道,可以經過每一間教室。廊道和教室之間,隔著加厚設計的牆壁,但經由牆上的落地玻璃窗設計,可窺見每間教室內的情況。
每間教室都是開放式的設計,一半在屋內,一半露天。露天的院子裏種了各種不同的植物,各班隻要加入了新學生,就要往該班的院子裏種一株植物。
因為每個人喜好不同,所以各個院子裏種出來的風景都不一樣,淩亂中又有著大自然本該有的野性與活潑,別樣好看。
“金爺現在走的這條廊道,是學堂建造之初就特意設計的,專門用來供遊客參觀使用。”少年詳細介紹道,“每日辰時準時開放,戌時一到就關閉。西側門入,北側門出,出門時,要給參觀賞金,金額不限,看各位觀者的心意而定。”
外商笑眯眯,“那我們從北門入,再折返由北門出,豈不是可以不給錢?”
“北門外有十餘個專門的‘守門人’,他們負責記下什麽人進來過了。如若你自北側門出,不知何時,你就會發現自己手上多了一個奇怪的銅環,怎麽取也取不下。為了不失去一隻手,多數人都會去找官府。官府幫你取手環,一次五十兩。”少年人不鹹不淡道。
外商瞠目結舌,“你方才說的守門人,是學堂養的嗎?”
“是林家養的。”
“那官府呢?”
“就是官府啊。”
外商撓頭,“也是!能獲得如此高額的罰款,林家也不用擔心官府不肯配合!”
“金爺看到的,還隻是金沙縣的一隅。其實整個金沙縣的營生,都和林家離不開關係。剛剛我說到過的仙居樓,就是林家的產業。
“那仙居樓的東家名叫林祥遠,據說曾經和蕭林氏關係不好,極少往來。後來二人冰釋前嫌,林祥遠便成了林氏當代家主最信任和器重的同輩人。
“蕭林氏在娘家時,有兩個庶出弟弟。可他們不把蕭林氏放在眼裏,也不敬重陳林氏——也就是蕭林氏的親妹妹,如今的林氏家主。於是那兩位庶出的公子如今是什麽下場?他們早年間一人分得了一個田莊,分家出去。如今卻是整個林氏族內最混不開的,聽說去年除夕時,莊子裏連個伺候的人都沒。”
外商聽得神動色飛,“識時務者為俊傑啊……他們連根牆頭草都當不好,活該分不到肉吃。”
“這叫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蕭林氏都不稀得管他們,混到如此地步,全是咎由自取。否則,蕭林氏何必丟著有血緣關係的弟弟不管,寧肯幫襯這些來金沙縣謀生的異鄉人?”
少年將過往之事娓娓道來,外商聽得津津有味。
“起初,蘆青也隻是當個跑腿傳話的,但伴隨著蕭林氏孩子的日數漸大,她懷的又是雙生子,比尋常婦人要累上一倍,漸漸的,蕭林氏當真顧不上學堂了。
“蘆青姑娘念及主子為學堂耗費了許多心神,不忍主子之後出月了過度操勞,便毅然挑起了大梁……
“聽說蘆青姑娘從前學過唱戲,隻是後來受人所欺,又壞了嗓子,從此便不再肯輕易開嗓。但自從將重心撲在了學堂上,見到了學堂中許多女子的坎坷經歷,又和另一著名音律老師——徐頌成為了知交好友,於是慢慢打開了心扉。”
大前年的上元節,女子學堂全體師生一起準備了一場歡慶歌舞。
而蘆青在那夜敞開了嗓子,重新上台獻唱。
其實她嗓子的傷早就好了,每次一緊張就聲啞,完全是因為心中壓力太大,不夠自信造成的。
“蘆青姑娘的聲音宛若黃鸝,婉轉悅耳,令人過耳難忘……自那之後,蘆青姑娘便開始教對歌唱有興趣的學生如何正確發聲,吊嗓。如今,詠唱班中拔尖的學生已經被宮中的歌舞班子搶先定了。當然,也有不願意進宮的,這些女孩子結業之後,就會去仙居樓駐唱。”
“等等、等等。”聽至此,外商肚子裏已經堆滿了疑問,“皇帝難道不是大魏的最高權力者嗎?能去皇帝麵前表演,難道不是一個賣藝人最高的成就嗎?怎麽還有人不樂意進宮呢?”
少年朗聲大笑,“這還是得說回蕭林氏和蕭大老爺。從前蕭林氏堅持要創辦女子學堂,就是因為她認定,這世間女子亦有自身價值,並不比男人卑微。蕭林氏待字閨中時,曾開林氏家庫,賑災救難,還不惜自費雇用勞力,大費周章地挖海井……
“……至於蕭大老爺,他一直都是一個謎。沒有人能說清他從哪來,但大家都知道的是,他和當今皇上關係甚好。每年皇上都賞賜許多珍奇玩意兒給蕭大老爺,不過這些東西進蕭府之後,就再沒有人見過。所以坊間有傳聞,說蕭大老爺是怪物,專吃奇珍異寶的那種。”
“哈哈哈!我不是小孩子了,莫要拿這種兒戲之言來哄我!”外商笑得捂住了肚子。
二人說笑著,已經跨進了女子學堂的西側門。
從西側門進來,有一條長而蜿蜒的廊道。
通過這條廊道,可以經過每一間教室。廊道和教室之間,隔著加厚設計的牆壁,但經由牆上的落地玻璃窗設計,可窺見每間教室內的情況。
每間教室都是開放式的設計,一半在屋內,一半露天。露天的院子裏種了各種不同的植物,各班隻要加入了新學生,就要往該班的院子裏種一株植物。
因為每個人喜好不同,所以各個院子裏種出來的風景都不一樣,淩亂中又有著大自然本該有的野性與活潑,別樣好看。
“金爺現在走的這條廊道,是學堂建造之初就特意設計的,專門用來供遊客參觀使用。”少年詳細介紹道,“每日辰時準時開放,戌時一到就關閉。西側門入,北側門出,出門時,要給參觀賞金,金額不限,看各位觀者的心意而定。”
外商笑眯眯,“那我們從北門入,再折返由北門出,豈不是可以不給錢?”
“北門外有十餘個專門的‘守門人’,他們負責記下什麽人進來過了。如若你自北側門出,不知何時,你就會發現自己手上多了一個奇怪的銅環,怎麽取也取不下。為了不失去一隻手,多數人都會去找官府。官府幫你取手環,一次五十兩。”少年人不鹹不淡道。
外商瞠目結舌,“你方才說的守門人,是學堂養的嗎?”
“是林家養的。”
“那官府呢?”
“就是官府啊。”
外商撓頭,“也是!能獲得如此高額的罰款,林家也不用擔心官府不肯配合!”
“金爺看到的,還隻是金沙縣的一隅。其實整個金沙縣的營生,都和林家離不開關係。剛剛我說到過的仙居樓,就是林家的產業。
“那仙居樓的東家名叫林祥遠,據說曾經和蕭林氏關係不好,極少往來。後來二人冰釋前嫌,林祥遠便成了林氏當代家主最信任和器重的同輩人。
“蕭林氏在娘家時,有兩個庶出弟弟。可他們不把蕭林氏放在眼裏,也不敬重陳林氏——也就是蕭林氏的親妹妹,如今的林氏家主。於是那兩位庶出的公子如今是什麽下場?他們早年間一人分得了一個田莊,分家出去。如今卻是整個林氏族內最混不開的,聽說去年除夕時,莊子裏連個伺候的人都沒。”
外商聽得神動色飛,“識時務者為俊傑啊……他們連根牆頭草都當不好,活該分不到肉吃。”
“這叫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蕭林氏都不稀得管他們,混到如此地步,全是咎由自取。否則,蕭林氏何必丟著有血緣關係的弟弟不管,寧肯幫襯這些來金沙縣謀生的異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