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頁
(綜同人)唯我煌煌大唐 作者:無法忘記的遺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光弼無奈,隻能退下。
他佩服王忠嗣的為人,不忍他因此而被問罪,可是王忠嗣如此,他也沒有辦法。
果然,董延光逾期未攻下城堡,就上奏說是忠嗣延緩出兵,因此導致戰事無功。
一直關注此事的李林甫立刻命令濟陽別駕魏林誣告忠嗣,聲稱自己過去在擔任朔州刺史,忠嗣任河東節度使時,忠嗣曾經說過“早年與忠王在宮中一起生活,我願意尊奉太子。”
李隆基果然大怒,臨陣換將,以王忠嗣的部將哥舒翰代替王忠嗣為隴右節度使,急召王忠嗣入朝。可以說,王忠嗣幾乎是才踏入長安地界就被拿下,交給了三司審訊。
如果不是哥舒翰最後獲得了勝利,得到了李隆基的寵愛,又上奏說王忠嗣冤枉,言辭懇切不說,還請求以自己的官職來替王忠嗣贖罪。
李隆基怒氣才稍稍消釋。
高力士其實早就知道,李林甫要王忠嗣的命,隻是之前時機未到,他除了偷偷暗中照顧,不讓人對王忠嗣嚴刑拷打,其餘的也隻能忍耐。如今可算是抓住了機會,在李隆基決定要貶王忠嗣為漢陽太守的時候,他就提出,讓王忠嗣去李嫣那裏。
這是他第二次在李隆基跟前提起此事了。
李隆基皺著眉頭,道:“高力士啊,這是你第二次跟朕說起此事了。上次,朕還以為,是戲言呢!”
高力士就陪著笑,道:“陛下,沒辦法,誰讓他姓王,當年又是榮養在宮裏的呢。天下王姓是一家,就是不看從小到大的情分上,看在當年王庶人的麵子上,公主殿下也不能不求情呢?而且,以臣之見,公主殿下手裏缺人,這也是事實。”
李隆基皺著眉頭,想了想,道:“你說,阿嫣這丫頭跟老三的關係如何?”
“若是陛下說的是當年,那臣隻能說平平。公主殿下跟廢太子關係甚好,跟慶王殿下的關係也不錯。就是跟如今的這位三殿下的關係平平。”
“哦?這是何故?”
“大約是當年貞獻皇後在的時候,慶王殿下和廢太子都暗中照應過公主殿下,還送過米炭幫助公主殿下安生,而太子殿下卻不曾做過什麽吧。”
“韋氏也沒有表示?”
韋氏就是當初李亨的王妃。
“這個老三!罷了,既然如此,就讓王忠嗣出任朔方兵馬使,往阿嫣手下效力吧。”
李隆基的算盤打得好,王忠嗣既然是太子李亨的人,而李亨跟李嫣的關係又不怎麽樣,讓王忠嗣去了朔方,正好跟李嫣互相牽製。
可是,他哪裏想到,李嫣得到消息之後,竟然專程到了新博望城迎接遠道而來的王忠嗣。
一聲餘韻繚繞的“阿訓”,別說名義上是王忠嗣的隨從,實際上卻是他的看守的那幾個金吾衛將士驚呆了,就連王忠嗣本人也愣住了。
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竟然還有機會聽到這個名字。
王忠嗣過了好一會兒,這才苦笑道:“公主殿下,我已經很久不用這個名字了。”
陛下本來就懷疑我暗中投靠了太子殿下想擁立太子為君,您再用這舊名稱呼我,陛下若是知道了,怕是……
李嫣這才笑道:“見到故人,難免欣喜,竟然忘記了。如今,我的故人,可不多了呢。”
惹得那幾位金吾衛又抬頭多看了她一眼。
“看我,都忘記了。王將軍千裏迢迢地來到博望城,舟車勞頓,一路辛苦了。我已經為你準備好了寓所,你先去休息,晚上我為你接風洗塵。”
王忠嗣隻得拜謝李嫣,然後告辭而去。
高力士為他送行的時候,就告訴過他很多事情。而關於唐皇李隆基的事情,他們兩人也隱晦地交換了意見。就連高力士都覺得唐皇糊塗了,王忠嗣也隻能盡力而為。
侍奉鎮國公主,等待時機。
這是高力士送給他的話,王忠嗣會照做,因為這是他名字的由來,也是他存在的全部意義。
第316章
作為大唐名將,王忠嗣就不可能沒有聽說過博望城,或者說,不可能沒有聽說過博望城之戰。這一戰,成就了李嫣的暴君之名,也讓原本輕視她的各族紛紛打消了輕視之心,開始了向她納貢。而作為一位將領,比起李嫣在大漠上的權力,王忠嗣則更加關心李嫣在這一戰中的戰法。
那種把整座城市都化為焦土的戰法,老實說,就連王忠嗣本人都異常好奇,甚至還想過,若是皇帝一心要攻打石堡城的話,要不要用這個戰法。
隻是這個戰法的殺傷力太大,一旦投入使用,就有可能是不死不休的結局,加上王忠嗣派去跟李嫣的公主府接觸的人回來說,李嫣封存了這個戰法,不會輕易使用,更不會出借,就連唐皇開口也不例外,他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隻是他自己也沒有想到,世事變遷,他竟然會在天寶八年來到新博望城!
世事難料,莫過於此了。
王忠嗣心緒翻騰,可是表麵上卻是一絲兒都不露,甚至還有心觀察這一路上的景色。
他現在正在小吏的帶領下,前往自己的住處,唐皇配給他的這一什金吾衛就是他以後身邊得用的人了。
當然,也不能說觀察,因為新博望城跟長安的任何一座城市的區別實在是太大了。雖然一樣是坊街製,雖然一樣是每個城區都設置了坊官,雖然一樣把每個城區都跟獨立的戰爭堡壘似的,可是舉目望去,那一扇扇玻璃窗戶反射著陽光,讓他有些睜不開眼。
他佩服王忠嗣的為人,不忍他因此而被問罪,可是王忠嗣如此,他也沒有辦法。
果然,董延光逾期未攻下城堡,就上奏說是忠嗣延緩出兵,因此導致戰事無功。
一直關注此事的李林甫立刻命令濟陽別駕魏林誣告忠嗣,聲稱自己過去在擔任朔州刺史,忠嗣任河東節度使時,忠嗣曾經說過“早年與忠王在宮中一起生活,我願意尊奉太子。”
李隆基果然大怒,臨陣換將,以王忠嗣的部將哥舒翰代替王忠嗣為隴右節度使,急召王忠嗣入朝。可以說,王忠嗣幾乎是才踏入長安地界就被拿下,交給了三司審訊。
如果不是哥舒翰最後獲得了勝利,得到了李隆基的寵愛,又上奏說王忠嗣冤枉,言辭懇切不說,還請求以自己的官職來替王忠嗣贖罪。
李隆基怒氣才稍稍消釋。
高力士其實早就知道,李林甫要王忠嗣的命,隻是之前時機未到,他除了偷偷暗中照顧,不讓人對王忠嗣嚴刑拷打,其餘的也隻能忍耐。如今可算是抓住了機會,在李隆基決定要貶王忠嗣為漢陽太守的時候,他就提出,讓王忠嗣去李嫣那裏。
這是他第二次在李隆基跟前提起此事了。
李隆基皺著眉頭,道:“高力士啊,這是你第二次跟朕說起此事了。上次,朕還以為,是戲言呢!”
高力士就陪著笑,道:“陛下,沒辦法,誰讓他姓王,當年又是榮養在宮裏的呢。天下王姓是一家,就是不看從小到大的情分上,看在當年王庶人的麵子上,公主殿下也不能不求情呢?而且,以臣之見,公主殿下手裏缺人,這也是事實。”
李隆基皺著眉頭,想了想,道:“你說,阿嫣這丫頭跟老三的關係如何?”
“若是陛下說的是當年,那臣隻能說平平。公主殿下跟廢太子關係甚好,跟慶王殿下的關係也不錯。就是跟如今的這位三殿下的關係平平。”
“哦?這是何故?”
“大約是當年貞獻皇後在的時候,慶王殿下和廢太子都暗中照應過公主殿下,還送過米炭幫助公主殿下安生,而太子殿下卻不曾做過什麽吧。”
“韋氏也沒有表示?”
韋氏就是當初李亨的王妃。
“這個老三!罷了,既然如此,就讓王忠嗣出任朔方兵馬使,往阿嫣手下效力吧。”
李隆基的算盤打得好,王忠嗣既然是太子李亨的人,而李亨跟李嫣的關係又不怎麽樣,讓王忠嗣去了朔方,正好跟李嫣互相牽製。
可是,他哪裏想到,李嫣得到消息之後,竟然專程到了新博望城迎接遠道而來的王忠嗣。
一聲餘韻繚繞的“阿訓”,別說名義上是王忠嗣的隨從,實際上卻是他的看守的那幾個金吾衛將士驚呆了,就連王忠嗣本人也愣住了。
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竟然還有機會聽到這個名字。
王忠嗣過了好一會兒,這才苦笑道:“公主殿下,我已經很久不用這個名字了。”
陛下本來就懷疑我暗中投靠了太子殿下想擁立太子為君,您再用這舊名稱呼我,陛下若是知道了,怕是……
李嫣這才笑道:“見到故人,難免欣喜,竟然忘記了。如今,我的故人,可不多了呢。”
惹得那幾位金吾衛又抬頭多看了她一眼。
“看我,都忘記了。王將軍千裏迢迢地來到博望城,舟車勞頓,一路辛苦了。我已經為你準備好了寓所,你先去休息,晚上我為你接風洗塵。”
王忠嗣隻得拜謝李嫣,然後告辭而去。
高力士為他送行的時候,就告訴過他很多事情。而關於唐皇李隆基的事情,他們兩人也隱晦地交換了意見。就連高力士都覺得唐皇糊塗了,王忠嗣也隻能盡力而為。
侍奉鎮國公主,等待時機。
這是高力士送給他的話,王忠嗣會照做,因為這是他名字的由來,也是他存在的全部意義。
第316章
作為大唐名將,王忠嗣就不可能沒有聽說過博望城,或者說,不可能沒有聽說過博望城之戰。這一戰,成就了李嫣的暴君之名,也讓原本輕視她的各族紛紛打消了輕視之心,開始了向她納貢。而作為一位將領,比起李嫣在大漠上的權力,王忠嗣則更加關心李嫣在這一戰中的戰法。
那種把整座城市都化為焦土的戰法,老實說,就連王忠嗣本人都異常好奇,甚至還想過,若是皇帝一心要攻打石堡城的話,要不要用這個戰法。
隻是這個戰法的殺傷力太大,一旦投入使用,就有可能是不死不休的結局,加上王忠嗣派去跟李嫣的公主府接觸的人回來說,李嫣封存了這個戰法,不會輕易使用,更不會出借,就連唐皇開口也不例外,他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隻是他自己也沒有想到,世事變遷,他竟然會在天寶八年來到新博望城!
世事難料,莫過於此了。
王忠嗣心緒翻騰,可是表麵上卻是一絲兒都不露,甚至還有心觀察這一路上的景色。
他現在正在小吏的帶領下,前往自己的住處,唐皇配給他的這一什金吾衛就是他以後身邊得用的人了。
當然,也不能說觀察,因為新博望城跟長安的任何一座城市的區別實在是太大了。雖然一樣是坊街製,雖然一樣是每個城區都設置了坊官,雖然一樣把每個城區都跟獨立的戰爭堡壘似的,可是舉目望去,那一扇扇玻璃窗戶反射著陽光,讓他有些睜不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