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著對方開始準備、直到將茶端上來這一過程中,朱允炆的視線始終沒有從朱棣身上離開過。不知為什麽,他就是覺得在自己的這位四叔身上、有著什麽十分能夠吸引人的地方,好象是某種溫暖的、讓人特別想接近的特質。
看著他在忙碌中、卻又有條不紊的身影,之後又將沏好的茶送到自己的麵前。而早已習慣了忙於照顧身邊的親人、今天終於被親人來照顧了一回,朱允炆更是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真希望四叔能夠一直就這樣守在自己的身邊。
然而這種熱切的感覺卻被四叔在送上茶時、所說的那句話一下子便給驅散了。
那是聽起來很是恭敬、可恭敬的背後卻是非常冰冷的一句話,這種帶著冰冷的恭敬並不是他想要的,他朱允炆想得到的是四叔身上的那種溫暖的隨意。
等喝過了茶,朱棣又將茶具收拾了過去,然後轉回來問道,
“父皇、皇太孫,茶的味道如何?可還能入口麽?”
朱棣現在是學乖了,看起來、父皇讓自己來就是為了讓他多和朱允炆相處一段時間,從而習慣一下這位未來的新君。那麽、自己何不幹脆就凡事恭恭敬敬的,讓老人家看著君臣分明的樣子。
另外,如果真的還有道衍大師和二哥秦王所說的那種可能,父皇立皇太孫、隻是為了穩定住朝中百官之心,然後再對諸皇子進行觀察。而自己身為北方重鎮的重要守將,也不能說撤就撤回來立為太子,象現在這樣以讀書為名、將自己調回京城在宮中考驗,邊境那邊逐漸培養齊王、寧王他們,誰能說這不是他老人家的另外的一種策略呢?
所以、還是大師說的對,隻要當心別做多餘的事情,處處小心著點兒,別惹父皇生氣就好。
聽見他問了,朱元璋含而不露地微笑著道,
“味道依然沒變,還是那麽的香醇,皇太孫看呢?”
“哦?”
朱允炆愣了愣、才道,
“是啊,四叔的茶烹的確實很香,而且孫兒還覺出有種很熟悉的味道。”
“是麽,大概是因為我的茶藝是和大哥學的緣故吧。”
雖然這是一句實話,可重要的是被朱棣運用的恰到好處,讓朱元璋和朱允炆這祖孫二人聽起來、都感覺到十分的受用。
朱元璋之所以讓朱棣進宮來,就是因為發現這位皇太孫對他的這些叔叔們的印象幾乎都是比較淡薄,卻唯獨對這位四叔燕王的反應比較敏感。當然,朱元璋他並不知道、已故的太子朱標曾經隆重地將自己的兒子介紹並托付給四弟朱棣,因此才會令這個孩子如此的關注四叔,隻是在猜想是不是因為聽宮裏有關燕王太多的傳言、才會對四叔如此的好奇,那麽,不如就讓他二人好好地相處一段時間,相互的熟悉起來。
親情是很重要的紐帶——
這是朱元璋的想法。至交好友最終沒有幾個是真正能靠得住的,隻有親人才是真正可以依靠的。他希望自己的長孫與最出眾的兒子之間、會建立起那種以血緣為基礎的,相互信任、相互幫扶的關係。
所以當聽到朱棣提到了朱標,頓時讓朱元璋這位老人的心頭一暖,覺得直到現在自己的四兒子、還是如此的懷念他的兄長,果然他還是很念親情的。
而朱允炆更是被這句話說得暖意融融,心幾乎都要化掉了,連四叔在提到自己父親時的眼神、看起來都是那麽的溫暖慈愛,這個十幾歲的孩子要不是礙著所處的身份及環境,恐怕都會一頭撲到四叔的懷裏去了,剛才感受到的那股冰冷、也隨之煙消雲散。
“那麽,以後我們三個人喝的茶、就交給你來烹製,如何呢?”
朱元璋目光中帶著笑意看著他。
朱棣很乖地躬身施了一禮、道,
“兒臣當然樂意,就交給兒臣吧。”
在禦書房中看了一下午的書,朱棣覺得從來沒這麽累、這麽悶過。可算是熬到自由的時刻了,朱元璋吩咐內侍為他就近安排了住處,準許他去休息。
而此時、鄭和也從徐府趕了回來,見了他一臉疲憊的樣子,不禁忍俊不住地笑道,
“怎麽樣、讀書是不是很累啊?”
“關鍵是太悶了,沒有我喜歡看的書。”
朱棣瞧了他一眼、也笑了笑,
“對了,你回徐府有沒有對他們好好的說,靖兒沒有胡鬧吧?”
“徐四公子那裏隻是一說便可以了,而靖兒少爺麽,”
鄭和說到這裏頓了頓,
“他倒是沒有胡鬧,隻不過、表現得有些太聽話了,我反倒開始擔心那孩子是不是又在打什麽鬼主意了。”
“那還真說不準,”
朱棣也開始擔心起來了,
“他沒有再問你什麽嗎?”
“他隻問過我、為什麽‘皇上爺爺’要把四叔留在宮裏。”
鄭和笑道。
朱棣連忙追問,
“那你是怎麽回答的?”
“我說,皇上是四爺的父親啊,父親留兒子在家裏住一段時間、這沒有什麽不對的啊。”
鄭和回答道。
朱棣聽了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問道,
“然後呢?”
“然後他有些抱怨地說什麽、‘可皇上爺爺的家也太大了’,”
說到這裏,鄭和忍不住又想笑,
“我就告訴他、千萬不要惹事,不然擔責任的可是四爺您。”
“嗯、嗯,不錯,”
朱棣點著頭笑了笑、道,
“那孩子很聰明,應該能夠明白輕重的。”
主從二人邊說著話、邊來到安排下的住處。
自從離京就藩以來,已經有十多年沒在宮中居住了,總覺得不是那麽的太習慣,好在身邊有鄭和侍候著。
晚飯時,有四名小太監抬著食盒送來了晚膳。鄭和同他們一起將桌子放好、又將送來的飯菜一樣一樣地擺在麵前,朱棣招呼著他一起吃,鄭和便坐在下首和他一同吃著。
四名小太監侍立在一旁、看著他主從二人,均是一臉的新奇。
朱棣看著他們的樣子有些好笑、便問道,
“你們都進宮幾年了?”
“回殿下,我們四個是同時進宮的,已經三年了。”
一個膽子大些的小太監回答著。
朱棣又看了看他們、見他們都不過才十六、七歲的樣子,不禁心中有些憐惜地又問道,
“平時幹活兒很累吧?”
看著他在忙碌中、卻又有條不紊的身影,之後又將沏好的茶送到自己的麵前。而早已習慣了忙於照顧身邊的親人、今天終於被親人來照顧了一回,朱允炆更是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真希望四叔能夠一直就這樣守在自己的身邊。
然而這種熱切的感覺卻被四叔在送上茶時、所說的那句話一下子便給驅散了。
那是聽起來很是恭敬、可恭敬的背後卻是非常冰冷的一句話,這種帶著冰冷的恭敬並不是他想要的,他朱允炆想得到的是四叔身上的那種溫暖的隨意。
等喝過了茶,朱棣又將茶具收拾了過去,然後轉回來問道,
“父皇、皇太孫,茶的味道如何?可還能入口麽?”
朱棣現在是學乖了,看起來、父皇讓自己來就是為了讓他多和朱允炆相處一段時間,從而習慣一下這位未來的新君。那麽、自己何不幹脆就凡事恭恭敬敬的,讓老人家看著君臣分明的樣子。
另外,如果真的還有道衍大師和二哥秦王所說的那種可能,父皇立皇太孫、隻是為了穩定住朝中百官之心,然後再對諸皇子進行觀察。而自己身為北方重鎮的重要守將,也不能說撤就撤回來立為太子,象現在這樣以讀書為名、將自己調回京城在宮中考驗,邊境那邊逐漸培養齊王、寧王他們,誰能說這不是他老人家的另外的一種策略呢?
所以、還是大師說的對,隻要當心別做多餘的事情,處處小心著點兒,別惹父皇生氣就好。
聽見他問了,朱元璋含而不露地微笑著道,
“味道依然沒變,還是那麽的香醇,皇太孫看呢?”
“哦?”
朱允炆愣了愣、才道,
“是啊,四叔的茶烹的確實很香,而且孫兒還覺出有種很熟悉的味道。”
“是麽,大概是因為我的茶藝是和大哥學的緣故吧。”
雖然這是一句實話,可重要的是被朱棣運用的恰到好處,讓朱元璋和朱允炆這祖孫二人聽起來、都感覺到十分的受用。
朱元璋之所以讓朱棣進宮來,就是因為發現這位皇太孫對他的這些叔叔們的印象幾乎都是比較淡薄,卻唯獨對這位四叔燕王的反應比較敏感。當然,朱元璋他並不知道、已故的太子朱標曾經隆重地將自己的兒子介紹並托付給四弟朱棣,因此才會令這個孩子如此的關注四叔,隻是在猜想是不是因為聽宮裏有關燕王太多的傳言、才會對四叔如此的好奇,那麽,不如就讓他二人好好地相處一段時間,相互的熟悉起來。
親情是很重要的紐帶——
這是朱元璋的想法。至交好友最終沒有幾個是真正能靠得住的,隻有親人才是真正可以依靠的。他希望自己的長孫與最出眾的兒子之間、會建立起那種以血緣為基礎的,相互信任、相互幫扶的關係。
所以當聽到朱棣提到了朱標,頓時讓朱元璋這位老人的心頭一暖,覺得直到現在自己的四兒子、還是如此的懷念他的兄長,果然他還是很念親情的。
而朱允炆更是被這句話說得暖意融融,心幾乎都要化掉了,連四叔在提到自己父親時的眼神、看起來都是那麽的溫暖慈愛,這個十幾歲的孩子要不是礙著所處的身份及環境,恐怕都會一頭撲到四叔的懷裏去了,剛才感受到的那股冰冷、也隨之煙消雲散。
“那麽,以後我們三個人喝的茶、就交給你來烹製,如何呢?”
朱元璋目光中帶著笑意看著他。
朱棣很乖地躬身施了一禮、道,
“兒臣當然樂意,就交給兒臣吧。”
在禦書房中看了一下午的書,朱棣覺得從來沒這麽累、這麽悶過。可算是熬到自由的時刻了,朱元璋吩咐內侍為他就近安排了住處,準許他去休息。
而此時、鄭和也從徐府趕了回來,見了他一臉疲憊的樣子,不禁忍俊不住地笑道,
“怎麽樣、讀書是不是很累啊?”
“關鍵是太悶了,沒有我喜歡看的書。”
朱棣瞧了他一眼、也笑了笑,
“對了,你回徐府有沒有對他們好好的說,靖兒沒有胡鬧吧?”
“徐四公子那裏隻是一說便可以了,而靖兒少爺麽,”
鄭和說到這裏頓了頓,
“他倒是沒有胡鬧,隻不過、表現得有些太聽話了,我反倒開始擔心那孩子是不是又在打什麽鬼主意了。”
“那還真說不準,”
朱棣也開始擔心起來了,
“他沒有再問你什麽嗎?”
“他隻問過我、為什麽‘皇上爺爺’要把四叔留在宮裏。”
鄭和笑道。
朱棣連忙追問,
“那你是怎麽回答的?”
“我說,皇上是四爺的父親啊,父親留兒子在家裏住一段時間、這沒有什麽不對的啊。”
鄭和回答道。
朱棣聽了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問道,
“然後呢?”
“然後他有些抱怨地說什麽、‘可皇上爺爺的家也太大了’,”
說到這裏,鄭和忍不住又想笑,
“我就告訴他、千萬不要惹事,不然擔責任的可是四爺您。”
“嗯、嗯,不錯,”
朱棣點著頭笑了笑、道,
“那孩子很聰明,應該能夠明白輕重的。”
主從二人邊說著話、邊來到安排下的住處。
自從離京就藩以來,已經有十多年沒在宮中居住了,總覺得不是那麽的太習慣,好在身邊有鄭和侍候著。
晚飯時,有四名小太監抬著食盒送來了晚膳。鄭和同他們一起將桌子放好、又將送來的飯菜一樣一樣地擺在麵前,朱棣招呼著他一起吃,鄭和便坐在下首和他一同吃著。
四名小太監侍立在一旁、看著他主從二人,均是一臉的新奇。
朱棣看著他們的樣子有些好笑、便問道,
“你們都進宮幾年了?”
“回殿下,我們四個是同時進宮的,已經三年了。”
一個膽子大些的小太監回答著。
朱棣又看了看他們、見他們都不過才十六、七歲的樣子,不禁心中有些憐惜地又問道,
“平時幹活兒很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