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當時的反應卻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道衍微微笑了笑、道,
“老人家竟然說是他讓二皇子這麽做的,還說,既然王保保是如此的奇男子,那麽就做大明皇帝兒子的舅哥好了,這樣就成了一家人了。”
“這倒還真象是父皇的作風,隻是這其中……”
朱棣有些無奈地道。
道衍點了點頭,
“不錯,這其中根本沒這麽簡單。首先、皇上認可了這門親事,明顯是表示對王保保的招降之意,同時也在威攝於他。其次、也是為了向前元部族表示、大明不會歧視於他們,讓他們安心歸順。”
“而二哥和二嫂卻也要為此負出代價的,”
朱棣點了點頭道,
“我聽二哥說了、王妃所出的子嗣永遠沒有被立為世子的資格。”
“而且還不止於此,”
道衍的表情變得相當嚴肅、道,
“秦王妃始終都是前元皇室的族人,而且當初是因為有利用價值、才會被允許與秦王成婚。如今王保保已故去多年,她之所以還有容身之地、都是因為秦王殿下在世。現在連秦王殿下都已經離世,四爺你覺得她還有活下去的可能麽?”
“可、可她畢竟還是秦王的正妃,總不會……”
說到這裏,朱棣停住了,因為他想起自己在西安秦王府時、那個被二哥杖殺的內侍,以及那時所傳的閑言碎語。難怪當時二哥會那麽的生氣,看起來在秦王府中有股針對著秦王妃的勢力,而如今二哥離世的又是如此的突然,說不定又會有什麽“莫須有”的罪名會加到她的頭上。
“如果說這樣的話、我就更要去了,畢竟二哥曾囑托過我要照顧好她……”
“四爺,這樣吧,”
道衍用他那雙虎眼、死死地盯住了朱棣,
“如果你能回答老衲一個問題,老衲就不攔你了。”
“什麽問題?”
朱棣詫異地問道。
道衍幾乎是一字一頓地道,
“在秦王殿下的囑托和皇上的聖意之間,你會選擇哪個?也就是說,你覺得為了保護秦王妃、而違背皇上的意思,這樣的事該做麽?能做得到麽?”
“父皇……”
朱棣真的躊躇了——
是啊,眼下最不能做的就是違反父皇的聖意,可是、二哥的囑托又該怎麽辦呢?
看著他在猶豫不決,道衍又道,
“四爺,秦王殿下曾讓你步步小心為上,所以、如果他泉下有知,肯定也不會讓你做出錯誤決定的,聽老衲一聲勸,西安府那邊還是不要去的好。”
“那、就要辜負二哥他了……”
朱棣輕輕地歎了口氣。
過了不久,有關秦王妃的消息終於傳了過來——
就在秦王下葬的那天,王妃在陵前飲鴆自絕,為夫君殉葬了。聽說當時她的表情看起來很是平靜,甚至是有些開心,還說了一句“生死相隨、妾心足矣”。
在自己的府中、為二哥二嫂設立了一個小型的靈堂,朱棣跪在靈前為他二人燒著紙,心中卻說不出是個什麽滋味。
道衍來到時、所看見的就是滿麵戚然的他,邊將紙錢拋入火盆,邊輕輕叨念著些什麽。想了想、便走上前坐在他的身邊,
“要不要老衲來給秦王及王妃念一段經文?”
“人已逝、念經又有何用……”
朱棣輕輕說了一句。
道衍不禁笑道,
“所謂的經都是為活人念的,四爺莫非心中還是放不下麽?”
“是啊,”
朱棣歎息了一聲,
“總覺得有什麽對不住他們的地方。”
“其實、四爺若能從方麵的看待這件事,就不會這麽想了,”
道衍勸說道,
“四爺請想,即使你去了、拚盡力將王妃救了下來,讓她得以活命,而你也能求個心安。可是、這一切違背了聖意先不說,接下來王妃會渡過什麽樣的餘生呢?那樣孤苦伶仃、沒有希望的日子,真的就是她所想要的麽?其實正象王妃她自己說的那樣,這樣的結局才是她最好的歸宿,也一定是她自己所求的。四爺你好好想想,到底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確實如此……”
雖然心情還是不太好,可朱棣也明白道衍說的確實是對的,便無奈地輕笑了一下,
“多謝大師開導。”
“別謝我了,還是想想你自己吧,”
道衍瞧了他一眼、笑道,
“如果老衲沒猜錯的話,京城那邊恐怕會有消息了。”
事實上、道衍猜的一點兒都沒錯,果然、僅僅過了不長的一段時間,便有聖諭從應天府傳來,讓朱棣盡快入京麵聖……
那麽、朱元璋此次讓朱棣入京又是為了何事呢?卻原來還是同朱允炆有關。
自從被立為皇太孫,每天除了陪皇爺爺朱元璋上朝、聽大臣們朝奏,平時就是在禦書房中讀書,除此之外、朱允炆還很盡心地做了身為孫兒該做的事,那就是服侍爺爺朱元璋的日常生活。
雖然做為皇上,身邊當然少不了服侍的人,但是如果是自己的親孫兒來做這些事情,那麽給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帶來的自是不一樣的感覺。所以看著眼前這個仁義孝順的孩子,朱元璋除了日常對他的教育之外,也開始和他聊一些心裏話、拉拉家常。
這樣一來,話題很自然地就會談及到一些親近之人的身上,當然也會聊到那些在外的皇子藩王們。幾次聊過之後,朱元璋隱隱地感覺到,自己的這位皇太孫似乎對那位遠在北平府的燕王朱棣、也有著某種特殊的關注。
自己的兒子、自己當然了解,而且他也知道可以說、朱棣是在他所有的兒子中最為出眾的一個,正因為出眾,也就會有各種各樣的人、懷著各種各樣的目的來關注。而身為皇上的他也會時常地去打聽他的動向,以至於對其行蹤準確地掌握著。
“喲嗬,秦王這次做的不錯啊,”
將手中的一本奏折遞到朱允炆的麵前,朱元璋笑著道,
“出征洮州一戰打的十分的順利,那裏的番主已經請降了。”
“真的麽?”
朱允炆小心地接過奏折、又認真地看了一遍,才道,
“叔叔們真的都很努力、也都很出色呢……”
“沒錯,就是允炆你說的這個‘叔叔們’,”
朱元璋抬頭看著他、意味深長地道,
“你知不知道,這個功勞裏麵也有你四叔燕王的一份子呢。”
道衍微微笑了笑、道,
“老人家竟然說是他讓二皇子這麽做的,還說,既然王保保是如此的奇男子,那麽就做大明皇帝兒子的舅哥好了,這樣就成了一家人了。”
“這倒還真象是父皇的作風,隻是這其中……”
朱棣有些無奈地道。
道衍點了點頭,
“不錯,這其中根本沒這麽簡單。首先、皇上認可了這門親事,明顯是表示對王保保的招降之意,同時也在威攝於他。其次、也是為了向前元部族表示、大明不會歧視於他們,讓他們安心歸順。”
“而二哥和二嫂卻也要為此負出代價的,”
朱棣點了點頭道,
“我聽二哥說了、王妃所出的子嗣永遠沒有被立為世子的資格。”
“而且還不止於此,”
道衍的表情變得相當嚴肅、道,
“秦王妃始終都是前元皇室的族人,而且當初是因為有利用價值、才會被允許與秦王成婚。如今王保保已故去多年,她之所以還有容身之地、都是因為秦王殿下在世。現在連秦王殿下都已經離世,四爺你覺得她還有活下去的可能麽?”
“可、可她畢竟還是秦王的正妃,總不會……”
說到這裏,朱棣停住了,因為他想起自己在西安秦王府時、那個被二哥杖殺的內侍,以及那時所傳的閑言碎語。難怪當時二哥會那麽的生氣,看起來在秦王府中有股針對著秦王妃的勢力,而如今二哥離世的又是如此的突然,說不定又會有什麽“莫須有”的罪名會加到她的頭上。
“如果說這樣的話、我就更要去了,畢竟二哥曾囑托過我要照顧好她……”
“四爺,這樣吧,”
道衍用他那雙虎眼、死死地盯住了朱棣,
“如果你能回答老衲一個問題,老衲就不攔你了。”
“什麽問題?”
朱棣詫異地問道。
道衍幾乎是一字一頓地道,
“在秦王殿下的囑托和皇上的聖意之間,你會選擇哪個?也就是說,你覺得為了保護秦王妃、而違背皇上的意思,這樣的事該做麽?能做得到麽?”
“父皇……”
朱棣真的躊躇了——
是啊,眼下最不能做的就是違反父皇的聖意,可是、二哥的囑托又該怎麽辦呢?
看著他在猶豫不決,道衍又道,
“四爺,秦王殿下曾讓你步步小心為上,所以、如果他泉下有知,肯定也不會讓你做出錯誤決定的,聽老衲一聲勸,西安府那邊還是不要去的好。”
“那、就要辜負二哥他了……”
朱棣輕輕地歎了口氣。
過了不久,有關秦王妃的消息終於傳了過來——
就在秦王下葬的那天,王妃在陵前飲鴆自絕,為夫君殉葬了。聽說當時她的表情看起來很是平靜,甚至是有些開心,還說了一句“生死相隨、妾心足矣”。
在自己的府中、為二哥二嫂設立了一個小型的靈堂,朱棣跪在靈前為他二人燒著紙,心中卻說不出是個什麽滋味。
道衍來到時、所看見的就是滿麵戚然的他,邊將紙錢拋入火盆,邊輕輕叨念著些什麽。想了想、便走上前坐在他的身邊,
“要不要老衲來給秦王及王妃念一段經文?”
“人已逝、念經又有何用……”
朱棣輕輕說了一句。
道衍不禁笑道,
“所謂的經都是為活人念的,四爺莫非心中還是放不下麽?”
“是啊,”
朱棣歎息了一聲,
“總覺得有什麽對不住他們的地方。”
“其實、四爺若能從方麵的看待這件事,就不會這麽想了,”
道衍勸說道,
“四爺請想,即使你去了、拚盡力將王妃救了下來,讓她得以活命,而你也能求個心安。可是、這一切違背了聖意先不說,接下來王妃會渡過什麽樣的餘生呢?那樣孤苦伶仃、沒有希望的日子,真的就是她所想要的麽?其實正象王妃她自己說的那樣,這樣的結局才是她最好的歸宿,也一定是她自己所求的。四爺你好好想想,到底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確實如此……”
雖然心情還是不太好,可朱棣也明白道衍說的確實是對的,便無奈地輕笑了一下,
“多謝大師開導。”
“別謝我了,還是想想你自己吧,”
道衍瞧了他一眼、笑道,
“如果老衲沒猜錯的話,京城那邊恐怕會有消息了。”
事實上、道衍猜的一點兒都沒錯,果然、僅僅過了不長的一段時間,便有聖諭從應天府傳來,讓朱棣盡快入京麵聖……
那麽、朱元璋此次讓朱棣入京又是為了何事呢?卻原來還是同朱允炆有關。
自從被立為皇太孫,每天除了陪皇爺爺朱元璋上朝、聽大臣們朝奏,平時就是在禦書房中讀書,除此之外、朱允炆還很盡心地做了身為孫兒該做的事,那就是服侍爺爺朱元璋的日常生活。
雖然做為皇上,身邊當然少不了服侍的人,但是如果是自己的親孫兒來做這些事情,那麽給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帶來的自是不一樣的感覺。所以看著眼前這個仁義孝順的孩子,朱元璋除了日常對他的教育之外,也開始和他聊一些心裏話、拉拉家常。
這樣一來,話題很自然地就會談及到一些親近之人的身上,當然也會聊到那些在外的皇子藩王們。幾次聊過之後,朱元璋隱隱地感覺到,自己的這位皇太孫似乎對那位遠在北平府的燕王朱棣、也有著某種特殊的關注。
自己的兒子、自己當然了解,而且他也知道可以說、朱棣是在他所有的兒子中最為出眾的一個,正因為出眾,也就會有各種各樣的人、懷著各種各樣的目的來關注。而身為皇上的他也會時常地去打聽他的動向,以至於對其行蹤準確地掌握著。
“喲嗬,秦王這次做的不錯啊,”
將手中的一本奏折遞到朱允炆的麵前,朱元璋笑著道,
“出征洮州一戰打的十分的順利,那裏的番主已經請降了。”
“真的麽?”
朱允炆小心地接過奏折、又認真地看了一遍,才道,
“叔叔們真的都很努力、也都很出色呢……”
“沒錯,就是允炆你說的這個‘叔叔們’,”
朱元璋抬頭看著他、意味深長地道,
“你知不知道,這個功勞裏麵也有你四叔燕王的一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