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咧?”韓嫣睡得迷迷糊糊的,看著明顯被氣的鐵青著臉的衛綰,迷惑的撓了撓臉蛋——


    什麽狀況?


    作者有話要說:好吧,如乃們所願,親上了


    話說寫這張的時候,真心覺得哄著劉徹的韓嫣也挺渣啊╮╯_╰╭


    皮埃斯——


    今天就更新兩章吧~~


    某八需要休息一下,明天再爆發吧


    o∩_∩o~


    第一卷 初臨大漢 第八十六章 說儒


    更新時間:2012-7-4 13:24:15 本章字數:6858


    “韓嫣,老師在問你對於《荀子*勸學篇》的看法。”周明錦趕在衛綰開口之前,連忙說道。


    韓嫣聞言,立刻起身,肅容說道。“回太傅的話,韓嫣以為,荀子這篇《勸學》說理透徹,結構謹嚴,氣勢渾厚,語言質樸,句法簡練綿密,微言大義,振聾發聵。”


    聽到韓嫣一連串的讚不絕口,衛綰陰沉的麵容緩和許多,繼續追問道:“那你覺得荀子的道理,對嗎?”


    韓嫣沉吟片刻,緩緩開口:“荀子,乃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世間一切事情都是在變化的,而我們則要不斷的學習,來順應這變化的世事。同時,荀子還主張人定勝天,強調教化的作用,強調禮法,認為治理國家既要用‘法’製也需要用‘禮’製。以德服人,用道德來教化萬民,這樣國家才能真正的實現大同。而這篇《勸學》,則是荀子的代表作,也淋漓盡致的展現了荀子的思想。”


    韓嫣一席話說得深刻透徹,聽得即便原本還有三分不滿的衛綰也不禁連連點頭,而劉徹眼中更是異彩連連。他從小就知道韓嫣對儒學不怎麽敢興趣,隻是沒想到他居然還能把儒學研究的如此透徹。


    而另一邊,衛綰也情不自禁的用探討的語氣對韓嫣問道:“那麽阿嫣認為,荀子所提出的,治理國家需要用‘禮法’的觀點行不行得通呢?”


    “自然能夠行得通。”韓嫣順著衛綰的話說道。早先的儒學還是好的,隻不過漢武帝之後將儒學可以推崇的上了神壇,慢慢讓儒學那種兼併寬容的態度喪失,從而變得專製迂腐,這才發展成了後世的程朱理學。因此韓嫣雖然對儒學沒什麽好感,但是他厭惡的隻是一些儒生非要把好好的一門學問當成平步青雲的踏腳石,當成他們爭取功名利祿的工具,而不是厭惡儒學本身。


    韓嫣稍微頓了頓,整理了一下思緒,這才開口說道:“春秋之時,諸侯爭鬥,各國林立,禮樂崩壞。從而導致各種不同的學說學派如雨後春筍般爭先恐後的出現。這些學派就好像禦花園裏麵的百花一樣爭奇鬥豔,每一個主張都有自己的優點和可用之處。儒家或者是道家都是其中之一。”


    衛綰聽到這裏,贊同的點了點頭。道家當初也不過是諸子百家的一種,隻不過高祖在建國之初承襲秦製,選了道家的主張作為治國之本。這才使得道家有了現在的尊崇。可是在衛綰看來,道家的學說過於平淡消極,已經不適合大漢今後的道路了。


    “在韓嫣看來,治理一個國家,就好像做一道美味佳肴一般。主要的食材是我大漢的江山,而諸子百家的學說不過是佐料而已。”聽到韓嫣這麽說,太子學堂內的眾人不由得會心一笑。韓嫣善於烹飪以及他和韓莊酒樓的關係整個大漢無人不知。如今見他把治國之論和做菜聯繫在一起,雖然有些拾人牙慧之嫌。但是眾人還是聽得津津有味,期望能從韓嫣嘴裏聽到一些別的東西。


    “其實要想做出一道美味佳肴,隻用單一的一種佐料很定不行。這樣會將菜弄得幹巴巴的,雖然吃了也能夠飽腹,可是沒有什麽美味可說。”韓嫣做了個比喻,然後說道:“而治國也是如此。首先,治理一個國家一定要有律法,韓嫣竊以為,一個國家的律法是這個國家的根本。我們想要了解一個國家的體製和其他方麵,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去研究這個國家製定的律法究竟如何。比如夏朝崇尚忠誠,商朝崇尚質樸,周朝崇尚文化,而這些東西在他們實行的律法禮製方麵都能夠得到體現。”


    眾人聞言,不由得點了點頭。


    “漢朝承襲秦製,雖然說的是以道家觀點治理天下,崇尚垂拱而治,不為而治。”說道這裏,韓嫣觀察衛綰,發現他微微的搖了搖頭,不由得會心一笑:“可是同樣是承襲道家觀點治理國家,為何秦朝暴戾,不過二世而亡,我漢家卻承襲了七十年,如今卻是越來越興盛呢?”


    聽到這裏,劉徹不由得挑了挑眉。


    “無他,執法之人不同也。”韓嫣說到這裏,又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說同樣的一把刀,有的人會拿著他保家衛國,血戰沙場在邊關抗擊匈奴。可是有的人卻會拿著他入室搶劫挖人墳墓甚至是殺人銷贓。當然,也有的人拿著他去殺豬殺牛,上山打獵維持生計。拿刀者的想法不同,那這把刀的作用自然就不同。”


    劉徹若有所思的皺了皺眉,低頭不語。


    “再回過頭來說做菜的問題。這治理國家也如同做菜一般,食材是這錦繡河山,佐料是諸子百家。因此製定律法需要法家的人才。與民修養,勸課農桑需要農家的人才。和外邦交流,從事外交上的各種活動的話我們需要縱橫家的人才,每逢重大事情挑選吉日的欽天監則需要陰陽家的學子,朝廷推行各種工具甚至是大興土木的時候,這些工具、設計則是由墨家的人動手製作的。教化百姓讓他們明辨十分懂得什麽是大義從而忠君愛民需要的是儒家,上戰場殺敵保家衛國則需要兵家……至於道家,更不用說了。隻有各家的學說共同努力,才能造出一個繁華盛世。這當中,缺了哪一個都不行的。當然,更不是說隻有哪一個就行了”韓嫣說的口幹舌燥,不由得伸手端起案幾上的盛器將碗中酸梅湯一飲而盡——他不喜歡茶湯的味道,這一點也是人盡皆知的。


    “韓嫣的意思是說每一個學說都有每一個學說的特點,儒家學說並不一定要比別的學說優秀,也絕對不可能代替別的學說!”劉徹皺眉,緩緩說道。


    “然也!”韓嫣欣慰的點了點頭,說了半天,總算沒有白說。


    “不光如此,儒家提倡忠誠,提倡天下一統,認為……”韓嫣說道這裏,猛然驚醒,看著若有所思的衛綰“哎呀”一聲叫出來:“到下課的時間了,太傅你可不能拖堂。正所謂勞逸結合,你可不能扼殺了太子殿下學習的興趣啊!”


    衛綰被韓嫣突如其來的一手弄得措手不及,有心想讓韓嫣將未盡的話說完,不過他心知韓嫣這人雖然表麵上溫和無害,其實最是狡詐。他要是不想做的事情,能變著法的給你繞過去。誰逼著也不行。當下隻得意猶未盡的搖了搖頭,對著眾人說道:“那今日的課程就到這裏了。回去之後每人寫一篇關於如何學習的策論來,下次上課的時候交給我。”


    等衛綰抱著竹簡出去之後,劉徹迫不及待的問道:“阿嫣,你剛才想說什麽。”


    “我想說午餐時間到了,我們該吃飯了。”韓嫣翻了翻白眼,拉著劉徹和周明錦會太子宮了。簡單吃過午飯之後,韓嫣等人在劉徹的書房繼續辯論開來。


    “儒家提倡忠誠,提倡天下一統,甚至還發表什麽天人感應說,從短暫來看,確實能夠提高百姓對於朝廷、臣子對皇帝的忠誠度,提高皇權的重要性。可是如果如果按照殿下的想法,恨不得朝廷所有的人都是儒生,所有的事情都用儒家那一套來辦,也是不行的。別的就不說了,儒家講以德服人,可是殿下的願望是讓我大漢的軍旗插遍匈奴的每一寸土地——難道殿下將來想要讓那些個儒生帶著《論語》去沙場上給匈奴人念經嗎?”


    “撲哧!”被韓嫣的形容逗得樂出聲來的周明錦實在忍不住的笑道:“那幫子儒生還不得被匈奴人像切菜似的給割了腦袋。”


    和周明錦關注的焦點不同,劉徹有些好奇的問道:“什麽是天人感應說?”


    “有一個儒生,讀了《春秋》,發現記載國家如果有亂事發生,上天會先用災害異響來給予警告,所以認為上天對於君主還是偏愛的。隻要君主還算得上是聖明之主,那麽上蒼就不會拋棄他,隻會輔佐他,庇佑他。認為人君是上蒼的兒子,尊稱為天子。”韓嫣簡單幾句將董仲舒的主張概括一下。


    “說的真好!”劉徹眼前一亮,忍不住贊道:“人君都是天子。自然受到上天的庇佑。”


    “好什麽好,純粹扯淡。”韓嫣忍不住翻了翻白眼。“日蝕地龍,那都是自然災害,和君主是不是聖明有什麽關係?”


    說到這裏,韓嫣頓了頓,壓低了聲音,緩緩說道:“自陛下登基以來,我朝發生了多少次日蝕?多少次地震?你能說陛下不是聖明之主嗎?”


    劉徹悚然一驚,“父皇英明神武,勤政愛民,自然是百年難得一見的任君明主。”


    “那不就是了。所以說這什麽天人感應說不過是那幫子儒生編排出來糊弄人的。泱泱大漢,江山萬裏,誰能確保就年年風調雨順,沒病沒災的?若是照他們的說法,一旦出了災害,不去想怎麽援救,怎麽疏導百姓,讓他們所受的傷害降到最低,反而想著抓皇帝的把柄,認為是皇帝的失德才導致上蒼示警……長此以往,皇權的尊崇豈不是又被儒家給替代了嗎?“韓嫣看著劉徹悚然變得鐵青的臉,將後半句話說的愈發深沉。


    “儒家宣揚忠君愛民,宣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認為皇權至上自然是好的。可是也沒必要什麽事情都要照他們的話去做。”韓嫣委婉的說道:“殿下還記得轅固生嗎?”


    “當然知道。”劉徹接口說道。轅固生是一名詩博士,儒學的佼佼者。曾經在朝中和一名叫黃生的道家學者辯論過夏周兩朝的改革。在辯論中,轅固生引經據典,認為商湯誅夏,武王伐紂都是順應天意,認為天地是不斷變化的,時候到了就要推行改革,不然就會被拋棄消滅。而黃生則利用新鞋和破帽的理論反駁,認為鞋子再新都要穿在腳上,而帽子再舊都要待在頭上,君王失德,臣子隻能輔佐而不能誅殺。卻被轅固生用高祖皇帝推翻秦氏暴政的說法給堵了回去。卻也因此得罪了將黃老之學奉為圭臬的竇太後。因此竇太後派人將轅固生給扔到野豬圈去了。讓他和野豬去講道理,講變通。


    “殿下認為,轅固生說的對嗎?”韓嫣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悲催伴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爺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爺黨並收藏穿越之悲催伴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