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家大業大
清穿之拐個王爺做外室 作者:青木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惜寧一共往江南送去六十萬兩銀票,除去十四爺給的和商行裏湊出來的,十三爺還派人送來十萬兩。
當初惜寧還在江南時,就讓吳二舅和劉總管給十三爺遞話兒,讓他籌集些銀子到江南置辦產業。
十三爺知道皇上派老十四下江南暗查稅賦被劫案,怕是要端江南那些貪官汙吏的鍋。
這裏麵水深,自然貓膩多,油水豐厚。
隻是他這些年一直在府裏閉門養病,為了讓康熙爺放低對他的戒心與疑心,手下幕僚親兵早就遣散了,無人可用。
這三五年多虧惜寧,京韻堂和吳氏商行給他送了不少銀子,十三爺自己也悄悄地在京城置了些田地商鋪。
如此府裏日子才慢慢舒坦起來,不像當初,連爺治病的藥材都買不起。
隻是要去江南置辦產業,十三爺一不敢冒尖,二手裏無人可用,幹脆把銀子都給惜寧送來。
“我們爺說了,吳氏商行當初給那三成股份,差不多算白送的,如今爺就算把股銀給補上,江南那邊,吳氏收購的產業裏,本就有爺的份,他就不去湊熱鬧了。”
烏蘇氏借著給惜寧道賀,上門來悄悄地把銀票給她,又說了十三爺的意思。
惜寧也沒推辭,爽快地收了銀子,隻說了一句話:
“如此也好,煩請姐姐告訴十三爺,隻要有我在,有吳氏商行在,就少不了您府上的。”
如此這般,一共六十萬兩銀子送往江南,吳二舅購置了數千畝良田,茶山,果林和桑園。
當然吃得最多的還是四爺門下石氏商行,起碼砸下去上百萬兩銀子。
京城裏九爺十爺聽聞風聲,也趕著派人去江南大肆收購,還埋怨十四爺不與他們早些通消息。
十四爺直打哈哈:
“我隻管領兵拿人,哪裏知道這些田地商鋪的事……”
九爺也知道,老十四如今有吳惜寧替他掙銀子呢,這些田地商鋪的事情,該都是吳氏商行在打理。
隻可惜他當年沒把吳氏放在眼裏,行動言語輕浮,得罪了人家。
這種好事,人家通知四爺,十三爺,就不給他九爺遞消息,他又能怎樣?
惜寧沒想到的是,連羅家都不知從哪,聞到了金山銀山的氣息,派羅大奶奶來向她打聽消息,支支吾吾說也想回江南,買幾座茶山茶莊與鋪子,求夫人姑奶奶給指個門路。
有羅慶蘭陪著,惜寧總得給些麵子,便含含糊糊地迎合,江南茶山,可以買。
慶蘭相求的眼神與笑容太灼眼,惜寧手一抖,就寫了一封信,讓羅老大拿著去江南找吳二舅,順道還提了句,讓慶蘭把家裏銀子都拿出來,給達康名下置辦些。
有二舅牽線,無論是地段,還是價格,羅家與達康都吃不了虧。
總得說來,惜寧和吳二舅都很滿意。
四爺與石林家雖然吃得更多,可大樹底下好乘涼,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有四爺罩著,吳氏才能安安穩穩地悶聲發大財。
不然槍打出頭鳥,說不定哪天,就被人盯上了。
“除了田地之外,咱們還在江南幾大府城,買了不少鋪子,多是連成一條街的,日後自用或出租,管理起來也方便。”
吳二舅成親之後,日子過得舒坦,洛娘子精心照顧,他竟胖了些許。
如今看來,氣色紅潤,身姿挺拔,清秀俊美之外,也有些了氣宇軒昂之勢。
此番江南置業歸來,他誌得意滿,端坐於檀木椅中,手指輕輕叩擊圈椅扶手,將吳氏所得緩緩與惜寧說來。
有了江南這些產業,日後除了京韻堂與雲裳閣每年十幾萬兩之外,進賬又多幾十萬兩。
惜寧滿意地點頭,喝了口茶,又告訴他一個好消息。
“當日從亦莊跟著去江南的簡壯士,原本就是漕幫中人,這回留在江南,做了漕幫大當家,日後二舅走貨運,隻要與他聯係,這江南往京城的水路,必定暢通無憂。”
吳二舅大喜,“此話當真?”
惜寧微微笑,嗯一聲,低頭喝茶。
不但如此,江南巡檢司新上任的胡指揮使,也是十四爺的人。
兩江總督和其他幾個文官,都是四爺那邊的人。
這巡檢司得從兵部派人去,十四爺如今在兵部也算炙手可熱,一言九鼎。
姓胡的原本在兵部坐了好些年冷板凳,十四爺當初去兵部行走,兵部尚書和左右侍郎端著架子,不好主動來巴結侍奉。
倒是姓胡的,鞍前馬後地跟著十四爺,很是忠心,幾年下來,便有些香火情。
這回江南巡檢司指揮使空缺一出來,他就湊到十四爺跟前自薦。
十四爺大手一揮,把他給送到四爺那兒去了。
四爺肯定得賣他這個麵兒啊,當初可是老十四向皇上舉薦他下江南通政務呢!
如今江南黑道白道,要緊的位子上都是十四爺的人,吳氏商行貨通天下,如夷平地啊!
此種細節,惜寧沒打算與二舅詳細解釋,隻給了他幾個名字,有事就找這些人,遞十四爺的名帖就好。
原本十四爺的意思,簡宋等十二位壯士,此番立了大功,給他們個機會進火槍營,日後也能得個正兒八經的武將職位。
惜寧留了個心眼,提議讓簡壯士留在江南,替十四爺掌握著漕幫,日後可有大用處。
“江南一地,縣衙府城,多半沿江而建,官府明麵上掌握一地財政民生軍務,可老百姓遇事可能還是找地方勢力的多,若是爺掌握了漕幫,也是幫皇上拿住了一股勢力。”
十四爺深覺此言有理,惜寧又循循善誘,讓他暗中指使簡廖二位,在漕幫訓練水兵。
“閩南倭寇盛行,自數百年以來,便是我華夏隱患,咱大清朝將士多是馬上勇士,水戰自來是弱項,這漕幫隨眾,多是漁民,若能訓練出一支編外水軍,將來說不定能用上。”
惜寧說得頭頭是道,十四爺深以為然。
當然,閩南離江南還遠著呢,惜寧也不過是畫大餅而已。
反正剿不剿倭寇,這漕幫水兵練出來了,至少可以為吳氏商行的船隊保駕護航。
吳二舅離京有三四個月,進了城還沒顧上回家,就上蘭園給惜寧匯報成果。
正事說完,惜寧打算留飯,二舅卻扭捏起來。
“那個……進城時,你二舅母打發了人,在城門口候著,說家裏準備了宴席,給我接風洗塵……”
惜寧會心一笑,洛娘子與二舅成親快一年,卻聚少離多,也難怪如此,小別勝新婚。
當下便不留客,送走二舅,她又進了書房,細細地把自己名下的產業與賬目理了一遍。
京韻堂這兩年借了德妃與皇上的光,火遍京城,先後又收購了兩座戲樓,買了三家戲班子。
如今三座戲園子,不但場場滿座,一票難求,每天都有請堂會的,十幾個名角兒轉場子轉不過來。
更有戲迷們為了捧角兒,爭著砸銀子,各種珠寶珍玩,不要錢似地往後台送。
如今每季度送到惜寧這兒分紅三萬兩,一年十二萬。
雲裳閣雖然才一年多,盈利也蹭蹭地漲,九月份她一回京,二舅母就送了二三季度的分紅來,有萬餘兩。
到明年隻會更多。
九月份的分紅銀子惜寧全送往江南去了,如今蘭園賬上隻餘兩千兩不到。
這一兩個月雖收了不少禮,可都是珍玩首飾藥材,當不得銀子使。
惜寧還從庫房拿出不少好東西去還禮。
眼看沒幾天就是頒金節,她封了誥命夫人,今年少不得要四處走動,來往送禮。
估摸著也得花上幾千兩銀子。
惜寧看著賬本上那可憐的餘額,忍不住歎一口氣。
實在不行,隻能把收到的珊瑚啊玉雕啊,老山檀沉香百年老參拿出去寄賣幾樣,換些銀子來周轉。
好在十二月底,又有分紅進來,這饑荒很快也就熬過來。
家大業大,看著光鮮,要當起來可真是不容易啊!
惜寧如此這般盤算著,眉毛擰著快打成結,隻聽門外宋嬤嬤問了一聲安,進來笑吟吟地道:
“夫人,十四爺府上,派人送頒金節的賞來了。”
當初惜寧還在江南時,就讓吳二舅和劉總管給十三爺遞話兒,讓他籌集些銀子到江南置辦產業。
十三爺知道皇上派老十四下江南暗查稅賦被劫案,怕是要端江南那些貪官汙吏的鍋。
這裏麵水深,自然貓膩多,油水豐厚。
隻是他這些年一直在府裏閉門養病,為了讓康熙爺放低對他的戒心與疑心,手下幕僚親兵早就遣散了,無人可用。
這三五年多虧惜寧,京韻堂和吳氏商行給他送了不少銀子,十三爺自己也悄悄地在京城置了些田地商鋪。
如此府裏日子才慢慢舒坦起來,不像當初,連爺治病的藥材都買不起。
隻是要去江南置辦產業,十三爺一不敢冒尖,二手裏無人可用,幹脆把銀子都給惜寧送來。
“我們爺說了,吳氏商行當初給那三成股份,差不多算白送的,如今爺就算把股銀給補上,江南那邊,吳氏收購的產業裏,本就有爺的份,他就不去湊熱鬧了。”
烏蘇氏借著給惜寧道賀,上門來悄悄地把銀票給她,又說了十三爺的意思。
惜寧也沒推辭,爽快地收了銀子,隻說了一句話:
“如此也好,煩請姐姐告訴十三爺,隻要有我在,有吳氏商行在,就少不了您府上的。”
如此這般,一共六十萬兩銀子送往江南,吳二舅購置了數千畝良田,茶山,果林和桑園。
當然吃得最多的還是四爺門下石氏商行,起碼砸下去上百萬兩銀子。
京城裏九爺十爺聽聞風聲,也趕著派人去江南大肆收購,還埋怨十四爺不與他們早些通消息。
十四爺直打哈哈:
“我隻管領兵拿人,哪裏知道這些田地商鋪的事……”
九爺也知道,老十四如今有吳惜寧替他掙銀子呢,這些田地商鋪的事情,該都是吳氏商行在打理。
隻可惜他當年沒把吳氏放在眼裏,行動言語輕浮,得罪了人家。
這種好事,人家通知四爺,十三爺,就不給他九爺遞消息,他又能怎樣?
惜寧沒想到的是,連羅家都不知從哪,聞到了金山銀山的氣息,派羅大奶奶來向她打聽消息,支支吾吾說也想回江南,買幾座茶山茶莊與鋪子,求夫人姑奶奶給指個門路。
有羅慶蘭陪著,惜寧總得給些麵子,便含含糊糊地迎合,江南茶山,可以買。
慶蘭相求的眼神與笑容太灼眼,惜寧手一抖,就寫了一封信,讓羅老大拿著去江南找吳二舅,順道還提了句,讓慶蘭把家裏銀子都拿出來,給達康名下置辦些。
有二舅牽線,無論是地段,還是價格,羅家與達康都吃不了虧。
總得說來,惜寧和吳二舅都很滿意。
四爺與石林家雖然吃得更多,可大樹底下好乘涼,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有四爺罩著,吳氏才能安安穩穩地悶聲發大財。
不然槍打出頭鳥,說不定哪天,就被人盯上了。
“除了田地之外,咱們還在江南幾大府城,買了不少鋪子,多是連成一條街的,日後自用或出租,管理起來也方便。”
吳二舅成親之後,日子過得舒坦,洛娘子精心照顧,他竟胖了些許。
如今看來,氣色紅潤,身姿挺拔,清秀俊美之外,也有些了氣宇軒昂之勢。
此番江南置業歸來,他誌得意滿,端坐於檀木椅中,手指輕輕叩擊圈椅扶手,將吳氏所得緩緩與惜寧說來。
有了江南這些產業,日後除了京韻堂與雲裳閣每年十幾萬兩之外,進賬又多幾十萬兩。
惜寧滿意地點頭,喝了口茶,又告訴他一個好消息。
“當日從亦莊跟著去江南的簡壯士,原本就是漕幫中人,這回留在江南,做了漕幫大當家,日後二舅走貨運,隻要與他聯係,這江南往京城的水路,必定暢通無憂。”
吳二舅大喜,“此話當真?”
惜寧微微笑,嗯一聲,低頭喝茶。
不但如此,江南巡檢司新上任的胡指揮使,也是十四爺的人。
兩江總督和其他幾個文官,都是四爺那邊的人。
這巡檢司得從兵部派人去,十四爺如今在兵部也算炙手可熱,一言九鼎。
姓胡的原本在兵部坐了好些年冷板凳,十四爺當初去兵部行走,兵部尚書和左右侍郎端著架子,不好主動來巴結侍奉。
倒是姓胡的,鞍前馬後地跟著十四爺,很是忠心,幾年下來,便有些香火情。
這回江南巡檢司指揮使空缺一出來,他就湊到十四爺跟前自薦。
十四爺大手一揮,把他給送到四爺那兒去了。
四爺肯定得賣他這個麵兒啊,當初可是老十四向皇上舉薦他下江南通政務呢!
如今江南黑道白道,要緊的位子上都是十四爺的人,吳氏商行貨通天下,如夷平地啊!
此種細節,惜寧沒打算與二舅詳細解釋,隻給了他幾個名字,有事就找這些人,遞十四爺的名帖就好。
原本十四爺的意思,簡宋等十二位壯士,此番立了大功,給他們個機會進火槍營,日後也能得個正兒八經的武將職位。
惜寧留了個心眼,提議讓簡壯士留在江南,替十四爺掌握著漕幫,日後可有大用處。
“江南一地,縣衙府城,多半沿江而建,官府明麵上掌握一地財政民生軍務,可老百姓遇事可能還是找地方勢力的多,若是爺掌握了漕幫,也是幫皇上拿住了一股勢力。”
十四爺深覺此言有理,惜寧又循循善誘,讓他暗中指使簡廖二位,在漕幫訓練水兵。
“閩南倭寇盛行,自數百年以來,便是我華夏隱患,咱大清朝將士多是馬上勇士,水戰自來是弱項,這漕幫隨眾,多是漁民,若能訓練出一支編外水軍,將來說不定能用上。”
惜寧說得頭頭是道,十四爺深以為然。
當然,閩南離江南還遠著呢,惜寧也不過是畫大餅而已。
反正剿不剿倭寇,這漕幫水兵練出來了,至少可以為吳氏商行的船隊保駕護航。
吳二舅離京有三四個月,進了城還沒顧上回家,就上蘭園給惜寧匯報成果。
正事說完,惜寧打算留飯,二舅卻扭捏起來。
“那個……進城時,你二舅母打發了人,在城門口候著,說家裏準備了宴席,給我接風洗塵……”
惜寧會心一笑,洛娘子與二舅成親快一年,卻聚少離多,也難怪如此,小別勝新婚。
當下便不留客,送走二舅,她又進了書房,細細地把自己名下的產業與賬目理了一遍。
京韻堂這兩年借了德妃與皇上的光,火遍京城,先後又收購了兩座戲樓,買了三家戲班子。
如今三座戲園子,不但場場滿座,一票難求,每天都有請堂會的,十幾個名角兒轉場子轉不過來。
更有戲迷們為了捧角兒,爭著砸銀子,各種珠寶珍玩,不要錢似地往後台送。
如今每季度送到惜寧這兒分紅三萬兩,一年十二萬。
雲裳閣雖然才一年多,盈利也蹭蹭地漲,九月份她一回京,二舅母就送了二三季度的分紅來,有萬餘兩。
到明年隻會更多。
九月份的分紅銀子惜寧全送往江南去了,如今蘭園賬上隻餘兩千兩不到。
這一兩個月雖收了不少禮,可都是珍玩首飾藥材,當不得銀子使。
惜寧還從庫房拿出不少好東西去還禮。
眼看沒幾天就是頒金節,她封了誥命夫人,今年少不得要四處走動,來往送禮。
估摸著也得花上幾千兩銀子。
惜寧看著賬本上那可憐的餘額,忍不住歎一口氣。
實在不行,隻能把收到的珊瑚啊玉雕啊,老山檀沉香百年老參拿出去寄賣幾樣,換些銀子來周轉。
好在十二月底,又有分紅進來,這饑荒很快也就熬過來。
家大業大,看著光鮮,要當起來可真是不容易啊!
惜寧如此這般盤算著,眉毛擰著快打成結,隻聽門外宋嬤嬤問了一聲安,進來笑吟吟地道:
“夫人,十四爺府上,派人送頒金節的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