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誘賊
清穿之拐個王爺做外室 作者:青木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總督的老母親和夫人,倒也頗有幾分氣勢,雖被一眾軍士拘押在廂房,卻半點也不驚慌,不卑不亢,端坐不動。
眾人一時躊躇不前。
十四爺叮囑了,隻可審問,不可用刑。
畢竟還沒有定罪,他們虛張聲勢,恐嚇一二可以。
若真對婦孺老幼用刑,將來怕是會落下話柄,欺壓婦孺,刑罰命婦,不尊朝廷與聖上。
江南一黨,官官相護,如百足之蟲,抓著個漏洞往死裏彈劾。
明明板上釘釘的案子,都能被他們戳出個窟窿來。
好在還有齊府其他幾十個家眷。
這齊總督也是好色之徒,光是妾室就有十五位,其他通房丫鬟無數。
總有那膽小怕事,貪生怕死,甚至被強取豪奪,對姓齊的心懷怨恨。
沒費半個時辰,就被達康等人問出不少幹貨來。
地庫裏,牆壁夾層裏,密室中,搜羅出幾十箱金銀珠寶珍玩銀票外,還有齊總督的私賬。
這齊總督也是千日打雁,被雁啄了眼。
他自以為在這江南地帶,乃土皇帝一般,這總督府守備森嚴就不說了,又有誰敢太歲頭上動土,往他這府裏闖?
哪想到這十四爺不按牌理出牌,堂堂皇子,做起了江湖匪賊的勾當!
到天明時分,十四爺把一堆罪證甩到他跟前兒,一句話不說,自顧自地坐下喝茶,用早膳。
齊總督雖被捆綁著,動彈不得,卻也端坐在地上,脊背挺直,倒也有幾分兩江總督的威儀。
難怪他母親與夫人那般威武不能屈的模樣,十四爺忍不住感歎,此人也算有幾分氣概,不是宵小之輩。
如此想著,他便開口問道:
“齊總督罪證如山,可還有什麽話,想自辯?”
齊總督睜眼,神色淩厲,待要義正詞嚴地斥責十四爺幾句,黃口小兒,竟然行此端鼠輩蠅營狗苟之事,非男子漢大丈夫所為。
十四爺卻似乎料到他想說什麽,擺手道:
“齊大人不必指責我用計巧奪,想來你與那姓秦的,這些年偷雞摸狗欺世盜名的事情沒少做,爺這般,也不過是以你之道還治於你身,有何不可?”
齊總督無言反駁,黑著臉沉默片刻,才低聲道:
“如今你為刀俎我為魚肉,你待要如何?”
十四爺將他這般拿下,又不肯聲張,帶來的兵士也都換上扒下來的府兵衣服,齊總督心知,這位爺必有後招。
“算你聰明,這兩江地帶,你是座山猴,下麵還有一群嘍囉呢,爺拿下你不算,還得把他們一網打盡,你若配合,爺保證你一個好死,若不配合……”
十四爺頓住不說話,氣氛卻驟然低壓,齊總督沉默半響,才開口道:
“我齊氏數百餘口人,若能得皇上開恩,十歲以下幼子保住性命,女子不入娼門,不為奴婢,抄沒家產貶作平民,十四爺想讓齊某做什麽,但憑吩咐。”
這齊氏在江南盤根錯節,早就是當地大戶,把持著各行各業的門戶龍頭。
齊總督心知以自己所犯罪行,貪汙,圈地,欺男霸女,勾結水匪,劫持稅銀,還暗殺皇子,罪不可赦。
如今一朝倒台,怕是株連九族也平息不了皇上的怒氣。
所以他也不為自己和家人求饒,隻求十四爺免了家中女眷受辱,幼子能保全性命。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隻要齊氏香火不斷,過上數十載,誰說沒有機會再次卷土重來?
十四爺冷哼一聲道:
“你倒是想得周全,你罪孽深重,罄竹難書,家眷親友借你的勢,欺男霸女禍害鄉民的事情難道就少了?爺隻能答應你女眷不入娼門,發賣為奴是難免的,男子八歲以上死罪,八歲以下流放,三歲以下隨母為奴。”
頓了頓又道:
“你也別想跟我討價還價,實際於我而言,你用處不大,隻要把你困在這府中數日,爺想做的自然能做成。”
齊總督長歎一聲,他有六個兒子,最小的也近弱冠,怕是性命不保。
膝下另有幾個孫兒女,小的幾個想來命是保住了。
隻是族裏不知多少八歲以下幼兒,被流亡前往西北東北苦寒之地,怕是留住性命,也熬不過那風雪酷寒。
如十四爺所言,如今他半點討價還價的餘地也沒有,隻能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吞。
十四爺倒沒有過分地磋磨姓齊的,隻讓他在內院待著。
吃喝雖不精致,卻也不過分簡陋,每頓餐食三菜一湯,幹幹淨淨。
齊總督不知道十四爺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按說他這府裏的來往信件公函都被截住,他幾個親信的幕僚也早被轄製住。
信函,供詞,以及私庫裏的來往賬目,足夠十四爺拿下江南地麵上所有的官僚富戶。
十四爺這般拘著他數日,又不聞不問,是何用意?
三日後,十四爺過來,讓他在一封密函上簽字蓋印。
齊總督打眼一看,竟是給那秦姨娘弟弟,秦大當家的。
他不禁苦笑,這十四爺實在精明。
若是大張旗鼓地拿了罪證去捉拿兩江官僚,這漕幫頭目自然聞風而逃,往江麵水寨裏去。
十四爺饒是有精兵火器,不善水麵作戰,也奈何不了他們。
如今看來,顯然是要擺鴻門宴,把秦大當家的誑到金陵城裏來,才好拿下這賊首,收服漕幫。
齊總督別無他法,隻能乖乖簽字用印,簽好後才問:
“十四爺,能不能讓齊某見見老母與夫人,還有幾個孩兒?”
十四爺拿著他簽好字的信函,吹吹上麵未幹的墨跡,悠然道:
“你放心,她們比你過得舒坦,等爺的大事辦好了,自然會讓你們見上一麵。”
齊總督神色黯然,他知道,見上一麵,自己就該被押解進京,此生怕是永別。
悔不該當初,欲壑難填啊!
眾人一時躊躇不前。
十四爺叮囑了,隻可審問,不可用刑。
畢竟還沒有定罪,他們虛張聲勢,恐嚇一二可以。
若真對婦孺老幼用刑,將來怕是會落下話柄,欺壓婦孺,刑罰命婦,不尊朝廷與聖上。
江南一黨,官官相護,如百足之蟲,抓著個漏洞往死裏彈劾。
明明板上釘釘的案子,都能被他們戳出個窟窿來。
好在還有齊府其他幾十個家眷。
這齊總督也是好色之徒,光是妾室就有十五位,其他通房丫鬟無數。
總有那膽小怕事,貪生怕死,甚至被強取豪奪,對姓齊的心懷怨恨。
沒費半個時辰,就被達康等人問出不少幹貨來。
地庫裏,牆壁夾層裏,密室中,搜羅出幾十箱金銀珠寶珍玩銀票外,還有齊總督的私賬。
這齊總督也是千日打雁,被雁啄了眼。
他自以為在這江南地帶,乃土皇帝一般,這總督府守備森嚴就不說了,又有誰敢太歲頭上動土,往他這府裏闖?
哪想到這十四爺不按牌理出牌,堂堂皇子,做起了江湖匪賊的勾當!
到天明時分,十四爺把一堆罪證甩到他跟前兒,一句話不說,自顧自地坐下喝茶,用早膳。
齊總督雖被捆綁著,動彈不得,卻也端坐在地上,脊背挺直,倒也有幾分兩江總督的威儀。
難怪他母親與夫人那般威武不能屈的模樣,十四爺忍不住感歎,此人也算有幾分氣概,不是宵小之輩。
如此想著,他便開口問道:
“齊總督罪證如山,可還有什麽話,想自辯?”
齊總督睜眼,神色淩厲,待要義正詞嚴地斥責十四爺幾句,黃口小兒,竟然行此端鼠輩蠅營狗苟之事,非男子漢大丈夫所為。
十四爺卻似乎料到他想說什麽,擺手道:
“齊大人不必指責我用計巧奪,想來你與那姓秦的,這些年偷雞摸狗欺世盜名的事情沒少做,爺這般,也不過是以你之道還治於你身,有何不可?”
齊總督無言反駁,黑著臉沉默片刻,才低聲道:
“如今你為刀俎我為魚肉,你待要如何?”
十四爺將他這般拿下,又不肯聲張,帶來的兵士也都換上扒下來的府兵衣服,齊總督心知,這位爺必有後招。
“算你聰明,這兩江地帶,你是座山猴,下麵還有一群嘍囉呢,爺拿下你不算,還得把他們一網打盡,你若配合,爺保證你一個好死,若不配合……”
十四爺頓住不說話,氣氛卻驟然低壓,齊總督沉默半響,才開口道:
“我齊氏數百餘口人,若能得皇上開恩,十歲以下幼子保住性命,女子不入娼門,不為奴婢,抄沒家產貶作平民,十四爺想讓齊某做什麽,但憑吩咐。”
這齊氏在江南盤根錯節,早就是當地大戶,把持著各行各業的門戶龍頭。
齊總督心知以自己所犯罪行,貪汙,圈地,欺男霸女,勾結水匪,劫持稅銀,還暗殺皇子,罪不可赦。
如今一朝倒台,怕是株連九族也平息不了皇上的怒氣。
所以他也不為自己和家人求饒,隻求十四爺免了家中女眷受辱,幼子能保全性命。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隻要齊氏香火不斷,過上數十載,誰說沒有機會再次卷土重來?
十四爺冷哼一聲道:
“你倒是想得周全,你罪孽深重,罄竹難書,家眷親友借你的勢,欺男霸女禍害鄉民的事情難道就少了?爺隻能答應你女眷不入娼門,發賣為奴是難免的,男子八歲以上死罪,八歲以下流放,三歲以下隨母為奴。”
頓了頓又道:
“你也別想跟我討價還價,實際於我而言,你用處不大,隻要把你困在這府中數日,爺想做的自然能做成。”
齊總督長歎一聲,他有六個兒子,最小的也近弱冠,怕是性命不保。
膝下另有幾個孫兒女,小的幾個想來命是保住了。
隻是族裏不知多少八歲以下幼兒,被流亡前往西北東北苦寒之地,怕是留住性命,也熬不過那風雪酷寒。
如十四爺所言,如今他半點討價還價的餘地也沒有,隻能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吞。
十四爺倒沒有過分地磋磨姓齊的,隻讓他在內院待著。
吃喝雖不精致,卻也不過分簡陋,每頓餐食三菜一湯,幹幹淨淨。
齊總督不知道十四爺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按說他這府裏的來往信件公函都被截住,他幾個親信的幕僚也早被轄製住。
信函,供詞,以及私庫裏的來往賬目,足夠十四爺拿下江南地麵上所有的官僚富戶。
十四爺這般拘著他數日,又不聞不問,是何用意?
三日後,十四爺過來,讓他在一封密函上簽字蓋印。
齊總督打眼一看,竟是給那秦姨娘弟弟,秦大當家的。
他不禁苦笑,這十四爺實在精明。
若是大張旗鼓地拿了罪證去捉拿兩江官僚,這漕幫頭目自然聞風而逃,往江麵水寨裏去。
十四爺饒是有精兵火器,不善水麵作戰,也奈何不了他們。
如今看來,顯然是要擺鴻門宴,把秦大當家的誑到金陵城裏來,才好拿下這賊首,收服漕幫。
齊總督別無他法,隻能乖乖簽字用印,簽好後才問:
“十四爺,能不能讓齊某見見老母與夫人,還有幾個孩兒?”
十四爺拿著他簽好字的信函,吹吹上麵未幹的墨跡,悠然道:
“你放心,她們比你過得舒坦,等爺的大事辦好了,自然會讓你們見上一麵。”
齊總督神色黯然,他知道,見上一麵,自己就該被押解進京,此生怕是永別。
悔不該當初,欲壑難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