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下水救人
除了我,全家都穿越了 作者:我就愛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一邊。
向晴這邊收到了很多向建國送來的蘑菇,真是蘑菇大豐收了。
今天程素錦已經好多了,見到肉也不再覺得惡心了,所以她挑撿了一些蘑菇打算和昨天的五花肉片炒一個菜。中午配上香噴噴的大米飯,和新鮮的蘸醬菜。那叫一個美味。
至於更多的蘑菇怕放不住,向鳳英和老太太便找出了幾個蓋簾,將這些蘑菇鋪在上麵放在廚房裏,打算讓裏麵蓋住了蓋子的低溫炭火烘烤,將它們製成幹蘑菇後再收起來。
古代位麵。
劉村長給村裏人分完了豬肉,自家留了一條野豬後腿,剩下的一些豬下水、排骨之類的,都多分給了村裏的一些條件不太好,或者是來幫了忙的村民。
其中村裏有個赤腳大夫,特意的要走了豬肚。據說這種野豬食性雜,野豬消化功能強大,野豬肚入藥可以專門治療一些積年的老胃病。
今天流溪村裏的人們都算大豐收,既有蘑菇,又有豬肉。人們都喜滋滋的回家做飯去了。
中午王氏做了新鮮的蘑菇炒豬肉片,蘑菇鮮湯,燉排骨,還燜了香噴噴的米飯。
自從向建國來了以後,劉家的夥食那是直線上升。
吃過午飯,劉家三個兒子就要出門,之前向建國以為他們都是去地裏幹農活。
現在才知道,原來他們都是上午去地裏幹活。下午牽著騾子去隔壁村裏一戶工匠人家幫工。
同時還能學習一些木匠和石匠的手藝。
村長家的石碾子就是從那戶人家買來的。
村裏人大部分的木桌木凳也是從那家買來的。
兩家人有些交情,所以劉家三個兒子每天下午都去學手藝。
劉村長確認了向建國確實是嫌棄野豬肉,而且他也知道對方是真的不在乎這點東西。
便做主將那條留下來的野豬後腿讓兒子帶去他們師傅家裏。
向建國聽說對方家裏既有木匠,又有石匠,於是來了興趣,說自己想要兩個打水的木桶,和一個大浴桶。讓劉家三子幫著問一下能不能做,錢不是問題。
劉家三子滿口答應著走了。
下午向建國閑來無事,打算在村裏走走,劉村長自是同他一起,二人不知不覺的走到了溪水邊上,還能看到散養的鴨子在溪邊梳理羽毛。
劉村長跟向建國說起了流溪村的由來。
原來流溪村裏有條河道。趕上雨水大的時候就是河,雨水小的時候就是溪。
這條河道每年除了汛期變成河以外,平時都是小溪。所以這裏就叫做流溪村。
現在正值夏季,也正是汛期的時候。
劉村長正說著,遠處突然傳來小孩子的哭嚎聲,又聽有小孩在叫喊:“不好了,狗娃子淹水了!”
二人一聽有孩子淹水了,立即向那個地方奔跑過去。
隻見寬闊的河裏有個小孩正在撲騰,眼看離著岸邊越來越遠。河邊上有幾個孩子嚇得臉色蒼白,年紀小些的孩子張著嘴哇哇大哭。
劉村長不善水性,不禁氣的大罵:“這群狗崽子!天天罵著不許到河邊玩,就是不聽話!”
而旁邊向建國二話不說,撲通一聲跳進了水裏。
向建國會遊泳。他當初為了減肥和健身,專門辦了遊泳卡,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去泳池裏遊幾圈。
此時正是他的遊泳技能派上用場的時候,隻見幾個自由泳的動作下來,他飛速接近了那個浮浮沉沉的小娃子。
他托舉著那娃子,快速的遊向岸邊。
隻是水流撐開了他肥大的古裝衣袍,竟然有一條大魚鑽進他的懷裏被兜住了。
感受著懷裏的大魚正在掙紮,向建國靈機一動,他將大魚收進了空間裏。
劉村長見到向建國下水本來有些著急,但見他絲滑無比的遊泳技術,遊刃有餘的將那個小娃子托舉著向岸邊遊來,就放下了心。
這邊。
向晴他們見到向建國下水救人,一時也是有些緊張,但見他不但輕鬆的托著小孩往岸上遊,還往空間裏送了一條大魚,頓時哭笑不得。
向晴將大魚從空間裏取出來。
不知道為什麽,取出的魚已經死了。
這是一條草魚,足有七八斤重,很是肥美。
向鳳英接過這條魚,先放到水盆裏泡上,打算等一會再帶到廚房裏去刮鱗去內髒。
五花肉和排骨今天正好都被一家人吃完了。
晚上正好可以燉魚吃了。
王老太太本來上午和了一些麵放在廚房裏發著,打算晚上蒸饅頭。
這下有了魚,正好可以做鐵鍋燉魚,邊上貼發麵卷子。
該說不說,自從向建國穿越到了古代,他們一家子的夥食也是直線上升。
古代位麵裏。
向建國將溺水的小娃子帶上岸,連忙給他按著腹部擠壓,小孩吐出了不少水,然後哇哇大哭。
這時候已經有幾個村裏的大人飛奔了過來。見到這一幕都放下心來,他們有的看見自家的娃子也在這裏,直接脫了鞋用鞋底子連抽帶罵的教訓起了孩子。
一時間嗚嗚哇哇的孩子哭聲響做一團。
一對年輕夫妻飛跑過來,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向建國麵前。
“多謝恩人救了我家狗娃子!”女人摟著孩子,哭著對向建國說道。男人也是一臉感激。
狗娃子是他家的小兒子,雖然淘氣了些,但也是心頭肉,若是真就這麽沒了,那要痛死個人了。
“趕緊起來,快回家請個大夫,這孩子受了驚嚇,擔心晚上發燒!”
向建國扶起其中的男人。連忙說道。
劉村長也上前說道:“快別哭了,給娃子請大夫要緊!讓你們平日裏叮囑娃子別來河裏玩兒,這有多危險你們不知道嗎?大人掉進去都夠嗆,何況是娃子了!”
他說完,又衝著其他的村民喊到:“以後不許娃子們來這深水的地方玩!哪個不聽話的鞋底子伺候!“
村名們都連連應聲,一個個的揪著自己孩子的耳朵提溜回家了。
這對夫妻二人對著向建國千恩萬謝,然後連忙抱著孩子去請村裏的赤腳大夫。
劉村長這才對向建國感謝道:“向老弟呀,多虧你出手相助,不然這對夫妻倆的孩子可就保不住咯!”
向晴這邊收到了很多向建國送來的蘑菇,真是蘑菇大豐收了。
今天程素錦已經好多了,見到肉也不再覺得惡心了,所以她挑撿了一些蘑菇打算和昨天的五花肉片炒一個菜。中午配上香噴噴的大米飯,和新鮮的蘸醬菜。那叫一個美味。
至於更多的蘑菇怕放不住,向鳳英和老太太便找出了幾個蓋簾,將這些蘑菇鋪在上麵放在廚房裏,打算讓裏麵蓋住了蓋子的低溫炭火烘烤,將它們製成幹蘑菇後再收起來。
古代位麵。
劉村長給村裏人分完了豬肉,自家留了一條野豬後腿,剩下的一些豬下水、排骨之類的,都多分給了村裏的一些條件不太好,或者是來幫了忙的村民。
其中村裏有個赤腳大夫,特意的要走了豬肚。據說這種野豬食性雜,野豬消化功能強大,野豬肚入藥可以專門治療一些積年的老胃病。
今天流溪村裏的人們都算大豐收,既有蘑菇,又有豬肉。人們都喜滋滋的回家做飯去了。
中午王氏做了新鮮的蘑菇炒豬肉片,蘑菇鮮湯,燉排骨,還燜了香噴噴的米飯。
自從向建國來了以後,劉家的夥食那是直線上升。
吃過午飯,劉家三個兒子就要出門,之前向建國以為他們都是去地裏幹農活。
現在才知道,原來他們都是上午去地裏幹活。下午牽著騾子去隔壁村裏一戶工匠人家幫工。
同時還能學習一些木匠和石匠的手藝。
村長家的石碾子就是從那戶人家買來的。
村裏人大部分的木桌木凳也是從那家買來的。
兩家人有些交情,所以劉家三個兒子每天下午都去學手藝。
劉村長確認了向建國確實是嫌棄野豬肉,而且他也知道對方是真的不在乎這點東西。
便做主將那條留下來的野豬後腿讓兒子帶去他們師傅家裏。
向建國聽說對方家裏既有木匠,又有石匠,於是來了興趣,說自己想要兩個打水的木桶,和一個大浴桶。讓劉家三子幫著問一下能不能做,錢不是問題。
劉家三子滿口答應著走了。
下午向建國閑來無事,打算在村裏走走,劉村長自是同他一起,二人不知不覺的走到了溪水邊上,還能看到散養的鴨子在溪邊梳理羽毛。
劉村長跟向建國說起了流溪村的由來。
原來流溪村裏有條河道。趕上雨水大的時候就是河,雨水小的時候就是溪。
這條河道每年除了汛期變成河以外,平時都是小溪。所以這裏就叫做流溪村。
現在正值夏季,也正是汛期的時候。
劉村長正說著,遠處突然傳來小孩子的哭嚎聲,又聽有小孩在叫喊:“不好了,狗娃子淹水了!”
二人一聽有孩子淹水了,立即向那個地方奔跑過去。
隻見寬闊的河裏有個小孩正在撲騰,眼看離著岸邊越來越遠。河邊上有幾個孩子嚇得臉色蒼白,年紀小些的孩子張著嘴哇哇大哭。
劉村長不善水性,不禁氣的大罵:“這群狗崽子!天天罵著不許到河邊玩,就是不聽話!”
而旁邊向建國二話不說,撲通一聲跳進了水裏。
向建國會遊泳。他當初為了減肥和健身,專門辦了遊泳卡,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去泳池裏遊幾圈。
此時正是他的遊泳技能派上用場的時候,隻見幾個自由泳的動作下來,他飛速接近了那個浮浮沉沉的小娃子。
他托舉著那娃子,快速的遊向岸邊。
隻是水流撐開了他肥大的古裝衣袍,竟然有一條大魚鑽進他的懷裏被兜住了。
感受著懷裏的大魚正在掙紮,向建國靈機一動,他將大魚收進了空間裏。
劉村長見到向建國下水本來有些著急,但見他絲滑無比的遊泳技術,遊刃有餘的將那個小娃子托舉著向岸邊遊來,就放下了心。
這邊。
向晴他們見到向建國下水救人,一時也是有些緊張,但見他不但輕鬆的托著小孩往岸上遊,還往空間裏送了一條大魚,頓時哭笑不得。
向晴將大魚從空間裏取出來。
不知道為什麽,取出的魚已經死了。
這是一條草魚,足有七八斤重,很是肥美。
向鳳英接過這條魚,先放到水盆裏泡上,打算等一會再帶到廚房裏去刮鱗去內髒。
五花肉和排骨今天正好都被一家人吃完了。
晚上正好可以燉魚吃了。
王老太太本來上午和了一些麵放在廚房裏發著,打算晚上蒸饅頭。
這下有了魚,正好可以做鐵鍋燉魚,邊上貼發麵卷子。
該說不說,自從向建國穿越到了古代,他們一家子的夥食也是直線上升。
古代位麵裏。
向建國將溺水的小娃子帶上岸,連忙給他按著腹部擠壓,小孩吐出了不少水,然後哇哇大哭。
這時候已經有幾個村裏的大人飛奔了過來。見到這一幕都放下心來,他們有的看見自家的娃子也在這裏,直接脫了鞋用鞋底子連抽帶罵的教訓起了孩子。
一時間嗚嗚哇哇的孩子哭聲響做一團。
一對年輕夫妻飛跑過來,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向建國麵前。
“多謝恩人救了我家狗娃子!”女人摟著孩子,哭著對向建國說道。男人也是一臉感激。
狗娃子是他家的小兒子,雖然淘氣了些,但也是心頭肉,若是真就這麽沒了,那要痛死個人了。
“趕緊起來,快回家請個大夫,這孩子受了驚嚇,擔心晚上發燒!”
向建國扶起其中的男人。連忙說道。
劉村長也上前說道:“快別哭了,給娃子請大夫要緊!讓你們平日裏叮囑娃子別來河裏玩兒,這有多危險你們不知道嗎?大人掉進去都夠嗆,何況是娃子了!”
他說完,又衝著其他的村民喊到:“以後不許娃子們來這深水的地方玩!哪個不聽話的鞋底子伺候!“
村名們都連連應聲,一個個的揪著自己孩子的耳朵提溜回家了。
這對夫妻二人對著向建國千恩萬謝,然後連忙抱著孩子去請村裏的赤腳大夫。
劉村長這才對向建國感謝道:“向老弟呀,多虧你出手相助,不然這對夫妻倆的孩子可就保不住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