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一邊說著話,一邊把剛剛炮製完成的聖旨交給溫嶠。
溫嶠上下看了一番,說道,
“整體上大差不差,隻有這四個字——敬遜爾位,應該改成‘使攝萬機’。”
“這又是為什麽?這不是一個意思嘛?”
“自然不一樣,現在皇帝還活著,隻是被擄到了平陽。”
宋哲點了點頭,又照著溫嶠的意見重新寫了一版,這才蓋上玉璽。
溫嶠看後點了點頭,說道,
“事不宜遲,你現在就帶著聖旨動身吧。”
“末將怎麽敢搶了太真兄的勸進首功?”
“功成不必在我,再說了,這也不一定就是什麽功勞。與其爭一些虛名,還不如多和幾個姑娘談談心,來得快活。”
“太真兄,如果有人向末將詢問起你,末將該如何對答?”
“實話實說就行,不需要替我隱瞞什麽。”
“連末將給了太真兄多少好處,也要講嘛?”
“當然要講了,不然,我不就白幫你了。”
“末將知道了。”
宋哲卷好聖旨後,出了城,過了江,一路不敢停歇的到了琅琊。
剛到了琅琊,宋哲就發現路上堵滿了大大小小的官員,甚至連那位假意醉眠花船的劉隗,也跑到了他的前麵。
隻是同樣被一堆人擠在城門口,進又進不去,出也出不來。
劉隗本來想玩個心眼,敢個時間差,搶下這首進之功,結果卻被擁擠的人浪按在城門的乳釘上反複摩擦。
劉隗正在犯愁的時候,迎著陽光,來了一匹快馬,遮擋住一些光芒,才看到馬上之人正是幾天前一起在花船裏密謀的宋哲。
劉隗心念一轉,高聲喊道,
“來人莫非是平東將軍宋哲,想必是帶了聖旨前來吧?諸位還不讓出一條路來?宋將軍,快隨我來見琅琊王。”
這一聲喊後,人浪中閃出一條縫來,宋哲扽著馬韁繩小心的從人縫中鑽進去。
劉隗上前接過韁繩,再頭前帶路,一邊向前,一邊喊著聖旨降臨。
這才從城門顧湧到王府門口,宋哲下馬等候,劉隗上前交涉一番。
王府之人,一聽是聖旨到了,連忙打開大門,一路鋪掃著,將二人一路引到了正堂之外。
隔著還有十幾丈,宋哲、劉隗就聽到裏麵哭嚎聲不斷,也隔著影壁看到了些許出殯的白素。
兩人再想往裏進時,就被影壁前站著的王導攔了下來,盤問了起來,
“從長安到這裏,平東將軍一路保護聖旨,辛苦了。”
“不敢欺瞞右將軍,這聖旨是前幾日末將在建康的花船裏,和這位劉大人一起偽造的。”
宋哲一點也拐彎,直接攤牌不裝了,他始終相信一個道理,錢比人情真,再怎麽說,他這上上下下都打點到了。
就算是一手遮了一半天的王導,也不能伸手打笑臉吧?
果然,就在劉隗還在嗔怒的時候,王導已經表明了態度,
“宋將軍這一路奔波勞累,不如先歇上一歇,等上一等,不知道宋將軍意下如何?”
劉隗隻怕首進的功勞被奪了走,連忙搶出來要說什麽,卻被行伍出身的宋哲一伸手攔在身後,
“溫太真囑咐過末將,讓末將一切聽從右將軍的安排。那末將就先告辭了。”
說完,拉起被他扒拉倒地的劉隗,就隨著下人離開了正堂,到一旁的耳房休息等待。
直到兩人坐定之後,宋哲才放開劉隗的袖子。
劉隗不解的問道,
“難道,宋將軍不稀罕這首進之功?”
“大連兄,你許是讓琅琊王寶貝慣了,失了分寸,我且問你,琅琊王有讓你擅離職守,從建康城渡江來琅琊嘛?”
“沒有啊,可這種事情,不是全靠自覺嘛,等著旨意辦事,那不成了傻子了?”
“大連兄,你這有點聰明沒用到地方上,你看看太真兄,那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知道什麽可以沾,什麽不可以沾。末將要不是實在脫不開關係,也會和太真兄一樣,多喝兩口酒,多談兩次人生。”
“宋將軍這話,怎麽也越說越高深了。”
“沒有的事情,你看今天這個肅穆的樣子,你現在去勸進,隻有一個結果,被臭罵包藏禍心,然後一刀砍了。”
“你身上不是還有聖旨嘛?”
“可這聖旨是假的。”
“哎,都怪你那麽早就告訴王導真相。”
“你覺得我不說,他就不知道嗎?那花船是誰的船?溫嶠的夫人又姓什麽?”
“你是說,溫嶠就是領了王導的命令,逼著你我二人偽造聖旨?”
“那不然哪?憑借他一個司空長史的身份,在建康城一點根基都沒有,怎麽就敢做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那你這樣一說,我那些事情……額~我是說,如果沒有人勸進的話,豈不是要一直耗在這裏?”
“大連兄,我可什麽也沒聽見。我現在鞍馬勞頓,已經睡著了。”
宋哲用鼾聲謝絕了劉隗的進一步交流,劉隗也隻能問王府的小廝,
“小哥,你可知道現在誰在正堂之中,還有多久能輪到我們?”
小廝瞥了一眼劉隗,默默的把身體轉了過去。
“你這小廝,怎麽……”
劉隗剛要發飆,被宋哲攔了下來,然後一錠金子就不小心掉在地上,滾到了小廝的腳下。
那小廝一腳踩住,再轉身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滿臉的笑意,
“二位大人勿怪,小的這幾天也實在是疲憊,剛才打了個小盹。現在在正堂裏的正是琅琊王和幾位王子。”
“明白了吧?先休息一會兒吧,這三辭三讓的流程,才剛開始哪。”
宋哲一把將劉隗按在床上,二人同榻而眠。
正堂之中,
司馬睿的已經哭幹了眼淚,通紅的眼珠似乎就要奪眶而出。
一旁一起陪著哭的幾個兒子,也都跟著悲傷。
又哭了許久後,司馬紹才說道,
“父王,兒臣們知道你要抬棺出戰的決心,隻是您老人家也得考慮自己的身體。您都兩天水米未進了,再這樣下去,損傷了身體,豈不是做兒子的不孝?”
“阿紹,你怎麽能說出這麽冰冷的話,為父多少次教導你,我王室血脈,與國同休,為父聽到長安陷落,陛下北狩,心急如焚,五髒俱裂,哪裏還能吃得下飯。別說是損傷了身體,如果能換陛下還居舊都,就算搭上為父這具殘軀又算得了什麽?你給我跪遠一些,莫讓我在列祖列宗之前丟臉。”
司馬紹很配合的往後挪了幾個位置,司馬裒頂上來繼續勸道,
“父王息怒,兄長也是著急父王的身體,一時才說錯了話。如今胡奴猖獗,肆虐中原,要迎回陛下,克複中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還望父王以江山社稷為重,忍痛進一些餐。”
司馬睿點了點頭,接過旁邊人遞上來的一碗飯,還沒有吃兩口,就又把碗放下,嚎啕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說道,
“哎,孤現在一看到這米飯,就想到陛下還在平陽受苦受辱,還怎麽吃得下一點,快把它撤下去。待孤素服三日,告慰了列祖列宗,孤必親率領江南六州將士,北伐中原,迎回陛下,以報陛下天恩於萬一。”
司馬裒等司馬睿的情緒抒發的差不多了,才又說道,
“父王,兒臣知道您老人家一下為江山社稷,一下為天下百姓,不計較那些功名利祿,高官厚位。但眼下神州淪陷半壁,蒼生塗塗,中原之地,雖有百萬之民,而各自為戰,甚至相互攻伐。兒臣鬥膽請父王以丞相之位,暫攝天下,引領中原百萬之民,共同北伐胡奴。”
司馬睿當即就怒了,拿著手裏的佩劍,就要作勢去砍司馬裒,
“豎子,你是要天下人恥笑我司馬家,兄不友弟不恭,父不慈子不孝嘛?把他給孤轟出王府,麵壁思過三個月。”
司馬裒也完成任務退了下來,接著司馬衝繼續勸道,
“父王,兩位兄長的話,雖然欠些火候,但卻是天下千萬臣民之心,就算父王要責罰兒臣,兒臣也還是要說,請父王暫攝萬機。”
“反了,都反了,孤怎麽生出這麽一群逆子,陛下還在平陽受辱,你們倒想著加官進爵,你們良心都去哪裏了?看孤砍不死你。”
司馬睿的劍已經出鞘,追著司馬衝就砍了起來,司馬衝幾個走位 就到了鄭阿春身邊。
鄭阿春毫不猶豫的擋在司馬衝麵前,說道,
“大王讓臣妾教導三位王子,他們若是有錯處冒犯了大王,那就請大王把罪責都算在臣妾教導無方上吧?臣妾和三位王子,也絕沒有私心,要說有心,也是天下浩浩蕩蕩的公心。”
司馬睿見這家庭戲演的差不多了,就收劍歎息道,
“愛妃,孤又怎麽不知道你們的心思哪?隻是這齊國的鄒忌說過,愛妃愛重,兒子私重,都關心孤太甚,反而讓孤聽不到更多的聲音。”
司馬睿說完這話,停頓了很久後,才又說,
“現在天下的局麵確實不堪,但宣帝的子嗣還很多,王叔王兄賢明得也不少,不是有個民謠,五馬遊渡江,一馬化為龍嘛?孤想著和丞相府的各位商議一下,看看推薦哪位宗親擔此重任。”
話音未落,西陽王羕、南頓王宗、汝南王佑、彭城王雄四人趕忙進來,紛紛拔出劍來要自刎。
司馬睿連忙說道,
“諸位王叔王兄,這是要幹什麽?”
西陽王羕說道,
“大王,我等雖然也是宗室,但於國家無功,於百姓無利,何德何能可以統帥天下,大王如果非要逼我等登上那個位置,我等也隻有以死明誌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羕王叔,你這是幹什麽啊,咱們都是一家人,同為宣帝血脈,論賢論長,你都比我合適的多。”
“大王,莫要再說這話,若是太平時日,我還真就有這個和大王爭雄之心,但我也知道自己的才能,治一個小小的西陽縣,都尚且誌大才疏,更別說是這江山社稷。大王若還要堅持,那我就隻有死在當場。”
西陽王羕也不來假的,直接橫劍就在脖子上剌出了血痕,鮮血順著劍就流淌下來。
“哎,你們怎麽都來逼我,日後人們會怎麽說我?會說我,陛下北狩,不思勤王,反倒竊取社稷。”
司馬睿上前奪下西陽王手中寶劍,全然不顧是空手入劍刃,血也滴到了地上。
西陽王羕繼續勸道,
“大王,國難思賢君,還請大王看在天下蒼生的份上,不要再推辭了。”
“這……”
司馬睿轉頭看向剩下幾位王爺,南頓王、彭城王、汝南王也紛紛表示和西陽王想得一致。
五馬渡江,一馬化龍的那一馬,隻能是琅琊王。
司馬睿又歎了一口氣,說道,
“哎,既然如此,我就以丞相身份,頒布命令……”
司馬睿的話還沒說完,堂外就有人喊道,
“聖旨到,琅琊王接旨。”
宋哲隨著這一聲,來到了正堂之上,朗聲宣讀聖旨。
聽完了聖旨,司馬睿再次扶棺而哭,
“孤,是晉國的罪人,致使陛下遭此劫難,唯有赴湯蹈火、死節守義,替陛下報國都被破之恥,方能贖罪於萬一。孤本心隻是想做好琅琊王,為陛下牧守一方,奈何形勢所迫,諸賢所逼,唯有一死以證孤的忠心。”
說完,一頭就撞在棺材上,暈死了過去。
司馬睿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看到不管是自己那幾個兒子,還是王叔王兄,又或者王導桓宣這樣的州刺史,都準備自刎。
“哎,你們這是害苦了孤啊。如今陛下由在,孤萬萬不敢僭越一步。”
還好,大臣裏有的是聰明人,王導立刻站出來給大家科普了一下當年司馬昭晉位晉王的曆史小常識。
司馬睿也迫於無奈的點了點頭說道,
“諸公說好了啊,孤這個晉王,是個假王,全然是為了團結人心,如果諸公還有什麽別的想法,孤即便是再撞三次,也不會後退半步了。”
各位王公大臣紛紛誇讚一波司馬睿的高風亮節。
自然而然的,為了更加團結人心,
琅琊王世子順理成章的成了晉王太子,宣城公也就成了新的琅琊王,東海王世子也繼位東海王。
西陽王羕加了太保,右將軍王導也成了驃騎將軍,餘下一起來湊人頭的各位,也自然是各有封賞。
溫嶠上下看了一番,說道,
“整體上大差不差,隻有這四個字——敬遜爾位,應該改成‘使攝萬機’。”
“這又是為什麽?這不是一個意思嘛?”
“自然不一樣,現在皇帝還活著,隻是被擄到了平陽。”
宋哲點了點頭,又照著溫嶠的意見重新寫了一版,這才蓋上玉璽。
溫嶠看後點了點頭,說道,
“事不宜遲,你現在就帶著聖旨動身吧。”
“末將怎麽敢搶了太真兄的勸進首功?”
“功成不必在我,再說了,這也不一定就是什麽功勞。與其爭一些虛名,還不如多和幾個姑娘談談心,來得快活。”
“太真兄,如果有人向末將詢問起你,末將該如何對答?”
“實話實說就行,不需要替我隱瞞什麽。”
“連末將給了太真兄多少好處,也要講嘛?”
“當然要講了,不然,我不就白幫你了。”
“末將知道了。”
宋哲卷好聖旨後,出了城,過了江,一路不敢停歇的到了琅琊。
剛到了琅琊,宋哲就發現路上堵滿了大大小小的官員,甚至連那位假意醉眠花船的劉隗,也跑到了他的前麵。
隻是同樣被一堆人擠在城門口,進又進不去,出也出不來。
劉隗本來想玩個心眼,敢個時間差,搶下這首進之功,結果卻被擁擠的人浪按在城門的乳釘上反複摩擦。
劉隗正在犯愁的時候,迎著陽光,來了一匹快馬,遮擋住一些光芒,才看到馬上之人正是幾天前一起在花船裏密謀的宋哲。
劉隗心念一轉,高聲喊道,
“來人莫非是平東將軍宋哲,想必是帶了聖旨前來吧?諸位還不讓出一條路來?宋將軍,快隨我來見琅琊王。”
這一聲喊後,人浪中閃出一條縫來,宋哲扽著馬韁繩小心的從人縫中鑽進去。
劉隗上前接過韁繩,再頭前帶路,一邊向前,一邊喊著聖旨降臨。
這才從城門顧湧到王府門口,宋哲下馬等候,劉隗上前交涉一番。
王府之人,一聽是聖旨到了,連忙打開大門,一路鋪掃著,將二人一路引到了正堂之外。
隔著還有十幾丈,宋哲、劉隗就聽到裏麵哭嚎聲不斷,也隔著影壁看到了些許出殯的白素。
兩人再想往裏進時,就被影壁前站著的王導攔了下來,盤問了起來,
“從長安到這裏,平東將軍一路保護聖旨,辛苦了。”
“不敢欺瞞右將軍,這聖旨是前幾日末將在建康的花船裏,和這位劉大人一起偽造的。”
宋哲一點也拐彎,直接攤牌不裝了,他始終相信一個道理,錢比人情真,再怎麽說,他這上上下下都打點到了。
就算是一手遮了一半天的王導,也不能伸手打笑臉吧?
果然,就在劉隗還在嗔怒的時候,王導已經表明了態度,
“宋將軍這一路奔波勞累,不如先歇上一歇,等上一等,不知道宋將軍意下如何?”
劉隗隻怕首進的功勞被奪了走,連忙搶出來要說什麽,卻被行伍出身的宋哲一伸手攔在身後,
“溫太真囑咐過末將,讓末將一切聽從右將軍的安排。那末將就先告辭了。”
說完,拉起被他扒拉倒地的劉隗,就隨著下人離開了正堂,到一旁的耳房休息等待。
直到兩人坐定之後,宋哲才放開劉隗的袖子。
劉隗不解的問道,
“難道,宋將軍不稀罕這首進之功?”
“大連兄,你許是讓琅琊王寶貝慣了,失了分寸,我且問你,琅琊王有讓你擅離職守,從建康城渡江來琅琊嘛?”
“沒有啊,可這種事情,不是全靠自覺嘛,等著旨意辦事,那不成了傻子了?”
“大連兄,你這有點聰明沒用到地方上,你看看太真兄,那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知道什麽可以沾,什麽不可以沾。末將要不是實在脫不開關係,也會和太真兄一樣,多喝兩口酒,多談兩次人生。”
“宋將軍這話,怎麽也越說越高深了。”
“沒有的事情,你看今天這個肅穆的樣子,你現在去勸進,隻有一個結果,被臭罵包藏禍心,然後一刀砍了。”
“你身上不是還有聖旨嘛?”
“可這聖旨是假的。”
“哎,都怪你那麽早就告訴王導真相。”
“你覺得我不說,他就不知道嗎?那花船是誰的船?溫嶠的夫人又姓什麽?”
“你是說,溫嶠就是領了王導的命令,逼著你我二人偽造聖旨?”
“那不然哪?憑借他一個司空長史的身份,在建康城一點根基都沒有,怎麽就敢做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那你這樣一說,我那些事情……額~我是說,如果沒有人勸進的話,豈不是要一直耗在這裏?”
“大連兄,我可什麽也沒聽見。我現在鞍馬勞頓,已經睡著了。”
宋哲用鼾聲謝絕了劉隗的進一步交流,劉隗也隻能問王府的小廝,
“小哥,你可知道現在誰在正堂之中,還有多久能輪到我們?”
小廝瞥了一眼劉隗,默默的把身體轉了過去。
“你這小廝,怎麽……”
劉隗剛要發飆,被宋哲攔了下來,然後一錠金子就不小心掉在地上,滾到了小廝的腳下。
那小廝一腳踩住,再轉身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滿臉的笑意,
“二位大人勿怪,小的這幾天也實在是疲憊,剛才打了個小盹。現在在正堂裏的正是琅琊王和幾位王子。”
“明白了吧?先休息一會兒吧,這三辭三讓的流程,才剛開始哪。”
宋哲一把將劉隗按在床上,二人同榻而眠。
正堂之中,
司馬睿的已經哭幹了眼淚,通紅的眼珠似乎就要奪眶而出。
一旁一起陪著哭的幾個兒子,也都跟著悲傷。
又哭了許久後,司馬紹才說道,
“父王,兒臣們知道你要抬棺出戰的決心,隻是您老人家也得考慮自己的身體。您都兩天水米未進了,再這樣下去,損傷了身體,豈不是做兒子的不孝?”
“阿紹,你怎麽能說出這麽冰冷的話,為父多少次教導你,我王室血脈,與國同休,為父聽到長安陷落,陛下北狩,心急如焚,五髒俱裂,哪裏還能吃得下飯。別說是損傷了身體,如果能換陛下還居舊都,就算搭上為父這具殘軀又算得了什麽?你給我跪遠一些,莫讓我在列祖列宗之前丟臉。”
司馬紹很配合的往後挪了幾個位置,司馬裒頂上來繼續勸道,
“父王息怒,兄長也是著急父王的身體,一時才說錯了話。如今胡奴猖獗,肆虐中原,要迎回陛下,克複中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還望父王以江山社稷為重,忍痛進一些餐。”
司馬睿點了點頭,接過旁邊人遞上來的一碗飯,還沒有吃兩口,就又把碗放下,嚎啕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說道,
“哎,孤現在一看到這米飯,就想到陛下還在平陽受苦受辱,還怎麽吃得下一點,快把它撤下去。待孤素服三日,告慰了列祖列宗,孤必親率領江南六州將士,北伐中原,迎回陛下,以報陛下天恩於萬一。”
司馬裒等司馬睿的情緒抒發的差不多了,才又說道,
“父王,兒臣知道您老人家一下為江山社稷,一下為天下百姓,不計較那些功名利祿,高官厚位。但眼下神州淪陷半壁,蒼生塗塗,中原之地,雖有百萬之民,而各自為戰,甚至相互攻伐。兒臣鬥膽請父王以丞相之位,暫攝天下,引領中原百萬之民,共同北伐胡奴。”
司馬睿當即就怒了,拿著手裏的佩劍,就要作勢去砍司馬裒,
“豎子,你是要天下人恥笑我司馬家,兄不友弟不恭,父不慈子不孝嘛?把他給孤轟出王府,麵壁思過三個月。”
司馬裒也完成任務退了下來,接著司馬衝繼續勸道,
“父王,兩位兄長的話,雖然欠些火候,但卻是天下千萬臣民之心,就算父王要責罰兒臣,兒臣也還是要說,請父王暫攝萬機。”
“反了,都反了,孤怎麽生出這麽一群逆子,陛下還在平陽受辱,你們倒想著加官進爵,你們良心都去哪裏了?看孤砍不死你。”
司馬睿的劍已經出鞘,追著司馬衝就砍了起來,司馬衝幾個走位 就到了鄭阿春身邊。
鄭阿春毫不猶豫的擋在司馬衝麵前,說道,
“大王讓臣妾教導三位王子,他們若是有錯處冒犯了大王,那就請大王把罪責都算在臣妾教導無方上吧?臣妾和三位王子,也絕沒有私心,要說有心,也是天下浩浩蕩蕩的公心。”
司馬睿見這家庭戲演的差不多了,就收劍歎息道,
“愛妃,孤又怎麽不知道你們的心思哪?隻是這齊國的鄒忌說過,愛妃愛重,兒子私重,都關心孤太甚,反而讓孤聽不到更多的聲音。”
司馬睿說完這話,停頓了很久後,才又說,
“現在天下的局麵確實不堪,但宣帝的子嗣還很多,王叔王兄賢明得也不少,不是有個民謠,五馬遊渡江,一馬化為龍嘛?孤想著和丞相府的各位商議一下,看看推薦哪位宗親擔此重任。”
話音未落,西陽王羕、南頓王宗、汝南王佑、彭城王雄四人趕忙進來,紛紛拔出劍來要自刎。
司馬睿連忙說道,
“諸位王叔王兄,這是要幹什麽?”
西陽王羕說道,
“大王,我等雖然也是宗室,但於國家無功,於百姓無利,何德何能可以統帥天下,大王如果非要逼我等登上那個位置,我等也隻有以死明誌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羕王叔,你這是幹什麽啊,咱們都是一家人,同為宣帝血脈,論賢論長,你都比我合適的多。”
“大王,莫要再說這話,若是太平時日,我還真就有這個和大王爭雄之心,但我也知道自己的才能,治一個小小的西陽縣,都尚且誌大才疏,更別說是這江山社稷。大王若還要堅持,那我就隻有死在當場。”
西陽王羕也不來假的,直接橫劍就在脖子上剌出了血痕,鮮血順著劍就流淌下來。
“哎,你們怎麽都來逼我,日後人們會怎麽說我?會說我,陛下北狩,不思勤王,反倒竊取社稷。”
司馬睿上前奪下西陽王手中寶劍,全然不顧是空手入劍刃,血也滴到了地上。
西陽王羕繼續勸道,
“大王,國難思賢君,還請大王看在天下蒼生的份上,不要再推辭了。”
“這……”
司馬睿轉頭看向剩下幾位王爺,南頓王、彭城王、汝南王也紛紛表示和西陽王想得一致。
五馬渡江,一馬化龍的那一馬,隻能是琅琊王。
司馬睿又歎了一口氣,說道,
“哎,既然如此,我就以丞相身份,頒布命令……”
司馬睿的話還沒說完,堂外就有人喊道,
“聖旨到,琅琊王接旨。”
宋哲隨著這一聲,來到了正堂之上,朗聲宣讀聖旨。
聽完了聖旨,司馬睿再次扶棺而哭,
“孤,是晉國的罪人,致使陛下遭此劫難,唯有赴湯蹈火、死節守義,替陛下報國都被破之恥,方能贖罪於萬一。孤本心隻是想做好琅琊王,為陛下牧守一方,奈何形勢所迫,諸賢所逼,唯有一死以證孤的忠心。”
說完,一頭就撞在棺材上,暈死了過去。
司馬睿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看到不管是自己那幾個兒子,還是王叔王兄,又或者王導桓宣這樣的州刺史,都準備自刎。
“哎,你們這是害苦了孤啊。如今陛下由在,孤萬萬不敢僭越一步。”
還好,大臣裏有的是聰明人,王導立刻站出來給大家科普了一下當年司馬昭晉位晉王的曆史小常識。
司馬睿也迫於無奈的點了點頭說道,
“諸公說好了啊,孤這個晉王,是個假王,全然是為了團結人心,如果諸公還有什麽別的想法,孤即便是再撞三次,也不會後退半步了。”
各位王公大臣紛紛誇讚一波司馬睿的高風亮節。
自然而然的,為了更加團結人心,
琅琊王世子順理成章的成了晉王太子,宣城公也就成了新的琅琊王,東海王世子也繼位東海王。
西陽王羕加了太保,右將軍王導也成了驃騎將軍,餘下一起來湊人頭的各位,也自然是各有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