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日軍暫時不打算對冀西軍區動手了,但看現在的架勢,日軍大規模部隊雲集東北地區,其總兵力甚至已經超過了70餘萬人,另外還調動了飛機1200餘架,坦克近1800輛。
這幾乎已經是目前日軍接近一半的陸軍了。
而為了此次作戰,日本大本營可謂是不惜血本,不僅調集了超過15萬匹騾馬組建了後勤運輸部隊,還從各地調集了超過15萬噸的軍用物資,其中還包括大量寶貴的汽油、航空炸彈等等。
根據情報,日軍大量的運輸船,分別來往於釜山港、旅順港、大連港和其本土之間。
一船船的物資,被卸載在港口之中,然後通過鐵路和公路,運輸到關東軍和蘇軍交界處。
為了此次的作戰,日軍調集了足夠16個常設師團以及陸軍航空兵的上千架戰機使用半年之久的汽油,這一下子,讓關內的華北方麵軍和華中派遣軍油料告急。
短時間內,日軍華北方麵軍和華中派遣軍將無油可用,汽車和坦克裝甲部隊,都不得不停止使用了。
進而,導致冀西軍區短時間之內也沒有油料可用了。
畢竟,冀西軍區的主要油料來源,是25師團和42師團提供的。
但現在25師團和42師團自己都沒有油了,怎麽進行交易啊?
隻不過,現在的關鍵不是這個,而是日本大本營的突然行動,打亂了岡村寧次的部署。
他對冀西軍區動手,所依仗的,正是第五師團和第12師團。
這兩個師團的戰鬥力強,裝備好。
按照岡村寧次的計劃,等到七月初的時候,便以這兩個師團為主力,配屬一定的特設師團和獨立混成旅團,兵分兩路,分別從冀西軍區的西南和東北方向對冀西軍區發動進攻。
然後調集陸軍航空兵支援作戰,整個戰役預計執行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時間,徹底肅清冀西軍區這個重大隱患。
隻是,蘇德戰爭的突然爆發,尤其是蘇聯一開始的連續慘敗,一瞬間讓日本高層看到了其中的有利可圖。
所以,日本高層準備趁此時機,對蘇宣戰,從而賺取利益。
而為了此次作戰更有把握,日本高層更是從各地足足抽調了13個常設師團進入到東北。
要知道,日軍總共也就17個常設師團,除了保衛本土和華中派遣軍的一共四個常設師團沒有被抽調外,其他的常設師團全部被調到了東北地區,以隨時對蘇進攻。
這一計劃,無疑是讓岡村寧次的計劃隻能無疾而終了。
而此刻大本營的態度也很清楚,目前帝國正麵臨著真正的機遇和戰略機會,此時此刻決不能被華北中國戰局所牽製。
如果岡村寧次不能有效控製華北局勢,那就證明岡村寧次這個所謂的“智將”名不符實,那他們就要考慮換人了!
對於大本營發來的問詢,岡村寧次雖然憋屈,但也無可奈何。
剛剛結束了中條山戰役後,整個黃河以北地區,基本上已經沒有中央軍的部隊了,日軍剩下的對手,就是八路軍和晉綏軍。
而晉綏軍也不值一提,現在的晉綏軍總兵力,已經不到七萬人了,而且晉綏軍根本就沒有主動進攻的欲望。
所以,日軍在華北地區的主要對手,隻剩下八路軍這一支部隊了。
隻是,八路軍兵力多,日軍一旦對其重兵雲集的地方進攻,剩餘的地方必然遭到八路軍的襲擊。
之前有兩個常設師團在的時候,可以抽調一部分特設師團和獨立混成旅團的部隊協防。
但現在,兩個常設師團已經離開了華北地區。
那這一仗可就不好繼續進行下去了。
日軍沒有能力深入到八路軍重兵雲集的區域,隻能駐守在各交通要道和大城市。
而這樣的形勢下,卻是給了八路軍繼續發展壯大的機會。
現在,八路軍已經完全控製了太行山沿線區域,並且,沿著太行山兩側,向著四麵八方擴大著影響力。
截止41年六月底的時候,八路軍各部隊,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十分壯大的地步了。
現在的八路軍,包含五大抗日根據地,分別是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晉綏抗日根據地、陝甘寧抗日根據地、山東抗日根據地。
而所有的抗日根據地之中,以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實力最強。
整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轄區,包含89個縣區,總人口超過2000萬人,民兵人數接近一百萬。
現在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包含有3個二級軍區(冀西軍區、冀中軍區、冀熱察遼挺進軍),加上晉察冀軍區直屬的五個分區,整個晉察冀軍區,共計17個三級分區。
整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番號步兵團總計82個,加上其他的主力團,總計109個主力團,光是主力部隊,就有接近30萬人。
此外,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還有地方\/番號團77個,總兵力約14萬人。
而除了晉察冀軍區外,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算是第二強的抗日根據地,包含有56個縣區,總人口1400萬人,民兵人數超過五十萬人。
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部隊,包括晉冀魯豫軍區和129師。
129師除了原有的兩旅四團外,還另外發展有16個主力團,21個地方團,總兵力接近八萬人,其中主力部隊五萬餘人,地方\/基幹部隊兩萬餘人。
晉冀魯豫軍區,下設冀南、太行、太嶽三個二級軍區,包含有25個主力團,32個地方團,總兵力12萬人,其中主力部隊七萬餘人,地方部隊約四萬餘人。
整個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主力部隊加地方部隊,總兵力約20萬人。
晉綏抗日根據地和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實力差不多,總兵力都在10-12萬左右,其中主力部隊大約占到60%。
最後的陝甘寧抗日根據地,則是屬於後方,總兵力約六萬人。
以上便是八路軍的總兵力了。
主力部隊接近60萬人,地方部隊三十餘萬人。
這幾乎已經是目前日軍接近一半的陸軍了。
而為了此次作戰,日本大本營可謂是不惜血本,不僅調集了超過15萬匹騾馬組建了後勤運輸部隊,還從各地調集了超過15萬噸的軍用物資,其中還包括大量寶貴的汽油、航空炸彈等等。
根據情報,日軍大量的運輸船,分別來往於釜山港、旅順港、大連港和其本土之間。
一船船的物資,被卸載在港口之中,然後通過鐵路和公路,運輸到關東軍和蘇軍交界處。
為了此次的作戰,日軍調集了足夠16個常設師團以及陸軍航空兵的上千架戰機使用半年之久的汽油,這一下子,讓關內的華北方麵軍和華中派遣軍油料告急。
短時間內,日軍華北方麵軍和華中派遣軍將無油可用,汽車和坦克裝甲部隊,都不得不停止使用了。
進而,導致冀西軍區短時間之內也沒有油料可用了。
畢竟,冀西軍區的主要油料來源,是25師團和42師團提供的。
但現在25師團和42師團自己都沒有油了,怎麽進行交易啊?
隻不過,現在的關鍵不是這個,而是日本大本營的突然行動,打亂了岡村寧次的部署。
他對冀西軍區動手,所依仗的,正是第五師團和第12師團。
這兩個師團的戰鬥力強,裝備好。
按照岡村寧次的計劃,等到七月初的時候,便以這兩個師團為主力,配屬一定的特設師團和獨立混成旅團,兵分兩路,分別從冀西軍區的西南和東北方向對冀西軍區發動進攻。
然後調集陸軍航空兵支援作戰,整個戰役預計執行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時間,徹底肅清冀西軍區這個重大隱患。
隻是,蘇德戰爭的突然爆發,尤其是蘇聯一開始的連續慘敗,一瞬間讓日本高層看到了其中的有利可圖。
所以,日本高層準備趁此時機,對蘇宣戰,從而賺取利益。
而為了此次作戰更有把握,日本高層更是從各地足足抽調了13個常設師團進入到東北。
要知道,日軍總共也就17個常設師團,除了保衛本土和華中派遣軍的一共四個常設師團沒有被抽調外,其他的常設師團全部被調到了東北地區,以隨時對蘇進攻。
這一計劃,無疑是讓岡村寧次的計劃隻能無疾而終了。
而此刻大本營的態度也很清楚,目前帝國正麵臨著真正的機遇和戰略機會,此時此刻決不能被華北中國戰局所牽製。
如果岡村寧次不能有效控製華北局勢,那就證明岡村寧次這個所謂的“智將”名不符實,那他們就要考慮換人了!
對於大本營發來的問詢,岡村寧次雖然憋屈,但也無可奈何。
剛剛結束了中條山戰役後,整個黃河以北地區,基本上已經沒有中央軍的部隊了,日軍剩下的對手,就是八路軍和晉綏軍。
而晉綏軍也不值一提,現在的晉綏軍總兵力,已經不到七萬人了,而且晉綏軍根本就沒有主動進攻的欲望。
所以,日軍在華北地區的主要對手,隻剩下八路軍這一支部隊了。
隻是,八路軍兵力多,日軍一旦對其重兵雲集的地方進攻,剩餘的地方必然遭到八路軍的襲擊。
之前有兩個常設師團在的時候,可以抽調一部分特設師團和獨立混成旅團的部隊協防。
但現在,兩個常設師團已經離開了華北地區。
那這一仗可就不好繼續進行下去了。
日軍沒有能力深入到八路軍重兵雲集的區域,隻能駐守在各交通要道和大城市。
而這樣的形勢下,卻是給了八路軍繼續發展壯大的機會。
現在,八路軍已經完全控製了太行山沿線區域,並且,沿著太行山兩側,向著四麵八方擴大著影響力。
截止41年六月底的時候,八路軍各部隊,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十分壯大的地步了。
現在的八路軍,包含五大抗日根據地,分別是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晉綏抗日根據地、陝甘寧抗日根據地、山東抗日根據地。
而所有的抗日根據地之中,以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實力最強。
整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轄區,包含89個縣區,總人口超過2000萬人,民兵人數接近一百萬。
現在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包含有3個二級軍區(冀西軍區、冀中軍區、冀熱察遼挺進軍),加上晉察冀軍區直屬的五個分區,整個晉察冀軍區,共計17個三級分區。
整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番號步兵團總計82個,加上其他的主力團,總計109個主力團,光是主力部隊,就有接近30萬人。
此外,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還有地方\/番號團77個,總兵力約14萬人。
而除了晉察冀軍區外,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算是第二強的抗日根據地,包含有56個縣區,總人口1400萬人,民兵人數超過五十萬人。
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部隊,包括晉冀魯豫軍區和129師。
129師除了原有的兩旅四團外,還另外發展有16個主力團,21個地方團,總兵力接近八萬人,其中主力部隊五萬餘人,地方\/基幹部隊兩萬餘人。
晉冀魯豫軍區,下設冀南、太行、太嶽三個二級軍區,包含有25個主力團,32個地方團,總兵力12萬人,其中主力部隊七萬餘人,地方部隊約四萬餘人。
整個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主力部隊加地方部隊,總兵力約20萬人。
晉綏抗日根據地和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實力差不多,總兵力都在10-12萬左右,其中主力部隊大約占到60%。
最後的陝甘寧抗日根據地,則是屬於後方,總兵力約六萬人。
以上便是八路軍的總兵力了。
主力部隊接近60萬人,地方部隊三十餘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