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我爸爸的副官好像是穿越者 作者:綠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蔚仁沉吟了一下,露出「你說的也有道理」那種困擾的表情,跟我說道:我聽說少帥連佟小姐都不要了,就喜歡他。大帥不高興,說打算派他去沛縣圍子外頭剿匪。
這種消息到底是傳得比正經事快,我覺得心頭無名火起,抬腳又作勢要踹,壓逼他道:你是我的人,還是我爸爸的人?叫你送個雞蛋都不去!
沈蔚仁十分苦悶,拚命抓頭,把常年抹油的頭髮都搓成了縷,哀聲勸我道:三更半夜,誰吃雞蛋,噎都要噎死了。少帥,您不如送個餅。米粉桂花,入口即化那種,昨天廚子做了您自己也說好吃的。
我想想也是,於是命他起床梳洗,一會兒再與我同去鬧鬧廚子。
餅是加急做了,廚子著意奉承我,桂花都給他多添了兩勺。我想一想,為表隱秘,又要直奔重點,特別給張文笙寫了個條兒,裝在小竹管中,插在一個米粉餅內。
條子上寫:勿忘應我之事。
為的是要他吃我的嘴軟,這種關乎性命前途的大事情,不能光吃餅沒後續啊。
然後便命沈蔚仁快馬送去,料他到下半夜,就可以就著濃茶吃一吃了。
未到下半夜,沈蔚仁又奄奄一息地奔馬回還,把食盒又帶了回來,回稟我道:張副官說他不愛吃餅。
我說:那你再去問問他愛吃什麽,我叫廚子給他做。
沈蔚仁麵有死色,搖搖晃晃,哀告道:少帥,下回子見到,您自己問他更顯親近。我這再跑一趟,天就亮了。
他說的確實也對,可這張文笙回絕了我,令我心裏不悅。我這一時五內焦灼的,毫無困意,也不想睡覺,就賭氣道:他不吃我自己吃了。
等接過食盒來察看,原來這個東西被打開過。我揭開蓋子,發現我塞了字條的米餅被人掰開,裝著字紙的竹管置於一邊。
連忙抽了條子出來看,發現背麵也有字。原來那姓張的,竟在我的字條後麵寫了個回執。
曰:老實抄你的經。
第16章 有事無事獻殷勤,人逢夏至送大衣
十五、
沛縣匪患深重,剿匪還是要剿的。
據說,我爸爸的部隊開進來之前,徐州地區匪患之盛,到了村村有匪的地步。
洋人傳教士曾撰文登報,說此地當土匪的,就像做其他生計一樣。在一些家庭,土匪這個職業是代代相傳的。因此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是土匪,全村人都知道,也當他跟尋常耕田種地吃收成的莊漢一般無兩,都能各自相安。
匪患愈盛,「圍子」就越多。這是鄉裏自籌自建的,在鎮外建起土牆圍護,四角都設炮樓。這樣的集寨,在本地竟有數百個。百姓居民各作堡壘防禦,火力也不容小覷,不但有刀槍劍戟,還有土製的火器炮筒。
我爸說他們還有槍。
他說下麵集子裏鄉團從洋人處私購來的槍枝彈藥,其實比原來銅山縣軍械所裏存的還要多上百倍。老頭子表示很義憤:我督軍一方,不能不管管!若再不管,這些保團手上的炮就能比老子炮兵營裏的還要多了。
曹鈺曹大帥鈞令:土匪是一定要剿的,剿匪之後,各村保團都須就地解散,所遺軍械,應當充公,從此接受北京政府統一治理。
這次也按張文笙一貫的辦法,使了大錢發新聞,東南幾大報刊都連日登了《督軍曹鈺親征徐海清剿匪患》的大字新聞,另有小字公開刊載《徐海地區鄉團剿匪獎懲辦法》,督令地方鄉團參與剿匪。
袁大總統亦發電來函,諄諄教誨鼓勵。
我家這老頭子一兵還未發,寰宇內外,已然收穫許多褒獎口碑。
但是,本地就不一樣。按說鎮武軍宣布剿匪,四鄉八鎮幾百個集寨,都該是敲鑼打鼓相迎,而不是如今這般,家家關門、寨寨閉戶,原本按五行八卦造得仿佛迷魂陣一般的村子,大家都把圍子都嚴絲合縫地守起來,土炮洋槍上膛,燒煙布兵,完全是嚴陣以待的模樣。
沈蔚仁告訴我,自從我爸登報宣布要剿匪,敬安集都不開市了。一連幾天,怨聲載道,都希望他老人家名聲賺足了趕緊偃旗息鼓不要再折騰的好。
我說:剿匪不是好事嗎?
沈蔚仁道:這裏從撚子作亂以前就有匪,到現在有些莊子集上,匪就是民、民就是匪,不做土匪的也跟土匪結親勾連。大帥這一鍬下去,連根拔起,又把鄉團都收編,全都被逼著當了他的人了,本地民怨怎麽能沒有哦。
我想了想道:懂了,老頭子等於是一搶搶劫了對家兩邊,他比土匪還狠。
沈蔚仁抱著腦袋當我麵就蹲下了:少帥,這都是您說的,我可什麽都沒講!
他嚇得半死,我心裏卻美滋滋。搶槍搶糧收繳贓款這等好事,我爸怎麽可能派張文笙上前線去做,難怪是要一馬當先自己去,留下姓張的在九裏山發揮特長給他盤盤帳。
老頭子一走,我就又自在啦!抄個屁股的經,我要去軍營中找我笙哥秉燭夜談,套一套他的話,繼續聊一聊我的命數如何。
此前送桂花糕他不吃,我心想他別不是嫌寡淡吧,從此夜裏變著法兒給他送吃的。不管他加班不加班,哪怕是已經睡下一兩個時辰了,一樣把他喊起來吃宵夜。
因為怕他嫌少,也顯得我不夠大氣,所以從包子送整籠,逐漸變成烤羊送整隻。
初時他很抗拒,絕對是一口都不吃,過了半個月,人已經認命了,據說又因為不想見我,所以差沈蔚仁給我傳話,說他一晚上吃不下一頭羊,不要浪費。此前的吃食,也都與將卒同樂,接濟了需要的人。以後但凡想吃什麽,絕不敢隱瞞少帥,立刻會叫人來討要。還請少帥收了神通,給他個安穩覺睡,大家才好來日方長。
這種消息到底是傳得比正經事快,我覺得心頭無名火起,抬腳又作勢要踹,壓逼他道:你是我的人,還是我爸爸的人?叫你送個雞蛋都不去!
沈蔚仁十分苦悶,拚命抓頭,把常年抹油的頭髮都搓成了縷,哀聲勸我道:三更半夜,誰吃雞蛋,噎都要噎死了。少帥,您不如送個餅。米粉桂花,入口即化那種,昨天廚子做了您自己也說好吃的。
我想想也是,於是命他起床梳洗,一會兒再與我同去鬧鬧廚子。
餅是加急做了,廚子著意奉承我,桂花都給他多添了兩勺。我想一想,為表隱秘,又要直奔重點,特別給張文笙寫了個條兒,裝在小竹管中,插在一個米粉餅內。
條子上寫:勿忘應我之事。
為的是要他吃我的嘴軟,這種關乎性命前途的大事情,不能光吃餅沒後續啊。
然後便命沈蔚仁快馬送去,料他到下半夜,就可以就著濃茶吃一吃了。
未到下半夜,沈蔚仁又奄奄一息地奔馬回還,把食盒又帶了回來,回稟我道:張副官說他不愛吃餅。
我說:那你再去問問他愛吃什麽,我叫廚子給他做。
沈蔚仁麵有死色,搖搖晃晃,哀告道:少帥,下回子見到,您自己問他更顯親近。我這再跑一趟,天就亮了。
他說的確實也對,可這張文笙回絕了我,令我心裏不悅。我這一時五內焦灼的,毫無困意,也不想睡覺,就賭氣道:他不吃我自己吃了。
等接過食盒來察看,原來這個東西被打開過。我揭開蓋子,發現我塞了字條的米餅被人掰開,裝著字紙的竹管置於一邊。
連忙抽了條子出來看,發現背麵也有字。原來那姓張的,竟在我的字條後麵寫了個回執。
曰:老實抄你的經。
第16章 有事無事獻殷勤,人逢夏至送大衣
十五、
沛縣匪患深重,剿匪還是要剿的。
據說,我爸爸的部隊開進來之前,徐州地區匪患之盛,到了村村有匪的地步。
洋人傳教士曾撰文登報,說此地當土匪的,就像做其他生計一樣。在一些家庭,土匪這個職業是代代相傳的。因此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是土匪,全村人都知道,也當他跟尋常耕田種地吃收成的莊漢一般無兩,都能各自相安。
匪患愈盛,「圍子」就越多。這是鄉裏自籌自建的,在鎮外建起土牆圍護,四角都設炮樓。這樣的集寨,在本地竟有數百個。百姓居民各作堡壘防禦,火力也不容小覷,不但有刀槍劍戟,還有土製的火器炮筒。
我爸說他們還有槍。
他說下麵集子裏鄉團從洋人處私購來的槍枝彈藥,其實比原來銅山縣軍械所裏存的還要多上百倍。老頭子表示很義憤:我督軍一方,不能不管管!若再不管,這些保團手上的炮就能比老子炮兵營裏的還要多了。
曹鈺曹大帥鈞令:土匪是一定要剿的,剿匪之後,各村保團都須就地解散,所遺軍械,應當充公,從此接受北京政府統一治理。
這次也按張文笙一貫的辦法,使了大錢發新聞,東南幾大報刊都連日登了《督軍曹鈺親征徐海清剿匪患》的大字新聞,另有小字公開刊載《徐海地區鄉團剿匪獎懲辦法》,督令地方鄉團參與剿匪。
袁大總統亦發電來函,諄諄教誨鼓勵。
我家這老頭子一兵還未發,寰宇內外,已然收穫許多褒獎口碑。
但是,本地就不一樣。按說鎮武軍宣布剿匪,四鄉八鎮幾百個集寨,都該是敲鑼打鼓相迎,而不是如今這般,家家關門、寨寨閉戶,原本按五行八卦造得仿佛迷魂陣一般的村子,大家都把圍子都嚴絲合縫地守起來,土炮洋槍上膛,燒煙布兵,完全是嚴陣以待的模樣。
沈蔚仁告訴我,自從我爸登報宣布要剿匪,敬安集都不開市了。一連幾天,怨聲載道,都希望他老人家名聲賺足了趕緊偃旗息鼓不要再折騰的好。
我說:剿匪不是好事嗎?
沈蔚仁道:這裏從撚子作亂以前就有匪,到現在有些莊子集上,匪就是民、民就是匪,不做土匪的也跟土匪結親勾連。大帥這一鍬下去,連根拔起,又把鄉團都收編,全都被逼著當了他的人了,本地民怨怎麽能沒有哦。
我想了想道:懂了,老頭子等於是一搶搶劫了對家兩邊,他比土匪還狠。
沈蔚仁抱著腦袋當我麵就蹲下了:少帥,這都是您說的,我可什麽都沒講!
他嚇得半死,我心裏卻美滋滋。搶槍搶糧收繳贓款這等好事,我爸怎麽可能派張文笙上前線去做,難怪是要一馬當先自己去,留下姓張的在九裏山發揮特長給他盤盤帳。
老頭子一走,我就又自在啦!抄個屁股的經,我要去軍營中找我笙哥秉燭夜談,套一套他的話,繼續聊一聊我的命數如何。
此前送桂花糕他不吃,我心想他別不是嫌寡淡吧,從此夜裏變著法兒給他送吃的。不管他加班不加班,哪怕是已經睡下一兩個時辰了,一樣把他喊起來吃宵夜。
因為怕他嫌少,也顯得我不夠大氣,所以從包子送整籠,逐漸變成烤羊送整隻。
初時他很抗拒,絕對是一口都不吃,過了半個月,人已經認命了,據說又因為不想見我,所以差沈蔚仁給我傳話,說他一晚上吃不下一頭羊,不要浪費。此前的吃食,也都與將卒同樂,接濟了需要的人。以後但凡想吃什麽,絕不敢隱瞞少帥,立刻會叫人來討要。還請少帥收了神通,給他個安穩覺睡,大家才好來日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