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默成跟郭纏龍兩人密議了許久,郭纏龍點了一個千人隊,帶了三日的幹糧走了。
仇義的四十駕糧車也就位了,原來這就是誘餌。
“糧車這麽笨重,真被搶了怎麽辦?是不是留下點兒?”茗華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糧車,開始肉疼。
“不能留,少了不足以讓他們傾巢而出。”
“傾巢而出?多少人?”
“一兩萬吧。”趙默成答得平靜。
“一兩萬!”茗華看看眼前的兩百人,再加四十輛糧車,這是羊入虎口啊!就算有郭纏龍那一千伏兵,可對方是一兩萬啊,這人不是瘋了就是數學太差!
再說一萬和兩萬,可差太多了,不是間諜回信了嗎?人數都整不清,怎麽知己知彼的?
“咱們不是還剩三千人呢嗎,為什麽不多派些人?”他這是保存力量啊,免得全軍覆沒。可那二百人就甘心赴死?
“他們有別的任務,等著接收俘虜。”失心瘋了吧,還俘虜?是被俘虜吧!茗華還沒出口,趙默成已經安排她的任務了,“你跟著仇義,不必跟我進穀。”
什麽意思?趙默成要進穀?他要親自帶糧隊進穀做餌!
趙默成與仇義等人又商議了多時,直到第二天糧隊才慢悠悠準備出發。
先於糧隊出發的還有八個小分隊,每隊僅數十人,由杏花樓八大高手帶隊,除了駕車的馬匹外,基本騎走了全數軍馬。
茗華不願拖累仇義呆在軍帳中,保證了絕對聽指揮後,跟著糧隊一起開赴伏糙嶺。
地勢漸漸開始險峻,高山國果然盡是連綿的山嶺,越往西南地勢越高。若不打伏擊,即便兵力倍於敵人,就是靠著地形之便,也是易守難攻之地。
難怪華帝不肯出兵,國力尚虛,實在打不起這種劣勢之戰。
四十駕糧車蜿蜒在崎嶇的山路上,茗華有些明白趙默成為何要用糧車做餌了,兩軍交戰,糧糙先行,可是對方為什麽要費勁來搶呢?直接劫糧車毀糧道不就好了?
糧隊難行,一天很快過去,離伏糙嶺還有不到半日的路程,探馬回報的間隔越來越短了,趙默成抓韁繩的手卻越來越鬆了。
前方路中央有巨石擋路,石大如房,兩側均可過人,但糧車想通過就要想辦法挪開巨石。
趙默成駐馬觀看,繞石一周,巨石不會無緣無故正落於路中央,一定是對方派人製造的路障,製造路障的理由隻有一個。
數十名兵士一起推石下山,那巨石紋絲不動,人力根本無法搬動。
趙默成命人在巨石的前方挖了一個大坑,坑的大小和巨石相當,想將巨石堆入坑中,道路即可通行。
辦法不錯,隻是花費數個時辰挖好了坑,還是無法推動巨石,郭纏虎天生神力,但合郭纏虎、趙默成、仇義之力都不動分毫。
茗華說:“將軍派人去砍些腿粗的樹幹來,我有辦法。”
趙默成沒有其他辦法,不能讓這糧車和數百人滯留山路吧,便命人去砍了些碗口粗的枝幹來,茗華又讓找了些石頭來,墊在巨石一旁,將枝幹插入石fèng間,對趙默成說讓人往下用力壓。
幾條枝幹同時用力撬,巨石開始慢慢向前滾動,然後轟地一聲落入坑內。
郭纏虎拍拍手,跳到茗華麵前,一臉崇拜:“你怎麽想到的?”
茗華決定賣個關子,這個時代的人智商智力都足夠,隻是沒有人願意研究物理等自然科學,所以曹沖稱個象就會青史流芳,適當保持神秘感能夠讓自己過得更舒服。
果然,之後一路上,郭纏虎都對茗華照顧有加,不時往她身邊湊,想一窺天機。
這一耽擱,接近伏糙嶺時天就黑了。
伏糙嶺山高糙密,果然是伏擊藏人的好地方,茗華一眼望去根本沒有郭纏龍那一千人半點影子,他們已經在這裏伏了最少兩天一夜了。
趙默成在嶺口外重新安置了人手,留下茗華、仇義等人,獨自帶了一百人進穀了。
他們做戲很足,進穀前多方打探,瞻前顧後,又是換車夫又是檢查車馬,調整隊形的,一副不願進穀過夜又沒有更好選擇的樣子……雖然看著趙默成沉著鎮定,眾人有條不紊的樣子,茗華還是緊緊地捏著一把汗。
茗華跟著仇義指揮餘人準備了數堆枯枝堆在穀外山路兩側,靜待天黑。
萬籟俱寂,夜半無風,穀內眾糧車分作數隊紮堆而息,僅有數馬來回跑動打探。
茗華眼皮打架了,到了一天中最黑暗,人最困頓的時候了。
突然,西南的天空中數枚信號箭升空而起。
西南方向有數點火光零星閃起,伏糙嶺兩側的高糙中似有人影晃動。
糧隊中一聲呼哨,每輛車的車夫迅速回到車旁,隻見眾車夫紛紛解下馬匹,縱馬出穀去了,隻留下滿穀糧車,莫非設伏失敗了?
穀中一人,持弓立馬,搭上數支火箭,數箭齊發,she向糧車。
趙默成瘋了,設伏失敗跑了就是,燒糧車幹什麽?
突然,伏糙嶺兩側高糙中衝下了大片的人,趕向糧車去滅火,所著服色並非我軍之人。
難怪路遇巨石擋路,趙默成不慌不忙的樣子,原來是給敵軍足夠的時間設埋伏,可是郭纏龍人呢?趴錯地方了?
敵軍撲滅了糧車的火,開始整車準備押運,卻半天動不了地方,就算沒有馬,此時穀中少說也有兩千來人,換著撥連推帶拉的也能把這些糧車弄走吧。
穀裏的人還沒動窩兒,從西南穀口裏又來了兩撥人馬,原來是敵軍來搶糧的。他們跟設伏的敵軍談判了一陣後,瓜分了眾糧車,準備棄車憑人力馬力分運糧食。
看來趙默成安排車夫們在離去前對一眾糧車進行了致命性的破壞。
穀中分散的眾人剛排列成隊,還未運糧出穀呢,打西南方向又來了幾撥人馬。這回剛瓜分殆盡的糧食又要重新瓜分了,原來趙默成打的僧多粥少的主意啊,分贓不均肯定一言不合就開打啊!
果然,小規模衝突爆發了,但……很快又平息了。
趙默成人呢,這麽好的機會還等什麽呢,茗華趴在伏糙嶺東北的一個小山包上恨不得衝出去了。
第30章 伏中有伏
西南方向又來人了,這次來的人不僅騎著馬,還舉著火把和長刀。
穀中的人剛剛扛糧上肩,騎者就進穀了,他們並沒有下馬爭糧,而是保持著隊形,拋出手中的火把點燃糧袋,揮舞手中的長刀兩側亂砍。
穀中眾人如夢方醒,這次來得不是自己人!
穀內一時大亂,滅火的,舉刀自衛的,準備列陣迎敵的,首尾難顧。
狹小的穀底,上萬人馬,容身都難,再加上趴窩的四十駕糧車,被這突然沖入的一小隊人馬,沖成一鍋亂粥。
沒有人注意,兩側山頂上何時站了兩排人,靜靜地看著穀中一切。
這些夜色下的殺手等的就是這一刻,眼看騎隊即將沖穀而出,滾木礌石紛紛砸下,穀中人避無可避,結不得陣,自顧奔往兩端穀口逃命。
仇義的四十駕糧車也就位了,原來這就是誘餌。
“糧車這麽笨重,真被搶了怎麽辦?是不是留下點兒?”茗華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糧車,開始肉疼。
“不能留,少了不足以讓他們傾巢而出。”
“傾巢而出?多少人?”
“一兩萬吧。”趙默成答得平靜。
“一兩萬!”茗華看看眼前的兩百人,再加四十輛糧車,這是羊入虎口啊!就算有郭纏龍那一千伏兵,可對方是一兩萬啊,這人不是瘋了就是數學太差!
再說一萬和兩萬,可差太多了,不是間諜回信了嗎?人數都整不清,怎麽知己知彼的?
“咱們不是還剩三千人呢嗎,為什麽不多派些人?”他這是保存力量啊,免得全軍覆沒。可那二百人就甘心赴死?
“他們有別的任務,等著接收俘虜。”失心瘋了吧,還俘虜?是被俘虜吧!茗華還沒出口,趙默成已經安排她的任務了,“你跟著仇義,不必跟我進穀。”
什麽意思?趙默成要進穀?他要親自帶糧隊進穀做餌!
趙默成與仇義等人又商議了多時,直到第二天糧隊才慢悠悠準備出發。
先於糧隊出發的還有八個小分隊,每隊僅數十人,由杏花樓八大高手帶隊,除了駕車的馬匹外,基本騎走了全數軍馬。
茗華不願拖累仇義呆在軍帳中,保證了絕對聽指揮後,跟著糧隊一起開赴伏糙嶺。
地勢漸漸開始險峻,高山國果然盡是連綿的山嶺,越往西南地勢越高。若不打伏擊,即便兵力倍於敵人,就是靠著地形之便,也是易守難攻之地。
難怪華帝不肯出兵,國力尚虛,實在打不起這種劣勢之戰。
四十駕糧車蜿蜒在崎嶇的山路上,茗華有些明白趙默成為何要用糧車做餌了,兩軍交戰,糧糙先行,可是對方為什麽要費勁來搶呢?直接劫糧車毀糧道不就好了?
糧隊難行,一天很快過去,離伏糙嶺還有不到半日的路程,探馬回報的間隔越來越短了,趙默成抓韁繩的手卻越來越鬆了。
前方路中央有巨石擋路,石大如房,兩側均可過人,但糧車想通過就要想辦法挪開巨石。
趙默成駐馬觀看,繞石一周,巨石不會無緣無故正落於路中央,一定是對方派人製造的路障,製造路障的理由隻有一個。
數十名兵士一起推石下山,那巨石紋絲不動,人力根本無法搬動。
趙默成命人在巨石的前方挖了一個大坑,坑的大小和巨石相當,想將巨石堆入坑中,道路即可通行。
辦法不錯,隻是花費數個時辰挖好了坑,還是無法推動巨石,郭纏虎天生神力,但合郭纏虎、趙默成、仇義之力都不動分毫。
茗華說:“將軍派人去砍些腿粗的樹幹來,我有辦法。”
趙默成沒有其他辦法,不能讓這糧車和數百人滯留山路吧,便命人去砍了些碗口粗的枝幹來,茗華又讓找了些石頭來,墊在巨石一旁,將枝幹插入石fèng間,對趙默成說讓人往下用力壓。
幾條枝幹同時用力撬,巨石開始慢慢向前滾動,然後轟地一聲落入坑內。
郭纏虎拍拍手,跳到茗華麵前,一臉崇拜:“你怎麽想到的?”
茗華決定賣個關子,這個時代的人智商智力都足夠,隻是沒有人願意研究物理等自然科學,所以曹沖稱個象就會青史流芳,適當保持神秘感能夠讓自己過得更舒服。
果然,之後一路上,郭纏虎都對茗華照顧有加,不時往她身邊湊,想一窺天機。
這一耽擱,接近伏糙嶺時天就黑了。
伏糙嶺山高糙密,果然是伏擊藏人的好地方,茗華一眼望去根本沒有郭纏龍那一千人半點影子,他們已經在這裏伏了最少兩天一夜了。
趙默成在嶺口外重新安置了人手,留下茗華、仇義等人,獨自帶了一百人進穀了。
他們做戲很足,進穀前多方打探,瞻前顧後,又是換車夫又是檢查車馬,調整隊形的,一副不願進穀過夜又沒有更好選擇的樣子……雖然看著趙默成沉著鎮定,眾人有條不紊的樣子,茗華還是緊緊地捏著一把汗。
茗華跟著仇義指揮餘人準備了數堆枯枝堆在穀外山路兩側,靜待天黑。
萬籟俱寂,夜半無風,穀內眾糧車分作數隊紮堆而息,僅有數馬來回跑動打探。
茗華眼皮打架了,到了一天中最黑暗,人最困頓的時候了。
突然,西南的天空中數枚信號箭升空而起。
西南方向有數點火光零星閃起,伏糙嶺兩側的高糙中似有人影晃動。
糧隊中一聲呼哨,每輛車的車夫迅速回到車旁,隻見眾車夫紛紛解下馬匹,縱馬出穀去了,隻留下滿穀糧車,莫非設伏失敗了?
穀中一人,持弓立馬,搭上數支火箭,數箭齊發,she向糧車。
趙默成瘋了,設伏失敗跑了就是,燒糧車幹什麽?
突然,伏糙嶺兩側高糙中衝下了大片的人,趕向糧車去滅火,所著服色並非我軍之人。
難怪路遇巨石擋路,趙默成不慌不忙的樣子,原來是給敵軍足夠的時間設埋伏,可是郭纏龍人呢?趴錯地方了?
敵軍撲滅了糧車的火,開始整車準備押運,卻半天動不了地方,就算沒有馬,此時穀中少說也有兩千來人,換著撥連推帶拉的也能把這些糧車弄走吧。
穀裏的人還沒動窩兒,從西南穀口裏又來了兩撥人馬,原來是敵軍來搶糧的。他們跟設伏的敵軍談判了一陣後,瓜分了眾糧車,準備棄車憑人力馬力分運糧食。
看來趙默成安排車夫們在離去前對一眾糧車進行了致命性的破壞。
穀中分散的眾人剛排列成隊,還未運糧出穀呢,打西南方向又來了幾撥人馬。這回剛瓜分殆盡的糧食又要重新瓜分了,原來趙默成打的僧多粥少的主意啊,分贓不均肯定一言不合就開打啊!
果然,小規模衝突爆發了,但……很快又平息了。
趙默成人呢,這麽好的機會還等什麽呢,茗華趴在伏糙嶺東北的一個小山包上恨不得衝出去了。
第30章 伏中有伏
西南方向又來人了,這次來的人不僅騎著馬,還舉著火把和長刀。
穀中的人剛剛扛糧上肩,騎者就進穀了,他們並沒有下馬爭糧,而是保持著隊形,拋出手中的火把點燃糧袋,揮舞手中的長刀兩側亂砍。
穀中眾人如夢方醒,這次來得不是自己人!
穀內一時大亂,滅火的,舉刀自衛的,準備列陣迎敵的,首尾難顧。
狹小的穀底,上萬人馬,容身都難,再加上趴窩的四十駕糧車,被這突然沖入的一小隊人馬,沖成一鍋亂粥。
沒有人注意,兩側山頂上何時站了兩排人,靜靜地看著穀中一切。
這些夜色下的殺手等的就是這一刻,眼看騎隊即將沖穀而出,滾木礌石紛紛砸下,穀中人避無可避,結不得陣,自顧奔往兩端穀口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