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的是,他不是那種荒yin好色之徒,宮裏隻有五個妃子,要是換了那些好色之君,那改嫁可就是個大工程了。
元笑言的提法徹底讓元殷高興了,便親了親他道:“寶貝真乖,這事交給皇叔,皇叔保證將這個事辦得妥妥帖帖的。”
事實上元殷事後去處理時,五個宮妃都選擇仍然留在宮中──至少暫時是這麽決定的。
都是在權力尖端奔跑的人,元殷大體能明白幾人的想法。
出去找個人重新結婚的確是件不錯的事,不過誰知道未來會碰上什麽樣的人,過什麽樣的生活,與其嫁個平民尋找不確定的未來,還不如把握現在,努力培養自己的子女,就算將來子女不為帝,也是個王爺公主,不管怎麽算,到時自己都是尊貴無比的太妃,跑出去吃那些苦幹什麽──在宮中享受慣了尊貴的生活,她們是很難適應平民婚姻生活的。
對享受和權力的貪戀遠遠大於對於新的婚姻生活的追求,這一點,早在她們進入皇宮的時候大概就已經想清楚了。大部分聰明的人都不會在皇宮裏期待愛情,隻會期待怎樣追逐自己最大的權力。
她們是,他亦是,除了元笑言不是,不過,元笑言或許不是真的不是,隻是他明白他的能力不行,所以聰明地不碰觸那些對於他來說無法企及的東西。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元笑言雖然能力不行,但並不是絕對的傻瓜,知道不去追逐自己沒法掌控的東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需要相當的智慧。有些人是明知道自己能力不行,還繼續爭權奪利直至頭破血流的。
所以,像他這樣想得到元笑言的真心回報,其實是件危險的事,是大部分皇室中人會認為荒唐的事。隻是他已經中了元笑言的毒,沒有選擇的餘地,隻能冒險試一試。事實上,一個不小心,他是很有可能萬劫不復的。比如,哪怕元笑言聰明了一點點,發現他對他懷有非常深厚的眷戀之情,那麽,他隻要稍微不動聲色地做點什麽手腳,沒有防備的他,搞不好就會從這個世界消失的。幸運的是,元笑言在情感這方麵的洞察力幾乎為零。這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悲哀──幸運自是如上所言讓他不必擔心被元笑言設計,悲哀卻是不知道哪年哪月元笑言才能發現他的感情。
第二十五章
當然,他對權力的追逐已經滿意了,隻要一切都是自己在掌控,他並不在意自己是不是皇帝。
而如果哪一天失去這些,那是無法想像的,不過,他是不會容忍失去權力這種事發生的,他失去了權力,可能同時意味著他失去了元笑言,而這一點,更是他不可能讓他發生的,所以,他需要權力──幸好元笑言因為知道自己能力不行,對於權力並無太大的渴望,要不然,他們之間肯定會出現爭權奪利的情況,不過那樣的元笑言他大概也不會喜歡上。如果不喜歡元笑言,那麽他是極有可能真會篡位的。留著一個對權力有渴望的皇帝,對他的地位是件危險的事。
他喜歡睥睨天下的感覺,喜歡至高無上的權力──僅次於他喜歡元笑言。
如果他不喜歡元笑言,那他就想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
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因果,不過是死結──死結是他喜歡元笑言,這一點永遠都不會改變,除非元笑言變成了爭權奪利的元笑言,不過他知道那樣的元笑言是永遠都不會出現的,所以死結仍然是死結,是他變成了情感的奴隸。
卻說當下元笑言跟他通過冷戰以及大吵一頓過後,關係迅速變好,關係變好雖然是好事,不過也給他帶來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困擾,當然,從某種角度看,這種困擾或許也可以稱之為甜蜜的或者說讓人發噱的困擾。
卻說元笑言自從知道元殷跟他的妃子沒有那種關係之後,終於越看皇子皇女們越像自己了──顯然元笑言先前所謂的像,大概也是受心理暗示影響的──既然是自己的子女,那身為人父,自然該表現表現,他都已經忽視他們很長時間了,現在不及時補救補救怎麽行!
於是元笑言便將逢五逢十的日子作為親自教導孩子的時間。
每當這個時候的下午,他就會將孩子們帶到他的寶庫──其實就是他的遊樂場──玩耍。
他當然也想過教導帝王術啊,不過想到自己學的都是半斤八兩,所以還是決定放棄,反正有元殷在,相信這些不用他教,但他也不能不管自己的小孩啊,那他教什麽呢?他就想著,不管怎麽說,孩子們還這麽小,還沒一個有七歲呢,不管怎麽說,開蒙也要等到七歲吧,所以這之前的時間,自然應該讓小孩多享受一點童趣,別把自己搞得像小老頭小老太似的,一個兩個僵化得像木偶,那怎麽像是他元笑言的小孩嘛,所以他就想讓自己的小孩多一點開心的童年。
他可不知道怎麽教,不過想隻要是小孩,大概都喜歡玩吧,所以他就帶著一群小孩玩。
──看起來就是一個大小孩帶著一群小小孩。
父子(女)畢竟是有天性在的,雖然元笑言以前從未跟他們在一起呆過,雖然一開始孩子們對這個突然熱情起來的父親還是有點隔閡,不過沒兩天就喜歡上了這個隨便他們玩耍的父親──小孩自然是喜歡玩的,更何況之前一直被他們的母妃們管著,不許玩隻許好好學習,這時候突然有父親罩著,可以好好玩,當然開心,於是自然一次比一次更盼望著逢五逢十可以跟父親玩。
不過元笑言的這個近似於放縱的舉動可急壞了各宮宮妃們──尤其是將來有可能成為帝君的皇子們的母親──忍耐了幾次小孩玩心大增不務正業後,便終於一齊派人悄悄“投訴”到元殷那兒──當然說的很委婉,就是問攝政王能不能想個法子,別讓皇上帶他們的小孩了。之所以一齊,大概是誰也不敢單獨提出來,一齊行動不容易導致元殷責怪哪一個不懂規矩。
事實上,在這些委婉言詞的背後,還有些話因為有點大不敬,宮妃們就沒敢說了,但元殷感覺得出來,大家都怕元笑言把自己的小孩帶成了──劣質品,就算不是劣質品,也怕帶成了跟元笑言一樣的……傻瓜,那事情可要大條了。她們可是誰也不期望自己的小孩像元笑言啊,她們可全指望著自己的小孩像元殷那樣,將來成為自己堅強的依靠啊。
其實元殷還真沒怎麽管元笑言跟他那些孩子玩樂的事,畢竟他是幾個孩子的父親,該怎麽做有他的權利,更何況,他還知道詢問自己,他教導幾個孩子的時間是什麽時候,然後他還知道避開那些時間,不打擾他教育皇子皇女的計劃,算得上挺懂事的了,所以元殷看自己教育皇子們成材的時間沒被幹擾,其他時間也就隨元笑言安排。
不過此時看接連幾個宮妃都投訴元笑言,這天下午看公務不怎麽多,又恰好是逢五元笑言帶小孩玩的時間,便過去看看了。
卻說幾次下來,元笑言對跟孩子們一起玩早已非常高興,他正想著平常大部分時間都不能打擾元殷一個人玩很無聊呢,現在好了,逢五逢十的日子他有小鬼們陪著玩了,而三六九的日子他又有上朝的事情可以打發時間,這樣一來,他一個人玩有點無聊的時間就大大縮短了,更何況,帶小孩這事,除了能幫他打發時間,還能讓他盡盡做父親的責任,一舉兩得,是多好的事,於是跟幾個小蘿蔔頭一樣,他每次也很盼望逢五逢十的日子早點到來。
“父皇父皇,你會做風箏嗎?我們做風箏好不好?那天周丞相家的孫子跟我們說他們前幾天出城放風箏了,好多的人都在那兒放,好多的風箏,可漂亮了。”
四歲的大公主湊過來,充滿期盼地問,其他幾個小孩,甚至包括那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女兒以及一向嚴肅得像元殷的五歲大兒子,也都看向自己──顯然小孩子們對這個活動全都很感興趣。
雖然做風箏難度顯然大了點,不過身為父親,在這麽多雙眼睛的注視下,哪能表現得那麽菜呢?於是元笑言便挺挺胸,道:“父皇當然會做,不過做好了我們不能出城放,隻能在禦花園裏放,知道嗎?”
“知道!”幾個孩子回答得異口同聲。
不能出皇宮這是常識,所以元笑言的話他們當然同意。
於是當下大公主便高興地道:“那我們開始吧!”
正想喊人準備材料,卻被元笑言拉住了。
元笑言勉強笑道:“咳……這個比較複雜,等父皇回去溫習一遍想好了怎麽教你們,咱們下次再做好不好?這次父皇就教你們玩石子棋好了。”
說是溫習其實是想就著這四天時間,找個會做的人學會了再教小孩,誰讓他根本不會做呢?
第二十六章
不過這個提議幾個小孩不幹了,對於他們正在興頭上的事,讓他們不做,尤其是還要再等五天這麽長的時間,他們的反應就像元笑言平常一樣,自然是不樂意的,不過他們是小孩,自控力不強那也是情有可原的,像元笑言這麽大的人了,要打擾了他做什麽事的樂趣不樂意的話,那就屬於任性了。
元笑言的提法徹底讓元殷高興了,便親了親他道:“寶貝真乖,這事交給皇叔,皇叔保證將這個事辦得妥妥帖帖的。”
事實上元殷事後去處理時,五個宮妃都選擇仍然留在宮中──至少暫時是這麽決定的。
都是在權力尖端奔跑的人,元殷大體能明白幾人的想法。
出去找個人重新結婚的確是件不錯的事,不過誰知道未來會碰上什麽樣的人,過什麽樣的生活,與其嫁個平民尋找不確定的未來,還不如把握現在,努力培養自己的子女,就算將來子女不為帝,也是個王爺公主,不管怎麽算,到時自己都是尊貴無比的太妃,跑出去吃那些苦幹什麽──在宮中享受慣了尊貴的生活,她們是很難適應平民婚姻生活的。
對享受和權力的貪戀遠遠大於對於新的婚姻生活的追求,這一點,早在她們進入皇宮的時候大概就已經想清楚了。大部分聰明的人都不會在皇宮裏期待愛情,隻會期待怎樣追逐自己最大的權力。
她們是,他亦是,除了元笑言不是,不過,元笑言或許不是真的不是,隻是他明白他的能力不行,所以聰明地不碰觸那些對於他來說無法企及的東西。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元笑言雖然能力不行,但並不是絕對的傻瓜,知道不去追逐自己沒法掌控的東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需要相當的智慧。有些人是明知道自己能力不行,還繼續爭權奪利直至頭破血流的。
所以,像他這樣想得到元笑言的真心回報,其實是件危險的事,是大部分皇室中人會認為荒唐的事。隻是他已經中了元笑言的毒,沒有選擇的餘地,隻能冒險試一試。事實上,一個不小心,他是很有可能萬劫不復的。比如,哪怕元笑言聰明了一點點,發現他對他懷有非常深厚的眷戀之情,那麽,他隻要稍微不動聲色地做點什麽手腳,沒有防備的他,搞不好就會從這個世界消失的。幸運的是,元笑言在情感這方麵的洞察力幾乎為零。這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悲哀──幸運自是如上所言讓他不必擔心被元笑言設計,悲哀卻是不知道哪年哪月元笑言才能發現他的感情。
第二十五章
當然,他對權力的追逐已經滿意了,隻要一切都是自己在掌控,他並不在意自己是不是皇帝。
而如果哪一天失去這些,那是無法想像的,不過,他是不會容忍失去權力這種事發生的,他失去了權力,可能同時意味著他失去了元笑言,而這一點,更是他不可能讓他發生的,所以,他需要權力──幸好元笑言因為知道自己能力不行,對於權力並無太大的渴望,要不然,他們之間肯定會出現爭權奪利的情況,不過那樣的元笑言他大概也不會喜歡上。如果不喜歡元笑言,那麽他是極有可能真會篡位的。留著一個對權力有渴望的皇帝,對他的地位是件危險的事。
他喜歡睥睨天下的感覺,喜歡至高無上的權力──僅次於他喜歡元笑言。
如果他不喜歡元笑言,那他就想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
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因果,不過是死結──死結是他喜歡元笑言,這一點永遠都不會改變,除非元笑言變成了爭權奪利的元笑言,不過他知道那樣的元笑言是永遠都不會出現的,所以死結仍然是死結,是他變成了情感的奴隸。
卻說當下元笑言跟他通過冷戰以及大吵一頓過後,關係迅速變好,關係變好雖然是好事,不過也給他帶來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困擾,當然,從某種角度看,這種困擾或許也可以稱之為甜蜜的或者說讓人發噱的困擾。
卻說元笑言自從知道元殷跟他的妃子沒有那種關係之後,終於越看皇子皇女們越像自己了──顯然元笑言先前所謂的像,大概也是受心理暗示影響的──既然是自己的子女,那身為人父,自然該表現表現,他都已經忽視他們很長時間了,現在不及時補救補救怎麽行!
於是元笑言便將逢五逢十的日子作為親自教導孩子的時間。
每當這個時候的下午,他就會將孩子們帶到他的寶庫──其實就是他的遊樂場──玩耍。
他當然也想過教導帝王術啊,不過想到自己學的都是半斤八兩,所以還是決定放棄,反正有元殷在,相信這些不用他教,但他也不能不管自己的小孩啊,那他教什麽呢?他就想著,不管怎麽說,孩子們還這麽小,還沒一個有七歲呢,不管怎麽說,開蒙也要等到七歲吧,所以這之前的時間,自然應該讓小孩多享受一點童趣,別把自己搞得像小老頭小老太似的,一個兩個僵化得像木偶,那怎麽像是他元笑言的小孩嘛,所以他就想讓自己的小孩多一點開心的童年。
他可不知道怎麽教,不過想隻要是小孩,大概都喜歡玩吧,所以他就帶著一群小孩玩。
──看起來就是一個大小孩帶著一群小小孩。
父子(女)畢竟是有天性在的,雖然元笑言以前從未跟他們在一起呆過,雖然一開始孩子們對這個突然熱情起來的父親還是有點隔閡,不過沒兩天就喜歡上了這個隨便他們玩耍的父親──小孩自然是喜歡玩的,更何況之前一直被他們的母妃們管著,不許玩隻許好好學習,這時候突然有父親罩著,可以好好玩,當然開心,於是自然一次比一次更盼望著逢五逢十可以跟父親玩。
不過元笑言的這個近似於放縱的舉動可急壞了各宮宮妃們──尤其是將來有可能成為帝君的皇子們的母親──忍耐了幾次小孩玩心大增不務正業後,便終於一齊派人悄悄“投訴”到元殷那兒──當然說的很委婉,就是問攝政王能不能想個法子,別讓皇上帶他們的小孩了。之所以一齊,大概是誰也不敢單獨提出來,一齊行動不容易導致元殷責怪哪一個不懂規矩。
事實上,在這些委婉言詞的背後,還有些話因為有點大不敬,宮妃們就沒敢說了,但元殷感覺得出來,大家都怕元笑言把自己的小孩帶成了──劣質品,就算不是劣質品,也怕帶成了跟元笑言一樣的……傻瓜,那事情可要大條了。她們可是誰也不期望自己的小孩像元笑言啊,她們可全指望著自己的小孩像元殷那樣,將來成為自己堅強的依靠啊。
其實元殷還真沒怎麽管元笑言跟他那些孩子玩樂的事,畢竟他是幾個孩子的父親,該怎麽做有他的權利,更何況,他還知道詢問自己,他教導幾個孩子的時間是什麽時候,然後他還知道避開那些時間,不打擾他教育皇子皇女的計劃,算得上挺懂事的了,所以元殷看自己教育皇子們成材的時間沒被幹擾,其他時間也就隨元笑言安排。
不過此時看接連幾個宮妃都投訴元笑言,這天下午看公務不怎麽多,又恰好是逢五元笑言帶小孩玩的時間,便過去看看了。
卻說幾次下來,元笑言對跟孩子們一起玩早已非常高興,他正想著平常大部分時間都不能打擾元殷一個人玩很無聊呢,現在好了,逢五逢十的日子他有小鬼們陪著玩了,而三六九的日子他又有上朝的事情可以打發時間,這樣一來,他一個人玩有點無聊的時間就大大縮短了,更何況,帶小孩這事,除了能幫他打發時間,還能讓他盡盡做父親的責任,一舉兩得,是多好的事,於是跟幾個小蘿蔔頭一樣,他每次也很盼望逢五逢十的日子早點到來。
“父皇父皇,你會做風箏嗎?我們做風箏好不好?那天周丞相家的孫子跟我們說他們前幾天出城放風箏了,好多的人都在那兒放,好多的風箏,可漂亮了。”
四歲的大公主湊過來,充滿期盼地問,其他幾個小孩,甚至包括那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女兒以及一向嚴肅得像元殷的五歲大兒子,也都看向自己──顯然小孩子們對這個活動全都很感興趣。
雖然做風箏難度顯然大了點,不過身為父親,在這麽多雙眼睛的注視下,哪能表現得那麽菜呢?於是元笑言便挺挺胸,道:“父皇當然會做,不過做好了我們不能出城放,隻能在禦花園裏放,知道嗎?”
“知道!”幾個孩子回答得異口同聲。
不能出皇宮這是常識,所以元笑言的話他們當然同意。
於是當下大公主便高興地道:“那我們開始吧!”
正想喊人準備材料,卻被元笑言拉住了。
元笑言勉強笑道:“咳……這個比較複雜,等父皇回去溫習一遍想好了怎麽教你們,咱們下次再做好不好?這次父皇就教你們玩石子棋好了。”
說是溫習其實是想就著這四天時間,找個會做的人學會了再教小孩,誰讓他根本不會做呢?
第二十六章
不過這個提議幾個小孩不幹了,對於他們正在興頭上的事,讓他們不做,尤其是還要再等五天這麽長的時間,他們的反應就像元笑言平常一樣,自然是不樂意的,不過他們是小孩,自控力不強那也是情有可原的,像元笑言這麽大的人了,要打擾了他做什麽事的樂趣不樂意的話,那就屬於任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