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昌平君的真實身份居然是(冒頓:你們根本不了解太子)
嬴政偷聽心聲:我的大秦有億點強 作者:巧克力豆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斯的話,叫孟安一愣:“昌平君?”
昌平君,乃是大秦曆史上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在呂不韋之後,擔任秦國十年的宰相,最後又莫名其妙的跑到楚國叛亂。
這麽重要的一個人物,最後卻隻留下了一個名號,本身就很玄乎。
就連孟安也發現,百官諸卿很少提及昌平君,似乎十分避諱這個名號。
後世有人考證,昌平君乃是楚國考烈王在秦國為質所生之子。
因為相同的遭遇,又因為很有才華,所以受到了嬴政的重用。
後來秦國滅楚,昌平君心懷故國所以煽動楚人叛亂。
所以後人猜測,昌平君在楚地叛亂,是因為其身為楚人心懷故國,所以才背叛嬴政,嬴政痛恨自己的兄弟叛變自己,在曆史上抹去了其所有功績和名字。
關於這種說法,孟安是有些不信的。
一個從出生便在秦國的質子的私生子,你說他對楚國有感情?狗都不信。
秦國的皇帝數代和楚國通婚,嬴政身上的楚國血脈隻怕不比這昌平君少呢!
李斯、馮去疾這些人也沒見對故國有多少感情。
想到這裏,孟安突然意識到了什麽。
他看向李斯,輕聲問道:“莫非昌平君便是韓非?”
“不錯,韓非便是是昌平君!當年的韓非並沒有跟著櫟陽公主一起跳江。”
李斯點了點頭:“韓非回到鹹陽之後,也依舊受到陛下重用。卻不想櫟陽公主的死,反而讓韓非懷恨在心,最終前往楚地發動叛變。叛變失敗之後,韓非逃至此處,也跳江殉情。”
孟安撓了撓頭,隻覺得亂七八糟的!
“師傅,先說到這裏吧!容我先緩一緩!”
李斯忍不住笑道:“殿下,您非要我說,現在又要自己來緩一緩!”
孟安尷尬一笑。
卻不想,李斯卻繼續對孟安道:“殿下,有件事情,李斯想和您說很久了。”
孟安連忙說道:“師傅您說!”
李斯點了點頭,悠悠開口道:“殿下,此次回到鹹陽之後,李斯準備告老還鄉,李由做事情還尚有所欠妥,希望殿下能夠照拂一二!”
孟安一愣,忍不住道:“師傅您…何必如此呢!其實您可以…”
李斯揮了揮手,說道:“你也不必勸我了,殿下。其一,如今的朝堂之上,法家一家獨大的局麵,嚴苛的律法都是不利於大秦休養生息的,所以必須有所改變。”
“其二,你和百家之間的博弈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如何能夠不偏不倚,讓天下人信服。即便是法家你也不能手軟,還有投靠你的墨家、部分儒生,都要有所考慮。”
“其三,殿下身邊如今聚集了一批謀臣良將,即便沒有我李斯也照樣施展的開,況且李斯確實也老矣,我也該休息休息了。”
“這種種因素之下,我李斯若還敢立在潮頭之上,不死退卻,隻怕下場比之商鞅、呂不韋也好不到什麽地方了。”
說罷,李斯長出了一口氣,似乎放下了什麽擔子一樣。
但是孟安分明看到李斯的身形瞬間佝僂了不少。
看到孟安有些難過,李斯又變得意氣風發了起來:“殿下,何必惆悵呢?我本魏國一小吏,能有今日之成就,足矣。”
看著李斯的身形,孟安心中感慨萬千。
可以說,嬴政給他拔掉了最長最深的一根刺。
同時又留住了自己和李斯的師徒情誼。
看著李斯,孟安緩緩開口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係之舟,問汝平生功業,自有後人評說!師傅為我大秦操勞半生,孟安在此謝過了!”
說著,孟安朝著李斯深深施禮。
李斯扶起孟安,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的光芒:“李斯,也謝過殿下了。”
說著,李斯繼續道:“這天下之事,終究如同波瀾壯闊的大海,潮起潮落,變幻莫測。然而,我相信殿下的決斷,必將引領大秦走向繁榮。”
遠處,蕭何已經悄然而至,但是蕭何卻沒有打擾這對師徒。
…
冒頓看著麵前的親信,此人乃是他派去鹹陽打探情報的先頭。
在聽完親信的回報之後,冒頓一臉凝重:“如此說來,鹹陽居然這般混亂嗎?”
親信點了點頭,說道:“是的,大單於!小的此行,也僅僅見到了幾位太子妃,而沒有見到太子殿下,還有始皇帝陛下!”
冒頓聽完親信的情報後,眉頭緊鎖,內心憂慮重重。
但是冒頓卻沒有說什麽,而是他對親信說道:“你此次前往鹹陽打探情報,做得很好。退下去領賞吧。”
“小的謝大單於!”
親信聽到賞賜,一臉的興奮。
而站在殿下的左邪於王和幾名親信,看到冒頓還在思索,互相看了一眼。
最後邪於王開口問道:“大單於,這種形勢,我們還要去鹹陽嗎?”
“去!”冒頓點了點頭:“如今大秦邯鄲郡之亂已經平定,殿下一定會回到鹹陽的。我必須要見一下殿下。”
說著,冒頓眼神中閃爍著光芒。
有人立刻進言道:“大單於,如今我們南匈奴的實力,難道還需要畏手畏腳,要看一個太子的臉色行事嗎?”
如今所有的胡族部落,都在傳言南匈奴乃是大秦太子殿下圈養的一條狼。
這叫南匈奴的諸王和首領在麵對各胡族的時候,總覺得抬不起頭。
“是啊!大單於!我們匈奴人可是長生天的寵兒啊!”
聽著諸人的勸解,冒頓眼神中閃過一絲寒意。
感受到冒頓的寒意,諸人立刻安靜了下來,不敢再出聲。
片刻之後,冒頓才緩緩開口道:“你們錯了!能成為太子殿下的狼才是我們南匈奴的榮幸!很快你們便可以看到結果了!”
說著,冒頓眼神中帶著殺機,看向諸人:“你們當真以為本單於興師動眾的前往鹹陽,就是為了跑馬圈地,要點種子嗎?”
眾人都紛紛低下頭不敢再出聲言語。
“你們信不信,沒有太子殿下的首肯,我們南匈奴將永遠被束縛在河套!”
這時,剛剛匯報情況的親信突然開口:“殿下,小的這裏還有一個消息。”
冒頓連忙問道:“什麽消息,快快說來!”
親信連忙說道:“小的去太子府時,得知虞妃的孩子,也就是趙王殿下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一直啼哭不止!”
“混賬!這麽重要的消息怎麽現在才說!”
昌平君,乃是大秦曆史上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在呂不韋之後,擔任秦國十年的宰相,最後又莫名其妙的跑到楚國叛亂。
這麽重要的一個人物,最後卻隻留下了一個名號,本身就很玄乎。
就連孟安也發現,百官諸卿很少提及昌平君,似乎十分避諱這個名號。
後世有人考證,昌平君乃是楚國考烈王在秦國為質所生之子。
因為相同的遭遇,又因為很有才華,所以受到了嬴政的重用。
後來秦國滅楚,昌平君心懷故國所以煽動楚人叛亂。
所以後人猜測,昌平君在楚地叛亂,是因為其身為楚人心懷故國,所以才背叛嬴政,嬴政痛恨自己的兄弟叛變自己,在曆史上抹去了其所有功績和名字。
關於這種說法,孟安是有些不信的。
一個從出生便在秦國的質子的私生子,你說他對楚國有感情?狗都不信。
秦國的皇帝數代和楚國通婚,嬴政身上的楚國血脈隻怕不比這昌平君少呢!
李斯、馮去疾這些人也沒見對故國有多少感情。
想到這裏,孟安突然意識到了什麽。
他看向李斯,輕聲問道:“莫非昌平君便是韓非?”
“不錯,韓非便是是昌平君!當年的韓非並沒有跟著櫟陽公主一起跳江。”
李斯點了點頭:“韓非回到鹹陽之後,也依舊受到陛下重用。卻不想櫟陽公主的死,反而讓韓非懷恨在心,最終前往楚地發動叛變。叛變失敗之後,韓非逃至此處,也跳江殉情。”
孟安撓了撓頭,隻覺得亂七八糟的!
“師傅,先說到這裏吧!容我先緩一緩!”
李斯忍不住笑道:“殿下,您非要我說,現在又要自己來緩一緩!”
孟安尷尬一笑。
卻不想,李斯卻繼續對孟安道:“殿下,有件事情,李斯想和您說很久了。”
孟安連忙說道:“師傅您說!”
李斯點了點頭,悠悠開口道:“殿下,此次回到鹹陽之後,李斯準備告老還鄉,李由做事情還尚有所欠妥,希望殿下能夠照拂一二!”
孟安一愣,忍不住道:“師傅您…何必如此呢!其實您可以…”
李斯揮了揮手,說道:“你也不必勸我了,殿下。其一,如今的朝堂之上,法家一家獨大的局麵,嚴苛的律法都是不利於大秦休養生息的,所以必須有所改變。”
“其二,你和百家之間的博弈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如何能夠不偏不倚,讓天下人信服。即便是法家你也不能手軟,還有投靠你的墨家、部分儒生,都要有所考慮。”
“其三,殿下身邊如今聚集了一批謀臣良將,即便沒有我李斯也照樣施展的開,況且李斯確實也老矣,我也該休息休息了。”
“這種種因素之下,我李斯若還敢立在潮頭之上,不死退卻,隻怕下場比之商鞅、呂不韋也好不到什麽地方了。”
說罷,李斯長出了一口氣,似乎放下了什麽擔子一樣。
但是孟安分明看到李斯的身形瞬間佝僂了不少。
看到孟安有些難過,李斯又變得意氣風發了起來:“殿下,何必惆悵呢?我本魏國一小吏,能有今日之成就,足矣。”
看著李斯的身形,孟安心中感慨萬千。
可以說,嬴政給他拔掉了最長最深的一根刺。
同時又留住了自己和李斯的師徒情誼。
看著李斯,孟安緩緩開口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係之舟,問汝平生功業,自有後人評說!師傅為我大秦操勞半生,孟安在此謝過了!”
說著,孟安朝著李斯深深施禮。
李斯扶起孟安,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的光芒:“李斯,也謝過殿下了。”
說著,李斯繼續道:“這天下之事,終究如同波瀾壯闊的大海,潮起潮落,變幻莫測。然而,我相信殿下的決斷,必將引領大秦走向繁榮。”
遠處,蕭何已經悄然而至,但是蕭何卻沒有打擾這對師徒。
…
冒頓看著麵前的親信,此人乃是他派去鹹陽打探情報的先頭。
在聽完親信的回報之後,冒頓一臉凝重:“如此說來,鹹陽居然這般混亂嗎?”
親信點了點頭,說道:“是的,大單於!小的此行,也僅僅見到了幾位太子妃,而沒有見到太子殿下,還有始皇帝陛下!”
冒頓聽完親信的情報後,眉頭緊鎖,內心憂慮重重。
但是冒頓卻沒有說什麽,而是他對親信說道:“你此次前往鹹陽打探情報,做得很好。退下去領賞吧。”
“小的謝大單於!”
親信聽到賞賜,一臉的興奮。
而站在殿下的左邪於王和幾名親信,看到冒頓還在思索,互相看了一眼。
最後邪於王開口問道:“大單於,這種形勢,我們還要去鹹陽嗎?”
“去!”冒頓點了點頭:“如今大秦邯鄲郡之亂已經平定,殿下一定會回到鹹陽的。我必須要見一下殿下。”
說著,冒頓眼神中閃爍著光芒。
有人立刻進言道:“大單於,如今我們南匈奴的實力,難道還需要畏手畏腳,要看一個太子的臉色行事嗎?”
如今所有的胡族部落,都在傳言南匈奴乃是大秦太子殿下圈養的一條狼。
這叫南匈奴的諸王和首領在麵對各胡族的時候,總覺得抬不起頭。
“是啊!大單於!我們匈奴人可是長生天的寵兒啊!”
聽著諸人的勸解,冒頓眼神中閃過一絲寒意。
感受到冒頓的寒意,諸人立刻安靜了下來,不敢再出聲。
片刻之後,冒頓才緩緩開口道:“你們錯了!能成為太子殿下的狼才是我們南匈奴的榮幸!很快你們便可以看到結果了!”
說著,冒頓眼神中帶著殺機,看向諸人:“你們當真以為本單於興師動眾的前往鹹陽,就是為了跑馬圈地,要點種子嗎?”
眾人都紛紛低下頭不敢再出聲言語。
“你們信不信,沒有太子殿下的首肯,我們南匈奴將永遠被束縛在河套!”
這時,剛剛匯報情況的親信突然開口:“殿下,小的這裏還有一個消息。”
冒頓連忙問道:“什麽消息,快快說來!”
親信連忙說道:“小的去太子府時,得知虞妃的孩子,也就是趙王殿下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一直啼哭不止!”
“混賬!這麽重要的消息怎麽現在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