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鄒城市形象策劃工程說好聽了是為鄒城經濟發展搭橋建梁,說白了就是現任政府的政績,因此他們自是竭盡全力。這種主觀為自己客觀有利社會發展要比那種為了自己損害社會利益的事好上千百倍。


    孟母節舉辦得很成功,邀請了眾多華人華僑和國際友人前來,還簽訂了不少經濟項目,超過了預期目標。《人民日報》等大型媒本也作了報道,稱鄒城孟母節把中國古代優秀的教育方式與現今的家庭教育相結合;並進一步提出,這是把中國古代優秀的文化和現今相結合的一次成功試典;最後提出建議,是否可以參照鄒城孟母節模式,做到古為今用。


    孟母節的成功舉辦又在全國掀起了一陣學習中國古代文化的潮流。


    孟母節圓滿閉幕後,鄒城政府舉辦了一次遊泰山活動。來到山東,隻然是要這五嶽之首,五嶽者東嶽泰山、南嶽衡、,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是也。


    除了少數確實太忙的,大多都欣然前往,黃梁和沈塵她們正好分在了一隊。黃梁也知道了那個叫小虹的記者全名是李若虹。


    登泰山本可從西邊遊覽公路乘車至中天門,然後乘坐遊覽索道經十八盤,最後至玉皇頂。但李若虹提議說,既然是來登泰山的,就要享受登山的樂趣,一路都是坐車乘索道豈不索然無味,還有什麽情趣可言。


    黃梁他們想想也是,來登山自然是要徒步上去,好好欣賞沿途的奇石異景和名勝古跡及石刻碑文。高中都學習過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今天雖然風和日麗,想來必有另一翻景象。


    於是便選擇了東路由岱宗坊到中天門經十八盤至南天門最後到玉皇頂的路線,泰山名勝風景也大多在這條路線上,此路線共有石階6566級,沿途多廟宇、多碑刻、多古樹名木,曆史傳說,是泰山旅遊的精華所在,也是最能體現泰山的雄偉與博大。


    泰山是融自然風景與文化遺產為一體的世界名山,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中國曆代皇帝都來此舉行封禪大典,所到之處,建廟塑像,刻石題字,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同時泰山還是佛、道兩教興盛之地,岱廟、七真祠、碧霞祠、普照寺等廟宇觀堂漫山遍布。


    一路上溪深穀幽、山水相映、古刹幽深、一步一景,眾人也是興致勃勃,欣賞著這自然與文化的巧妙融合。


    但一過中天門,雖還是同樣的青石台階,但山勢陡增,行走起來再不似以前那麽輕鬆寫意。特別是到了十八盤後,此處兩側山崖東為飛龍岩,西為翔鳳嶺,其壁似削,陡峭的盤路鑲嵌之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雲梯。


    十八盤傾角達70至80度,不足1公裏的距離升高竟達400米,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石階1630級。


    剛到開山至龍門為“慢十八盤”時,坡勢還比較較緩,但幾個女生就受不了了,一個個香汗淋漓,捶腿揉腰,;電視台同來的還有兩個男的也是氣喘籲籲,不停的擦著汗水。


    眾人找了個被風吹得幹幹淨淨的平石台坐下休息會。


    李若虹更是抱怨起了鄒城市政府的工作人員,說什麽山上氣溫低,要多帶些衣物禦寒。可現在都熱得要死,還禦什麽寒,更何況帶那麽些衣物很是費事,初時不覺得什麽,可是這麽長的路程下來感覺越來越沉。


    幾個人中隻有黃梁是最輕鬆的,渾身清爽,不見一點汗跡。


    有鑒於黃梁的輕鬆,接下來眾人一些比較沉重的物品全都轉移到一個包裏交給他負責。


    休息了會兒,眾人又上路了。


    到龍門至升仙坊為“不緊不慢又十八盤”坡勢更陡,明明看著爬完眼前的石階就到山頂了,可走到頭一看,又是一盤同樣的石階。一次是這樣,兩次還是這樣,三次還是這樣。不禁讓人懷疑這道路永遠都是這樣一盤又一盤的石階,永遠也沒有盡頭。


    很多人把登泰山作為毅力和體力的考驗,主要是體現在這十八盤上。一盤又一盤重複不斷的石階給人心理莫大的壓力。


    李若虹首先受不了,嚷起來:“到底有完沒完,走完了又是同樣的石梯,要到什麽時候才能登上頂!”


    一行人以前都沒登過泰山,自也無沒回答她這個問題,不過都有同樣的感覺。眾人平時都沒做過什麽身體煆煉,這麽一程下來都感到渾身乏力,腿軟腰酸。當然誰也不好意思說出就此返回的話,雖然每個人心中都有這個想法。再說了,都走這麽長的路了,回去也許並不比上山頂近多少。


    看黃梁背著那麽沉的包還是那麽輕鬆自如,不禁都佩服起他的體力來。


    黃梁見周青青實在有些難受,就接回她的包提在手上。本來沈塵、李若虹她們是不好意思要黃梁幫忙拎包的,他這一表示,她們就找到借口了,不能厚些薄彼嘛,於是乎二女都把包扔給了黃梁,現在是能減一分重量是一分。


    那兩個哥們當然不好意思把包扔給黃梁了,隻有抱怨男女永遠不可能公平。


    好不容易爬到升仙坊至南天門的“緊十八盤”,此處坡勢近乎直立,要仰起頭才能看到前麵幾級石階。見此情景,眾人都在心裏暗呼,天呀,不知道這些石階是花費了多少人力才建起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梁異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梁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梁一夢並收藏黃梁異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