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雲說得有些口渴了,喝了一口水之後又接著講道“隨著人類的不斷繁衍生息,漸漸的不但黃河中下遊地區的人口增加了,人們同時也學會了建造房屋和耕種農田。這就需要大麵積的砍伐樹木,草場同樣也遭到了破壞。所以才使得黃河原本清澈的河水變成了現在這樣滿是泥沙渾濁不堪。”


    康熙皺眉道“你的意思是說因為植物減少的原因,黃河才會不斷泛濫的?”


    “也可以這麽說吧,當然這種局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人類的文明,無論是保存火種、人工取火、狩獵、建房、取暖、熟食,無一不與木器有關。而恰恰是由於樹木看似太過平常了,又隨處可見。且木器的可燃性,易毀性,都使得人們忽視了它的重要。其實植物不但能保持水土,還能防風固沙。


    當年漢唐古都長安城規模宏大,盛極一時,為什麽後來的許多朝代幾經更迭,卻都廢棄不用。缺少水源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經過近千年的發展,不停的建造宮殿和房屋,還有人口的不斷增加,這都使得植被被嚴重破壞,環境惡化,水源也同時在不斷減少。還有傳說中西域的樓蘭古國,也是因為沒有看到植物的重要性,不斷的砍伐,卻不加以補種,所以這個傳說中極美麗富饒的西域強國,一夜之間被黃沙掩埋,導致亡國。”


    聽到這裏康熙悚然,一臉的震驚。不敢置信的喃喃道“沒想到,真是沒想到啊...”


    “我這不是在危言聳聽,周圍的許多變化都是在不知不覺間發生的,當人們醒悟過來的時候,往往已經太遲了。就拿咱這京城來說,近幾年的秋冬兩季,總有那麽幾天風沙特別大,這種情況在以前是從沒有過的,這就是因為蒙古放牧的族群不斷擴大。草場被破壞的結果。這些看似普通的花草樹木實則跟咱們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


    淑雲看了看正一臉嚴肅認真聽自己講述的康熙,又接著道“所以我提出的治理黃河的第一點就是在其兩岸和流域內廣泛栽樹種草,重點放在黃土高原,‘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恢複植被。這是減少入黃沙量的治本之策。這個辦法對於許多風沙大,水源少,洪水與泥石流頻發的地區都適用。當然這也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也許我們這代人不能全部完成。還需要我們的後代繼續不斷的努力。但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的後世子孫都會因此而受益。”


    康熙皺眉思考了許久。然後問道“真的是因為植物被破壞的原因嗎?你又是怎麽知道的?淑雲,不是朕不相信你。要是按你說的做,就將會有大量的農田被征用,那些失去土地與家園的百姓怎麽辦?朕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理由來向滿朝文武和天下的百姓交代啊。”


    淑雲想了一下道“根據岩層和地質的變化。我所說的這些是可以體現出來的。但是大臣和百姓們又不懂這些,就是和他們講了,他們也不見得會相信啊。”


    <a id="ads" href="http:///"></a>


    淑雲有些為難,然後沉思片刻才道“我有想不明白的問題時,總會給自己提問。很多問題也都會迎刃而解。那麽現在我就試著用這個辦法來解釋一下。


    首先,夏之前,治水的記錄是從禹開始的,為什麽之前卻沒有?炎帝號稱“神農氏”,教人們播種收獲。開創了農業時代。這就說明在此之前人們是不會耕種農田的,那麽他們又是以什麽為食呢,我想肯定不外乎打漁和狩獵了。正是因為有了炎帝,人們開始和耕種農田,建造房屋定居下來。這也就需要大麵積平坦肥沃的土地。因此森林和草場被破壞是必然的。


    玄燁。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從禹開始,經過一代代的發展,黃河的泛濫次數是在不斷增加的,它的水量卻在逐年減少,甚至最近這近百年間還發生過斷流的現象。這些問題隻要翻看史書,就會發現的。原因是什麽,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吧?而且為什麽古時候的人多是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生活呢?誰都不是傻子,如果那裏不好的話,又經常發生水災,誰還願意住在那裏?正是因為那裏水源充足,物產豐富,氣候溫暖,土地肥沃等諸多好處。人們才會把那裏當作家園去用心建設。”


    康熙顯然是明白了,沒用淑雲再繼續解釋,就點頭接著淑雲的話道“是啊,無論遊牧還是農耕,都離不開水源。想必那個時候的人還不會像現在這樣開鑿水井吧。再說想要大麵積灌溉,光是幾口水井是遠遠不夠的。沿河而居是必然的選擇。況且沒有充足的衣物,是難以過冬的,在氣候溫暖的地區生活也同樣是必須的。人多了,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麵也就不稀奇了。”


    然後康熙握緊了拳頭道“‘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說的好啊,淑雲,朕決定了。無論遇到再大的阻力,朕也會堅持做下去的。”


    淑雲握住老康的手,笑著道“玄燁,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你將會把良好的生存環境帶給後世的子子孫孫,他們會永遠感謝你的。”


    康熙鄭重的點了下頭。很顯然,淑雲很會抓住機會,一句話就鼓舞了這位內心無比驕傲又有些自大的帝王。


    過了一會,等老康心緒稍微平靜了,淑雲又道“我上麵說的是遠景規劃。當前要采取的治河方略是“攔、排、放、調、挖,綜合治理”等措施,標本兼治,近遠結合,可以妥善解決泥沙問題;采取“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方針,可以有效地控製洪水。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即形成一個防洪減淤的工程體係。調水入黃,使流量與含沙量相適應,隻有“大水帶大沙”,才能取得最好的輸沙減淤效果。再來就是建造大容量水庫,可以有效的控製和調節黃河水量。”


    然後淑雲又開始在紙上寫寫畫畫,並向康熙講述水庫的建造辦法與作用,同時也根據前世的資料大致指出了各個水庫應建造的地點。至於地點是否正確,還有水庫的具體設計方案,還要河務官員和工匠們具體考察過後,才能確定。畢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淑雲沒有實地考察過現在的黃河全部流域,而黃河後來又改道過。再說所有事情也不能一個人全做了吧。事情大家做,功勞大家分。這是官場上的至理。


    淑雲說完這些,沉思了一下。又把水泥的製造方法寫下來,交給康熙。淑雲其實是不太想這麽早就讓水泥問世的,畢竟現在沒有除塵和環保設備。生產水泥會對環境和工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也不能因噎廢食,想要建造水庫,沒有水泥是不行的。


    於是淑雲又對康熙強調道”這個水泥雖然是很好的建築材料,又適用廣泛,無論是建房,建橋,還是修路,築堤都非常的好用。可是生產過程中會對水源和...”淑雲想要說空氣,可是轉念一想,這個時候的人還不知道什麽是空氣,到時候老康問起來,又要費力去解釋,再說跟康熙一次性說太多他不知道的事也不好,會顯得淑雲太突出了。


    於是頓了一下就改成“和人們的身體都有害。所以淑雲懇請皇上一定要把生產地點放在遠離人群的地方,並且給工人們佩戴口罩。還有,玄燁,你一定要答應我”淑雲認真的看著康熙,重重地說道“如非不得已,不要大規模的生產水泥。”


    康熙見淑雲如此的認真,也知道事關重大,而且淑雲總是在為自己著想,所以就鄭重的向淑雲做了保證。


    然後老康又道“淑雲,你說的這些治河方略都很實用,不過內容太多了,朕一時也記不全。這樣吧,不如你把你所說的這些全部寫下來,然後朕帶回宮和靳輔他們好好的研究一下。”


    淑雲一聽這話,馬上歇了菜。哼哼唧唧的道“哎呀,玄燁,我剛才太累了,不行了,我頭疼,肚子裏的寶寶也不舒服呢。”這樣做倒不是因為淑雲懶,不想寫那些方略。而是想讓老康覺著自己就是個普通的小女人,會耍賴,會偷懶。雖然博學多才,又很有大義。但是同樣也有著很多的缺點。這樣的人才能讓老康這個多疑的帝王更加的放心和喜愛。


    老康一看淑雲這副憊懶的樣子就來氣,而且你懶就懶吧,竟然還拿肚子裏的孩子說事,什麽人啊。真想照著她的屁股給兩巴掌。可是看看那圓圓的肚子,還真是下不去手。


    忍了又忍,還是不禁吼道“就會裝相,你給朕坐好了。你說,朕來寫。”


    淑雲苦著臉,哀嚎道”啊?還要說啊,天呢?還讓不讓人活了?我這心碎得,捧出來跟餃子餡似的。”


    康熙“撲哧”一聲,被淑雲的話給逗樂了,無奈的搖頭道“都什麽亂七八糟的,你就跟朕貧吧。別耍賴了,快說”


    淑雲開始一臉討好的和康熙講條件了“讓我再說一遍也行,不過你要答應我一個條件。”


    老康那個氣啊。是誰剛剛還巴巴的求著朕要給朕說說這河務的事。哦,等朕當回事了,隻不過是讓你再複述一遍。這麽一轉眼的功夫就開始和朕提條件了。~朕到要看看你齊淑雲究竟要跟朕提什麽條件。~


    於是老康沉著臉吼出了一個字“說”。


    感謝書友g113,蒼穹海藍,0o漂浮的雲o0,青青蘋果鄉.c,投了1票粉紅票。


    感謝書友,塚子沙沙打賞100起點幣。(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在順治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幸福的小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幸福的小魚並收藏重生在順治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