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諺雲: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淑雲也即將迎來到大清以後的第二十一個年頭。歲月是無情的,它總是在人們的不經意間悄悄地流逝。


    節日的喜慶氣氛似乎衝淡了戰爭與貧困給人們帶來的陰霾。大街小巷中各種鮮豔的顏色也增多了起來。現在這個時候盡管十分的貧窮落後,可是過年的氣氛卻要比後世濃鬱的多,特別的有“年味”,而且現在民間有很多過年的習俗,在後世很多都被淡化或是遺忘了。


    這是淑雲重生以後過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春節。以前在鈕鈷祿府時,淑雲是不被允許和安華一家人一起過年的。隻能待在下人的院子裏和胡安夫妻吃頓團圓飯。他們夫妻畢竟是府裏的下人,過年時本就忙,也就隻有除夕晚上,能閑一會,富察氏會賞給他們幾樣不錯的飯菜,這就算是過年了,至於其他的節目,哪有他們參與的份啊,所以跟著他們的淑雲也是一樣的待遇,,隻有年景好的時候,桂花嫂會給淑雲幾塊灶糖還有一些瓜子。除夕時,胡安會包上2文錢的紅包給淑雲作為壓歲錢,這一年就算是過去了。後來又隨湯姆去了歐洲,就更不可能過中國的農曆新年了。


    所以這一年的春節,淑雲很重視。想要好好的體驗一把古時過年的滋味。各種習俗也都要體會一下。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祭灶日。“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祭灶。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現在這個時候嚴格的規定了女人不許祭灶,所以二十三一大早的祭灶活動就由陳策主持。“送行餃子迎風麵”,這一天有吃餃子的習俗。所以淑雲就帶著莊子上的婦女開始和麵、剁餡,準備包餃子。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俗,莊子上的灶糖是從京城的一家老字號買來的。味道挺不錯,香香脆脆的,而且特別粘牙。孩子們都挺喜歡吃的。


    而且這灶糖也是用來供奉灶王爺的,邊上供還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而且莊上的孩子們也被錢劉氏要求從現在開始說吉利話。


    臘月二十三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殺牲畜。等陳策祭完了灶,就帶著莊戶們殺牛宰羊。現在朝廷為了保護農耕,是禁止宰殺健康的耕牛的。因為有老康照著,又有巴彥他們這些大內侍衛坐鎮。所以莊子上依舊是照殺不誤。隻是殺的不是耕牛,而是兩頭神戶肉牛罷了。另外還殺了6隻羊。


    牛皮、羊皮交給莊子上的老人去熟。有兩位來自山西的老人熟皮子的手藝很是精湛。而骨頭和部分下貨。則是支上兩口大鍋。分別熬成牛骨頭湯和羊湯。孩子們都圍在鍋邊。一個個的口水長流。下午的時候,就著饃,大家全都吃得小肚滾圓。晚上的餃子都差一點吃不下去了。


    至於那些牛羊肉,一塊塊切好了。還有心肝肚之類的。都收拾幹淨。放在了食堂外邊,那些掏空的大木頭墩子裏。沒有一會兒,就凍了個實心。


    臘月二十四要撣塵掃房子,就是大掃除。這些活淑雲也插不上手,錢劉氏自然就會帶人收拾妥當。


    淑雲則是和巴彥、陳策、還有錢阿福一起去京城置辦年貨。順便帶了些牛羊肉,雞鴨鵝,非洲雁,糖果等等,還有溫室裏種出的第一茬新鮮蔬菜和新打上來的紅色大鯉魚。分成三份。準備給徐、陸、胡三家送去,算是年禮了。


    到了京城,先把帶來的東西給三家府上送去。又拒絕了他們的挽留,急忙去了大柵欄的集市。這裏真的是異常繁華,行人如織。川流不息,全都是來這裏置辦年貨的。


    淑雲他們先把兩輛馬車停在了不遠處的一家客棧門口。付給了掌櫃的100文錢,讓他店裏的夥計幫忙看顧。然後大家集體行動,殺向了第一站——長盛魁幹果店,這是一家北京的老字號,明朝時期就有。各種的幹鮮果脯非常的齊全,榛子、核桃、花生、瓜子、杏仁、芝麻、各種果脯...大包小包的買了一大堆,幾個人也拿不了這麽多東西,就先付了錢,讓夥計打包好,一會兒再來取。


    接著去了六必居,買的油鹽醬醋,大米白麵,各種醬菜。兩板車也裝不下,陳策就拿錢請掌櫃的幫忙雇兩輛馬車,讓夥計幫忙先裝車,等到他們辦完了其它年貨回來,再一起走。


    剛從六必居出來,淑雲就看到門口有一個老漢在那擺攤賣凍秋梨。隻見那凍梨個大飽滿,顏色漆黑,上麵還帶著冰茬子。淑雲還是在前世小的時候吃過這凍梨,吃的時候要先泡在涼水裏,等到軟化了再吃,淑雲還記得那味道酸甜,非常的爽口。


    淑雲看著那凍秋梨,回想著它的味道,咽了咽口水。於是走過去問那老漢價錢,一聽是五文錢一斤。淑雲覺得還是挺便宜的,就想把這兩筐都買下來。旁邊的錢阿福卻嫌貴,說是平常隻要兩文錢一斤。結果他和那賣梨的老漢,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淑雲看那老漢,衣衫破爛,佝僂著身子,一臉的滄桑,想必也是窮苦人家。再說自己也不差那幾個錢,又是大過年的。就忙阻止了錢阿福。還是以5文的價格把那兩筐都包圓了。一行人在老漢的千恩萬謝中向下一站走去。


    由於淑雲嫌棄髒,所以莊子上就沒有養豬,因此接下來就去了張屠戶的豬肉攤子。買了四頭收拾好的豬,連帶著骨頭下貨,另外又多買了一大筐的豬蹄。


    淑雲他們一行四人把隻有三百米長的大柵欄逛了個遍,又買了福橘、蘋果、大柿子、燈籠、年畫、紅紙、煙花爆竹、編織中國結的紅絲線...零零種種的一共裝了六大馬車。


    又去同福金店取了事先請他們打造的金銀餜子。這才準備駕車回莊子。


    可是剛走出金店不遠,就碰到了一個衣衫襤褸,凍得瑟瑟發抖的小男孩,也就八、九歲的樣子,細長的眼睛,長得很清秀,他背上還還背著一個瘦小的女娃子。男孩端著一個隻剩下個底的破碗朝淑雲他們走了過來。巴彥見狀,連忙擋在淑雲身前,不讓那孩子靠近。


    淑雲看這倆孩子實在可憐,就有心把他們帶回莊子上收養,反正莊子上那麽多都養了,也不差這兩個。於是推開巴彥,招手讓他們過來。


    一問才知道,兩個孩子是湖南人,沒有名字,隻知道姓宋,爹媽平常都叫他葫蘆,說是因為他娘生他時,他爹一出門就看到院子裏結的葫蘆,以後就這麽叫他了,她妹也沒名字,大家都叫她妹丫頭。也是因為戰亂,爹媽都死在了逃難的路上,他們就隨著人流一路艱難跋涉的來了京城。也沒有什麽出路,就是帶著妹妹四處討飯,饑一頓飽一頓的。


    說了這麽半天的話,而躺在他背上的妹妹也沒有動靜,像是睡著了一樣。淑雲感覺到不對,莫不是病了吧。於是就讓葫蘆把丫頭放下來,淑雲接過,發現丫頭臉色潮紅,一摸額頭,果然是發燒了。


    征得了葫蘆的同意,淑雲把丫頭抱到馬車裏,用隨身攜帶的三棱針,給她的耳垂和拇指放了點血,讓她暫時緩解下。因為紮疼了,丫頭也隨即醒來,看到淑雲這個陌生人,正按著她的手指往外擠血,就往後瑟縮了一下,但是卻沒有因為疼痛而哭鬧,隨即又看到哥哥也在一邊,就立刻安心了。放完血,淑雲又用車裏的毯子把她裹嚴實。


    然後問一直在旁邊焦急的看著妹妹的葫蘆“孩子,我叫齊淑雲,住在離這不遠的小湯山,願不願意從今以後和我生活在一起,那樣的話你和妹妹就有溫暖的屋子住,可以吃飽飯,還能讀書?”


    葫蘆看到妹妹醒來了,也就鬆了一口氣。聽到淑雲問話,想了一會,問道“那您能保證對我們好嗎?”


    <a id="ads" href="http:///"></a>


    淑雲笑著點了下頭。心裏覺得這個孩子挺不錯的,有腦子,不盲目。


    葫蘆咬著下唇,有些為難的看著淑雲。隻是片刻,表情就變得堅定起來。然後撲通一下,跪到了淑雲的麵前“淑雲姐姐,葫蘆知道您是好人,不但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嫌棄我是小乞丐就打罵我,還救了妹妹,。謝謝您能收留我們,可是我還有一些夥伴,平時在一起討飯。您能不能也一起收留他們,葫蘆求您,給您磕頭了。”說著話,就砰砰砰的開始磕頭。


    淑雲見狀連忙把他攙扶起來,同時說道“孩子快起來,我答應你就是啦,他們現在都在哪裏啊?”


    葫蘆高興的道“他們一會兒都會回城外的破廟裏,我帶您去。”此時這孩子才露出了小孩子應有的童真。


    現在淑雲心裏覺得這真是個好孩子,有主意不說,還仁義,自己和妹妹有了著落,還不忘那些共患過難的夥伴。是個可造之才。淑雲本就喜歡孩子,又想著要造就一批人才,所以這些孤兒多收留一些也無妨。於是也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請求。


    感謝書友,清泉0901182318,打賞100起點幣。


    感謝書友不死仙人球,芩琪,打賞99起點幣。(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在順治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幸福的小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幸福的小魚並收藏重生在順治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