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拒絕(300分加更)
淑雲平靜了一下有些慌亂的心情,對一直盯著自己的康熙說到“皇上真是太厚愛淑雲了。淑雲孤身一人,年紀又這麽大了,還能蒙皇上不棄。真是感激萬分,在這裏先行謝過皇上了。”淑雲說到這裏,跪下來給康熙磕頭行禮。
然後又接著說到“隻是淑雲有自知之明,不敢汙了皇上的眼。但是為報皇上如此厚愛,淑雲雖是一小女子,也願像男兒一樣,以皇上龍首是瞻,報效朝廷。還請皇上見諒。”
淑雲說完,就見康熙怒瞪著自己。
可能是惱怒自己不識抬舉吧。
淑雲心裏也清楚,既然康熙提出來要自己進宮,就存在了誌在必得的打算。他一定也沒有想過淑雲會拒絕。是啊,站在一個帝王的角度,一定會認為,天下的女人有誰會不想嫁給他,一步登天啊。可淑雲偏偏就拒絕了,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被輕視了,至高無上的權威被挑戰了。不惱怒才怪呢。
而且他會想要收淑雲入宮,多半並不是有多麽的喜歡淑雲,這點自知之明,淑雲還是有的。
可是他這樣做,又有什麽目的呢。是不是覺得淑雲精通西學,可以為他提供一些理論知識,又或是感覺到淑雲可以製造出莊子上用的一些東西...可是那也不必就為了這個而把人娶回家裏吧。淑雲現在是一腦袋漿糊,對老康的決定百思不得其解。
過了好一會,估計是覺得給淑雲的威壓已經夠了。康熙才開口道“哼,不識抬舉。朕能看上你是你的福氣。有的是滿漢大臣願意為朕所用,還輪不到你來顯擺。你真的想好了,要拒絕朕嗎?”
“靠,軟的不行,開始玩恐嚇了。”
不過這麽硬頂著,也不是辦法,鬧僵了隻能是自己吃虧。
於是淑雲索性攤開來說“皇上息怒,淑雲不是不喜歡皇上,隻是一個人自由慣了。要是讓高高的宮牆把淑雲圍住,淑雲真是怕自己會想不開,而且宮中那麽多的娘娘,肯定全都是年輕貌美,手段非常的人。淑雲隻是個單純會做學問的鄉下丫頭。怎麽能和那些娘娘們相處的好呢。再說到時因為一些迎來送往的事,耽誤了淑雲一些正在研究的,非常有用的東西的製造方法,也是皇上和朝廷的損失,不是?”
淑雲的這句話,對康熙還是有一些觸動的,他轉動了兩下小眼睛,說到“什麽好東西,這麽重要啊,連朕封你為貴人的提議,也不惜要拒絕?”
<a id="ads" href="http:///"></a>
靠,這個自大狂,還覺得自己的提議是恩賜呢。還什麽不惜要拒絕,人家壓根就不稀罕,好不。
想是這麽想,可是麵上當然不能表現出來。於是淑雲笑著從衣襟裏掏出了一張紙,雙手舉著遞給康熙,說到“皇上,這就是我剛剛研究明白的,玻璃的製造方法,哦,就是這院子裏,窗戶上的那種透明的白板玻璃。”
“哦?那朕可要好好看看。”說著,就從淑雲手上接了過去。
認真的看了兩遍之後,說到“一會兒朕就命人把方子交給內務府,讓它們找工匠試一下。淑雲啊,你的忠心確實可加。隻是這些在宮裏也能研究啊,而且朕會命內務府全力協助你,缺什麽,也都會給你提供的。那樣不是更好嗎?”
“這個家夥,可真是賊心不死啊。”
“皇上,淑雲研究的東西可多了,還包括一些不同地域生長的糧食作物,要不京郊這麽大的地方,怎麽會單單挑了帶溫泉的地方建莊子呢,這可不是為了洗溫泉浴,為了享受。而是溫泉周圍的溫度高,有一些不適合北方的作物,在這裏也能生存。還有淑雲特意讓人挖了池塘,那些水產也是淑雲研究的對象。”
這一下,老康是真來興趣了,連忙問道“這樣啊,那都有些什麽啊,你快給朕說說。”
於是淑雲開始慢慢的說起來“在海的那一邊,離我們大清國很遙遠的,有一個叫非洲的地方,那裏四季都非常的炎熱,人的皮膚也是黑色的,也就是那些傳說中,唐朝時的昆侖奴。他們那裏有一種叫番茄,又叫西紅柿的作物,不但外形漂亮,而且既可以當蔬菜,又可以作為水果食用。它的果實營養豐富,味道酸甜可口,風味獨特。可以生食、煮食、加工製成番茄醬、汁。都非常不錯,還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涼血平肝,補血養血和增進食欲的功效。
還有一種可以作為糧食的,叫玉米的作物就更不得了啦,它不但高產,每畝產量能達到4、5石,而且還不占良田,坡地和山地都能種植,還是一種很好的抗旱作物。人吃可以,喂食家禽也很好。吃法也有好多種,磨麵或是磨成茬子都行,可以作粥、做窩窩、還可以炒熟了,沏開,當作茶喝...它的杆可以燒火,就是看似沒用的須子,也有很好的利尿效果。”
淑雲說道這裏,老康不再淡定了,一臉激動的打斷淑雲,說到“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嗎?尤其是這個叫玉米的?”
淑雲一臉認真的說到“當然是真的了,怎麽敢欺瞞皇上,而且這兩種作物,淑雲莊子上現在就有種植,在南方是沒問題,但是淑雲還想試驗一下在北方種植的效果。而且那西紅柿已經結果了,生長的很好。至於玉米,目前來看,長得也還不錯。而且淑雲也正在研究讓玉米增產的辦法。”
康熙立刻吃驚的問道“還能再增加產量啊?”
淑雲馬上說到“肯定能,隻是淑雲還需要一些時間罷了,不過也不會太久,最多2,3年。在現在的基礎上再增加3石,應該沒什麽問題,或許會更多也不一定。所以淑雲現在是不能離開莊子的。不過淑雲無論在哪裏,對皇上和大清國的忠心是不會變的,這一點淑雲可以發誓。”
康熙聽了,轉動著他那對小眼睛,思考半天才說到“好吧,既然你有這麽重要的事要做,朕當然要全力支持,朕也會派人來向你學習的,你可要認真的教,不能藏私啊。”
淑雲連忙點頭道“嗯嗯,淑雲絕不會藏私的,請皇上放心。”
“那你這裏還有別的嗎,都跟朕好好說說”
“有,當然有啦”
康熙的求知欲是相當的強啊,基本上是淑雲說,老康問。兩人一直談到了深夜,老康才意猶未盡的放淑雲離開。
老康第二天一早,讓人用軟轎抬著,在淑雲和陳策的帶領下,興致勃勃的把莊子逛了一遍。吃過淑雲莊子上產的那些,如西紅柿等蔬菜做的午飯後,才啟程回宮。不過卻讓白裏帶著另一個叫巴彥的侍衛留下來保護淑雲。
看到康熙終於走啦,也沒有再提讓自己進宮的事,淑雲真的是鬆了一口氣。至於被留下來的白裏和巴彥,那也是沒辦法的,根本不可能拒絕。這樣已經是老康為示恩寵,格外開恩了。要是留下個三、五十人,自己也得咬牙接受,不是。
現在淑雲除了給孩子們上課以外,就是在實驗室裏,裝模作樣的以研究玉米等作物為借口,實則是在搗鼓著她的青黴素。康熙走後第二天,就派來了兩個內務府工匠和兩個精通種田的舉人,跟在淑雲身邊聽天書。被淑雲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同時,淑雲還在著手準備在京城開店的事,現在也不能和桂花嫂,徐老爺子他們聯係。所以店麵隻能讓陳策去找。還要先把池塘裏的魚賣一些,好讓手頭上寬綽點。
這天一大清早,陳策就召集了莊戶們,開始下網打漁。挑那些大個的,不帶籽的,還有一些大青蝦。整整裝了兩大水桶,蝦也用一個大盆提另裝了。帶著白裏和巴彥兩個暫時的苦力,駕著牛車,去城裏販賣。淑雲也跟著一起去了。
到了宣武門外的菜市場,已經是午時了,陳策帶人把裝魚的木桶、木盆從牛車上搬下來。買菜的百姓看著桶中還活著的,各式大魚蝦,都紛紛圍過來觀看。有那好事的,馬上開始打聽價錢。
淑雲讓陳策和巴彥帶人在這照看著,自己帶著白裏開始逛起了菜市場。還真別說,現在市場上的東西還挺全。雞鴨魚肉,水果蔬菜,調料,點心,油鹽醬醋應有盡有,還有一些賣小吃的攤子。盡管已經過了午時,可是依舊人來人往,熱鬧非常。
別看淑雲從小就在京城晃悠,可是盡往東堂和徐家跑了,要說這菜市場,還真就沒來過。要吃什麽空間都有,不比市場上的全,比市場上的好啊。所以至今也沒逛過一次菜市場。現在看著和三百年後迥異的場景,覺得什麽都新奇。
東問問,西看看,順便打聽一下各種物品的價錢,了解一下市場行情。
等淑雲逛了一圈,回到陳策他們所在的位置時,魚蝦已經被賣得一幹二淨啦。還有一些人不肯離去,正在向陳策打聽,明天是否還來。還有一些酒樓的采買和大戶的管家向陳策預定。看來生意是相當的好啊。
PS:明朝末年已經有玉米了,情節需要,小魚就讓它晚婚晚育了,各位親們見諒哈!
感謝書友翡翠龜贈送禮物100起點幣平安符。
感謝書友蘭蠟贈送禮物100起點幣平安符。
這張是300分加更,手中有票票的親們,支持下小魚吧!
淑雲平靜了一下有些慌亂的心情,對一直盯著自己的康熙說到“皇上真是太厚愛淑雲了。淑雲孤身一人,年紀又這麽大了,還能蒙皇上不棄。真是感激萬分,在這裏先行謝過皇上了。”淑雲說到這裏,跪下來給康熙磕頭行禮。
然後又接著說到“隻是淑雲有自知之明,不敢汙了皇上的眼。但是為報皇上如此厚愛,淑雲雖是一小女子,也願像男兒一樣,以皇上龍首是瞻,報效朝廷。還請皇上見諒。”
淑雲說完,就見康熙怒瞪著自己。
可能是惱怒自己不識抬舉吧。
淑雲心裏也清楚,既然康熙提出來要自己進宮,就存在了誌在必得的打算。他一定也沒有想過淑雲會拒絕。是啊,站在一個帝王的角度,一定會認為,天下的女人有誰會不想嫁給他,一步登天啊。可淑雲偏偏就拒絕了,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被輕視了,至高無上的權威被挑戰了。不惱怒才怪呢。
而且他會想要收淑雲入宮,多半並不是有多麽的喜歡淑雲,這點自知之明,淑雲還是有的。
可是他這樣做,又有什麽目的呢。是不是覺得淑雲精通西學,可以為他提供一些理論知識,又或是感覺到淑雲可以製造出莊子上用的一些東西...可是那也不必就為了這個而把人娶回家裏吧。淑雲現在是一腦袋漿糊,對老康的決定百思不得其解。
過了好一會,估計是覺得給淑雲的威壓已經夠了。康熙才開口道“哼,不識抬舉。朕能看上你是你的福氣。有的是滿漢大臣願意為朕所用,還輪不到你來顯擺。你真的想好了,要拒絕朕嗎?”
“靠,軟的不行,開始玩恐嚇了。”
不過這麽硬頂著,也不是辦法,鬧僵了隻能是自己吃虧。
於是淑雲索性攤開來說“皇上息怒,淑雲不是不喜歡皇上,隻是一個人自由慣了。要是讓高高的宮牆把淑雲圍住,淑雲真是怕自己會想不開,而且宮中那麽多的娘娘,肯定全都是年輕貌美,手段非常的人。淑雲隻是個單純會做學問的鄉下丫頭。怎麽能和那些娘娘們相處的好呢。再說到時因為一些迎來送往的事,耽誤了淑雲一些正在研究的,非常有用的東西的製造方法,也是皇上和朝廷的損失,不是?”
淑雲的這句話,對康熙還是有一些觸動的,他轉動了兩下小眼睛,說到“什麽好東西,這麽重要啊,連朕封你為貴人的提議,也不惜要拒絕?”
<a id="ads" href="http:///"></a>
靠,這個自大狂,還覺得自己的提議是恩賜呢。還什麽不惜要拒絕,人家壓根就不稀罕,好不。
想是這麽想,可是麵上當然不能表現出來。於是淑雲笑著從衣襟裏掏出了一張紙,雙手舉著遞給康熙,說到“皇上,這就是我剛剛研究明白的,玻璃的製造方法,哦,就是這院子裏,窗戶上的那種透明的白板玻璃。”
“哦?那朕可要好好看看。”說著,就從淑雲手上接了過去。
認真的看了兩遍之後,說到“一會兒朕就命人把方子交給內務府,讓它們找工匠試一下。淑雲啊,你的忠心確實可加。隻是這些在宮裏也能研究啊,而且朕會命內務府全力協助你,缺什麽,也都會給你提供的。那樣不是更好嗎?”
“這個家夥,可真是賊心不死啊。”
“皇上,淑雲研究的東西可多了,還包括一些不同地域生長的糧食作物,要不京郊這麽大的地方,怎麽會單單挑了帶溫泉的地方建莊子呢,這可不是為了洗溫泉浴,為了享受。而是溫泉周圍的溫度高,有一些不適合北方的作物,在這裏也能生存。還有淑雲特意讓人挖了池塘,那些水產也是淑雲研究的對象。”
這一下,老康是真來興趣了,連忙問道“這樣啊,那都有些什麽啊,你快給朕說說。”
於是淑雲開始慢慢的說起來“在海的那一邊,離我們大清國很遙遠的,有一個叫非洲的地方,那裏四季都非常的炎熱,人的皮膚也是黑色的,也就是那些傳說中,唐朝時的昆侖奴。他們那裏有一種叫番茄,又叫西紅柿的作物,不但外形漂亮,而且既可以當蔬菜,又可以作為水果食用。它的果實營養豐富,味道酸甜可口,風味獨特。可以生食、煮食、加工製成番茄醬、汁。都非常不錯,還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涼血平肝,補血養血和增進食欲的功效。
還有一種可以作為糧食的,叫玉米的作物就更不得了啦,它不但高產,每畝產量能達到4、5石,而且還不占良田,坡地和山地都能種植,還是一種很好的抗旱作物。人吃可以,喂食家禽也很好。吃法也有好多種,磨麵或是磨成茬子都行,可以作粥、做窩窩、還可以炒熟了,沏開,當作茶喝...它的杆可以燒火,就是看似沒用的須子,也有很好的利尿效果。”
淑雲說道這裏,老康不再淡定了,一臉激動的打斷淑雲,說到“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嗎?尤其是這個叫玉米的?”
淑雲一臉認真的說到“當然是真的了,怎麽敢欺瞞皇上,而且這兩種作物,淑雲莊子上現在就有種植,在南方是沒問題,但是淑雲還想試驗一下在北方種植的效果。而且那西紅柿已經結果了,生長的很好。至於玉米,目前來看,長得也還不錯。而且淑雲也正在研究讓玉米增產的辦法。”
康熙立刻吃驚的問道“還能再增加產量啊?”
淑雲馬上說到“肯定能,隻是淑雲還需要一些時間罷了,不過也不會太久,最多2,3年。在現在的基礎上再增加3石,應該沒什麽問題,或許會更多也不一定。所以淑雲現在是不能離開莊子的。不過淑雲無論在哪裏,對皇上和大清國的忠心是不會變的,這一點淑雲可以發誓。”
康熙聽了,轉動著他那對小眼睛,思考半天才說到“好吧,既然你有這麽重要的事要做,朕當然要全力支持,朕也會派人來向你學習的,你可要認真的教,不能藏私啊。”
淑雲連忙點頭道“嗯嗯,淑雲絕不會藏私的,請皇上放心。”
“那你這裏還有別的嗎,都跟朕好好說說”
“有,當然有啦”
康熙的求知欲是相當的強啊,基本上是淑雲說,老康問。兩人一直談到了深夜,老康才意猶未盡的放淑雲離開。
老康第二天一早,讓人用軟轎抬著,在淑雲和陳策的帶領下,興致勃勃的把莊子逛了一遍。吃過淑雲莊子上產的那些,如西紅柿等蔬菜做的午飯後,才啟程回宮。不過卻讓白裏帶著另一個叫巴彥的侍衛留下來保護淑雲。
看到康熙終於走啦,也沒有再提讓自己進宮的事,淑雲真的是鬆了一口氣。至於被留下來的白裏和巴彥,那也是沒辦法的,根本不可能拒絕。這樣已經是老康為示恩寵,格外開恩了。要是留下個三、五十人,自己也得咬牙接受,不是。
現在淑雲除了給孩子們上課以外,就是在實驗室裏,裝模作樣的以研究玉米等作物為借口,實則是在搗鼓著她的青黴素。康熙走後第二天,就派來了兩個內務府工匠和兩個精通種田的舉人,跟在淑雲身邊聽天書。被淑雲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同時,淑雲還在著手準備在京城開店的事,現在也不能和桂花嫂,徐老爺子他們聯係。所以店麵隻能讓陳策去找。還要先把池塘裏的魚賣一些,好讓手頭上寬綽點。
這天一大清早,陳策就召集了莊戶們,開始下網打漁。挑那些大個的,不帶籽的,還有一些大青蝦。整整裝了兩大水桶,蝦也用一個大盆提另裝了。帶著白裏和巴彥兩個暫時的苦力,駕著牛車,去城裏販賣。淑雲也跟著一起去了。
到了宣武門外的菜市場,已經是午時了,陳策帶人把裝魚的木桶、木盆從牛車上搬下來。買菜的百姓看著桶中還活著的,各式大魚蝦,都紛紛圍過來觀看。有那好事的,馬上開始打聽價錢。
淑雲讓陳策和巴彥帶人在這照看著,自己帶著白裏開始逛起了菜市場。還真別說,現在市場上的東西還挺全。雞鴨魚肉,水果蔬菜,調料,點心,油鹽醬醋應有盡有,還有一些賣小吃的攤子。盡管已經過了午時,可是依舊人來人往,熱鬧非常。
別看淑雲從小就在京城晃悠,可是盡往東堂和徐家跑了,要說這菜市場,還真就沒來過。要吃什麽空間都有,不比市場上的全,比市場上的好啊。所以至今也沒逛過一次菜市場。現在看著和三百年後迥異的場景,覺得什麽都新奇。
東問問,西看看,順便打聽一下各種物品的價錢,了解一下市場行情。
等淑雲逛了一圈,回到陳策他們所在的位置時,魚蝦已經被賣得一幹二淨啦。還有一些人不肯離去,正在向陳策打聽,明天是否還來。還有一些酒樓的采買和大戶的管家向陳策預定。看來生意是相當的好啊。
PS:明朝末年已經有玉米了,情節需要,小魚就讓它晚婚晚育了,各位親們見諒哈!
感謝書友翡翠龜贈送禮物100起點幣平安符。
感謝書友蘭蠟贈送禮物100起點幣平安符。
這張是300分加更,手中有票票的親們,支持下小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