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感慨
88年:我帶九個小姨子努力生活 作者:傾聞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額......
得低調點了,不然穿越怪的身份,收不住了。
蘇淩風笑了下。
“不會打,就會瞎扔。”
“我就說嘛,人家都得拍幾下才扔呢,你抓住就扔,一看就不會打。”
這傻妮子。
“咱別擱這逛,找個安靜的地方吧,球場都是打球的,回頭砸到你了。”
蘇淩風對小媛道。
“嗯,你帶著我走,我也不知道去哪。”
“隨便逛唄。”
帶著她溜達。
大學的校園非常大。
宿舍樓、操場、食堂、圖書館、教學樓,還有花園、公園等等。
像個小型的城市一樣。
“這怎麽那麽大?感覺比咱縣城還大。”
小媛跟著蘇淩風逛,都有些累了,感慨道。
“這裏都是培養國家棟梁的地方,當然要把最好的環境留給他們了。”
省城的農業大學,是重點大學。
這年頭的大學都是包分配的,比鐵飯碗還要鐵。
“知識改變命運”。
說的就是這個年代。
隻要能考上大學,順利畢業,就會被分配一個好的工作,戶口也能遷過去。
工作幾年,單位就能分房子。
大學生嘛,結婚對象,大概率也是個大學生。
這一來一去,夫妻倆都是鐵飯碗,不僅自己的生活條件優渥,還能把家裏的父母接來。
一個農村的孩子,就這樣,徹底走出了那片貧困的土地。
而他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城市的優越資源。
到後來,這個通過考大學,改變命運的途徑,就越來越走不通了。
穿越前,一個985院校畢業生,在網上的一段言論,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他說,他的爺爺考上了高中,把一家人從村裏搬到了縣裏。
他的父親考上了大專,把一家人從縣裏,搬到了省城。
而他,考上了985,如今卻在家裏啃老,找不到想要的工作。
一切都是因為“物以稀為貴”。
以前的大學生吃香,是因為“少”。
在大麵積處於貧困線的環境中,培養一個大學生,幾乎要掏空一個家庭所有的資源和精力。
多少有能力的好苗子,因為家庭貧困,而早早的輟學。
但到後來,當所有的人都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開始拚命“卷娃”的時候,大學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沒有價值。
985院校畢業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喜歡抬杠的人會說,那還不是考的不夠好,考個清北,看看能不能改變命運。
這種都是純抬杠。
全國每年兩千多萬的高考生,最終被錄取清北的,隻有幾千人,而這其中京城戶口的孩又占了很大比例。
這都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了,這比中彩票的概率還低。
都知道把中彩票當成致富路很愚蠢,同樣的,想著考上清北改變命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也是天方夜譚。
那根本就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
兩世為人的蘇淩風,走在80年代的大學校園,看著這個年代,大學校園裏,人人臉上洋溢著自信且幸福的學生們,心裏難免會對教育,產生諸多感慨。
“風哥,你說咱家裏,能不能出個大學苗子?”
林小媛這會兒也浮想聯翩。
蘇淩風笑著擺了擺手。
“別想了,我不會讓她們走這條路的。”
“為什麽?你感覺她們考不上?我覺得九妹有希望,她年齡還小。”
林小媛想著家裏的妹妹說道。
“也不小了,九妹今年13歲了,按正常的學齡來說,都讀初中了,她還在小學一年級呢,還是咱村裏的小學。”
林小媛聽到這兒,點了點頭。
也沒什麽幻想了。
“確實,唉,以前的日子過得太苦了,要是咱家裏,早點發財,咱家裏有幾個大學的好苗子呢。”
心裏滿是感慨。
蘇淩風笑道:“就算她們能考上大學,也不讓她們走這條路。”
“為什麽?”
林小媛疑惑地看著蘇淩風,問道。
“讀書很苦的,而且說到底,上大學不是為了找份好工作,以後生活過得好嘛,咱家裏那麽大的生意,四處都缺人手,把她們直接培養接班咱們家族生意,不更合適嘛。”
蘇淩風給她解釋道。
林小媛聽得很有道理。
“風哥說的是,像小雲姐,農業大學畢業的,也在咱們廠裏上班呢,我聽小雲姐說,她們同屆畢業的同學,工資一個月才90多塊錢,她在咱們這,一個月都400多了。”
蘇淩風笑道:“這還隻是開始,越往後,她跟她的同學,差距拉的越大。”
不考慮周小雲是蘇淩風的女人這點。
就單論,周小雲在蘇淩風的廠裏工作。
別看是私企,她的好多同學,可能在事業單位,又或是在國企。
依然沒法跟周小雲比。
後麵將會有一次大麵積的國企和事業單位改編,會裁掉一大批人員。
就算有幸能留下來,也都是拿著不高的工資。
進入到新千禧年,那時候一夜暴富的財富神話滿天飛。
下海經商,經常一年掙事編人員一輩子的錢。
一點都不誇張。
何況蘇淩風作為穿越怪,清楚知道,自己這一世的財富,將會達到一個什麽高度。
隻會比上一世更高。
但有一說一,事編一直有著它的優勢,那就是穩定。
不管外界環境如何,一年又一年,事編人員的收入不會受影響。
金融危機也好,外貿危機也罷,各行各業都受衝擊的時候,事編人員依舊穩如泰山。
這就是為什麽,老一輩的人,無論如何都對“鐵飯碗”情有獨鍾。
因為他們經曆過太多,也看到過太多。
身邊有人這兩年做生意發了財,但可能過兩年遇到年景不好的,一夜之間就全賠光,還身背巨額債務。
這種例子也比比皆是。
而那些事編人員,卻能安穩度過一生。
但對於蘇淩風這種,上一世的上市公司老總來說,這一切例子都不適用了。
當財富在一個人身上,隻是一組數據時,他的抗風險能力,足以讓幾代人躺平。
年景不好就不投資,錢存銀行的利息都花不完。
還不是說省著花,當財富達到自由時,根本就對花錢沒概念了。
幾乎所有的富豪一落千丈,都是投資失敗造成的。
沒有哪個是大手大腳花錢造成的。
得低調點了,不然穿越怪的身份,收不住了。
蘇淩風笑了下。
“不會打,就會瞎扔。”
“我就說嘛,人家都得拍幾下才扔呢,你抓住就扔,一看就不會打。”
這傻妮子。
“咱別擱這逛,找個安靜的地方吧,球場都是打球的,回頭砸到你了。”
蘇淩風對小媛道。
“嗯,你帶著我走,我也不知道去哪。”
“隨便逛唄。”
帶著她溜達。
大學的校園非常大。
宿舍樓、操場、食堂、圖書館、教學樓,還有花園、公園等等。
像個小型的城市一樣。
“這怎麽那麽大?感覺比咱縣城還大。”
小媛跟著蘇淩風逛,都有些累了,感慨道。
“這裏都是培養國家棟梁的地方,當然要把最好的環境留給他們了。”
省城的農業大學,是重點大學。
這年頭的大學都是包分配的,比鐵飯碗還要鐵。
“知識改變命運”。
說的就是這個年代。
隻要能考上大學,順利畢業,就會被分配一個好的工作,戶口也能遷過去。
工作幾年,單位就能分房子。
大學生嘛,結婚對象,大概率也是個大學生。
這一來一去,夫妻倆都是鐵飯碗,不僅自己的生活條件優渥,還能把家裏的父母接來。
一個農村的孩子,就這樣,徹底走出了那片貧困的土地。
而他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城市的優越資源。
到後來,這個通過考大學,改變命運的途徑,就越來越走不通了。
穿越前,一個985院校畢業生,在網上的一段言論,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他說,他的爺爺考上了高中,把一家人從村裏搬到了縣裏。
他的父親考上了大專,把一家人從縣裏,搬到了省城。
而他,考上了985,如今卻在家裏啃老,找不到想要的工作。
一切都是因為“物以稀為貴”。
以前的大學生吃香,是因為“少”。
在大麵積處於貧困線的環境中,培養一個大學生,幾乎要掏空一個家庭所有的資源和精力。
多少有能力的好苗子,因為家庭貧困,而早早的輟學。
但到後來,當所有的人都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開始拚命“卷娃”的時候,大學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沒有價值。
985院校畢業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喜歡抬杠的人會說,那還不是考的不夠好,考個清北,看看能不能改變命運。
這種都是純抬杠。
全國每年兩千多萬的高考生,最終被錄取清北的,隻有幾千人,而這其中京城戶口的孩又占了很大比例。
這都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了,這比中彩票的概率還低。
都知道把中彩票當成致富路很愚蠢,同樣的,想著考上清北改變命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也是天方夜譚。
那根本就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
兩世為人的蘇淩風,走在80年代的大學校園,看著這個年代,大學校園裏,人人臉上洋溢著自信且幸福的學生們,心裏難免會對教育,產生諸多感慨。
“風哥,你說咱家裏,能不能出個大學苗子?”
林小媛這會兒也浮想聯翩。
蘇淩風笑著擺了擺手。
“別想了,我不會讓她們走這條路的。”
“為什麽?你感覺她們考不上?我覺得九妹有希望,她年齡還小。”
林小媛想著家裏的妹妹說道。
“也不小了,九妹今年13歲了,按正常的學齡來說,都讀初中了,她還在小學一年級呢,還是咱村裏的小學。”
林小媛聽到這兒,點了點頭。
也沒什麽幻想了。
“確實,唉,以前的日子過得太苦了,要是咱家裏,早點發財,咱家裏有幾個大學的好苗子呢。”
心裏滿是感慨。
蘇淩風笑道:“就算她們能考上大學,也不讓她們走這條路。”
“為什麽?”
林小媛疑惑地看著蘇淩風,問道。
“讀書很苦的,而且說到底,上大學不是為了找份好工作,以後生活過得好嘛,咱家裏那麽大的生意,四處都缺人手,把她們直接培養接班咱們家族生意,不更合適嘛。”
蘇淩風給她解釋道。
林小媛聽得很有道理。
“風哥說的是,像小雲姐,農業大學畢業的,也在咱們廠裏上班呢,我聽小雲姐說,她們同屆畢業的同學,工資一個月才90多塊錢,她在咱們這,一個月都400多了。”
蘇淩風笑道:“這還隻是開始,越往後,她跟她的同學,差距拉的越大。”
不考慮周小雲是蘇淩風的女人這點。
就單論,周小雲在蘇淩風的廠裏工作。
別看是私企,她的好多同學,可能在事業單位,又或是在國企。
依然沒法跟周小雲比。
後麵將會有一次大麵積的國企和事業單位改編,會裁掉一大批人員。
就算有幸能留下來,也都是拿著不高的工資。
進入到新千禧年,那時候一夜暴富的財富神話滿天飛。
下海經商,經常一年掙事編人員一輩子的錢。
一點都不誇張。
何況蘇淩風作為穿越怪,清楚知道,自己這一世的財富,將會達到一個什麽高度。
隻會比上一世更高。
但有一說一,事編一直有著它的優勢,那就是穩定。
不管外界環境如何,一年又一年,事編人員的收入不會受影響。
金融危機也好,外貿危機也罷,各行各業都受衝擊的時候,事編人員依舊穩如泰山。
這就是為什麽,老一輩的人,無論如何都對“鐵飯碗”情有獨鍾。
因為他們經曆過太多,也看到過太多。
身邊有人這兩年做生意發了財,但可能過兩年遇到年景不好的,一夜之間就全賠光,還身背巨額債務。
這種例子也比比皆是。
而那些事編人員,卻能安穩度過一生。
但對於蘇淩風這種,上一世的上市公司老總來說,這一切例子都不適用了。
當財富在一個人身上,隻是一組數據時,他的抗風險能力,足以讓幾代人躺平。
年景不好就不投資,錢存銀行的利息都花不完。
還不是說省著花,當財富達到自由時,根本就對花錢沒概念了。
幾乎所有的富豪一落千丈,都是投資失敗造成的。
沒有哪個是大手大腳花錢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