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姐對曹胖子說:“我已經和房主拉上關係了。前天還給他們送去一個歡 喜鍋呢。拿下這房子保證沒問題。”
日子一天天陽光多起來,閃閃發亮,使人神往;但日子後邊的陰氣也愈聚 愈濃,隻不過這仨人都不知覺罷了。
六
天冷時候,露天餐館變得冷清。這一帶有不少大楊樹,到了這節氣焦黃的 落葉到處亂飄,剛掃去一片又落下一片,有時還飄到客人的砂鍋裏,於姐打算 請人用杉篙和塑料編織布支個大棚,有個棚子還能避風。不遠一家賣衣服的小 販說,他們也想這麽幹,要不衣服攤上也都是幹葉子,不像樣。他們說西郊區 董家台子一家建材店就賣這種杉篙,又直又挺,價錢比毛竹竿子還低。他們已 經訂了十根,今晚去車拉。於姐叫老悶兒晚上跟車去一趟,問問買五十根能打 多少折。傍晚時車來了,是輛帶槽的東風120,又老又破。馬達一響,車子亂響 ;馬達停了,車子還響。
賣衣服的小販叫老悶兒坐在車樓子裏,自己披塊毯子要到車槽上去,老悶 兒不肯。老悶兒決不會去占好地方,他爭著爬上了車槽。老悶兒走時,於姐在 家裏給孩子做飯。於姐來時,聽說老悶兒跟車走了,心裏一動,也不知哪裏不 對勁兒。是不是沒必要叫老悶兒去?老悶兒即使去也沒多大用處,他根本不會討 價還價,那麽自己為什麽叫老悶兒去呢?一時說不清楚是擔心是後悔還是犯嘀咕 ,後脊樑止不住一陣陣發涼發瘮,打激靈子。她隻當是自己有點風寒感冒。
這天挺冷挺黑,收攤後遠遠近近的燈顯得異樣的亮,白得刺眼。於姐、曹 胖子和那個幫廚正在把最後幾個砂鍋洗幹淨,嘴裏念叨著老悶兒該回來了,忽 然天大的禍事臨到頭上。洋貨街一家賣箱包的小販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報信, 說老悶兒他們的車在通往西郊的立交橋上和一輛迎麵開來的長途大巴迎頭撞上 ,並一起栽到橋下!
於姐立時站不住了,癱下來。曹胖子趕緊叫來一輛計程車,把她拉到車裏 。趕到出事的地方,兩輛汽車硬撞成一堆爛鐵,分不出哪是哪輛車。場麵之慘 烈就沒法細說了,血淋淋的和屠宰場一樣,橫七豎八的根本認不出人。曹胖子 靈機一動,用手機撥通老悶兒小靈通的號碼,居然不遠處的一堆黑乎乎的血肉 裏響起鈴聲。於姐拔腿奔去,曹胖子一把拉住,說嘛也不叫於姐去看,又勸又 喊又攔又拽,用了九牛二虎的力氣,又找人幫忙才強把她拉回來。看著她這披 頭散發、直眉瞪眼的樣子,怕她嚇著孩子,將她先弄到洋貨街上。誰料她一看 到歡喜餐廳的牌子,發瘋一樣衝進去把所有砂鍋全扔出來,摔得粉粉碎。她嘶 啞地叫著:
“是我毀了老悶兒呀,是我毀了你呀!”
她的喊叫撕心裂肺,貫滿了深夜裏漆黑空洞的整條洋貨街。
曹胖子忽然跑到廚房把燉肉的大鐵鍋也端出來,“叭”地摔成八瓣。
歡喜餐廳的門板又緊緊關上。照洋貨街上的人的看法,於姐一定會帶著兒 子嫁給光棍曹胖子,和他一起把這人氣十足的飯館重新開張幹起來。但是,事 違人願,一個月後,於姐人沒露麵,卻叫曹胖子來把那塊牌匾摘下來扔了,剩 下的炊具什物全給了曹胖子。
又過些日子來了一高一矮兩個生臉的人,把小屋的門打開,門口掛幾個自 行車的瓦圈和輪胎,榔頭改錐活扳手扔了一地,變成修車鋪了。矮個子的修車 匠說這房子是花兩萬塊錢買的。這才知道香噴噴的歡喜鍋和那個勤快又熱情的 女人不會再出現了。
有人說,她沒嫁給曹胖子,是因為曹胖子有老婆,人家還有個十三歲的閨 女呢;也有人說,歡喜鍋搬到大胡同那邊去了,為了離開這塊傷心之地,也為 了避人耳目。
真正能見證於姐實情的還是平安街的老街坊們。於姐又回到襪子廠。據說 不是她硬要回去的,而是廠裏的人有人情,拉她回廠。她回廠後不再做那辦公 室主任,改做統計。倒不是因為辦公室主任的位置已經有人,而是她不願意像 從前那樣整天跑來跑去,拋頭露麵。
此事過去,她變了一個人。平安街的老街坊們驚奇地看到,從眼前走過的 於姐不再像從前那樣抬著下巴,目光四射,不時和熟人大聲地打招呼。她垂下 頭來,手領著兒子默默而行。人們說,她這樣反倒更有些女人味兒。
開始都以為她死了丈夫,打擊太重,一時緩不過勁兒來。後來竟發現,先 前那股子陽剛氣已經從她身上褪去。難道她那種昂首挺胸的樣子並非與生俱來? 難道是老悶兒的懦弱與衰萎,才迫使她雄赳赳地站到前台來?
這些話問得好,卻無人能答;若問她本人,則更難說清。人最說不好的, 其實就是自己。
第36章 雪夜來客
“聽,有人敲門。”我說。
“這時候哪會有人來,是風吹得門響。”妻子在燈下做針線活,連頭也沒 抬。
我細聽,外邊陣陣寒風呼呼穿過小院,隻有風兒把雪粒拋打在窗玻璃上的 沙沙聲,掀動蒙蓋煤筐的凍硬的塑料布的嘩嘩啦啦聲,再有便是屋頂上那幾株 老槐樹枝丫穿插的樹冠,在高高的空間搖曳時發出的嘎嘎欲折的摩擦聲了…… 誰會來呢?在這個人們很少往來的歲月裏,又是暴風雪之夜,我這兩間低矮的小 屋,快給四外漸漸加厚的冰冷的積雪埋沒了。此刻,幾乎絕對隻有我和妻子默 默相對,廝守著那燒紅的小火爐和爐上嗞嗞叫的熱水壺。檯燈潔淨的光,一閃 閃照亮她手裏的針和我徐徐吐出的煙霧。也許我們心裏想的完全一樣就沒話可 說,也許故意互不打擾,好任憑想像來陪伴各自寂寞的心。我常常巴望著有隻 迷路的小貓來撓門,然而飄進門縫的隻有雪花,一挨地就消失不見了……
咚!咚!咚!
“不——”我說確實有人敲門。
妻子已撂下活計,到院裏去開門。我跟出去。在那個充滿意外的年代,我 擔心意外。
大門打開。外邊白茫茫的雪地裏站著一個挺寬的黑乎乎的身影。誰?
“你是誰?”我問。
那人不答,竟推開我,直走進屋去。我和妻子把門關上,走進屋,好奇地 看著這個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他給皮帽、口罩、圍巾、破舊的棉衣包裹得嚴 嚴實實。我剛要再問,來客用粗拉拉的男人濁重的聲音說:
“怎麽?你不認識,還是不想認識?”
一聽這聲音,我來不及說,甚至來不及多想一下,就張開雙臂,同他緊緊 擁抱在一起。喲喲,我的老朋友!
我的下巴在他的肩膀上顫抖著:
“你……怎麽會……你給放出來了?”
他沒答話。我鬆開臂膀,望著他。他摘下口罩後的臉頰水漬斑斑,不知是 外邊沾上的雪花溶化了,還是衝動的熱淚。隻見他嘴角痙攣似的抽動,眼裏射 出一種強烈的情緒。看來,這個粗豪爽直、一向心裏擱不住話的人,一準兒要 把他的事全倒出來了。誰料到,他忽然停頓一下,竟把這情緒收斂住,手一擺 :
“先給我弄點吃的,我好冷,好餓!”
日子一天天陽光多起來,閃閃發亮,使人神往;但日子後邊的陰氣也愈聚 愈濃,隻不過這仨人都不知覺罷了。
六
天冷時候,露天餐館變得冷清。這一帶有不少大楊樹,到了這節氣焦黃的 落葉到處亂飄,剛掃去一片又落下一片,有時還飄到客人的砂鍋裏,於姐打算 請人用杉篙和塑料編織布支個大棚,有個棚子還能避風。不遠一家賣衣服的小 販說,他們也想這麽幹,要不衣服攤上也都是幹葉子,不像樣。他們說西郊區 董家台子一家建材店就賣這種杉篙,又直又挺,價錢比毛竹竿子還低。他們已 經訂了十根,今晚去車拉。於姐叫老悶兒晚上跟車去一趟,問問買五十根能打 多少折。傍晚時車來了,是輛帶槽的東風120,又老又破。馬達一響,車子亂響 ;馬達停了,車子還響。
賣衣服的小販叫老悶兒坐在車樓子裏,自己披塊毯子要到車槽上去,老悶 兒不肯。老悶兒決不會去占好地方,他爭著爬上了車槽。老悶兒走時,於姐在 家裏給孩子做飯。於姐來時,聽說老悶兒跟車走了,心裏一動,也不知哪裏不 對勁兒。是不是沒必要叫老悶兒去?老悶兒即使去也沒多大用處,他根本不會討 價還價,那麽自己為什麽叫老悶兒去呢?一時說不清楚是擔心是後悔還是犯嘀咕 ,後脊樑止不住一陣陣發涼發瘮,打激靈子。她隻當是自己有點風寒感冒。
這天挺冷挺黑,收攤後遠遠近近的燈顯得異樣的亮,白得刺眼。於姐、曹 胖子和那個幫廚正在把最後幾個砂鍋洗幹淨,嘴裏念叨著老悶兒該回來了,忽 然天大的禍事臨到頭上。洋貨街一家賣箱包的小販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報信, 說老悶兒他們的車在通往西郊的立交橋上和一輛迎麵開來的長途大巴迎頭撞上 ,並一起栽到橋下!
於姐立時站不住了,癱下來。曹胖子趕緊叫來一輛計程車,把她拉到車裏 。趕到出事的地方,兩輛汽車硬撞成一堆爛鐵,分不出哪是哪輛車。場麵之慘 烈就沒法細說了,血淋淋的和屠宰場一樣,橫七豎八的根本認不出人。曹胖子 靈機一動,用手機撥通老悶兒小靈通的號碼,居然不遠處的一堆黑乎乎的血肉 裏響起鈴聲。於姐拔腿奔去,曹胖子一把拉住,說嘛也不叫於姐去看,又勸又 喊又攔又拽,用了九牛二虎的力氣,又找人幫忙才強把她拉回來。看著她這披 頭散發、直眉瞪眼的樣子,怕她嚇著孩子,將她先弄到洋貨街上。誰料她一看 到歡喜餐廳的牌子,發瘋一樣衝進去把所有砂鍋全扔出來,摔得粉粉碎。她嘶 啞地叫著:
“是我毀了老悶兒呀,是我毀了你呀!”
她的喊叫撕心裂肺,貫滿了深夜裏漆黑空洞的整條洋貨街。
曹胖子忽然跑到廚房把燉肉的大鐵鍋也端出來,“叭”地摔成八瓣。
歡喜餐廳的門板又緊緊關上。照洋貨街上的人的看法,於姐一定會帶著兒 子嫁給光棍曹胖子,和他一起把這人氣十足的飯館重新開張幹起來。但是,事 違人願,一個月後,於姐人沒露麵,卻叫曹胖子來把那塊牌匾摘下來扔了,剩 下的炊具什物全給了曹胖子。
又過些日子來了一高一矮兩個生臉的人,把小屋的門打開,門口掛幾個自 行車的瓦圈和輪胎,榔頭改錐活扳手扔了一地,變成修車鋪了。矮個子的修車 匠說這房子是花兩萬塊錢買的。這才知道香噴噴的歡喜鍋和那個勤快又熱情的 女人不會再出現了。
有人說,她沒嫁給曹胖子,是因為曹胖子有老婆,人家還有個十三歲的閨 女呢;也有人說,歡喜鍋搬到大胡同那邊去了,為了離開這塊傷心之地,也為 了避人耳目。
真正能見證於姐實情的還是平安街的老街坊們。於姐又回到襪子廠。據說 不是她硬要回去的,而是廠裏的人有人情,拉她回廠。她回廠後不再做那辦公 室主任,改做統計。倒不是因為辦公室主任的位置已經有人,而是她不願意像 從前那樣整天跑來跑去,拋頭露麵。
此事過去,她變了一個人。平安街的老街坊們驚奇地看到,從眼前走過的 於姐不再像從前那樣抬著下巴,目光四射,不時和熟人大聲地打招呼。她垂下 頭來,手領著兒子默默而行。人們說,她這樣反倒更有些女人味兒。
開始都以為她死了丈夫,打擊太重,一時緩不過勁兒來。後來竟發現,先 前那股子陽剛氣已經從她身上褪去。難道她那種昂首挺胸的樣子並非與生俱來? 難道是老悶兒的懦弱與衰萎,才迫使她雄赳赳地站到前台來?
這些話問得好,卻無人能答;若問她本人,則更難說清。人最說不好的, 其實就是自己。
第36章 雪夜來客
“聽,有人敲門。”我說。
“這時候哪會有人來,是風吹得門響。”妻子在燈下做針線活,連頭也沒 抬。
我細聽,外邊陣陣寒風呼呼穿過小院,隻有風兒把雪粒拋打在窗玻璃上的 沙沙聲,掀動蒙蓋煤筐的凍硬的塑料布的嘩嘩啦啦聲,再有便是屋頂上那幾株 老槐樹枝丫穿插的樹冠,在高高的空間搖曳時發出的嘎嘎欲折的摩擦聲了…… 誰會來呢?在這個人們很少往來的歲月裏,又是暴風雪之夜,我這兩間低矮的小 屋,快給四外漸漸加厚的冰冷的積雪埋沒了。此刻,幾乎絕對隻有我和妻子默 默相對,廝守著那燒紅的小火爐和爐上嗞嗞叫的熱水壺。檯燈潔淨的光,一閃 閃照亮她手裏的針和我徐徐吐出的煙霧。也許我們心裏想的完全一樣就沒話可 說,也許故意互不打擾,好任憑想像來陪伴各自寂寞的心。我常常巴望著有隻 迷路的小貓來撓門,然而飄進門縫的隻有雪花,一挨地就消失不見了……
咚!咚!咚!
“不——”我說確實有人敲門。
妻子已撂下活計,到院裏去開門。我跟出去。在那個充滿意外的年代,我 擔心意外。
大門打開。外邊白茫茫的雪地裏站著一個挺寬的黑乎乎的身影。誰?
“你是誰?”我問。
那人不答,竟推開我,直走進屋去。我和妻子把門關上,走進屋,好奇地 看著這個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他給皮帽、口罩、圍巾、破舊的棉衣包裹得嚴 嚴實實。我剛要再問,來客用粗拉拉的男人濁重的聲音說:
“怎麽?你不認識,還是不想認識?”
一聽這聲音,我來不及說,甚至來不及多想一下,就張開雙臂,同他緊緊 擁抱在一起。喲喲,我的老朋友!
我的下巴在他的肩膀上顫抖著:
“你……怎麽會……你給放出來了?”
他沒答話。我鬆開臂膀,望著他。他摘下口罩後的臉頰水漬斑斑,不知是 外邊沾上的雪花溶化了,還是衝動的熱淚。隻見他嘴角痙攣似的抽動,眼裏射 出一種強烈的情緒。看來,這個粗豪爽直、一向心裏擱不住話的人,一準兒要 把他的事全倒出來了。誰料到,他忽然停頓一下,竟把這情緒收斂住,手一擺 :
“先給我弄點吃的,我好冷,好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