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您剛剛說那頂美的嘛樣,倒說說看。”
“七字法呀,靈、瘦、彎、小、軟、正、香。”呂顯卿張嘴就說。好賽說 ,你連這個也不知道。
“隻這些?”
這瘦老頭挺靈,聽出佟忍安變了態度,便說:“還不夠?夠上一字就不易! 尖非錐,瘦不貧,彎似月,小且靈,軟如煙,正則穩,香即醉,哪個容易?”他 麵帶笑對著佟忍安,吐字賽炒蹦豆,叫滿屋聽了都一怔。
佟忍安當然明白對方在抖摟學問,跟自己較勁,便麵不掛色,說了句要緊 的話:
“得形易,得神難。”
呂顯卿巴巴眨兩下眼皮,沒聽懂佟忍安的話,以為他學問有限,招架不住 ,弄點玄的。他真恨不得再掏出點玩意兒,壓死這天津爺兒們,便掄起舌頭說 :
“聽說您家大少奶奶一雙小腳,蓋世絕倫,是不是名喚香蓮?大名還是乳名 ?妙極!妙極!是啊,古來稱小腳為金蓮。以‘香’字換‘金’字,聽起來更入耳 入心,還不妙!‘金蓮’一說由來,不知您考過沒有?都說南唐後主有宮嬪窅娘 ,人俊,善舞,後主命製金台,取蓮花狀,四周掛滿珠寶,命窅娘使帛裹足, 在金蓮台上跳舞。自始,宮內外婦女都拿帛裹足,為美為貴為嬌為雅,漸漸成 風,也就把裹足小腳稱作‘金蓮’。可還有一說,齊東昏侯,命宮人使金箔剪 成蓮花貼在地上,令潘妃在上邊走,一步一姿,千嬌百媚,所謂‘步步生蓮花 ’,婦女也就稱小腳為‘金蓮’了。您信哪種說法?我信前種,都說窅娘用帛纏 足,可沒人說潘妃纏足。不纏足算不得小腳!”
呂顯卿這一大套,把屋裏說得沒聲兒,好賽沒人了。這些人隻好喜小腳, 沒料到給小腳的學問踩在下邊。佟忍安一邊聽,一邊提著自個兒專用的逗彩小 茶壺,嘴對嘴吮茶,咂咂直響。人都以為他也讚賞呂顯卿,誰料他等這位愛蓮 居士一住嘴,就說:
“說到歷史,都是過去的事,誰也沒見過,誰找著根據誰有理。通常說小 腳打窅娘才有,誰敢斷言唐代女子絕對不裹腳纏足?伊世珍《嫏嬛記》上說,楊 貴妃在馬嵬坡被唐明皇賜死時,有個叫玉飛的女子,拾得她一雙雀頭鞋,薄檀 木底,長短隻有三寸五。這可不是孤證,徐用理的《楊妃妙舞圖詠》也有幾句 :‘曲按霓裳醉舞盤,滿身香汗怯衣單,淩波步小弓三寸,傾國貌嬌花一團。 ’三寸之足,不會是大腳。可見窅娘之前,貴妃先裹了腳。要說唐人先裹腳, 杜牧還有兩句詩:‘鈿尺裁量減四分,纖纖玉筍裹輕雲。’一尺減去四分,還 剩多少?”
“佟大爺,別忘了,那是唐尺,跟今兒用的尺子不一般大小!”呂顯卿邊聽 邊等漏兒,抓住漏兒就大叫。
“別忙,這我考過。唐人哪能不用唐尺?唐尺一尺,折合今兒蘇尺八寸,蘇 尺又比營造尺大一寸。詩上說一尺減四,便是唐尺六寸,折合蘇尺是四寸八, 折合今兒營造尺是四寸三。不裹腳能四寸三嗎?您說說。”
呂顯卿一時接不上話茬,眼睛嘴巴全張著。
喬六橋拍手叫起來:
“好呀,看來能人在咱天津衛,別總把眼珠子往外瞧了!”
眾人都將吃驚的眼神打山西人身上挪到佟忍安這邊來。可人家呂顯卿也是 修行不淺的能人。能人全好勝,哪能三下兩下就尿,稍稍一緩,話到嘴邊,下 巴一仰就說:
“佟大爺的話,聽來有理。可使兩句詩作根據,還嫌單薄。《唐語林》上 說,唐時一般士人妻,服丈夫衫,穿丈夫靴,可見並不纏足。”
“說的是。可我並沒說唐朝女子都纏足,而是說有纏足。有沒有是一碼事 ,都不都是另一碼事。居士所考,是纏足發端哪朝哪代,不是哪朝哪代蔚成風 氣的,對不?咱議的嘛,先要定準,免得你說東我說西,走了題,不明不白。再 說,從唐詩中求根據,絕非這三兩句,白樂天有句‘小頭鞋履窄衣裳’,焦仲 卿也有句‘足躡紅絲履,纖纖作細頭’。說的都是唐朝女子穿鞋好小頭。按唐 時禮節,走路不直疾促,行步快,即失禮。用布纏裹約束,自然遲緩。這是情 理之中的事。至於纏成嘛樣?嘛法?多大?另當別論。”
“今兒倒長了見識,天津衛佟大爺把纏足史的上限定到了唐。”呂顯卿話 裏帶譏諷,仍遮不住一時困窘。明擺著沒話相爭,學問不頂戧了。
佟忍安笑笑,好賽話才開頭,接著說:
“要說上限,我看唐也嫌晚。《周禮》有屨人,掌管皇上和王妃鞋子,所 謂赤舄、黑舄、赤繶、黃繶、青勾、素履、葛履,都是各式各樣鞋子。看重鞋 ,必看重腳。漢朝女子鞋頭喜尖,打武梁祠壁畫上看,老萊之母,曾子之妻, 鞋頭都尖。《史記·貨殖傳》上說,‘今夫趙女鄭姬設形容,楔鳴琴,揄長袂 ,躡利屣’。所謂利屣,也是尖頭鞋子。《漢書·地理誌》上有句話挺要緊, ‘趙女彈弦跕’,師古注,字與屣同,是種無跟小鞋,跕是輕輕站著。由此看 ,漢朝女子以尖鞋、細步、輕站為美。自然要在腳上下功夫,那就非小不可。 史遊《急就篇》有句‘靸鞮邛角褐襪巾’,下邊的注不知您留意沒有。注中說 ,靸謂韋履,頭深而尖,平底,俗名著革先子;鞮薄革小履也,巾者,裹足也 。這話說得還要多明?您要聽,我還有好多例子,就怕占大夥兒不少時候,犯不 上。單把這些書上零零碎碎記載,細心推敲推敲,纏足始於唐,恐怕也不能說 死吧!都說歷史是死的,我看是活的,誰把它說死,誰就等著別人來翻個兒!”
呂顯卿好賽給對方扔到水裏,又按到水下邊。不傻也呆,輪到了由人擺布 的份兒。喬六橋比剛才叫得更歡:
“完了完了!今兒我才明白,沒學問,玩小腳,純粹傻玩兒!”
牛鳳章脖子一縮說:
“說得我也想裹小腳了!”
這話惹得眾人笑聲要掀去屋頂。牛鳳章人不怪心眼怪,他總是自覺身賤, 時不時糟蹋自己一句,免得別人再來糟蹋。
今兒不比尋常。佟忍安正來勁,滿肚子學問要往外倒,逮住牛鳳章這句話 ,笑道:
“牛五爺可別這麽說。明朝還真有男人裹足,偽裝女子,混在女人堆兒裏 找便宜。事敗後坐幾年大獄,放出來人人罵他,藏不成,躲不了,人人能認出 他來。”
“為嘛哪?”牛鳳章瞪著小眼問。
“腳裹小了,還能大回來?”佟忍安說。
眾人又是大笑。牛鳳章雙腳緊跺,叫著:“我可不裹!我可不裹!”賣傻樣 兒逗大夥兒樂。
華琳搖著白手細指說:“不不,牛五爺裹腳準叫人認不出來。”他說完這 上半句,等別人追問為嘛才說下半句,“牛五爺造假畫,賽真的;裹小腳,更 賽真的!”說話時,眼珠子不看牛鳳章,也不看佟忍安,好賽看屋頂。
這話夠挖苦,可別人說還行,牛鳳章和華琳同行,都畫畫,同行犯頂,不 吃這話。他小眼一翻,立時把話撞回去:
“七字法呀,靈、瘦、彎、小、軟、正、香。”呂顯卿張嘴就說。好賽說 ,你連這個也不知道。
“隻這些?”
這瘦老頭挺靈,聽出佟忍安變了態度,便說:“還不夠?夠上一字就不易! 尖非錐,瘦不貧,彎似月,小且靈,軟如煙,正則穩,香即醉,哪個容易?”他 麵帶笑對著佟忍安,吐字賽炒蹦豆,叫滿屋聽了都一怔。
佟忍安當然明白對方在抖摟學問,跟自己較勁,便麵不掛色,說了句要緊 的話:
“得形易,得神難。”
呂顯卿巴巴眨兩下眼皮,沒聽懂佟忍安的話,以為他學問有限,招架不住 ,弄點玄的。他真恨不得再掏出點玩意兒,壓死這天津爺兒們,便掄起舌頭說 :
“聽說您家大少奶奶一雙小腳,蓋世絕倫,是不是名喚香蓮?大名還是乳名 ?妙極!妙極!是啊,古來稱小腳為金蓮。以‘香’字換‘金’字,聽起來更入耳 入心,還不妙!‘金蓮’一說由來,不知您考過沒有?都說南唐後主有宮嬪窅娘 ,人俊,善舞,後主命製金台,取蓮花狀,四周掛滿珠寶,命窅娘使帛裹足, 在金蓮台上跳舞。自始,宮內外婦女都拿帛裹足,為美為貴為嬌為雅,漸漸成 風,也就把裹足小腳稱作‘金蓮’。可還有一說,齊東昏侯,命宮人使金箔剪 成蓮花貼在地上,令潘妃在上邊走,一步一姿,千嬌百媚,所謂‘步步生蓮花 ’,婦女也就稱小腳為‘金蓮’了。您信哪種說法?我信前種,都說窅娘用帛纏 足,可沒人說潘妃纏足。不纏足算不得小腳!”
呂顯卿這一大套,把屋裏說得沒聲兒,好賽沒人了。這些人隻好喜小腳, 沒料到給小腳的學問踩在下邊。佟忍安一邊聽,一邊提著自個兒專用的逗彩小 茶壺,嘴對嘴吮茶,咂咂直響。人都以為他也讚賞呂顯卿,誰料他等這位愛蓮 居士一住嘴,就說:
“說到歷史,都是過去的事,誰也沒見過,誰找著根據誰有理。通常說小 腳打窅娘才有,誰敢斷言唐代女子絕對不裹腳纏足?伊世珍《嫏嬛記》上說,楊 貴妃在馬嵬坡被唐明皇賜死時,有個叫玉飛的女子,拾得她一雙雀頭鞋,薄檀 木底,長短隻有三寸五。這可不是孤證,徐用理的《楊妃妙舞圖詠》也有幾句 :‘曲按霓裳醉舞盤,滿身香汗怯衣單,淩波步小弓三寸,傾國貌嬌花一團。 ’三寸之足,不會是大腳。可見窅娘之前,貴妃先裹了腳。要說唐人先裹腳, 杜牧還有兩句詩:‘鈿尺裁量減四分,纖纖玉筍裹輕雲。’一尺減去四分,還 剩多少?”
“佟大爺,別忘了,那是唐尺,跟今兒用的尺子不一般大小!”呂顯卿邊聽 邊等漏兒,抓住漏兒就大叫。
“別忙,這我考過。唐人哪能不用唐尺?唐尺一尺,折合今兒蘇尺八寸,蘇 尺又比營造尺大一寸。詩上說一尺減四,便是唐尺六寸,折合蘇尺是四寸八, 折合今兒營造尺是四寸三。不裹腳能四寸三嗎?您說說。”
呂顯卿一時接不上話茬,眼睛嘴巴全張著。
喬六橋拍手叫起來:
“好呀,看來能人在咱天津衛,別總把眼珠子往外瞧了!”
眾人都將吃驚的眼神打山西人身上挪到佟忍安這邊來。可人家呂顯卿也是 修行不淺的能人。能人全好勝,哪能三下兩下就尿,稍稍一緩,話到嘴邊,下 巴一仰就說:
“佟大爺的話,聽來有理。可使兩句詩作根據,還嫌單薄。《唐語林》上 說,唐時一般士人妻,服丈夫衫,穿丈夫靴,可見並不纏足。”
“說的是。可我並沒說唐朝女子都纏足,而是說有纏足。有沒有是一碼事 ,都不都是另一碼事。居士所考,是纏足發端哪朝哪代,不是哪朝哪代蔚成風 氣的,對不?咱議的嘛,先要定準,免得你說東我說西,走了題,不明不白。再 說,從唐詩中求根據,絕非這三兩句,白樂天有句‘小頭鞋履窄衣裳’,焦仲 卿也有句‘足躡紅絲履,纖纖作細頭’。說的都是唐朝女子穿鞋好小頭。按唐 時禮節,走路不直疾促,行步快,即失禮。用布纏裹約束,自然遲緩。這是情 理之中的事。至於纏成嘛樣?嘛法?多大?另當別論。”
“今兒倒長了見識,天津衛佟大爺把纏足史的上限定到了唐。”呂顯卿話 裏帶譏諷,仍遮不住一時困窘。明擺著沒話相爭,學問不頂戧了。
佟忍安笑笑,好賽話才開頭,接著說:
“要說上限,我看唐也嫌晚。《周禮》有屨人,掌管皇上和王妃鞋子,所 謂赤舄、黑舄、赤繶、黃繶、青勾、素履、葛履,都是各式各樣鞋子。看重鞋 ,必看重腳。漢朝女子鞋頭喜尖,打武梁祠壁畫上看,老萊之母,曾子之妻, 鞋頭都尖。《史記·貨殖傳》上說,‘今夫趙女鄭姬設形容,楔鳴琴,揄長袂 ,躡利屣’。所謂利屣,也是尖頭鞋子。《漢書·地理誌》上有句話挺要緊, ‘趙女彈弦跕’,師古注,字與屣同,是種無跟小鞋,跕是輕輕站著。由此看 ,漢朝女子以尖鞋、細步、輕站為美。自然要在腳上下功夫,那就非小不可。 史遊《急就篇》有句‘靸鞮邛角褐襪巾’,下邊的注不知您留意沒有。注中說 ,靸謂韋履,頭深而尖,平底,俗名著革先子;鞮薄革小履也,巾者,裹足也 。這話說得還要多明?您要聽,我還有好多例子,就怕占大夥兒不少時候,犯不 上。單把這些書上零零碎碎記載,細心推敲推敲,纏足始於唐,恐怕也不能說 死吧!都說歷史是死的,我看是活的,誰把它說死,誰就等著別人來翻個兒!”
呂顯卿好賽給對方扔到水裏,又按到水下邊。不傻也呆,輪到了由人擺布 的份兒。喬六橋比剛才叫得更歡:
“完了完了!今兒我才明白,沒學問,玩小腳,純粹傻玩兒!”
牛鳳章脖子一縮說:
“說得我也想裹小腳了!”
這話惹得眾人笑聲要掀去屋頂。牛鳳章人不怪心眼怪,他總是自覺身賤, 時不時糟蹋自己一句,免得別人再來糟蹋。
今兒不比尋常。佟忍安正來勁,滿肚子學問要往外倒,逮住牛鳳章這句話 ,笑道:
“牛五爺可別這麽說。明朝還真有男人裹足,偽裝女子,混在女人堆兒裏 找便宜。事敗後坐幾年大獄,放出來人人罵他,藏不成,躲不了,人人能認出 他來。”
“為嘛哪?”牛鳳章瞪著小眼問。
“腳裹小了,還能大回來?”佟忍安說。
眾人又是大笑。牛鳳章雙腳緊跺,叫著:“我可不裹!我可不裹!”賣傻樣 兒逗大夥兒樂。
華琳搖著白手細指說:“不不,牛五爺裹腳準叫人認不出來。”他說完這 上半句,等別人追問為嘛才說下半句,“牛五爺造假畫,賽真的;裹小腳,更 賽真的!”說話時,眼珠子不看牛鳳章,也不看佟忍安,好賽看屋頂。
這話夠挖苦,可別人說還行,牛鳳章和華琳同行,都畫畫,同行犯頂,不 吃這話。他小眼一翻,立時把話撞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