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建成後,就開始投入了使用。除了硝製好的兔皮,剩下的都送到了兔皮作坊裏,由柱子每日去做工,他一個人在那裏也樂在其中。


    到了五月底,全村進入了忙碌的夏收時節,每天都是天不亮就都拿起鐮刀往地裏去了,譚李記鹵味店貼了告示,關門幾日,等著稻子收好了,再開門。現在鹵味店都是老客戶了,農忙期間大家都可以理解的。


    譚家人手一下子就不夠了,譚文庭兄妹三個都不在家,沒辦法譚根生和譚三姑兩家合作,因為譚三姑家本來地也不多,不過就這兩家人也是累的夠嗆,還好有牛車,不然才累呢!全家齊上陣,李芸的主要工作就是做飯送飯。


    這天清晨,天空還被夜色籠罩著,兩戶人家便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寅時末(大約快到五點鍾)的時候,家中的長輩們紛紛走出家門,前往田間勞作。年紀稍小一些的孩子們則在卯時起床後,也跟著來到了地裏幫忙。


    李芸也是早早地起床,開始為大家準備豐盛的飯菜。她深知,在這個農忙的季節裏,飯菜必須要充足,否則在下地幹了一天活之後,沒有足夠的食物補充體力,又怎能承受住高強度的農活呢?


    於是,李芸每天都會提著兩個沉甸甸的食盒,在田間穿梭,將飯菜送到每一個人的手中。為了節省時間,全家人都選擇留在田地裏,一日三餐都由李芸送飯到地頭。這樣一來,李芸也有機會欣賞到這片繁忙的田園景色。


    夏日陽光猶如金色的綢緞,灑在廣袤的田野上,稻田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就像金色的海洋泛起了層層波浪。這是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農人們迎來了收獲的喜悅,同時也肩負著沉甸甸的責任。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勤勞的農人便已踏上了田埂,他們的身影在稻田中穿梭,形成了一道道勤勞的風景線。男人們手握鋒利的鐮刀,彎下腰,一束束成熟的稻穗在他們熟練的手法下被迅速割下,然後整齊地碼放成一排排。汗水順著他們的臉頰滑落,滴入泥土,與大地交融,那是辛勤與土地的契約,是對豐收的承諾。


    婦女們也不甘落後,她們或捆紮稻束,或整理田埂,或在田間地頭準備午餐,確保農人們能夠及時補充體力。孩子們在田埂邊嬉戲,偶爾也幫忙傳遞工具或水壺,他們的笑聲在田野間回蕩,為忙碌的場景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隨著夕陽西下,天邊染上了橘色的晚霞,農人們開始收拾工具,結束了一天的辛勞。他們滿載而歸,臉上洋溢著滿足與自豪的笑容。稻田中,留下了一排排整齊的稻茬,那是他們辛勤付出的印記,也是對未來的希望。


    在農忙割稻的場景中,李芸看到了汗水與希望交織的畫麵,那是農人們對土地的深情與尊重,也是對豐收的渴望與追求。


    經過四五日的辛勤勞作,譚根生和譚三姑兩家終於把稻子收到院子裏了,接下來就是打穀機上場了。因為還有不少人要排隊用打穀機,所以兩家人也是日夜不停的打稻子,累得直不起腰來,但看著金黃的稻穀,心中又充滿了喜悅。


    等到稻米收進糧倉,眾人才把心放進肚子裏,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不過今年需要交糧稅了,譚根生根據以往的經驗,留出來了要繳稅的部分。雖然這會讓他們少一些收成,但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與此同時,全村人都在瘋狂的打稻子,大家都希望能夠盡快完成這項工作,迎接新的生活。而在這忙碌的氛圍中,李芸卻有著自己的計劃。她開始製作菌種,準備種植鬆茸。但她並沒有製太多,因為製好了最多兩日內就要種上,不然就不能用了。


    李芸提前交代好了,稻杆要保存好,到時候鬆茸種上了得鋪上一層厚厚的稻杆。其實不用李芸交代,村民們也是舍不得扔了稻杆的,這個到了冬日可是家禽家畜的糧食。他們深知這些稻杆的重要性,因此都會妥善保管。


    李芸準備好了足夠多的菌種,等待著哪家的田地率先空出來,並收集到足夠的稻杆後,她便會優先前往那家教授種植鬆茸的方法。由於李芸自己並不打算在自家的田地上種植,因此全家人都有了閑暇時間,可以休息一下並協助其他村民。


    第一個輪到的便是譚三姑家,因為她家的田地最早騰空出來。於是,李芸帶著譚根生一同前去幫忙,先是在她家的田地裏均勻地撒下菌種,然後再覆蓋上一層厚厚的稻杆,這樣就大功告成了。此外,還有許多村民在自家的田地整理得差不多的時候,紛紛前來觀看和學習,希望能夠掌握種植鬆茸的技巧。


    李芸毫不吝嗇地將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傳授給他們,力求讓每個人都能輕鬆理解並學會。這樣一來,她後續的工作將會變得輕鬆許多。


    隨著一家家的稻子逐漸收割完畢,緊接著便開始了種植鬆茸的計劃。當菌種種植到前幾家時,數量已經明顯減少。於是,李芸帶上了自家的幹鬆茸,並帶領其他人上山采摘野生的鬆茸,一起製作更多的菌種。同時,她還親自上門教導每家每戶如何製作菌種。


    菌種製作法交給了大家,種植的時候,李芸已經累的不行了,譚根生看在眼裏,就打算讓李芸歇一歇,他拉上譚鐵生和譚新生,因為這兩個上次幫忙在鬆樹地灑菌種,已經知道了灑多少,他們三個挨個給每一家教授怎麽灑種。


    經過幾日的忙碌,全村有一少半的地裏都種上了鬆茸,大家都是充滿了期待,等待著收獲的那一天。


    不過農家人還是不能歇息,還得上繳地稅呢,槐花村的男人全都一起,有的背,有的挑,還有的用牛車拉,都帶著糧食,浩浩蕩蕩的往縣裏公廨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嬌妻帶領全家吃香喝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薄荷煙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薄荷煙火並收藏農家小嬌妻帶領全家吃香喝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