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美食俘獲
農家小嬌妻帶領全家吃香喝辣 作者:薄荷煙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院子裏的話語若隱若現地傳入李芸耳中,李芸聽著他們的笑聲,嘴角也不自覺的揚起,她起身,走了出去。
“兩位都是文庭哥的同窗吧,真是招待不周了,晚飯在這裏用了再回家吧!”李芸笑著迎上去,對著三人道。
“這位是?”沈令舟已然猜出了李芸的身份,不過還是等著譚文庭介紹。
“這正是我的妻子,李芸娘。”譚文庭鄭重說道,又轉身看著李芸,指著沈張二人,“芸娘,這是我的同窗好友沈令舟,張銘。”
“多謝二位來看望文庭哥。”李芸彎腰拱手答謝。
“嫂夫人多禮了,我們三個同窗幾年,是為至交,來看望是應該的。”兩人都連忙回禮。李芸娘看著這兩個年輕人,一個身穿靛青色緙絲長衫,腰間掛著玉佩,頭戴玉冠,手拿折扇,儀表堂堂,像是一個富家公子。另一個一身月白色長衫,布料稍微發舊,不過也是氣宇軒昂。
“你們三人稍等片刻,我和娘再準備幾個菜就可以擺飯了。”李芸微笑著說,“我去後院拔幾棵青菜,你們再聊會兒。”說罷李芸就往後院去了。
李芸在看他們的同時,沈張二人也在看李芸娘,隻見她一身粗布衣衫,看起來瘦瘦弱弱的,舉止談吐卻也絲毫不怯,五官端正,眼神確是亮晶晶的,很有神采。
“你夫人確實落落大方,不像一般農家女啊。”
“剛才文庭不是說了嗎?芸娘的父親原也是秀才呢!”
“是啊,那倒說得通了。”
“對了,文庭,你嶽父留下的手稿書籍,拿出來我們一起研究探討一下,可不要藏私啊!”沈令舟笑著打趣道。
“這還用你說,早就備好了,這不就放在這裏嗎,你們一直沒有注意到罷了。”譚文庭拿起手邊的兩本書籍,遞給沈張二人,三人就李青河留下的書籍,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探討。
李芸到後院又摘了幾棵青菜,樹上的香椿苗長大了一些,又順手掐了一些。走到雞窩旁邊,伸手摸了摸,不錯,四個雞蛋,配上香椿苗,可以炒一盤菜了。
李芸看天色還不算晚,走到前屋對著譚文成和譚文欣說了幾句話,兩個人興衝衝地拿起一個小簍子出門去了。
等李芸和方氏準備好晚飯,一大盤子鹵肉,一盤香椿炒雞蛋,一盤炒青菜,一碗炸小黃魚(小魚是昨天成子和小夥伴去河裏撈的。)
等著鍋裏的雜糧飯熟了,鍋巴也炕地焦黃酥脆,這時譚文成他們也回來了,兩個累的直喘氣。
“嫂子,你交代的事,我們完成了。”兩個人獻寶一樣,把簍子遞到李芸麵前。
簍子裏整齊的碼著幾個胖嘟嘟的鬆茸。一天沒去撿,鬆茸又長大了一些呢。
李芸把鬆茸處理幹淨,切成片,像上次一樣煎了一下,越是高級的食材,越簡單烹飪。
李芸又找出家裏攢的雞蛋,拿出幾個,配上蘿卜絲,做了一大盆的雞蛋湯,湯色奶白,撒上蔥花,鮮香美味。
把所有的飯菜端上桌,方氏去招呼譚文庭他們吃飯了。因著有外男在,方氏李芸譚文欣三人在灶房吃了晚飯,幾個男人在堂屋吃飯。
沈令舟和張銘二人很想維持自己風度,但是,眼看著譚文成的筷子夾的起飛,兩人再也裝不下去了,也是大口的吃起來,生怕自己吃的慢了,吃的少了。
惹得譚文庭目瞪口呆,他們兩個沒吃午飯嗎?
譚根生笑嗬嗬的說:“兩位多吃點,粗茶淡飯,不要嫌棄。”
“伯父謙虛了,這還叫粗茶淡飯,比令舟家醉仙樓的飯菜都好吃。令舟,你說是吧!尤其是這個鹵肉,我還從沒吃過這麽香的肉呢!”
“吃著也堵不住你的嘴。”沈令舟白了張銘一眼,心裏確是認同了張銘說的話。
“文庭,這是鬆茸嗎?我們上次在我家吃飯,醉仙樓送去的餐食,裏麵有這個吧?”
“是的。”
“嗯,不過你家這樣做好像更加美味啊。伯父,你們村子裏的人都采鬆茸嗎?”
“哪有,我們都不認識這種菌子,還是芸娘識得,這種做法也是她做的。”
“枉我也算遍嚐各地美味了,今日竟然才知道,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確實啊,想不到文庭夫人廚藝竟然如此好,文庭以後有口福了!”
沈令舟和張銘一人吃了一大碗雜糧飯,看著金燦燦的鍋巴,泡在鹵肉湯裏,忍不住一人又吃了一大塊,又喝了一碗湯,吃的兩人摸摸肚皮想著真是太丟臉了,不過文庭也不會嫌棄他們的,更想到了以後要多來文庭家蹭飯,應該是多來和文庭探討學習,順便蹭個飯。
吃飽飯後,天慢慢暗了下來,沈令舟和張銘也要起身告辭了。
“文庭,今日見你身子恢複不錯,什麽時候回書院啊?”
“等著把這幾副藥吃完吧,在書院熬藥什麽的還是不方便。”譚文庭想到別人偷換藥材的事情。
“嗯,確實如此。那我們在書院等你回來。”沈張二人露出了然的神色。
“喏,這個給你們。”譚文庭遞給兩人一人一個小食盒,裏麵都裝了一點鹵肉。“拿回去讓伯父伯母也嚐嚐。”
“這不是你家要拿去賣的嗎?我們怎好意思吃了再拿。”
“這是芸娘讓我給你們的,別以為我不知道啊,你們給我帶的禮品也很貴重呢?這是芸娘和我的一點心意,你們就別推脫了,不是很喜歡吃嗎?”
“那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送走沈令舟和張銘,一家人洗漱一下,準備睡覺了,明天還要做生意呢。
入夜,譚家人都進入了甜蜜的夢鄉。沈令舟和張銘到達鎮子上也分開了,張銘回了鎮子上的家。沈令舟連夜坐著碼頭上自家的貨船往華陽縣城去了,順水東下,不到半個時辰便到了。
華陽縣的碼頭上還是人來人往,燈火通明,沈令舟從船上下來,早有小廝跑過去,接過他手裏的食盒,給他披上披風。
“少爺,河邊風大,別著涼了。今日怎地這麽晚呢?老爺夫人等候多時了。”沈興走到沈令舟旁邊道。
“看望了我的好友去了,連累父親母親為我擔憂了。興叔,我們趕快回家吧!”說罷,沈令舟進了一輛馬車。
“兩位都是文庭哥的同窗吧,真是招待不周了,晚飯在這裏用了再回家吧!”李芸笑著迎上去,對著三人道。
“這位是?”沈令舟已然猜出了李芸的身份,不過還是等著譚文庭介紹。
“這正是我的妻子,李芸娘。”譚文庭鄭重說道,又轉身看著李芸,指著沈張二人,“芸娘,這是我的同窗好友沈令舟,張銘。”
“多謝二位來看望文庭哥。”李芸彎腰拱手答謝。
“嫂夫人多禮了,我們三個同窗幾年,是為至交,來看望是應該的。”兩人都連忙回禮。李芸娘看著這兩個年輕人,一個身穿靛青色緙絲長衫,腰間掛著玉佩,頭戴玉冠,手拿折扇,儀表堂堂,像是一個富家公子。另一個一身月白色長衫,布料稍微發舊,不過也是氣宇軒昂。
“你們三人稍等片刻,我和娘再準備幾個菜就可以擺飯了。”李芸微笑著說,“我去後院拔幾棵青菜,你們再聊會兒。”說罷李芸就往後院去了。
李芸在看他們的同時,沈張二人也在看李芸娘,隻見她一身粗布衣衫,看起來瘦瘦弱弱的,舉止談吐卻也絲毫不怯,五官端正,眼神確是亮晶晶的,很有神采。
“你夫人確實落落大方,不像一般農家女啊。”
“剛才文庭不是說了嗎?芸娘的父親原也是秀才呢!”
“是啊,那倒說得通了。”
“對了,文庭,你嶽父留下的手稿書籍,拿出來我們一起研究探討一下,可不要藏私啊!”沈令舟笑著打趣道。
“這還用你說,早就備好了,這不就放在這裏嗎,你們一直沒有注意到罷了。”譚文庭拿起手邊的兩本書籍,遞給沈張二人,三人就李青河留下的書籍,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探討。
李芸到後院又摘了幾棵青菜,樹上的香椿苗長大了一些,又順手掐了一些。走到雞窩旁邊,伸手摸了摸,不錯,四個雞蛋,配上香椿苗,可以炒一盤菜了。
李芸看天色還不算晚,走到前屋對著譚文成和譚文欣說了幾句話,兩個人興衝衝地拿起一個小簍子出門去了。
等李芸和方氏準備好晚飯,一大盤子鹵肉,一盤香椿炒雞蛋,一盤炒青菜,一碗炸小黃魚(小魚是昨天成子和小夥伴去河裏撈的。)
等著鍋裏的雜糧飯熟了,鍋巴也炕地焦黃酥脆,這時譚文成他們也回來了,兩個累的直喘氣。
“嫂子,你交代的事,我們完成了。”兩個人獻寶一樣,把簍子遞到李芸麵前。
簍子裏整齊的碼著幾個胖嘟嘟的鬆茸。一天沒去撿,鬆茸又長大了一些呢。
李芸把鬆茸處理幹淨,切成片,像上次一樣煎了一下,越是高級的食材,越簡單烹飪。
李芸又找出家裏攢的雞蛋,拿出幾個,配上蘿卜絲,做了一大盆的雞蛋湯,湯色奶白,撒上蔥花,鮮香美味。
把所有的飯菜端上桌,方氏去招呼譚文庭他們吃飯了。因著有外男在,方氏李芸譚文欣三人在灶房吃了晚飯,幾個男人在堂屋吃飯。
沈令舟和張銘二人很想維持自己風度,但是,眼看著譚文成的筷子夾的起飛,兩人再也裝不下去了,也是大口的吃起來,生怕自己吃的慢了,吃的少了。
惹得譚文庭目瞪口呆,他們兩個沒吃午飯嗎?
譚根生笑嗬嗬的說:“兩位多吃點,粗茶淡飯,不要嫌棄。”
“伯父謙虛了,這還叫粗茶淡飯,比令舟家醉仙樓的飯菜都好吃。令舟,你說是吧!尤其是這個鹵肉,我還從沒吃過這麽香的肉呢!”
“吃著也堵不住你的嘴。”沈令舟白了張銘一眼,心裏確是認同了張銘說的話。
“文庭,這是鬆茸嗎?我們上次在我家吃飯,醉仙樓送去的餐食,裏麵有這個吧?”
“是的。”
“嗯,不過你家這樣做好像更加美味啊。伯父,你們村子裏的人都采鬆茸嗎?”
“哪有,我們都不認識這種菌子,還是芸娘識得,這種做法也是她做的。”
“枉我也算遍嚐各地美味了,今日竟然才知道,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確實啊,想不到文庭夫人廚藝竟然如此好,文庭以後有口福了!”
沈令舟和張銘一人吃了一大碗雜糧飯,看著金燦燦的鍋巴,泡在鹵肉湯裏,忍不住一人又吃了一大塊,又喝了一碗湯,吃的兩人摸摸肚皮想著真是太丟臉了,不過文庭也不會嫌棄他們的,更想到了以後要多來文庭家蹭飯,應該是多來和文庭探討學習,順便蹭個飯。
吃飽飯後,天慢慢暗了下來,沈令舟和張銘也要起身告辭了。
“文庭,今日見你身子恢複不錯,什麽時候回書院啊?”
“等著把這幾副藥吃完吧,在書院熬藥什麽的還是不方便。”譚文庭想到別人偷換藥材的事情。
“嗯,確實如此。那我們在書院等你回來。”沈張二人露出了然的神色。
“喏,這個給你們。”譚文庭遞給兩人一人一個小食盒,裏麵都裝了一點鹵肉。“拿回去讓伯父伯母也嚐嚐。”
“這不是你家要拿去賣的嗎?我們怎好意思吃了再拿。”
“這是芸娘讓我給你們的,別以為我不知道啊,你們給我帶的禮品也很貴重呢?這是芸娘和我的一點心意,你們就別推脫了,不是很喜歡吃嗎?”
“那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送走沈令舟和張銘,一家人洗漱一下,準備睡覺了,明天還要做生意呢。
入夜,譚家人都進入了甜蜜的夢鄉。沈令舟和張銘到達鎮子上也分開了,張銘回了鎮子上的家。沈令舟連夜坐著碼頭上自家的貨船往華陽縣城去了,順水東下,不到半個時辰便到了。
華陽縣的碼頭上還是人來人往,燈火通明,沈令舟從船上下來,早有小廝跑過去,接過他手裏的食盒,給他披上披風。
“少爺,河邊風大,別著涼了。今日怎地這麽晚呢?老爺夫人等候多時了。”沈興走到沈令舟旁邊道。
“看望了我的好友去了,連累父親母親為我擔憂了。興叔,我們趕快回家吧!”說罷,沈令舟進了一輛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