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當時就是我親手把杜曄的爸爸抓進監獄的。”
“哦,這樣啊。”孟先生說,“是這樣的,杜曄的爸爸被抓之前把杜曄託付給了杜曄的這個哥哥,讓他幫自己照顧女兒。但是當時杜曄的哥哥自己也特別窮,沒法撫養杜曄,所以就把杜曄送進了福利院,想著等自己賺了錢再把杜曄接出來。但是,賺錢哪有那麽容易,過了好久杜曄的哥哥也沒有賺到錢,他覺得愧對杜曄爸爸的託付,所以就用把柄要挾我領養杜曄。”
“這麽說,杜曄的這個哥哥跟杜曄的爸爸認識。而且,如果已經到了把女兒託付給他的地步,杜曄的爸爸應該跟這個人很熟悉,對嗎?”
“應該是這樣。他們具體是什麽樣的關係我們也不知道,也沒過問。但聽他說,杜曄的生父曾經對他有恩。”孟先生說。
“難怪……”楊凜說,“聽您的口氣,您好像並沒有因為當年他的要挾而記恨他?”
“是,我們不恨他。我剛才也說了,杜曄是個非常優秀的孩子,我們很高興能領養她當女兒,並且在我們領養杜曄之後杜曄的哥哥也從不打擾我們的生活。而且,杜曄的哥哥還曾經幫助過我們。”孟先生說,“大概五六年前,我的公司差一點破產。杜曄的哥哥不知道怎麽知道的這件事,直接就匯了五十萬到我的帳上。這筆錢幫了我大忙,不然我可能真的已經破產了。雖然我知道他這樣做是為了杜曄,害怕她受苦,而且我也已經把錢還給他了,但我還是心存感激。”
“看起來他很關心杜曄。”楊凜說。
“是,他對杜曄很好,有時會去學校看她。”孟先生說。
“他是做什麽工作的?”楊凜問。
“這個我也不知道,我對這個人的了解很少,這個人好像一直挺神秘的。”孟先生說。
楊凜點點頭,想了想,問:“杜曄當時福利院是叫育光福利院,對吧?”
“是啊,這您也知道?”孟先生說。
“她爸爸被行刑之後,我去福利院找過她,但是她已經被領養了。”楊凜說。
“是這樣啊。”孟先生說。
告別杜曄的養父母,楊凜直奔育光福利院,那裏或許是最後一個可以查到一點有關杜曄哥哥線索的地方了。
杜曄的這個所謂的哥哥到底是個什麽人?
剛才與孟先生的交談加重了楊凜對這個人的好奇。
看得出,這個人對杜曄很好,他不惜用要挾的手段給杜曄好的生活,雖然是出於好意,但是否過於極端?
他為什麽要對杜曄這麽好?真的是所謂的報恩嗎?
楊凜帶著滿滿的疑問驅車駛向福利院,育光福利院位於近郊,路上的景色有些荒涼,卻又有一種遠離繁華的寧靜,讓楊凜起伏的心平靜了些許。
這一路上,楊凜的心空空蕩蕩,焦慮是多餘的。即使命案與杜曄有關,楊凜也無法改變事實,他能做的隻有求證,也許找到了這個人,一切就會真相大白了。
接待楊凜的是福利院的院長,楊凜認得她,十年前楊凜來福利院看杜曄時接待他的也是這位院長。十年過去了,院長蒼老了許多,連說話都顫顫巍巍的。
“孩子叫什麽名字?”院長問。
“叫杜曄,1997年被送來的,沒過多久就被領養了。”楊凜說。
“哦……我好像有點印象,因為十歲的孩子還有人願意收養其實蠻少見的。”院長說。
“那您記不記得送她來的人是誰?”楊凜問。
“記不太清了。”院長說,“我隻記得是個男的。”
“對,就是個男的。”楊凜說,“您還記得他叫什麽名字嗎?”
“這個我實在記不得了,時間太久了。”院長說,“這樣吧,我去給你調一下檔案。”
“好的。”
楊凜翻開當年杜曄的檔案,在簽名欄處,楊凜終於看到了那個人的名字。
突然間,楊凜怔住了。
等一下!
這個人……
記憶在頭腦中翻滾……
十年前,1997年杜茂生案……
幾個月前,整容殺人魔案……
怎麽會是他!
杜曄接到楊凜的電話,讓她馬上去他家。
電話裏,楊凜的口氣不太好,這讓杜曄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他知道了嗎?會嗎?
杜曄不敢多想,她知道,這一天終將降臨。
“進來吧。”楊凜給她開門,臉色陰沉沉的。
“坐吧。”
楊凜示意她坐在餐椅上,自己拉來一把椅子坐在杜曄的對麵,這讓杜曄有一種被審訊的感覺。
“你知道望海酒吧嗎?”楊凜問。
杜曄一驚,強裝鎮定地回答:“知道,就在我們學校北門附近。上次的兇殺案不就發生在望海酒吧的後身嗎?”
“沒錯。”楊凜說,“去過嗎?”
“去過幾次,和曉晴一起。”
“沒有單獨去過嗎?”
“沒有。”杜曄坦然地回答,雖然這是假話。
“望海酒吧的老闆趙明成你認識嗎?”
“去過酒吧就一定要認識酒吧老闆嗎?”杜曄反問他。
“我就問你認識還是不認識,回答我!”楊凜語氣強硬地逼問她。
“不認識。”這也是假話。
楊凜猛地站起來,走到杜曄身邊。杜曄不敢與他對視,表情淡定,但心狂跳不止。
楊凜俯下身,湊到杜曄耳邊,緩緩說:“被你叫哥哥的人,你會不認識?能為了你去殺人的人,你會不認識?”
☆、第二十七章真相
1997年的夏天,10歲的杜曄回到家,發現自己的媽媽有些不對勁。
她躺在床上,臉頰發紅,呼吸急促,不停地抽搐。她的手邊放著一個針管。
“媽媽。”杜曄叫她。
她沒有答應,眼神迷離而呆滯地看著天花板。
杜曄放下書包走過去,用小手摸摸媽媽的額頭,想要試試她的體溫。她的額頭很燙,杜曄以為她發燒了,趕緊跑去找藥。
過了一會兒,杜曄拿著感冒藥和半杯溫水回來。
媽媽不動了。
一動不動。
杜曄放下水和藥,輕輕地搖晃媽媽。
媽媽還是不動。
杜曄似乎明白了,她伸出小手去試媽媽的鼻息,沒有氣。
她沒有哭,默默地陪在媽媽身邊。
深夜,爸爸回來了。他看到一動不動的媽媽,先是一愣,然後顫抖著伸手摸她的脖子。杜曄記得,那天爸爸哭了,他背對著杜曄,一滴眼淚落在地上。
爸爸叫她回自己的房間,不要出來。杜曄躲在門縫邊偷看,她看見爸爸叫來幾個人,七手八腳地把僵硬的媽媽抬走。
那是她最後一次見媽媽。
“哦,這樣啊。”孟先生說,“是這樣的,杜曄的爸爸被抓之前把杜曄託付給了杜曄的這個哥哥,讓他幫自己照顧女兒。但是當時杜曄的哥哥自己也特別窮,沒法撫養杜曄,所以就把杜曄送進了福利院,想著等自己賺了錢再把杜曄接出來。但是,賺錢哪有那麽容易,過了好久杜曄的哥哥也沒有賺到錢,他覺得愧對杜曄爸爸的託付,所以就用把柄要挾我領養杜曄。”
“這麽說,杜曄的這個哥哥跟杜曄的爸爸認識。而且,如果已經到了把女兒託付給他的地步,杜曄的爸爸應該跟這個人很熟悉,對嗎?”
“應該是這樣。他們具體是什麽樣的關係我們也不知道,也沒過問。但聽他說,杜曄的生父曾經對他有恩。”孟先生說。
“難怪……”楊凜說,“聽您的口氣,您好像並沒有因為當年他的要挾而記恨他?”
“是,我們不恨他。我剛才也說了,杜曄是個非常優秀的孩子,我們很高興能領養她當女兒,並且在我們領養杜曄之後杜曄的哥哥也從不打擾我們的生活。而且,杜曄的哥哥還曾經幫助過我們。”孟先生說,“大概五六年前,我的公司差一點破產。杜曄的哥哥不知道怎麽知道的這件事,直接就匯了五十萬到我的帳上。這筆錢幫了我大忙,不然我可能真的已經破產了。雖然我知道他這樣做是為了杜曄,害怕她受苦,而且我也已經把錢還給他了,但我還是心存感激。”
“看起來他很關心杜曄。”楊凜說。
“是,他對杜曄很好,有時會去學校看她。”孟先生說。
“他是做什麽工作的?”楊凜問。
“這個我也不知道,我對這個人的了解很少,這個人好像一直挺神秘的。”孟先生說。
楊凜點點頭,想了想,問:“杜曄當時福利院是叫育光福利院,對吧?”
“是啊,這您也知道?”孟先生說。
“她爸爸被行刑之後,我去福利院找過她,但是她已經被領養了。”楊凜說。
“是這樣啊。”孟先生說。
告別杜曄的養父母,楊凜直奔育光福利院,那裏或許是最後一個可以查到一點有關杜曄哥哥線索的地方了。
杜曄的這個所謂的哥哥到底是個什麽人?
剛才與孟先生的交談加重了楊凜對這個人的好奇。
看得出,這個人對杜曄很好,他不惜用要挾的手段給杜曄好的生活,雖然是出於好意,但是否過於極端?
他為什麽要對杜曄這麽好?真的是所謂的報恩嗎?
楊凜帶著滿滿的疑問驅車駛向福利院,育光福利院位於近郊,路上的景色有些荒涼,卻又有一種遠離繁華的寧靜,讓楊凜起伏的心平靜了些許。
這一路上,楊凜的心空空蕩蕩,焦慮是多餘的。即使命案與杜曄有關,楊凜也無法改變事實,他能做的隻有求證,也許找到了這個人,一切就會真相大白了。
接待楊凜的是福利院的院長,楊凜認得她,十年前楊凜來福利院看杜曄時接待他的也是這位院長。十年過去了,院長蒼老了許多,連說話都顫顫巍巍的。
“孩子叫什麽名字?”院長問。
“叫杜曄,1997年被送來的,沒過多久就被領養了。”楊凜說。
“哦……我好像有點印象,因為十歲的孩子還有人願意收養其實蠻少見的。”院長說。
“那您記不記得送她來的人是誰?”楊凜問。
“記不太清了。”院長說,“我隻記得是個男的。”
“對,就是個男的。”楊凜說,“您還記得他叫什麽名字嗎?”
“這個我實在記不得了,時間太久了。”院長說,“這樣吧,我去給你調一下檔案。”
“好的。”
楊凜翻開當年杜曄的檔案,在簽名欄處,楊凜終於看到了那個人的名字。
突然間,楊凜怔住了。
等一下!
這個人……
記憶在頭腦中翻滾……
十年前,1997年杜茂生案……
幾個月前,整容殺人魔案……
怎麽會是他!
杜曄接到楊凜的電話,讓她馬上去他家。
電話裏,楊凜的口氣不太好,這讓杜曄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他知道了嗎?會嗎?
杜曄不敢多想,她知道,這一天終將降臨。
“進來吧。”楊凜給她開門,臉色陰沉沉的。
“坐吧。”
楊凜示意她坐在餐椅上,自己拉來一把椅子坐在杜曄的對麵,這讓杜曄有一種被審訊的感覺。
“你知道望海酒吧嗎?”楊凜問。
杜曄一驚,強裝鎮定地回答:“知道,就在我們學校北門附近。上次的兇殺案不就發生在望海酒吧的後身嗎?”
“沒錯。”楊凜說,“去過嗎?”
“去過幾次,和曉晴一起。”
“沒有單獨去過嗎?”
“沒有。”杜曄坦然地回答,雖然這是假話。
“望海酒吧的老闆趙明成你認識嗎?”
“去過酒吧就一定要認識酒吧老闆嗎?”杜曄反問他。
“我就問你認識還是不認識,回答我!”楊凜語氣強硬地逼問她。
“不認識。”這也是假話。
楊凜猛地站起來,走到杜曄身邊。杜曄不敢與他對視,表情淡定,但心狂跳不止。
楊凜俯下身,湊到杜曄耳邊,緩緩說:“被你叫哥哥的人,你會不認識?能為了你去殺人的人,你會不認識?”
☆、第二十七章真相
1997年的夏天,10歲的杜曄回到家,發現自己的媽媽有些不對勁。
她躺在床上,臉頰發紅,呼吸急促,不停地抽搐。她的手邊放著一個針管。
“媽媽。”杜曄叫她。
她沒有答應,眼神迷離而呆滯地看著天花板。
杜曄放下書包走過去,用小手摸摸媽媽的額頭,想要試試她的體溫。她的額頭很燙,杜曄以為她發燒了,趕緊跑去找藥。
過了一會兒,杜曄拿著感冒藥和半杯溫水回來。
媽媽不動了。
一動不動。
杜曄放下水和藥,輕輕地搖晃媽媽。
媽媽還是不動。
杜曄似乎明白了,她伸出小手去試媽媽的鼻息,沒有氣。
她沒有哭,默默地陪在媽媽身邊。
深夜,爸爸回來了。他看到一動不動的媽媽,先是一愣,然後顫抖著伸手摸她的脖子。杜曄記得,那天爸爸哭了,他背對著杜曄,一滴眼淚落在地上。
爸爸叫她回自己的房間,不要出來。杜曄躲在門縫邊偷看,她看見爸爸叫來幾個人,七手八腳地把僵硬的媽媽抬走。
那是她最後一次見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