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也等著呢,一起看。嘿嘿!”洛雪知道溫馨放假是一個人在家,所以陪她聊天,以減少溫馨的孤單和害怕。
兩個女孩就這樣在同一時間,不同空間,看著同一部電視劇。看到精彩的部分,她們還互發消息,同歡樂,共悲傷。
就在溫馨看仙劍的時候,距離她幾千米外的冷逸,取出了《函數》和練習冊。數學書封麵保存完好,看上去和新書沒什麽兩樣。冷逸翻到三角函數那一章,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整整齊齊的筆記,藍色字體,挺有力道,大小和書中文字差不多,整體看上去十分和諧。冷逸看著自己作業本上那歪歪扭扭的字,用雙手捂住了眼睛,“不堪入目”從他的腦海裏一閃而過……
☆、默默關注
作者有話要說: 一份真摯的友情,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之一。遇到能陪我哭笑、聽我傾訴、知我疼痛的好友,是我的幸運!
翌日清晨,剛過六點,溫馨起來煮了一碗雞蛋麵條,吃完早餐,穿上大棉襖,便去了頂樓。
早晨的空氣沁人心脾,溫馨做了幾個深呼吸後,翻開了歷史書。
四周環山的小城鎮,響起了溫馨婉轉的朗讀聲,連小鳥兒也跟著附和。
“近代中國簽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
《南京條約》、《北京條約》、《辛醜條約》、《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是:
一。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及澎湖列島等大片領土給日本。
二。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
三。開放重慶、沙市、蘇州和杭州四個內陸通商口岸。
四。允許日本在華投資建廠。
……”
晨讀進行到八點半結束,溫馨下樓。她倒了杯熱水暖手,手握白色瓷杯,走到窗前眺望,由遠及近:湛藍的天空,連綿的青山,朝陽已經給半邊山披上金黃色,山腰上纏著蜿蜒盤旋的米白色公路,幾座瓦房稀疏地坐落在山頂、山腰,露出白色或泥土色的牆。有些人家的煙囪還冒著炊煙……山下有很多戶人家,那些房屋前麵有大片整齊的稻田和旱地,有的稻田還蓄著少許水,有的稻田裏種著綠油油的小油菜,地裏則長著小麥,土豆秧等等。樓下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大河,河水碧綠,河麵上有三艘客船。順著河邊往遠處看,幾叢竹林,青翠欲滴,隨風搖曳……
溫馨現在住的地方是在河岸與街道相接的空地上修建的,旁邊沿河岸還有一排在建的樓房。這河名為二道河。河對岸的河壩寬約八米,河壩上有楊樹林,少數柏樹和鬆樹,許多叫不出名的草本植物。
二道河碼頭停靠著的客船,供十裏八村趕集的人出行。每每當集,船上都載著滿滿的人和貨物。
溫馨看著看著,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那是她的姑姑。
溫馨趕緊屁顛屁顛地下樓接姑姑了。剛到樓下,姑姑就已經走到二道河橋的那頭了。
“姑姑,你來啦。”溫馨迎上去叫道,聲音甜甜糯糯的。
“那當然哦,侄女兒放假了,當姑姑的該來給你煮頓飯。”
“現在還好早呢,你吃早飯了嘛?”溫馨知道,從鄉下的家裏過來,要翻過一座大山,還要沿河岸走很久,大概需要一個小時。
“好女兒,我吃過了。”姑姑開心地笑著回答,拉著溫馨的手往屋裏走。
兩人上了樓,閑聊了一會。溫馨的姑姑在附近還有一塊地,種了一地土豆。姑姑去地裏給土豆施肥,溫馨則在家裏寫作業。
一小時後,姑姑就回來做午飯了。溫馨的書桌放在她的臥室,所以她在臥室寫作業。臥室的隔壁就是廚房。她一邊寫作業,一邊聽著廚房傳來的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音,覺得溫暖又幸福。
“小馨,吃午飯啦!”姑姑已經把飯菜端到桌上擺好了。
“嗯,來啦。”溫馨早就禁不住誘惑了,走到飯桌前坐下,看著桌上的雞肉燉香菇,萵筍炒肉,還有溫馨愛吃的爛肉豇豆。她拿起筷子就夾了一個雞腿。
這小丫頭一點都不矜持!
“多吃點哈,這是自家屋裏養的烏雞,有營養。”姑姑不停地將雞肉夾到溫馨的碗裏,給碗加了個帽子。
“姑姑,你也多吃點。還有啊,你身體不好,少做點莊稼,別太累。農活是做不完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曉得曉得,還是我侄女心疼我。”姑姑會心地笑了。
下午姑姑就回農村了,又隻有溫馨一個人在那棟三層樓房裏。
吃過晚飯,溫馨沿著河邊散步。溫馨喜歡在夕陽西下時,沐浴在落日溫暖的餘暉裏,觀賞天邊那千變萬化的七彩雲霞。變化無窮的雲霞,使天空充滿了瑰奇的神秘色彩,浪漫而迷人。直到月亮高高升起,晚霞才會漸漸變淡,最後一點一點消失……
周日下午,溫馨整理好書包,帶著一周的換洗衣物,便出發去學校了。溫馨到宿舍時,已是下午四點,洛雪和林夕已經到了。五點,三人去食堂吃晚飯,之後就去教室上自習。自習課前,同往常一樣,依舊是檢查作業,然後開始自習。周日班主任都會親到教室督察晚自習情況,所以同學們都是老老實實自習,不敢交頭接耳。
周一第一節,語文課,身為語文科代表的洛雪在課前就從姚老師辦公室抱回一大摞作文本,並分發給了同學們,隻是少數幾個同學沒拿到自己的本子。顯然,沒發下來的作文是假期作業中,寫得最差的或者最好的。
上課鈴音未落,姚老師左手拿著教材和作文本,昂首闊步地走進教室。
“上課。”老師站在講台上,麵向同學們說道。
“起立。”班長張亮大聲說。
隨後同學們整齊地起立,麵向老師站直,精神飽滿。
“同學們好!”
“老師好!”同學們深鞠躬。
“請坐。”老師回禮深鞠躬。
“同學們,這堂課我們講講作文。寒假,我給大家布置了十篇作文,題目讓大家自擬。我花了一周時間批閱,總體上看,大家的作文寫的不錯。我找了幾篇寫得較好的作文,給大家念念。讓大家相互學習。”
同學們坐姿端正,兩手平放在桌麵上,認真聽著。
老師開始念:
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是這個世界上最疼愛我的人,也是在我成長路上影響我最深的人。
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奶奶,從血緣關係上看,並不是我的親生奶奶,而是我的姑婆,我親生爺爺的妹妹。我親生爺爺奶奶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所以我從未見過他們。我的父母因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在我出生後一個月把我送給了姑婆。所以我是她一手養大的,並且從我會說話起,就叫她奶奶。五歲之前,我都以為她就是我的親生奶奶。後來又因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她不得不送我回到親生父母身邊。我也因此知道她其實是我的姑婆,但是我一直沒有改口,因為在我的心裏,她就是我的奶奶。即使是當著我親生父母的麵,也不叫她“姑婆”而叫“奶奶”。
兩個女孩就這樣在同一時間,不同空間,看著同一部電視劇。看到精彩的部分,她們還互發消息,同歡樂,共悲傷。
就在溫馨看仙劍的時候,距離她幾千米外的冷逸,取出了《函數》和練習冊。數學書封麵保存完好,看上去和新書沒什麽兩樣。冷逸翻到三角函數那一章,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整整齊齊的筆記,藍色字體,挺有力道,大小和書中文字差不多,整體看上去十分和諧。冷逸看著自己作業本上那歪歪扭扭的字,用雙手捂住了眼睛,“不堪入目”從他的腦海裏一閃而過……
☆、默默關注
作者有話要說: 一份真摯的友情,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之一。遇到能陪我哭笑、聽我傾訴、知我疼痛的好友,是我的幸運!
翌日清晨,剛過六點,溫馨起來煮了一碗雞蛋麵條,吃完早餐,穿上大棉襖,便去了頂樓。
早晨的空氣沁人心脾,溫馨做了幾個深呼吸後,翻開了歷史書。
四周環山的小城鎮,響起了溫馨婉轉的朗讀聲,連小鳥兒也跟著附和。
“近代中國簽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
《南京條約》、《北京條約》、《辛醜條約》、《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是:
一。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及澎湖列島等大片領土給日本。
二。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
三。開放重慶、沙市、蘇州和杭州四個內陸通商口岸。
四。允許日本在華投資建廠。
……”
晨讀進行到八點半結束,溫馨下樓。她倒了杯熱水暖手,手握白色瓷杯,走到窗前眺望,由遠及近:湛藍的天空,連綿的青山,朝陽已經給半邊山披上金黃色,山腰上纏著蜿蜒盤旋的米白色公路,幾座瓦房稀疏地坐落在山頂、山腰,露出白色或泥土色的牆。有些人家的煙囪還冒著炊煙……山下有很多戶人家,那些房屋前麵有大片整齊的稻田和旱地,有的稻田還蓄著少許水,有的稻田裏種著綠油油的小油菜,地裏則長著小麥,土豆秧等等。樓下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大河,河水碧綠,河麵上有三艘客船。順著河邊往遠處看,幾叢竹林,青翠欲滴,隨風搖曳……
溫馨現在住的地方是在河岸與街道相接的空地上修建的,旁邊沿河岸還有一排在建的樓房。這河名為二道河。河對岸的河壩寬約八米,河壩上有楊樹林,少數柏樹和鬆樹,許多叫不出名的草本植物。
二道河碼頭停靠著的客船,供十裏八村趕集的人出行。每每當集,船上都載著滿滿的人和貨物。
溫馨看著看著,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那是她的姑姑。
溫馨趕緊屁顛屁顛地下樓接姑姑了。剛到樓下,姑姑就已經走到二道河橋的那頭了。
“姑姑,你來啦。”溫馨迎上去叫道,聲音甜甜糯糯的。
“那當然哦,侄女兒放假了,當姑姑的該來給你煮頓飯。”
“現在還好早呢,你吃早飯了嘛?”溫馨知道,從鄉下的家裏過來,要翻過一座大山,還要沿河岸走很久,大概需要一個小時。
“好女兒,我吃過了。”姑姑開心地笑著回答,拉著溫馨的手往屋裏走。
兩人上了樓,閑聊了一會。溫馨的姑姑在附近還有一塊地,種了一地土豆。姑姑去地裏給土豆施肥,溫馨則在家裏寫作業。
一小時後,姑姑就回來做午飯了。溫馨的書桌放在她的臥室,所以她在臥室寫作業。臥室的隔壁就是廚房。她一邊寫作業,一邊聽著廚房傳來的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音,覺得溫暖又幸福。
“小馨,吃午飯啦!”姑姑已經把飯菜端到桌上擺好了。
“嗯,來啦。”溫馨早就禁不住誘惑了,走到飯桌前坐下,看著桌上的雞肉燉香菇,萵筍炒肉,還有溫馨愛吃的爛肉豇豆。她拿起筷子就夾了一個雞腿。
這小丫頭一點都不矜持!
“多吃點哈,這是自家屋裏養的烏雞,有營養。”姑姑不停地將雞肉夾到溫馨的碗裏,給碗加了個帽子。
“姑姑,你也多吃點。還有啊,你身體不好,少做點莊稼,別太累。農活是做不完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曉得曉得,還是我侄女心疼我。”姑姑會心地笑了。
下午姑姑就回農村了,又隻有溫馨一個人在那棟三層樓房裏。
吃過晚飯,溫馨沿著河邊散步。溫馨喜歡在夕陽西下時,沐浴在落日溫暖的餘暉裏,觀賞天邊那千變萬化的七彩雲霞。變化無窮的雲霞,使天空充滿了瑰奇的神秘色彩,浪漫而迷人。直到月亮高高升起,晚霞才會漸漸變淡,最後一點一點消失……
周日下午,溫馨整理好書包,帶著一周的換洗衣物,便出發去學校了。溫馨到宿舍時,已是下午四點,洛雪和林夕已經到了。五點,三人去食堂吃晚飯,之後就去教室上自習。自習課前,同往常一樣,依舊是檢查作業,然後開始自習。周日班主任都會親到教室督察晚自習情況,所以同學們都是老老實實自習,不敢交頭接耳。
周一第一節,語文課,身為語文科代表的洛雪在課前就從姚老師辦公室抱回一大摞作文本,並分發給了同學們,隻是少數幾個同學沒拿到自己的本子。顯然,沒發下來的作文是假期作業中,寫得最差的或者最好的。
上課鈴音未落,姚老師左手拿著教材和作文本,昂首闊步地走進教室。
“上課。”老師站在講台上,麵向同學們說道。
“起立。”班長張亮大聲說。
隨後同學們整齊地起立,麵向老師站直,精神飽滿。
“同學們好!”
“老師好!”同學們深鞠躬。
“請坐。”老師回禮深鞠躬。
“同學們,這堂課我們講講作文。寒假,我給大家布置了十篇作文,題目讓大家自擬。我花了一周時間批閱,總體上看,大家的作文寫的不錯。我找了幾篇寫得較好的作文,給大家念念。讓大家相互學習。”
同學們坐姿端正,兩手平放在桌麵上,認真聽著。
老師開始念:
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是這個世界上最疼愛我的人,也是在我成長路上影響我最深的人。
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奶奶,從血緣關係上看,並不是我的親生奶奶,而是我的姑婆,我親生爺爺的妹妹。我親生爺爺奶奶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所以我從未見過他們。我的父母因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在我出生後一個月把我送給了姑婆。所以我是她一手養大的,並且從我會說話起,就叫她奶奶。五歲之前,我都以為她就是我的親生奶奶。後來又因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她不得不送我回到親生父母身邊。我也因此知道她其實是我的姑婆,但是我一直沒有改口,因為在我的心裏,她就是我的奶奶。即使是當著我親生父母的麵,也不叫她“姑婆”而叫“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