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郵局何飛先是去楊超和胡老三的家裏看了看,不過他們都沒在家,所以何飛也就給他們留了個紙條說了下讓其幫忙收郵票的事情後便離開了。然後他便又去了牛三兒那邊兒,因為無論是折疊手推車、自行車後麵的兩輪拖車還是小毛驢拉的大車都得需要牛三兒幫忙,當然之前讓他幫忙改裝的風力發電裝置應該也差不多了,所以盡快搞回去安裝上利用起來才是。


    當何飛到達的時候牛三兒家裏依舊是乒乒乓乓幹的火熱,牛三兒做的那些農具早已經開始往其他的村子售賣了,當然這個主要是為他們的村集體創收,畢竟他也是村集體的一份子嘛!也是要參加勞動掙工分的,因而他打製農具也就成為了一種途徑,隻不過在打製農具的同時他主要還是幹私活的。


    改裝手搖發電機其實也沒啥難得,無非就是加裝幾個適合適合的裝置將能量進行轉換罷了,隻是想要將其安裝在戶外而且是風大的地方就要考慮好多的細節了,而且對相應的材料也有要求,要不是何飛帶回來的許多零件和材料僅憑牛三兒自己還真搞不定。而這次的風力發電機也隻不過是何飛的一種嚐試,因為這種小型的發電設備即使成功了發電量也是十分有限的,供他們平時照明還行,想要運行一些機械設備可能就比較費勁了。不過隻要能將風能利用起來,將電發出來那麽之後他們便可以繼續搞大的風力發電設備了,到時候就可以和鎮上、縣上進行溝通,讓上麵幫忙搞些變壓器、發電機、電線等等東西。當然要搞大型的風力發電設備牛三兒的工坊肯定就太簡陋了,而且他也沒有那種加工能力,因而這個就必須得到相關單位的支持。若是實在不行那他就隻能托人在其他地方想辦法了。


    將改裝好的風力發電機放上板車後接下來何飛便和牛三兒商量起了關於製造折疊手推車和驢拉大車的事情。像輪胎、軸承、鐵管、鋼管、鐵皮、木頭一類的東西何飛這邊都是現成的,但他們這邊還沒通電,焊接和切割相對的還是比較麻煩的,所以隻能是讓牛三兒用一些土辦法來先湊合著加工,不過這個時間可能就比較長了。


    再次回到村裏的時候已經到了中午,村裏人此刻倒是沒有趁著不上工睡午覺,而是在老支書的帶領下正挖著一個個大坑。挖坑的目的嘛,當然是為了浸泡玉米芯為種蘑菇做準備。還有些婦老人和孩子則是在處理著那些碎布。


    通過這段時間的分揀碎布已經分揀出來大半了,估計頂多再有一個來星期也就全部分揀完了,那麽接下來村裏肯定就是全力製作碎布製品了,正好縫紉機也拉回來了,這也能極大的加快他們的效率,相信不出半個月他們第一批的成品便可以通過紡織廠在縣城及周邊地區進行銷售了。


    和他們說了下注意事項後何飛便返回了山上,當然關於以後寫信、寄信的事情他也和老支書說了,接下來如何傳達給村民和眾知青他就不去管了。還有何飛的自行車,村裏若是有什麽急事兒也是可以借去使用的,比如去鎮上買個啥東西、開個會、看個病啥的等等。


    回到山上的時候何飛先是去查看了一下蘑菇、木耳的繁殖情況,然後便直接上山去挖渠的地方了。這次上山他除了查看下挖渠的進度外就是尋找一個適合放置風力發電設備的地點,還有就是建房、築牆的地點。現在磚石和水泥也都有了,所以在山上建一個牢固的遮風擋雨的地方還是可以實施的。當然如果挖渠工作進行的比較順利的話他還準備搞個小型的水庫出來,那樣澆地、種植、養殖什麽的也就更容易了。


    何飛在下麵的時候沒有見到玲子和老爺子,而且就連許多的狗子和小毛驢也不見了蹤影,他猜測兩人一定是上山來了,畢竟對於有了代步工具的二爺來說他肯定是待不住的。而玲子也是貪玩兒的年紀,所以他們老老實實的待在下麵才怪呢?


    或許是前段時間對狼和野豬的打擊太狠,又或許是他們在附近放了許多的夾子、設了許多的陷阱讓動物們避而遠之,也可能是他們這群人經常上山放炮又養了很多狗的緣故,所以這段時間以來馬家莊這邊無論是莊稼地裏還是山林間都很少看見啥大型動物了。雖然沒有野味兒吃了,但人和莊稼也安全了不是?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因為隻要把基礎建設弄好了他們便可以自己養殖,到時候肯定不會缺肉吃了。


    何飛一邊往山上走著一邊在沿途的樹上和地上坐著不同的標記,這些標記有的是點、有的是線、還有的是三角或是圓圈兒。他們都代表了不同的含義,是何飛不同規劃的另一種前期體現形式。比如在樹上留一條線的就是他準備砍伐掉的,而留個圓圈的就是需要保留有其他作用的,畫三角的就是需要移植的。還有地上他也撒了白灰做了不同的記號,有些是要建柵欄修路的,有些是要挖坑栽樹的,有些是要平整固坡的等等。總之山林開發不是一朝一夕,規劃布局也不是一蹴而就,因而他隻能是先一點點累積著。


    其實現在最大的困難還是人手不足和工具的落後,否則的話也就不用這樣麻煩了,直接現代化的工具、設備一上,鐵絲網、電網啥的一裝就能直接搞起來了。工具肯定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而且現階段也沒必要。至於人手何飛急也沒辦法,民以食為天,農忙時節肯定是要忙莊稼的事情的。不過大量的人力主要還是浪費在了挑水澆地上麵,因為這邊幹旱少雨,所以人們就必須要挑水灌溉。而且因為河裏的水也有限,沿途的村莊都要靠其灌溉莊稼,所以更是無法挖渠引水;再加上一到灌溉的季節河水就會極限下降,河床的地勢又十分的低,就算是想引水灌溉也是十分的困難。當然有條件的村莊也會用到柴油抽水機,不過這玩意兒價格可不便宜,而且就算是柴油也不是一般的村莊能負擔得起的,所以村裏就隻能采用最原始的方式進行灌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去1969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新劍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新劍聖並收藏穿去1969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