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讀者您看了覺得好的話還請多多評論,為本作品打分支持哦,您的意見真的很重要。)
…………
“千分之五?這麽低?我們一個‘貨運司機聯合會’就要價10%,若是想要在那些個大企業當公司狗就必須強製性要加入的‘勞工工會’更是一口價要收每月工資的20%!”
“臥槽……這麽高?……”
一聽見丹尼斯口中說出來的比例,這下就連軍官也再維持不住臉上的淡然,滿臉驚愕地問著:
“……然後他們就隻是沒事幫你們抗議抗議?這就要收這麽多錢?”
但讓這會驚訝著的軍官沒能想到的是,丹尼斯隨後回複的內容卻是更讓其感覺到了不可思議:
“要是‘汽車工人聯合會’那確實是有點用,至少這個工會會給其會員介紹一些實惠的汽車保險,以及汽車維修中介,二手車換新中介和駕照考試等等的服務,還有的時候可以看見他們也街頭組織成員抗議, 就像是之前因為那個可憐工人薩普的案子鬧出來的全城規模遊行抗議裏頭就有‘汽車工人聯合會’出的一份力。
但另外那個硬收20%會費的‘勞工工會’那可真就是隻管收錢,基本上什麽服務也不提供,抗議遊行什麽的也是根本看不見他們的,你唯一能夠看見他們的地方也就隻有在社交網絡上看見他們投放的廣告,以及隔三岔五不知道從什麽地方傳出來‘勞工工會’要兼並其他工會組織的傳聞,僅此而已。”
隻是軍官這邊聽著丹尼斯的描述越是聽,越是覺得莫名的熟悉。連帶著臉上那一幅不可思議的驚訝麵容也漸漸平複顯現出來了一絲了悟的模樣:
“對,對……那就都對上了。”
而這突然間的語氣變化自然也是再度引來了丹尼斯的注意,令其一邊把控著車輛的方向的同時,一邊時不時地回過了頭來看一眼軍官的神情動態,似是生怕錯漏了接下來耳邊的哪怕一句話音:
“我還記得我大學寫的畢業論文裏頭抄……額,那什麽,借鑒的材料裏邊就有提到過,工團主義在實踐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來著……”
然而軍官這話才剛剛講到了一半,卻又是被記憶當中自己熬夜扒資料時的窘態百出給蒙住了眼,再隨著這不堪回首的畫麵一同湧上心頭的尷尬,讓軍官都已經到了喉嚨口的話音都瞬間被卡住,難以吐露出來。
“所以……什麽情況?”
或許純粹是因為好奇,又或者就連丹尼斯這會也終於放下來了自己心中對於“xx主義”的敵意戒備,稍微有了那麽點了解的意願,是以才在這會主動地給軍官遞過了話頭去,讓其好順著繼續講:
“哈……嗯,大概就是說在真實的實踐過程當中,工團主義者們進行的組織活動往往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變質’,在鬥爭中因為各種資本的圍追堵截以及各種現實問題而轉變為更加溫和的工會。
而其中最最核心的一點原因便在於工團主義者有的時候會過分的強調自身的利益而忽視了整個社會的運轉與生產力發展。
舉例子來說的話就想是二十一世紀初期發生在了朝鮮半島上的‘醫生工會’為了一己私欲而對抗其政府製定的醫學生員額擴招計劃。
但問題是政府製定這一政策的背景可是在朝鮮半島居民們的看病開支過於高昂,醫療資源已經出現了短缺的前提之下。
看數據的話,就算是不計算購買力的差距,朝鮮半島看病花銷相比於2023年東方大國人均兩千多(2460元rmb)的自費看病開支,在2021年的居民醫療自費折合rmb就已經高達五千多元(5139rmb),已經是兩倍以上。
以及相比於東方大國的每千人平均均三(3.4)名醫生的醫療服務覆蓋率,韓國方麵每千人平均下來就隻有兩(2.6)名醫師。
這還不提朝鮮半島幾乎照抄了當時舊美國的全盤私有化製度,將近有九成的醫院都處於私人資本的控製之下,公共醫療資源更是捉襟見肘,居民看病難,預約時間長,等問題愈發顯著。
並且除開半島上醫療資源的稀缺問題,若是再看看醫生群體的收入水平,就能夠發現這些被朝鮮半島人民‘親切地’稱作了‘白衣貴族’的醫生群體們,他們的人均年收入已經是高達了全國人民收入水平的六倍以上(143.84萬\/21.6544萬)。
在這種情況下多擴招醫學院的名額,都不用說不可能讓醫生群體直接落入貧困線以下,甚至都不足以讓其跌落中高收入的層級。
然而即便都已經優渥至此,甚至於自身都已經開始逐漸變成了一顆嚴重阻礙整個社會發展的腫瘤,朝鮮半島的醫師協會卻仍舊召集起來了其會員開始與政府對抗,遊行罷工,拒絕為哪怕是急診病房的病人進行治療。
這樣的工會,這樣的工團,難道還可以稱其為進步的,馬克思的,工人階級的嘛?
不,他們就隻是一群利己主義者,就隻是披上了一層工會的皮,忘記了主義的教誨,或者說打從一開始他們就不曾在乎過什麽主義。
他們就隻在乎自己的服務哪怕一分都不能賤價,自己的收入哪怕一毛都不能降低,民族?國家?社會?這些與他們何幹?生產力的發展?全民族的共同偉大?人類物質的極大豐富?烏托邦?這些又與他們何益?”
(其實我寫一半突然發現這裏其實還是寫印度比較好,因為棒子的醫師協會理論上來說不是工團,他們特碼的是行會啊……我腦子一下子蒙住了。工團是政治組織,行會是經濟組織,人家本來也不關心什麽主義就關心自己的錢袋子。臥槽,這下尷尬了……
但……講道理棒子這一例子和印度感覺也差不多,都是給工人貴族求福利的典範,限製了生產力的進一步提升,大火就將就著理解一下吧,我真的懶得重寫了……)
(這裏隻主要討論了一個問題,但其實西方工團問題還挺多,還有包括官僚主義——高層與基層工人脫節、
腐敗問題——被資本反向滲透統戰,例如英國工黨首相受賄,作為建製派工團在政府內部的盟友,不僅政策上居然和保守黨幾乎一模一樣,還家裏別墅豪車,真牛逼、
山頭主義——這個問題比較普遍,法國總工會曆史就是生動的例子,包括蘇和不丹遊擊隊,以及我們的逸仙先生帶領下的北伐軍也一樣,內部山頭林立,各種各樣不同的‘主義’互相傾軋,互開左籍。
諸如此類,在這就不一一論述。)
雖然是久遠之前自己揮筆著下的拙作,但看起來軍官對於自己的作品依舊是印象深刻,甚至於在這話語描述之間仿佛還又回想起來了在自己看見了這些數據資料之時內心之中油然升騰而起了的憤慨,再將這濃濃的怒氣融入了自己此刻對身旁丹尼斯的言語敘述當中去,讓這整一段話語都顯得是那麽樣的感染力十足。
然而感染力強卻也並不代表著就能夠完全地解答丹尼斯胸中疑惑,便隻聽其口中緊接著又是一問問出:
“那,你們所理解當中的‘主義’,或者說你們覺得的一個完美的社會,他又應該是個什麽樣子,應該是如何運行的呢?”
隻是丹尼斯再開口的這一問問的也著實是過於深刻了些,直接就問到了軍官自己也不甚了解的盲區,令其腦內思索再三求不得一個答案之後也就隻能誠實的對著身旁的丹尼斯回複著:
“不知道。”
“不知道?”
而這樣誠實的回複丹尼斯自然是不買賬,他也實在是沒料到自己身邊跟自己誇誇其談著的這麽個軍官說了半天,居然連自己所追求的究竟是些什麽都不明白:
“所以你在這叭叭半天你連你這所謂‘主義’最終追求的那個‘烏托邦’到底長著個什麽樣子都不知道?嗬……我還以為你是什麽董哥呢,原來又是個口水英雄,真特碼的牛逼。”
再聽這接連而來了的諷刺話音,又給軍官給逼上了風口,若是這會的軍官不能再掏出來一點值得信服的東西能夠重新贏得身旁丹尼斯的認可,那麽這先前的許多口水無一例外那恐怕就得全都白費:
“是,我其實也就隻是半桶水的地步,所以我才能夠說我不知道。
如果我真就隻懂了點皮毛的話,那我大可以直接告訴你我們的最終社會就是一個人人平等,生產資料公有製,所有人民的生活所需全都按需分配,所有人都主動參與勞動配合默契的社會了。
但我真的了解一點,了解了一點分工合作,了解了一些市場交換,了解了一些科技進展,又了解了一些現實存在的物理桎梏,所以我才能夠跟你說我不了解。”
那個真正理想化了的社會又豈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可以全麵概括了的?恐怕任何了解過同誌們在現實工作之中所遭遇到的困難的人都不可能覺得未來的終極社會就會是那樣的簡單。
畢竟馬克思就算再怎麽偉大,他也就隻是起了個頭,定了個綱要,並不代表著他已經將未來的路都已經全部搭建好了。
就像馬克思並沒有看見未來的第三第四次工業革命,沒有看見俄聯邦的成立,列寧主義的誕生一樣,馬克思在世時同樣也沒有預料到階級的重疊,一個人既可以是企業雇傭的勞動者,又可以是持有基金債券的食利者,甚至還可以同時是出租土地的“地主”,人民收入的多元化也在不停地衝擊著古典的階級對立理論。
而這些所有的新變化的出現則進一步倒逼著“主義”的理論也必須與時俱進,也不再可能有人能夠準確地描述出來那個完美的烏托邦究竟將會以一種什麽樣的形式呈現在所有人類同胞的麵前。
人們唯一能夠確信的是,未來的那個烏托邦必然會是個拋棄了資本生產形式,生產力極大發展,且人人都已經滿足了物質與精神需求,並且已經開始追求個人實現了的“桃源鄉”。
除此之外,未來的世界究竟還有沒有“政府”這一存在?
未來的世界還需要“民族”這一概念嘛?
未來用於代替了資本生產組織形式的生產組織形式究竟長著一張什麽樣的臉孔?
那個馬克思預言當中消滅了商品經濟的人民自覺勞動又應該以什麽作為生產積極性的保證呢,人民的自覺真的就那麽“自覺”嗎?
未來進入了終極社會的人類真的就可以完全擯除一切的人民內部衝突,人們就真的可以在那個世界中達成完全的和解,不需要任何的武力,不會出現任何的暴力衝突了嗎?
所謂的勞動解放讓每個自然人都可以自由地選擇勞動形式又是什麽個意思?
未來的社會還會是像現今世界一樣的社會化大生產,職業化分工嘛?
還是說因為生產力足夠高,已經高到了單個自然人便能夠自己生產出來自己所需的全部消費品,人們又可以回歸到之前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了呢?
諸如此類,等等等等。
這些問題之中或許有些已經被“燎原火”的使徒們解答了,但肯定還有更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一個妥善的答案。
在這些問題的麵前,軍官就隻覺得自己仿佛是在抬起頭來仰望高山。
若是什麽都不懂的自己,就隻是聽說過“主義”的存在與“主義”的美好願景。那就像是自己距離那座高山還遠遠地相隔著好長一段的距離,此時的軍官隻需極目遠眺便能直接將那整座高山盡數收入眼底,也當然會信心滿滿地能夠告訴其他人,這山究竟長了個什麽樣子。
但再等軍官稍微深入地了解了一些,學習到了“主義”的一些理論以及曆史上的發展與困難。這就好比是自己漸漸地走向了那座高山之內,雖然隨著愈發的靠近軍官也自然能夠將那高山的諸多細節看得更加清楚,但卻也再難將那整座高山收入自己的眼中,也就再沒有了自信能隨意與人形容這山的模樣了。
一瞬之間千般思緒流轉過了軍官的腦海,原本還想要運用自己這半桶水的學識組織一下言語勉強跟丹尼斯形容一下那未來世界模樣的軍官,卻又是越思索越迷茫,越思索越察覺到了自己的無知。
漸漸的,就連其心中的那一股子焦急也被磨滅,軍官此刻才終於的明白,或許自己這會不說話才是最好。
畢竟對於那重重幻象一般變換不斷的未來畫麵來說,就自己的這二兩學識怕不是說一句,錯一句。與其那樣到還不如一句都不說,就讓這車廂內的交談就此徹底終結吧。
這樣也挺好,不是嗎?
…………
“千分之五?這麽低?我們一個‘貨運司機聯合會’就要價10%,若是想要在那些個大企業當公司狗就必須強製性要加入的‘勞工工會’更是一口價要收每月工資的20%!”
“臥槽……這麽高?……”
一聽見丹尼斯口中說出來的比例,這下就連軍官也再維持不住臉上的淡然,滿臉驚愕地問著:
“……然後他們就隻是沒事幫你們抗議抗議?這就要收這麽多錢?”
但讓這會驚訝著的軍官沒能想到的是,丹尼斯隨後回複的內容卻是更讓其感覺到了不可思議:
“要是‘汽車工人聯合會’那確實是有點用,至少這個工會會給其會員介紹一些實惠的汽車保險,以及汽車維修中介,二手車換新中介和駕照考試等等的服務,還有的時候可以看見他們也街頭組織成員抗議, 就像是之前因為那個可憐工人薩普的案子鬧出來的全城規模遊行抗議裏頭就有‘汽車工人聯合會’出的一份力。
但另外那個硬收20%會費的‘勞工工會’那可真就是隻管收錢,基本上什麽服務也不提供,抗議遊行什麽的也是根本看不見他們的,你唯一能夠看見他們的地方也就隻有在社交網絡上看見他們投放的廣告,以及隔三岔五不知道從什麽地方傳出來‘勞工工會’要兼並其他工會組織的傳聞,僅此而已。”
隻是軍官這邊聽著丹尼斯的描述越是聽,越是覺得莫名的熟悉。連帶著臉上那一幅不可思議的驚訝麵容也漸漸平複顯現出來了一絲了悟的模樣:
“對,對……那就都對上了。”
而這突然間的語氣變化自然也是再度引來了丹尼斯的注意,令其一邊把控著車輛的方向的同時,一邊時不時地回過了頭來看一眼軍官的神情動態,似是生怕錯漏了接下來耳邊的哪怕一句話音:
“我還記得我大學寫的畢業論文裏頭抄……額,那什麽,借鑒的材料裏邊就有提到過,工團主義在實踐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來著……”
然而軍官這話才剛剛講到了一半,卻又是被記憶當中自己熬夜扒資料時的窘態百出給蒙住了眼,再隨著這不堪回首的畫麵一同湧上心頭的尷尬,讓軍官都已經到了喉嚨口的話音都瞬間被卡住,難以吐露出來。
“所以……什麽情況?”
或許純粹是因為好奇,又或者就連丹尼斯這會也終於放下來了自己心中對於“xx主義”的敵意戒備,稍微有了那麽點了解的意願,是以才在這會主動地給軍官遞過了話頭去,讓其好順著繼續講:
“哈……嗯,大概就是說在真實的實踐過程當中,工團主義者們進行的組織活動往往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變質’,在鬥爭中因為各種資本的圍追堵截以及各種現實問題而轉變為更加溫和的工會。
而其中最最核心的一點原因便在於工團主義者有的時候會過分的強調自身的利益而忽視了整個社會的運轉與生產力發展。
舉例子來說的話就想是二十一世紀初期發生在了朝鮮半島上的‘醫生工會’為了一己私欲而對抗其政府製定的醫學生員額擴招計劃。
但問題是政府製定這一政策的背景可是在朝鮮半島居民們的看病開支過於高昂,醫療資源已經出現了短缺的前提之下。
看數據的話,就算是不計算購買力的差距,朝鮮半島看病花銷相比於2023年東方大國人均兩千多(2460元rmb)的自費看病開支,在2021年的居民醫療自費折合rmb就已經高達五千多元(5139rmb),已經是兩倍以上。
以及相比於東方大國的每千人平均均三(3.4)名醫生的醫療服務覆蓋率,韓國方麵每千人平均下來就隻有兩(2.6)名醫師。
這還不提朝鮮半島幾乎照抄了當時舊美國的全盤私有化製度,將近有九成的醫院都處於私人資本的控製之下,公共醫療資源更是捉襟見肘,居民看病難,預約時間長,等問題愈發顯著。
並且除開半島上醫療資源的稀缺問題,若是再看看醫生群體的收入水平,就能夠發現這些被朝鮮半島人民‘親切地’稱作了‘白衣貴族’的醫生群體們,他們的人均年收入已經是高達了全國人民收入水平的六倍以上(143.84萬\/21.6544萬)。
在這種情況下多擴招醫學院的名額,都不用說不可能讓醫生群體直接落入貧困線以下,甚至都不足以讓其跌落中高收入的層級。
然而即便都已經優渥至此,甚至於自身都已經開始逐漸變成了一顆嚴重阻礙整個社會發展的腫瘤,朝鮮半島的醫師協會卻仍舊召集起來了其會員開始與政府對抗,遊行罷工,拒絕為哪怕是急診病房的病人進行治療。
這樣的工會,這樣的工團,難道還可以稱其為進步的,馬克思的,工人階級的嘛?
不,他們就隻是一群利己主義者,就隻是披上了一層工會的皮,忘記了主義的教誨,或者說打從一開始他們就不曾在乎過什麽主義。
他們就隻在乎自己的服務哪怕一分都不能賤價,自己的收入哪怕一毛都不能降低,民族?國家?社會?這些與他們何幹?生產力的發展?全民族的共同偉大?人類物質的極大豐富?烏托邦?這些又與他們何益?”
(其實我寫一半突然發現這裏其實還是寫印度比較好,因為棒子的醫師協會理論上來說不是工團,他們特碼的是行會啊……我腦子一下子蒙住了。工團是政治組織,行會是經濟組織,人家本來也不關心什麽主義就關心自己的錢袋子。臥槽,這下尷尬了……
但……講道理棒子這一例子和印度感覺也差不多,都是給工人貴族求福利的典範,限製了生產力的進一步提升,大火就將就著理解一下吧,我真的懶得重寫了……)
(這裏隻主要討論了一個問題,但其實西方工團問題還挺多,還有包括官僚主義——高層與基層工人脫節、
腐敗問題——被資本反向滲透統戰,例如英國工黨首相受賄,作為建製派工團在政府內部的盟友,不僅政策上居然和保守黨幾乎一模一樣,還家裏別墅豪車,真牛逼、
山頭主義——這個問題比較普遍,法國總工會曆史就是生動的例子,包括蘇和不丹遊擊隊,以及我們的逸仙先生帶領下的北伐軍也一樣,內部山頭林立,各種各樣不同的‘主義’互相傾軋,互開左籍。
諸如此類,在這就不一一論述。)
雖然是久遠之前自己揮筆著下的拙作,但看起來軍官對於自己的作品依舊是印象深刻,甚至於在這話語描述之間仿佛還又回想起來了在自己看見了這些數據資料之時內心之中油然升騰而起了的憤慨,再將這濃濃的怒氣融入了自己此刻對身旁丹尼斯的言語敘述當中去,讓這整一段話語都顯得是那麽樣的感染力十足。
然而感染力強卻也並不代表著就能夠完全地解答丹尼斯胸中疑惑,便隻聽其口中緊接著又是一問問出:
“那,你們所理解當中的‘主義’,或者說你們覺得的一個完美的社會,他又應該是個什麽樣子,應該是如何運行的呢?”
隻是丹尼斯再開口的這一問問的也著實是過於深刻了些,直接就問到了軍官自己也不甚了解的盲區,令其腦內思索再三求不得一個答案之後也就隻能誠實的對著身旁的丹尼斯回複著:
“不知道。”
“不知道?”
而這樣誠實的回複丹尼斯自然是不買賬,他也實在是沒料到自己身邊跟自己誇誇其談著的這麽個軍官說了半天,居然連自己所追求的究竟是些什麽都不明白:
“所以你在這叭叭半天你連你這所謂‘主義’最終追求的那個‘烏托邦’到底長著個什麽樣子都不知道?嗬……我還以為你是什麽董哥呢,原來又是個口水英雄,真特碼的牛逼。”
再聽這接連而來了的諷刺話音,又給軍官給逼上了風口,若是這會的軍官不能再掏出來一點值得信服的東西能夠重新贏得身旁丹尼斯的認可,那麽這先前的許多口水無一例外那恐怕就得全都白費:
“是,我其實也就隻是半桶水的地步,所以我才能夠說我不知道。
如果我真就隻懂了點皮毛的話,那我大可以直接告訴你我們的最終社會就是一個人人平等,生產資料公有製,所有人民的生活所需全都按需分配,所有人都主動參與勞動配合默契的社會了。
但我真的了解一點,了解了一點分工合作,了解了一些市場交換,了解了一些科技進展,又了解了一些現實存在的物理桎梏,所以我才能夠跟你說我不了解。”
那個真正理想化了的社會又豈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可以全麵概括了的?恐怕任何了解過同誌們在現實工作之中所遭遇到的困難的人都不可能覺得未來的終極社會就會是那樣的簡單。
畢竟馬克思就算再怎麽偉大,他也就隻是起了個頭,定了個綱要,並不代表著他已經將未來的路都已經全部搭建好了。
就像馬克思並沒有看見未來的第三第四次工業革命,沒有看見俄聯邦的成立,列寧主義的誕生一樣,馬克思在世時同樣也沒有預料到階級的重疊,一個人既可以是企業雇傭的勞動者,又可以是持有基金債券的食利者,甚至還可以同時是出租土地的“地主”,人民收入的多元化也在不停地衝擊著古典的階級對立理論。
而這些所有的新變化的出現則進一步倒逼著“主義”的理論也必須與時俱進,也不再可能有人能夠準確地描述出來那個完美的烏托邦究竟將會以一種什麽樣的形式呈現在所有人類同胞的麵前。
人們唯一能夠確信的是,未來的那個烏托邦必然會是個拋棄了資本生產形式,生產力極大發展,且人人都已經滿足了物質與精神需求,並且已經開始追求個人實現了的“桃源鄉”。
除此之外,未來的世界究竟還有沒有“政府”這一存在?
未來的世界還需要“民族”這一概念嘛?
未來用於代替了資本生產組織形式的生產組織形式究竟長著一張什麽樣的臉孔?
那個馬克思預言當中消滅了商品經濟的人民自覺勞動又應該以什麽作為生產積極性的保證呢,人民的自覺真的就那麽“自覺”嗎?
未來進入了終極社會的人類真的就可以完全擯除一切的人民內部衝突,人們就真的可以在那個世界中達成完全的和解,不需要任何的武力,不會出現任何的暴力衝突了嗎?
所謂的勞動解放讓每個自然人都可以自由地選擇勞動形式又是什麽個意思?
未來的社會還會是像現今世界一樣的社會化大生產,職業化分工嘛?
還是說因為生產力足夠高,已經高到了單個自然人便能夠自己生產出來自己所需的全部消費品,人們又可以回歸到之前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了呢?
諸如此類,等等等等。
這些問題之中或許有些已經被“燎原火”的使徒們解答了,但肯定還有更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一個妥善的答案。
在這些問題的麵前,軍官就隻覺得自己仿佛是在抬起頭來仰望高山。
若是什麽都不懂的自己,就隻是聽說過“主義”的存在與“主義”的美好願景。那就像是自己距離那座高山還遠遠地相隔著好長一段的距離,此時的軍官隻需極目遠眺便能直接將那整座高山盡數收入眼底,也當然會信心滿滿地能夠告訴其他人,這山究竟長了個什麽樣子。
但再等軍官稍微深入地了解了一些,學習到了“主義”的一些理論以及曆史上的發展與困難。這就好比是自己漸漸地走向了那座高山之內,雖然隨著愈發的靠近軍官也自然能夠將那高山的諸多細節看得更加清楚,但卻也再難將那整座高山收入自己的眼中,也就再沒有了自信能隨意與人形容這山的模樣了。
一瞬之間千般思緒流轉過了軍官的腦海,原本還想要運用自己這半桶水的學識組織一下言語勉強跟丹尼斯形容一下那未來世界模樣的軍官,卻又是越思索越迷茫,越思索越察覺到了自己的無知。
漸漸的,就連其心中的那一股子焦急也被磨滅,軍官此刻才終於的明白,或許自己這會不說話才是最好。
畢竟對於那重重幻象一般變換不斷的未來畫麵來說,就自己的這二兩學識怕不是說一句,錯一句。與其那樣到還不如一句都不說,就讓這車廂內的交談就此徹底終結吧。
這樣也挺好,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