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會,跟著孫公公出去接人的小太監激動的小跑進來,“陛下,娘娘,蕭太子到了太極宮門口了,孫總管讓奴才先進來 報信。”
姬華拍了下扶手,“好。”
南懷淺臉上有些激動。
不多時,孫公公帶著姬弘和蕭旭兩位太子進來了。
姬華立馬坐正了身子,南懷淺也端坐在他身側。
“陛下,娘娘 ,蕭太子到了。”
姬華頷首,眼神落在那個小男孩身上,男孩身著一襲白色繡金線四爪龍袍,頭戴玉冠,一張小臉俏似他的姐姐,唇紅齒白,乍一看,還以為是哪位天君坐下童子下凡。
“外甥蕭旭拜見舅舅,舅母。”
蕭旭端端正正的給上首的兩人行了大禮。
姬華忙道:“旭兒何必行如此大禮。弘兒,快扶你表哥起來。
一旁站著行禮的姬弘聽到自家父皇的話,立馬伸手就要扶表哥起來。
蕭旭朝小表弟微微搖頭,然後抬頭看向上首的昭武帝,淺笑道:“外甥常聽母皇念起秦國的小舅舅,知曉您與母皇自幼感情深厚,非旁人可比,此番外甥頭一回拜見舅舅,自當行大禮。”
昭武帝聽著站在大殿中間的小外甥說的頭頭是道,朗聲笑了起來,旋即站起身,走下禦座,親自將外甥扶起來,仔細的打量著他,“像,旭兒這雙眼尤其像姐姐。鼻子倒是更像首輔一些,不過總體上還是更像姐姐一些。”
南懷淺也跟著走了下來,看著這個外甥,也道:“旭兒的確像姐姐。”
“旭兒這次來秦國,可要多待些時間,對了,姐姐以前住的麗香殿我已經讓人打掃出來了,你就住在那吧。”姬華看著外甥道。
蕭旭客隨主便,自然是都好。
姬華拍了下他的肩膀,“好孩子,跟舅舅不必客氣,在秦宮就當是你自己的家裏,缺什麽盡管說,明天舅舅給你辦場接風宴,好讓那些大臣都瞧瞧朕的外甥。”
“都聽舅舅的。”蕭旭早從母皇和父親那裏知道了這位舅舅的性情,自然不會拒絕他的好意。
以前蕭旭也經常聽起母皇說起自己這位舅舅,兩人幼時感情交好,長大了也不曾變過。
自他記事起,就經常收到這位遠在秦國的舅舅送來的信,和一堆禮物,他的庫房裏一半都是這位舅舅送他的東西,另一半則是父親和謝家人送的。
所以一直以來,他對這位素未謀麵的舅舅一直不陌生。
過了會,謝景琰帶著李懷霖過來拜見昭武帝,昭武帝說了會話就要把人打發了。
謝景琰自然是想讓兒子跟他回謝府的,但姬華不讓,說哪有太子住到臣子家去的,這不合禮數。
謝景琰一臉無語,“陛下莫不是忘了,旭兒是臣的兒子,也是謝氏的嫡孫,住到自己家裏合情合理,哪裏就不合禮數了?”
姬華做了這麽多年皇帝,也不怵他了,“那他也是朕的外甥,先君後臣,朕的外甥來了自然要留他住在宮裏,有什麽問題嗎?“
謝景琰看著做了皇帝後越發不講理的姬華,眯了眯眼。
“那就讓旭兒在宮裏住幾天,臣過幾日再來接旭兒回府。”這已經是謝景琰做出的最大的讓步了。
姬華默不作聲。心道,過幾天的事就過幾天再說。
這話他鐵定不會說出來,不然謝景琰真的會跟他急。
李懷霖站在一旁,就這樣笑著看著君臣二人爭執太子殿下的去處。
”朕明日要為旭兒舉辦接風宴,首輔別忘了進宮赴宴。”姬華又道。
謝景琰對此倒是沒有異議,隻是有點不爽而已。
“臣知道了。”
姬華這會隻想趕緊的把謝景琰打發了,省的他又打旭兒的主意,“好了,時辰不早了,首輔和世子一路舟車勞頓,也先回去休息吧。別忘了明天進宮赴宴。”
謝景琰似笑非笑的看著他,“那就有勞陛下和皇後娘娘好生照料旭兒了,臣先告退了。“
姬華擺擺手。李懷霖也跟著行禮告退。
兩人一道走出太極宮,李懷霖忍不住笑道:“謝首輔,你也有今天啊!”
謝景琰抿了抿唇,“我讓人送將軍去驛館吧。”
李懷霖輕笑了聲,“那就有勞首輔大人了。”
姬華留著外甥在太極宮一起用過晚膳,才帶著他去麗香殿。
這麽多年,麗香殿的陳設就和當年蕭璿在時一般模樣,就連那幾個老宮人也都還在裏麵做事。
姬華親自帶著蕭旭在麗香殿逛了一圈,最後又帶著他回到寢殿,“這是姐姐住的寢殿,小時候,每到冬天,姐姐病重不能輕易下床,我就拿著書過來著姐姐讀。那時候倒是挺快樂,能天天和姐姐在一塊。”
姬華看著寢殿的陳設,頓時有些懷念幼時。
姬弘這時抬頭看著他父皇,“父皇,你和姑姑那時候是不是跟我和表哥一樣大。”
姬華聽著兒子這話,笑著點了點頭,“不錯,我比你姑姑隻小了幾個月,你姑姑也是在你表哥這個歲數就來了秦宮。父皇和你姑姑感情要好,所以,父皇也希望你和旭兒也是一對好兄弟。”
姬華看著兒子,又看看外甥。
蕭旭道:“舅舅放心,我是哥哥,會照顧弘兒的。”
”我也喜歡哥哥,我要把我的寶貝也給哥哥。“姬弘也趕緊的表明態度。
姬華看著這對兄弟倆,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和姐姐。
“好,那這次哥哥回來,你要好好和哥哥相處,知道嗎?\"姬華摸著兒子的腦袋說道。
姬弘頭如搗蒜的點著,“父皇您就放心吧!”
然後又把目光投向母後,“母後,哥哥今天剛來,肯定不習慣,弘兒今晚留下來陪著哥哥一起睡。”
南懷淺沒有立馬答應兒子,而是看向蕭旭,“這你得問問旭兒,願不願意讓你陪著他。”
蕭旭看向小表弟,見他眼神希冀,笑著點了點頭,“弘兒要過來我自然是願意的。”
南懷淺點了點頭,“行,那我讓宮人把弘兒的衣裳拿過來。”
因著太子姬弘還年幼,所以一直是跟著皇後住在東配殿,並沒有搬去東宮。
姬華拍了下扶手,“好。”
南懷淺臉上有些激動。
不多時,孫公公帶著姬弘和蕭旭兩位太子進來了。
姬華立馬坐正了身子,南懷淺也端坐在他身側。
“陛下,娘娘 ,蕭太子到了。”
姬華頷首,眼神落在那個小男孩身上,男孩身著一襲白色繡金線四爪龍袍,頭戴玉冠,一張小臉俏似他的姐姐,唇紅齒白,乍一看,還以為是哪位天君坐下童子下凡。
“外甥蕭旭拜見舅舅,舅母。”
蕭旭端端正正的給上首的兩人行了大禮。
姬華忙道:“旭兒何必行如此大禮。弘兒,快扶你表哥起來。
一旁站著行禮的姬弘聽到自家父皇的話,立馬伸手就要扶表哥起來。
蕭旭朝小表弟微微搖頭,然後抬頭看向上首的昭武帝,淺笑道:“外甥常聽母皇念起秦國的小舅舅,知曉您與母皇自幼感情深厚,非旁人可比,此番外甥頭一回拜見舅舅,自當行大禮。”
昭武帝聽著站在大殿中間的小外甥說的頭頭是道,朗聲笑了起來,旋即站起身,走下禦座,親自將外甥扶起來,仔細的打量著他,“像,旭兒這雙眼尤其像姐姐。鼻子倒是更像首輔一些,不過總體上還是更像姐姐一些。”
南懷淺也跟著走了下來,看著這個外甥,也道:“旭兒的確像姐姐。”
“旭兒這次來秦國,可要多待些時間,對了,姐姐以前住的麗香殿我已經讓人打掃出來了,你就住在那吧。”姬華看著外甥道。
蕭旭客隨主便,自然是都好。
姬華拍了下他的肩膀,“好孩子,跟舅舅不必客氣,在秦宮就當是你自己的家裏,缺什麽盡管說,明天舅舅給你辦場接風宴,好讓那些大臣都瞧瞧朕的外甥。”
“都聽舅舅的。”蕭旭早從母皇和父親那裏知道了這位舅舅的性情,自然不會拒絕他的好意。
以前蕭旭也經常聽起母皇說起自己這位舅舅,兩人幼時感情交好,長大了也不曾變過。
自他記事起,就經常收到這位遠在秦國的舅舅送來的信,和一堆禮物,他的庫房裏一半都是這位舅舅送他的東西,另一半則是父親和謝家人送的。
所以一直以來,他對這位素未謀麵的舅舅一直不陌生。
過了會,謝景琰帶著李懷霖過來拜見昭武帝,昭武帝說了會話就要把人打發了。
謝景琰自然是想讓兒子跟他回謝府的,但姬華不讓,說哪有太子住到臣子家去的,這不合禮數。
謝景琰一臉無語,“陛下莫不是忘了,旭兒是臣的兒子,也是謝氏的嫡孫,住到自己家裏合情合理,哪裏就不合禮數了?”
姬華做了這麽多年皇帝,也不怵他了,“那他也是朕的外甥,先君後臣,朕的外甥來了自然要留他住在宮裏,有什麽問題嗎?“
謝景琰看著做了皇帝後越發不講理的姬華,眯了眯眼。
“那就讓旭兒在宮裏住幾天,臣過幾日再來接旭兒回府。”這已經是謝景琰做出的最大的讓步了。
姬華默不作聲。心道,過幾天的事就過幾天再說。
這話他鐵定不會說出來,不然謝景琰真的會跟他急。
李懷霖站在一旁,就這樣笑著看著君臣二人爭執太子殿下的去處。
”朕明日要為旭兒舉辦接風宴,首輔別忘了進宮赴宴。”姬華又道。
謝景琰對此倒是沒有異議,隻是有點不爽而已。
“臣知道了。”
姬華這會隻想趕緊的把謝景琰打發了,省的他又打旭兒的主意,“好了,時辰不早了,首輔和世子一路舟車勞頓,也先回去休息吧。別忘了明天進宮赴宴。”
謝景琰似笑非笑的看著他,“那就有勞陛下和皇後娘娘好生照料旭兒了,臣先告退了。“
姬華擺擺手。李懷霖也跟著行禮告退。
兩人一道走出太極宮,李懷霖忍不住笑道:“謝首輔,你也有今天啊!”
謝景琰抿了抿唇,“我讓人送將軍去驛館吧。”
李懷霖輕笑了聲,“那就有勞首輔大人了。”
姬華留著外甥在太極宮一起用過晚膳,才帶著他去麗香殿。
這麽多年,麗香殿的陳設就和當年蕭璿在時一般模樣,就連那幾個老宮人也都還在裏麵做事。
姬華親自帶著蕭旭在麗香殿逛了一圈,最後又帶著他回到寢殿,“這是姐姐住的寢殿,小時候,每到冬天,姐姐病重不能輕易下床,我就拿著書過來著姐姐讀。那時候倒是挺快樂,能天天和姐姐在一塊。”
姬華看著寢殿的陳設,頓時有些懷念幼時。
姬弘這時抬頭看著他父皇,“父皇,你和姑姑那時候是不是跟我和表哥一樣大。”
姬華聽著兒子這話,笑著點了點頭,“不錯,我比你姑姑隻小了幾個月,你姑姑也是在你表哥這個歲數就來了秦宮。父皇和你姑姑感情要好,所以,父皇也希望你和旭兒也是一對好兄弟。”
姬華看著兒子,又看看外甥。
蕭旭道:“舅舅放心,我是哥哥,會照顧弘兒的。”
”我也喜歡哥哥,我要把我的寶貝也給哥哥。“姬弘也趕緊的表明態度。
姬華看著這對兄弟倆,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和姐姐。
“好,那這次哥哥回來,你要好好和哥哥相處,知道嗎?\"姬華摸著兒子的腦袋說道。
姬弘頭如搗蒜的點著,“父皇您就放心吧!”
然後又把目光投向母後,“母後,哥哥今天剛來,肯定不習慣,弘兒今晚留下來陪著哥哥一起睡。”
南懷淺沒有立馬答應兒子,而是看向蕭旭,“這你得問問旭兒,願不願意讓你陪著他。”
蕭旭看向小表弟,見他眼神希冀,笑著點了點頭,“弘兒要過來我自然是願意的。”
南懷淺點了點頭,“行,那我讓宮人把弘兒的衣裳拿過來。”
因著太子姬弘還年幼,所以一直是跟著皇後住在東配殿,並沒有搬去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