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宏淡淡一笑,“夏國如今士氣高漲,那咱們的軍隊也會受敵軍士氣的影響,是以,咱們這邊應當派出一位身份尊貴之人前去前線一來鼓舞士氣,二來震懾敵軍。”
信國公皺眉,“身份貴重?難不成你是想讓太女親臨前線不成?”
左相和鎮國公聞言也都搖頭,“不可,太女雖隻是儲君,但陛下早已不理朝政多年,太女安危事關楚國社稷,若非萬不得已,絕不可以身涉險。”
蕭璿也看向元宏。
元宏神色依舊鎮定自若,他道:“諸位還請稍安勿躁,元宏的意思並非是讓太女親臨前線,那未免太高看夏軍了。”
“那你是什麽意思?”
鎮國公瞪著兒子問道。
元宏看著目光落在 四皇子和五皇子身上。
“你是想?”左相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頓時明白過來。
元宏點頭。”不錯,若是派皇子或者親王過去,足以鼓舞士氣,對敵軍亦是威懾。“
蕭霽看了四皇子和五皇子一眼,朝蕭璿拱手行禮:“幾位皇子們尚未去過邊關,不若讓臣代勞。”
未等蕭璿考慮,四皇子就站了出來 ,“太女,請您下旨讓臣前去軍中,臣雖一直在京中,但也是自幼習武,臣正愁不得機會前去軍中報效家國,如今有此機會,還請皇妹成全了我吧。”
四皇子言辭懇懇,蕭璿看著他,其實在元宏說派一位皇子或親王前去得時候,蕭璿想的也是四皇子。
早在幾年前,蕭璿便打算讓這位四皇兄前去軍中曆練,但他那時才娶了皇子妃,不久四皇子妃又有了身孕,加上邊關這幾年還算平靜,反倒是讓他留在兵部是最好得安排。
如今倒是個機會。
蕭霽抬頭看向太女,便明白太女的決斷,就沒再出言力爭了。
太女收斂思緒,看向四皇子,道:“既是如此,便請四皇兄走一趟了。”
四皇子大喜過望,立即行禮叩謝,”是,臣定不辜負太女信任。“
“嗯,明日早朝孤會下旨,四皇兄先回去收拾一下。兵部那邊孤會讓人去知會一聲。”
“是,臣告退。”
蕭璿留下左相和兩位國公,四皇子和五皇子還有蕭霽和元宏告退了出去。
蕭旭過來就見到幾位舅舅們。歡快的上前打招呼。
“四舅舅、五舅舅,堂舅。”蕭旭走近了,見元伯伯也在,親切的同他問好,“元伯伯你也在啊。”
元宏沒想到遇上這小魔王了。
嘴角扯成一抹笑意,“皇孫殿下。”
蕭承最是疼這個外甥了,走過去將人抱起來,”旭兒這是來給你娘親請安?“
蕭旭被他抱在懷裏,小臉笑眯眯的,“是啊,五舅舅這會不是在戶部上值嗎,怎麽過來了。”
不等蕭承回答,蕭旭就自顧自的說道,“哦,旭兒知道了,五舅舅和兩位舅舅是有事過來找娘親是吧。”
蕭承笑著點了點他的鼻子,“是啊,旭兒猜的真準。”
蕭旭小臉一揚,得意道:“那是。”
一旁的四皇子和蕭霽也走過來,“聽說旭兒這些日子都在儀和殿練字,寫的怎樣了?”
蕭霽問道。
一說起練字的事,蕭旭還是小小的憂愁了下,小大人似地歎了聲氣,“唉,旭兒愚笨,這都兩個月了,還未習得荀老先生一星半點風骨。
太女殿下請了歸野田居裏地荀鶴遊為小皇孫寫字帖地事,朝中早就傳了個遍,
不少大臣心中猜測太女怕是要用荀鶴遊這人了。
不過兩個月過去,除了最開始讓人寫了幾本字帖,就沒見太女災提起此人,若不是那荀鶴遊地字帖如今就在皇孫書案上擺著,怕是眾人都要以為當初沒有這回事了。
蕭霽見他那小臉皺得像包子一樣,便道:“練字需要靜心凝神,更需要時間,不可貪快。”
見蕭霽一副老先生的口吻,四皇子嫌棄的道:“子初怎麽跟個老夫子似的,一上來就問功課,難不成日後你與懷宜郡主的孩子你也要這樣嗎,當心孩子不親你這個父親。”
蕭霽被他說的一頓,皺了皺眉。
四皇子摸了摸蕭旭的小腦袋,安慰道:“旭兒可是四舅舅見過最聰明的孩子,又勤奮刻苦,假以時日你的字定會越過荀老先生去的。如今你還小,像你這麽大的還不會拿筆呢,旭兒已經很厲害了。”
蕭旭小嘴揚起,“嗯,旭兒知道的。”
元宏站在一旁,試圖盡量降低存在感。
沒想到被幾個舅舅圍著的蕭旭還是把視線落在他身上,“元伯伯,我娘說了,再過幾個月,就讓元昊哥哥進宮來陪我讀書。”
蕭旭等過完年,就四歲了,皇子皇孫一般是五歲的時候才會進上書房。
但蕭旭早慧,又早早的開了蒙,蕭璿和敬元帝把這個孩子當作繼承人培養,自然是要讓他早些進學堂。
皇子皇孫上學一般身邊會有幾個伴讀。
鎮國公府的長孫年紀比蕭旭大了兩歲,年齡正合適。
鎮國公府心中也有底,隻是從蕭旭這位皇孫嘴裏說出來,元宏說不出的古怪。
“能陪著小殿下讀書,是元昊的福氣。”
元宏心中雖然擔心兒子被欺負,但蕭旭是日後的楚國皇帝,兒子能夠與未來皇帝一起上學,那可是旁人求之不得的,元宏還不至於蠢到去拒絕。
隻希望兒子跟在蕭旭身邊,能變得聰明一些,那他就欣慰了。
幾人還有要事在身,便沒有逗留太久就出宮去了。
蕭旭朝書房走去。
議書房門口的宮人並沒有攔著他,
蕭旭大搖大擺的走了進去,先是給蕭璿行了一禮,見裏麵還有幾位老大人在,蕭旭禮貌的行了晚輩禮,信國公好,鎮國公好,左相大人好。“
三人都對這小皇孫很是喜歡,回道:”皇孫好。“
“你今日大大字練完了?”蕭璿問道。
蕭旭點頭,”兒子練完了,這才過來給娘親請安。“
蕭璿頷首,“嗯,晚些拿來給娘親看看。”
蕭旭點頭。
蕭旭自顧自在蕭璿身旁坐下。
聽著娘親和大臣們談話。
書房中三人也習慣了皇孫在一旁旁聽,便接著方才的說了起來。
信國公皺眉,“身份貴重?難不成你是想讓太女親臨前線不成?”
左相和鎮國公聞言也都搖頭,“不可,太女雖隻是儲君,但陛下早已不理朝政多年,太女安危事關楚國社稷,若非萬不得已,絕不可以身涉險。”
蕭璿也看向元宏。
元宏神色依舊鎮定自若,他道:“諸位還請稍安勿躁,元宏的意思並非是讓太女親臨前線,那未免太高看夏軍了。”
“那你是什麽意思?”
鎮國公瞪著兒子問道。
元宏看著目光落在 四皇子和五皇子身上。
“你是想?”左相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頓時明白過來。
元宏點頭。”不錯,若是派皇子或者親王過去,足以鼓舞士氣,對敵軍亦是威懾。“
蕭霽看了四皇子和五皇子一眼,朝蕭璿拱手行禮:“幾位皇子們尚未去過邊關,不若讓臣代勞。”
未等蕭璿考慮,四皇子就站了出來 ,“太女,請您下旨讓臣前去軍中,臣雖一直在京中,但也是自幼習武,臣正愁不得機會前去軍中報效家國,如今有此機會,還請皇妹成全了我吧。”
四皇子言辭懇懇,蕭璿看著他,其實在元宏說派一位皇子或親王前去得時候,蕭璿想的也是四皇子。
早在幾年前,蕭璿便打算讓這位四皇兄前去軍中曆練,但他那時才娶了皇子妃,不久四皇子妃又有了身孕,加上邊關這幾年還算平靜,反倒是讓他留在兵部是最好得安排。
如今倒是個機會。
蕭霽抬頭看向太女,便明白太女的決斷,就沒再出言力爭了。
太女收斂思緒,看向四皇子,道:“既是如此,便請四皇兄走一趟了。”
四皇子大喜過望,立即行禮叩謝,”是,臣定不辜負太女信任。“
“嗯,明日早朝孤會下旨,四皇兄先回去收拾一下。兵部那邊孤會讓人去知會一聲。”
“是,臣告退。”
蕭璿留下左相和兩位國公,四皇子和五皇子還有蕭霽和元宏告退了出去。
蕭旭過來就見到幾位舅舅們。歡快的上前打招呼。
“四舅舅、五舅舅,堂舅。”蕭旭走近了,見元伯伯也在,親切的同他問好,“元伯伯你也在啊。”
元宏沒想到遇上這小魔王了。
嘴角扯成一抹笑意,“皇孫殿下。”
蕭承最是疼這個外甥了,走過去將人抱起來,”旭兒這是來給你娘親請安?“
蕭旭被他抱在懷裏,小臉笑眯眯的,“是啊,五舅舅這會不是在戶部上值嗎,怎麽過來了。”
不等蕭承回答,蕭旭就自顧自的說道,“哦,旭兒知道了,五舅舅和兩位舅舅是有事過來找娘親是吧。”
蕭承笑著點了點他的鼻子,“是啊,旭兒猜的真準。”
蕭旭小臉一揚,得意道:“那是。”
一旁的四皇子和蕭霽也走過來,“聽說旭兒這些日子都在儀和殿練字,寫的怎樣了?”
蕭霽問道。
一說起練字的事,蕭旭還是小小的憂愁了下,小大人似地歎了聲氣,“唉,旭兒愚笨,這都兩個月了,還未習得荀老先生一星半點風骨。
太女殿下請了歸野田居裏地荀鶴遊為小皇孫寫字帖地事,朝中早就傳了個遍,
不少大臣心中猜測太女怕是要用荀鶴遊這人了。
不過兩個月過去,除了最開始讓人寫了幾本字帖,就沒見太女災提起此人,若不是那荀鶴遊地字帖如今就在皇孫書案上擺著,怕是眾人都要以為當初沒有這回事了。
蕭霽見他那小臉皺得像包子一樣,便道:“練字需要靜心凝神,更需要時間,不可貪快。”
見蕭霽一副老先生的口吻,四皇子嫌棄的道:“子初怎麽跟個老夫子似的,一上來就問功課,難不成日後你與懷宜郡主的孩子你也要這樣嗎,當心孩子不親你這個父親。”
蕭霽被他說的一頓,皺了皺眉。
四皇子摸了摸蕭旭的小腦袋,安慰道:“旭兒可是四舅舅見過最聰明的孩子,又勤奮刻苦,假以時日你的字定會越過荀老先生去的。如今你還小,像你這麽大的還不會拿筆呢,旭兒已經很厲害了。”
蕭旭小嘴揚起,“嗯,旭兒知道的。”
元宏站在一旁,試圖盡量降低存在感。
沒想到被幾個舅舅圍著的蕭旭還是把視線落在他身上,“元伯伯,我娘說了,再過幾個月,就讓元昊哥哥進宮來陪我讀書。”
蕭旭等過完年,就四歲了,皇子皇孫一般是五歲的時候才會進上書房。
但蕭旭早慧,又早早的開了蒙,蕭璿和敬元帝把這個孩子當作繼承人培養,自然是要讓他早些進學堂。
皇子皇孫上學一般身邊會有幾個伴讀。
鎮國公府的長孫年紀比蕭旭大了兩歲,年齡正合適。
鎮國公府心中也有底,隻是從蕭旭這位皇孫嘴裏說出來,元宏說不出的古怪。
“能陪著小殿下讀書,是元昊的福氣。”
元宏心中雖然擔心兒子被欺負,但蕭旭是日後的楚國皇帝,兒子能夠與未來皇帝一起上學,那可是旁人求之不得的,元宏還不至於蠢到去拒絕。
隻希望兒子跟在蕭旭身邊,能變得聰明一些,那他就欣慰了。
幾人還有要事在身,便沒有逗留太久就出宮去了。
蕭旭朝書房走去。
議書房門口的宮人並沒有攔著他,
蕭旭大搖大擺的走了進去,先是給蕭璿行了一禮,見裏麵還有幾位老大人在,蕭旭禮貌的行了晚輩禮,信國公好,鎮國公好,左相大人好。“
三人都對這小皇孫很是喜歡,回道:”皇孫好。“
“你今日大大字練完了?”蕭璿問道。
蕭旭點頭,”兒子練完了,這才過來給娘親請安。“
蕭璿頷首,“嗯,晚些拿來給娘親看看。”
蕭旭點頭。
蕭旭自顧自在蕭璿身旁坐下。
聽著娘親和大臣們談話。
書房中三人也習慣了皇孫在一旁旁聽,便接著方才的說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