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景琰無奈地笑了笑,說道:“那日是謝某失禮了,還請公主莫怪。”
“無妨。”
蕭璿說完這話就端起手邊的茶,遞到嘴邊,遮住了兩頰泛起的紅雲。
“謝某那日所說,皆是真心所想。
自從信國公世子回了汴京後,謝某每每見他與公主如此親近,心裏總是不由自主的煩悶。直到那日看完龍舟賽,坐馬車回公主府的路上,謝某才看清了自己的心。”
話都說到這裏了,謝景琰也不扭捏,而是坦白相告。
“原來,謝某在秦國的時候就被公主身上獨有的氣質所吸引,不知不覺中就喜歡上公主了,隻是謝某愚鈍,不懂感情之事,隻知道自己每每見到公主,總是想與公主多說幾句,多相處一會,甚至有時對待公主有些過於嚴厲,讓公主對謝某避之不及,但那也是謝某年少不知如何表達對公主的愛慕之意,隻好作個嚴師,好好教導公主。
從前的在秦國的種種,都是因為謝某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心,並非故意要與公主過不去,還望公主能不計前嫌,就原諒臣吧。”
最後一句倒是對她俯首稱臣了。
蕭璿聽她這一番話,與自己前幾日推測的也差不多,不過是,這話從他嘴裏出來顯得更可靠一些。
但是也有些生氣,合著照他自己說的,從前對自己那麽挑剔,就是因為他喜歡上自己了唄。
憑什麽啊,憑什麽他喜歡自己,自己就要被他挑剔,自己又沒說喜歡他。
“那照丞相的意思是,你是因為喜歡本宮,才一直對本宮挑剔得很嘍?丞相這喜歡倒是另類的很。”
謝景琰聽她這話和話裏的語氣,心裏也知道從前自己對她那麽嚴厲,她心裏一直深有不滿,隻是礙於他是秦國丞相、也是他先生,這才隱忍不發。
什麽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說的不就是他。
謝景琰無奈苦笑道:“都是臣的不對,才讓公主受了那麽多委屈,若是臣能早些明白自己的心,定不會如此對待公主。”
蕭璿冷笑。
“這好聽的話都讓丞相你一個人說盡了,本宮雖未經曆過男女情感之事,但到底還是明白一些的,兩個原本互相看不對眼的人,突然其中一個平日裏老是挑刺的,對另一個受害人說自己喜歡她,而從前關於他的所言所行,都是喜歡而不自知。這樣的話,丞相你自己會信嗎。”
謝景琰都想扶額了,連受害者都出來了,他以前是得做得有多過火,才讓她氣成這樣。
“公主,臣知道這些年臣確實做的不對,但臣對公主的喜歡天地可證,日月可鑒,我謝景琰也不屑說這等謊話來欺騙公主。”
“丞相言重了,本宮可擔不起丞相的喜歡。”
“不,公主,你擔得起。公主在臣心中就是最好的,您若是擔不起,那這天底下也沒有哪個女子能擔得起了。
公主可還記得您那時剛到秦國,臣就隨著父親站在陛下身後遠遠地望著您,那時候見公主如此年幼,就母親早逝,自己還被人害得身患重病,不得不離開楚國,隻身一人來到秦國,隻覺得公主真是個小可憐蟲。
再後來,原本被陛下派去教導公主的先生因故回了老家,公主就帶著課業到禦書房找陛下解惑,陛下知道實情後就派我去教導公主。
那時候,公主一邊養病,一邊刻苦學習,無論寒冬還是酷暑,隻要公主身子稍有恢複,能夠下床走動,功課便一日不落,臣當時想的是這個楚國來的小公主性格剛毅,心性堅定,連皇子都比不上。若是身子能養好,日後必成大器。
大概是從那時起,臣就對您從一開始地敬佩不已,慢慢地變成了喜歡,畢竟像公主這樣如此優秀的女子,本就是世間罕見。
謝某會喜歡上您也是情理之中。
從那之後,謝某對您每每嚴加教導,除了有自己的喜歡而不自知,但更多的也是為了公主。”
“為了我?”蕭璿聽了他的話,倒是信了大半。
“沒錯,公主身份原就尊貴,陛下既讓臣去教導公主,自是不想公主同其他女子一般隻懂得的吟詩作樂,而是想讓您跟著臣學習如何治國理事,甚至陛下同一些將領議事時,也會讓公主過去旁聽。
陛下對公主您可是一直當成儲君來教養的,哪怕您隻是楚國的公主。
臣既然窺得陛下用意,自是要盡心盡力教導公主,不僅是為陛下的心意,更是臣作為先生,對自己的學生自然要傾囊相授。
且據臣所知,楚國繼後所出的五皇子並非是儲君之選,而楚國陛下之所以讓公主離開楚宮,不遠千裏地到秦國養病,難道真的是隻是因為楚國沒有大夫能為公主醫治嗎?怕是為了讓公主在秦國能夠更好地收攏先後和您外祖母留下的勢力,讓您建立起自己的勢力。”
蕭璿聞言大驚,他竟然識破了父皇和外祖父的用意。
謝景琰這個人若是為敵,必定是一個令她坐立不安的存在。
不過還好,目前來看,他並不想與自己為敵,自己亦是不想。
“丞相的心意,本宮知道了。”
謝景琰見自己同她說了半天,她就一句知道了,真的是氣的想吐血。
“公主沒有什麽話想同臣說的嗎?”謝景琰還是問道。
“感情一事順其自然,總不能丞相你一跟本宮表明心意,說自己喜歡我,我就要喜歡你吧?這未免有些強人所難了。”
謝景琰也不能對她怎麽著。有些喪氣的說道:“臣知道,是臣從前做的不好,對待公主過於苛刻,這才會傷了公主的心,公主不待見 ,那也是臣自找的。”
蕭璿心想這人今天居然這麽好說話,她都有些不習慣了。
顯然,你想多了。
謝景琰頓了會,又振作起來,朝蕭璿行了一禮,說道:“不過還請公主放心,臣接下來一定也會有所改變,讓公主早日喜歡上臣。”
得,還是那個謝丞相。
方才那個垂頭喪氣的,一定是個假的。
“無妨。”
蕭璿說完這話就端起手邊的茶,遞到嘴邊,遮住了兩頰泛起的紅雲。
“謝某那日所說,皆是真心所想。
自從信國公世子回了汴京後,謝某每每見他與公主如此親近,心裏總是不由自主的煩悶。直到那日看完龍舟賽,坐馬車回公主府的路上,謝某才看清了自己的心。”
話都說到這裏了,謝景琰也不扭捏,而是坦白相告。
“原來,謝某在秦國的時候就被公主身上獨有的氣質所吸引,不知不覺中就喜歡上公主了,隻是謝某愚鈍,不懂感情之事,隻知道自己每每見到公主,總是想與公主多說幾句,多相處一會,甚至有時對待公主有些過於嚴厲,讓公主對謝某避之不及,但那也是謝某年少不知如何表達對公主的愛慕之意,隻好作個嚴師,好好教導公主。
從前的在秦國的種種,都是因為謝某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心,並非故意要與公主過不去,還望公主能不計前嫌,就原諒臣吧。”
最後一句倒是對她俯首稱臣了。
蕭璿聽她這一番話,與自己前幾日推測的也差不多,不過是,這話從他嘴裏出來顯得更可靠一些。
但是也有些生氣,合著照他自己說的,從前對自己那麽挑剔,就是因為他喜歡上自己了唄。
憑什麽啊,憑什麽他喜歡自己,自己就要被他挑剔,自己又沒說喜歡他。
“那照丞相的意思是,你是因為喜歡本宮,才一直對本宮挑剔得很嘍?丞相這喜歡倒是另類的很。”
謝景琰聽她這話和話裏的語氣,心裏也知道從前自己對她那麽嚴厲,她心裏一直深有不滿,隻是礙於他是秦國丞相、也是他先生,這才隱忍不發。
什麽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說的不就是他。
謝景琰無奈苦笑道:“都是臣的不對,才讓公主受了那麽多委屈,若是臣能早些明白自己的心,定不會如此對待公主。”
蕭璿冷笑。
“這好聽的話都讓丞相你一個人說盡了,本宮雖未經曆過男女情感之事,但到底還是明白一些的,兩個原本互相看不對眼的人,突然其中一個平日裏老是挑刺的,對另一個受害人說自己喜歡她,而從前關於他的所言所行,都是喜歡而不自知。這樣的話,丞相你自己會信嗎。”
謝景琰都想扶額了,連受害者都出來了,他以前是得做得有多過火,才讓她氣成這樣。
“公主,臣知道這些年臣確實做的不對,但臣對公主的喜歡天地可證,日月可鑒,我謝景琰也不屑說這等謊話來欺騙公主。”
“丞相言重了,本宮可擔不起丞相的喜歡。”
“不,公主,你擔得起。公主在臣心中就是最好的,您若是擔不起,那這天底下也沒有哪個女子能擔得起了。
公主可還記得您那時剛到秦國,臣就隨著父親站在陛下身後遠遠地望著您,那時候見公主如此年幼,就母親早逝,自己還被人害得身患重病,不得不離開楚國,隻身一人來到秦國,隻覺得公主真是個小可憐蟲。
再後來,原本被陛下派去教導公主的先生因故回了老家,公主就帶著課業到禦書房找陛下解惑,陛下知道實情後就派我去教導公主。
那時候,公主一邊養病,一邊刻苦學習,無論寒冬還是酷暑,隻要公主身子稍有恢複,能夠下床走動,功課便一日不落,臣當時想的是這個楚國來的小公主性格剛毅,心性堅定,連皇子都比不上。若是身子能養好,日後必成大器。
大概是從那時起,臣就對您從一開始地敬佩不已,慢慢地變成了喜歡,畢竟像公主這樣如此優秀的女子,本就是世間罕見。
謝某會喜歡上您也是情理之中。
從那之後,謝某對您每每嚴加教導,除了有自己的喜歡而不自知,但更多的也是為了公主。”
“為了我?”蕭璿聽了他的話,倒是信了大半。
“沒錯,公主身份原就尊貴,陛下既讓臣去教導公主,自是不想公主同其他女子一般隻懂得的吟詩作樂,而是想讓您跟著臣學習如何治國理事,甚至陛下同一些將領議事時,也會讓公主過去旁聽。
陛下對公主您可是一直當成儲君來教養的,哪怕您隻是楚國的公主。
臣既然窺得陛下用意,自是要盡心盡力教導公主,不僅是為陛下的心意,更是臣作為先生,對自己的學生自然要傾囊相授。
且據臣所知,楚國繼後所出的五皇子並非是儲君之選,而楚國陛下之所以讓公主離開楚宮,不遠千裏地到秦國養病,難道真的是隻是因為楚國沒有大夫能為公主醫治嗎?怕是為了讓公主在秦國能夠更好地收攏先後和您外祖母留下的勢力,讓您建立起自己的勢力。”
蕭璿聞言大驚,他竟然識破了父皇和外祖父的用意。
謝景琰這個人若是為敵,必定是一個令她坐立不安的存在。
不過還好,目前來看,他並不想與自己為敵,自己亦是不想。
“丞相的心意,本宮知道了。”
謝景琰見自己同她說了半天,她就一句知道了,真的是氣的想吐血。
“公主沒有什麽話想同臣說的嗎?”謝景琰還是問道。
“感情一事順其自然,總不能丞相你一跟本宮表明心意,說自己喜歡我,我就要喜歡你吧?這未免有些強人所難了。”
謝景琰也不能對她怎麽著。有些喪氣的說道:“臣知道,是臣從前做的不好,對待公主過於苛刻,這才會傷了公主的心,公主不待見 ,那也是臣自找的。”
蕭璿心想這人今天居然這麽好說話,她都有些不習慣了。
顯然,你想多了。
謝景琰頓了會,又振作起來,朝蕭璿行了一禮,說道:“不過還請公主放心,臣接下來一定也會有所改變,讓公主早日喜歡上臣。”
得,還是那個謝丞相。
方才那個垂頭喪氣的,一定是個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