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藻氣憤莫名:“這個林秀才!真不是個人!好,我同意了,但是我有個條件……”
薛衍道:“不必說了。我即刻就派人將林秀姑娘接出來,若是問明白是與你一般遭遇,那便與你一同去府衙報官。”
蕭玉台吃了兩大碗飯,最後才慢慢咬著雞腿當消食了。過了一會兒,見薛衍幾人走開,才慢慢問道:
“紅藻姑娘,當時的事情你還能記得哪些?你拿遠點聞聞這種藥粉,這味道熟悉嗎?”
紅藻聞了聞:“就是這個氣味!我能記得,但是,那個味道要更醇厚一點,還有一股奇怪的香氣。”她一麵說,一麵努力回想。“當時他扛著我跑,我覺得腰上墊的很疼,那個人肩膀很厚。然後,是被放在了一個平整的地方,我覺得很安靜,沒有風,應該是在房子裏,可是又有風。然後感覺背上很硬,很涼,對,就好像躺在冰塊上一樣。”
“封閉的空間,可是有水,躺著的地方又涼又硬?是石頭的觸感嗎?”
紅藻否認了:“不是。比石頭要冰,就像冰塊一樣。”
“那當時走的遠嗎?”
紅藻皺眉道:“當時很暈,又是扛著,頭往下倒吊著,而且很慌很怕,根本沒有辦法計算時間。但是算起來,一來一去,沒有超過兩個時辰。因為送走鬧洞房的人,就已經很晚了,可我被送回去以後,天還沒亮呢。”
第二百四十二章併案審查
門外一陣喧譁,薛衍攔下張永明,與程濤程雲兩兄弟出門。來人正是臨安知縣婁廣義,前來抓捕逃犯張永明。
薛衍表明身份,與婁廣義說起小紅藻與林秀的案子:“本官途經此地,恰巧救了小紅藻,不過隨意一打聽,就有這許多內情。婁大人身為臨安縣的父母官,當真一點都沒有察覺?”
婁廣義乃是武將,身形魁梧,前進半步,氣勢咄咄的逼近薛衍。程濤程雲不露聲色的前進一步,將人逼退。
“大人,坊間戲言,豈可當真?但請問大人,說起這些流言的,是否大多是男子?”
“不錯。”林秀之事,自然隻有男子知曉。“但也有不少婆子相傳……”
“看大人斯斯文文,又是世家子弟,自然不曉得,這些巷裏坊間的粗魯之人,但凡誰家的閨女媳婦兒生的好些,這些人湊在一起,難免說些渾話,胡言亂語,過個嘴癮。想當年婁某從軍時,連敵國的公主都曾被將士們說來品頭論足。這些人胡說八道大多是眼羨人家娶了一個,不足為證。隻有那些無所事事的婆子,就更不用提了,多是惡意詆毀而已……”
薛衍眯眼,似笑非笑問道:“所以,婁大人是不願意受理這案子?即便此案與您的女兒,婁家二小姐相關,也不願意查個水落石出?”
婁廣義冷下臉,兩人對峙當場。此人軍伍出身,殺伐決斷,見薛衍不肯讓路,竟將身後一隊巡捕召集過來,高高抬起了手。
他麵容狠厲,下一刻,就要衝突進去,將張永明捉拿起來。
“大人慢著!”
小紅藻擦著眼淚來,噗通一跪:“大人,小女要報案!”
婁廣義冷凝神色,聲音從牙縫中來:“你報什麽案?”
小紅藻咬咬牙,聲音雖然顫抖,可有條有據:“有二告。小女一是要揭發臨安縣內,有一賊。他……他與新婚之夜欺辱小女,毀去小女一生,令我生不如死!且據小女所知,這賊所禍害的,並不隻是小女一人。第二,小女要告我夫家張裁縫家,不仁不義,竟然買通流浪漢陷害於我!我雖已沒什麽清白,但都是不得已,並非水性的女子。我之堅貞,自在心中。”
婁廣義聽完,雖然是與小紅藻說話,可眼神卻看向薛衍,以及他身後的張永明。
“既然小婦人作為苦主訴訟,下官自當受理。隻是,那張永明與此案脫不了幹係,下官的幼女死前親口指證與他,這有許多人都能作證。並非是下官汙衊與他。”
“那你便一同審理。這兩個案子雖然看起來不沾邊,卻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前任知州任期還未滿,本官也不急著上任,便與表姐去城中住上幾日。畢竟是本官經了手的,隻期望這撲所迷離的案件,能盡快水落石出。婁大人不會不歡迎吧?”
婁廣義剛說了句“自然不會”,本打算給他們安排驛館,沒料薛衍直接就說道:“那就好。那我與表姐就叨擾府上了。”
婁廣義呆呆的問了一句:“侯爺,不,知州大人要住在下官府上?”
“不錯。此案本官甚是關心,住在婁知縣府上,也能盡快得到消息。婁大人是覺得不方便?”
此人不僅是聖人的新晉心腹,連登州這塊礦藏豐富、魚米富庶的地方都交由他,臨安縣又在此人管轄之下。所謂縣官不如現管,婁廣義也不好得罪。隻好硬著頭皮道:“怎麽會!大人與餘寧縣主肯住在下官府中,那是蓬蓽生輝,蓬蓽生輝!”
婁廣義雷厲風行,當晚就將林秀接到了府衙之中,與小紅藻一起保護起來。本來是要安排在縣衙,可七斤一句話,隻能安頓在婁府,由七斤親自保護。
薛衍亦是不慢,搜集了幾名證人,將張永明的不在場證據,都搜羅齊全。婁廣義雖然不甘心,可也隻能將人放了。
“……這幾名證人都是大人自己手下的人,都能證明張永明當天是出門前去拜祭亡母,看守城門的官兵也都能作證,他當日是出城了。大人可以去臨縣查證一番,就能知道他那幾日的行蹤。據張永明所說,因他母親葬在外地,所以他給付了一些銀兩,請人幫忙照看,那附近的人都熟識他的。臨縣回到臨安要足足一天的腳程,婁大人,這其中的時間差一算便知。何況,這明顯可以查證,為何這麽多天了,婁大人還是追著張永明不放呢?”
婁廣義還真是愣住了。
薛衍見他這模樣,不似作偽,自行續了一杯清茶,寥寥道:“自然,婁大人經歷此變,又是心愛的幼女,大喜成了大悲,難免有些失據。但此事,的確不是張永明所為。”
“既然不是,那為何我女兒要指證她?”
薛衍不露聲色的打量他,沉沉目光隱藏在杯盞之後:“這個……二小姐已經香消玉殞,其中真相就不得而知了。或許,是對張永明懷恨在心也說不準。婁大人,不知二小姐的屍身葬在何處?可否讓薛某去上一炷清香?”
婁廣義頹然一嘆,好似瞬間老了:“大人,小女身前說過,清清白白來,潔潔淨淨去。她的心願就是將骨灰拋入水中,不許我們立墳,連衣冠塚都不許。就當她是一陣霜露吧!”
“那……張永明?”
“既然不是他,下官即刻就去將人放了。”
薛衍從婁廣義手中將張永明要了回來,就見蕭玉台站在側門口。
“……這婁廣義問題不小。”
蕭玉台負手問道:“怎麽說?”
“婁廣義的女兒去世,他並不像表麵上那麽傷心。我觀察此人,雖然極其善於隱藏,但我的感覺不會錯。女兒死了,他即便傷心,但更多的是如釋重負。臨安縣此地,對女子貞潔異常看重,或許,婁廣義也不再需要一個已經失貞、而且還不聽話的女兒。”
薛衍道:“不必說了。我即刻就派人將林秀姑娘接出來,若是問明白是與你一般遭遇,那便與你一同去府衙報官。”
蕭玉台吃了兩大碗飯,最後才慢慢咬著雞腿當消食了。過了一會兒,見薛衍幾人走開,才慢慢問道:
“紅藻姑娘,當時的事情你還能記得哪些?你拿遠點聞聞這種藥粉,這味道熟悉嗎?”
紅藻聞了聞:“就是這個氣味!我能記得,但是,那個味道要更醇厚一點,還有一股奇怪的香氣。”她一麵說,一麵努力回想。“當時他扛著我跑,我覺得腰上墊的很疼,那個人肩膀很厚。然後,是被放在了一個平整的地方,我覺得很安靜,沒有風,應該是在房子裏,可是又有風。然後感覺背上很硬,很涼,對,就好像躺在冰塊上一樣。”
“封閉的空間,可是有水,躺著的地方又涼又硬?是石頭的觸感嗎?”
紅藻否認了:“不是。比石頭要冰,就像冰塊一樣。”
“那當時走的遠嗎?”
紅藻皺眉道:“當時很暈,又是扛著,頭往下倒吊著,而且很慌很怕,根本沒有辦法計算時間。但是算起來,一來一去,沒有超過兩個時辰。因為送走鬧洞房的人,就已經很晚了,可我被送回去以後,天還沒亮呢。”
第二百四十二章併案審查
門外一陣喧譁,薛衍攔下張永明,與程濤程雲兩兄弟出門。來人正是臨安知縣婁廣義,前來抓捕逃犯張永明。
薛衍表明身份,與婁廣義說起小紅藻與林秀的案子:“本官途經此地,恰巧救了小紅藻,不過隨意一打聽,就有這許多內情。婁大人身為臨安縣的父母官,當真一點都沒有察覺?”
婁廣義乃是武將,身形魁梧,前進半步,氣勢咄咄的逼近薛衍。程濤程雲不露聲色的前進一步,將人逼退。
“大人,坊間戲言,豈可當真?但請問大人,說起這些流言的,是否大多是男子?”
“不錯。”林秀之事,自然隻有男子知曉。“但也有不少婆子相傳……”
“看大人斯斯文文,又是世家子弟,自然不曉得,這些巷裏坊間的粗魯之人,但凡誰家的閨女媳婦兒生的好些,這些人湊在一起,難免說些渾話,胡言亂語,過個嘴癮。想當年婁某從軍時,連敵國的公主都曾被將士們說來品頭論足。這些人胡說八道大多是眼羨人家娶了一個,不足為證。隻有那些無所事事的婆子,就更不用提了,多是惡意詆毀而已……”
薛衍眯眼,似笑非笑問道:“所以,婁大人是不願意受理這案子?即便此案與您的女兒,婁家二小姐相關,也不願意查個水落石出?”
婁廣義冷下臉,兩人對峙當場。此人軍伍出身,殺伐決斷,見薛衍不肯讓路,竟將身後一隊巡捕召集過來,高高抬起了手。
他麵容狠厲,下一刻,就要衝突進去,將張永明捉拿起來。
“大人慢著!”
小紅藻擦著眼淚來,噗通一跪:“大人,小女要報案!”
婁廣義冷凝神色,聲音從牙縫中來:“你報什麽案?”
小紅藻咬咬牙,聲音雖然顫抖,可有條有據:“有二告。小女一是要揭發臨安縣內,有一賊。他……他與新婚之夜欺辱小女,毀去小女一生,令我生不如死!且據小女所知,這賊所禍害的,並不隻是小女一人。第二,小女要告我夫家張裁縫家,不仁不義,竟然買通流浪漢陷害於我!我雖已沒什麽清白,但都是不得已,並非水性的女子。我之堅貞,自在心中。”
婁廣義聽完,雖然是與小紅藻說話,可眼神卻看向薛衍,以及他身後的張永明。
“既然小婦人作為苦主訴訟,下官自當受理。隻是,那張永明與此案脫不了幹係,下官的幼女死前親口指證與他,這有許多人都能作證。並非是下官汙衊與他。”
“那你便一同審理。這兩個案子雖然看起來不沾邊,卻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前任知州任期還未滿,本官也不急著上任,便與表姐去城中住上幾日。畢竟是本官經了手的,隻期望這撲所迷離的案件,能盡快水落石出。婁大人不會不歡迎吧?”
婁廣義剛說了句“自然不會”,本打算給他們安排驛館,沒料薛衍直接就說道:“那就好。那我與表姐就叨擾府上了。”
婁廣義呆呆的問了一句:“侯爺,不,知州大人要住在下官府上?”
“不錯。此案本官甚是關心,住在婁知縣府上,也能盡快得到消息。婁大人是覺得不方便?”
此人不僅是聖人的新晉心腹,連登州這塊礦藏豐富、魚米富庶的地方都交由他,臨安縣又在此人管轄之下。所謂縣官不如現管,婁廣義也不好得罪。隻好硬著頭皮道:“怎麽會!大人與餘寧縣主肯住在下官府中,那是蓬蓽生輝,蓬蓽生輝!”
婁廣義雷厲風行,當晚就將林秀接到了府衙之中,與小紅藻一起保護起來。本來是要安排在縣衙,可七斤一句話,隻能安頓在婁府,由七斤親自保護。
薛衍亦是不慢,搜集了幾名證人,將張永明的不在場證據,都搜羅齊全。婁廣義雖然不甘心,可也隻能將人放了。
“……這幾名證人都是大人自己手下的人,都能證明張永明當天是出門前去拜祭亡母,看守城門的官兵也都能作證,他當日是出城了。大人可以去臨縣查證一番,就能知道他那幾日的行蹤。據張永明所說,因他母親葬在外地,所以他給付了一些銀兩,請人幫忙照看,那附近的人都熟識他的。臨縣回到臨安要足足一天的腳程,婁大人,這其中的時間差一算便知。何況,這明顯可以查證,為何這麽多天了,婁大人還是追著張永明不放呢?”
婁廣義還真是愣住了。
薛衍見他這模樣,不似作偽,自行續了一杯清茶,寥寥道:“自然,婁大人經歷此變,又是心愛的幼女,大喜成了大悲,難免有些失據。但此事,的確不是張永明所為。”
“既然不是,那為何我女兒要指證她?”
薛衍不露聲色的打量他,沉沉目光隱藏在杯盞之後:“這個……二小姐已經香消玉殞,其中真相就不得而知了。或許,是對張永明懷恨在心也說不準。婁大人,不知二小姐的屍身葬在何處?可否讓薛某去上一炷清香?”
婁廣義頹然一嘆,好似瞬間老了:“大人,小女身前說過,清清白白來,潔潔淨淨去。她的心願就是將骨灰拋入水中,不許我們立墳,連衣冠塚都不許。就當她是一陣霜露吧!”
“那……張永明?”
“既然不是他,下官即刻就去將人放了。”
薛衍從婁廣義手中將張永明要了回來,就見蕭玉台站在側門口。
“……這婁廣義問題不小。”
蕭玉台負手問道:“怎麽說?”
“婁廣義的女兒去世,他並不像表麵上那麽傷心。我觀察此人,雖然極其善於隱藏,但我的感覺不會錯。女兒死了,他即便傷心,但更多的是如釋重負。臨安縣此地,對女子貞潔異常看重,或許,婁廣義也不再需要一個已經失貞、而且還不聽話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