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公公,準備擺駕去青天台。”
皇上神色漠然地吩咐道。
“皇上,燕美人那邊如何處置?”
劉公公小心問道,手心中已滲出汗水。
“暫且按宮內妃嬪標準安葬,這件事到此為止,將來誰也不許再提起!”
皇上沉聲道。燕姬是虞國送來的美人,這件事先不論說對誰錯,大夏和虞國兩邊都不能得罪,隻有將此事推到宮女太監身上,以辦事不力未能保護好主子為名,處置兩邊的宮女太監。
皇上再次出現在青天台時,眾大臣又精神抖擻一把,陸翊注意到鄭元有些心不在焉。
“剛才太後身體抱恙,朕前往長青殿探望,眾愛卿不必擔心,太後身體一如既往地健康。”
皇上麵色和悅地說道,舉起身前的酒樽,自飲一杯。
“皇上今日壽辰,為何不見青曼公主在場?大夏曆來注重禮儀規矩,如此盛大場合她不該不來!”
鄭元起身,右手放置身前彎腰曲背,極為恭敬禮貌地問道。
皇上心裏一驚,千盼萬盼希望鄭元不要提起青曼公主,還是被他開口提了出來,此人心思縝密,反應極快,想要在文武百官麵前糊弄他,極為困難,他此刻將希望寄托在陸翊身上,希望他能領會自己的心思並為他排憂解難。
陸翊見皇上凝眸遠望著自己,心裏已經有了八分猜意,皇上必是知道青曼公主被刺一事,這件事,他希望自己能幫他擺脫鄭元的疑惑。
“以往皇上壽宴太後必然參加,本相進宮前得知太後身體不適,所以早於皇上一步前去探望,令人感動的是,青曼公主伺候在太後身邊噓寒問暖,令人感動,大夏不愧是禮儀之邦,青曼公主仁義孝道,當是北國女子效仿學習的楷模,果真是北國之幸。藉此機會,本相特意敬太傅大人一杯,以表謝意。”
陸翊讚美道,起身舉起酒樽,朝鄭元敬了敬,側身掩袖一飲而盡。
殿下的大臣們都是察言觀色,曲通意解的精明人,他們見皇上和陸翊同唱一台戲,都紛紛起身向鄭元舉杯邀慶,嘴裏讚美青曼公主的仁義孝道,如此之類的讚美之詞。
鄭元見狀,也不好再有追問之意,隻當是青曼公主悉心照顧太後,以顯大夏國的孝道。
皇上心情極好,一連痛飲數杯,到後麵都需要在宮人的攙扶下才能行走,他微醺半醉讓殿內大臣不醉不歸,趁機為鄭元安排了幾名年輕貌美的歌姬,哪知卻被鄭元晾在一旁,根本不理會身邊的嬌娘。
“太傅大人,本相已經差人送了一副字帖和一軸畫卷送至住處,不知太傅大人是否喜歡?”
陸翊眉目含笑地問道。
一聽說字帖和畫卷,鄭元立刻有了精神,他問道:“本傅來得匆忙未曾見字帖,不知是那名書家之作?”
“是姬夫人的《臨貼》”
陸翊含笑道。
“姬夫人以小楷著稱,在女子中可謂豪傑,更是大名家蘭庭的老師,本傅聽說過這字帖,一直沒有機會觀摩,想不到陸丞相如此大方送給本傅,本傅實在是感激不盡。”
鄭元虔誠地謝道,心裏暗想,不知陸翊有何事要求於自己。
第43章 心亂(一)
“朋友易交,知己難求!本相與太傅一樣,喜愛書畫字帖,隻是一直沒有機會同太傅大人在一起切磋琢磨,體會旁人所無法言知的感受。”
陸翊麵色中流出一些遺憾。
“陸丞相有如此雅好實乃好事,本傅很期待與丞相一同歌風頌雅,一解生平之惑,明日申時,本傅來貴府拜訪!”
鄭元上挑劍眉,十分豪氣地說道,雙手對陸翊做一個抱拳行禮。
“好,本相在府上恭候太傅大人的光臨!”
陸翊目光閃著亮彩,十分高興地說道。
長青殿,太後坐在金絲楠木軟凳上愜意地從果盤裏取來一塊切好的蟠桃片,十月深秋的蟠桃鮮香多汁,是她多年以來最愛的水果。
“皇上剛才在殿裏請求你重新執掌後宮,太後為何拒絕?”
跪在地上為太後捏腳的綠蘿家常般地問道。
“皇上不立皇後,為的是他逍遙快活,每年多在宮外選秀女入宮,哀家對後宮之事已是厭倦之際,這種事情還是讓哀家多消停一會兒,閑庭下來。這不,昨兒皇上和丞相不都利用了哀家嘛,必要的時候,哀家這個閑人關鍵時刻也能用上派場,豈不是更好!”
太後一臉輕鬆地說道,準備拿第二塊蟠桃。
“話雖如此,可後宮不可一日無主,皇上又要選秀女,這諾大的後宮沒有主心骨可不成呀。”
綠蘿嘆道,她準備起身為太後淨手。
“有元妃在,何須哀家操勞。”
太後淡淡地說道,鳳目中透著一絲精光。
“元妃的事,宮裏的人都心知肚明,燕姬她素來高傲,隻有元妃與她有來往,這次她小產刺殺元妃,其實皇上應該知曉其中原由。”
綠蘿說道。
“所以哀家才不掌權後宮,皇上偏袒元妃,通過這件事想必宮裏的人都應該知道,所以哀家就落得清靜為好。”
“雖然皇上偏愛元妃,但皇嗣血脈也很重要,就這樣由著她斷皇家子嗣?”
皇上神色漠然地吩咐道。
“皇上,燕美人那邊如何處置?”
劉公公小心問道,手心中已滲出汗水。
“暫且按宮內妃嬪標準安葬,這件事到此為止,將來誰也不許再提起!”
皇上沉聲道。燕姬是虞國送來的美人,這件事先不論說對誰錯,大夏和虞國兩邊都不能得罪,隻有將此事推到宮女太監身上,以辦事不力未能保護好主子為名,處置兩邊的宮女太監。
皇上再次出現在青天台時,眾大臣又精神抖擻一把,陸翊注意到鄭元有些心不在焉。
“剛才太後身體抱恙,朕前往長青殿探望,眾愛卿不必擔心,太後身體一如既往地健康。”
皇上麵色和悅地說道,舉起身前的酒樽,自飲一杯。
“皇上今日壽辰,為何不見青曼公主在場?大夏曆來注重禮儀規矩,如此盛大場合她不該不來!”
鄭元起身,右手放置身前彎腰曲背,極為恭敬禮貌地問道。
皇上心裏一驚,千盼萬盼希望鄭元不要提起青曼公主,還是被他開口提了出來,此人心思縝密,反應極快,想要在文武百官麵前糊弄他,極為困難,他此刻將希望寄托在陸翊身上,希望他能領會自己的心思並為他排憂解難。
陸翊見皇上凝眸遠望著自己,心裏已經有了八分猜意,皇上必是知道青曼公主被刺一事,這件事,他希望自己能幫他擺脫鄭元的疑惑。
“以往皇上壽宴太後必然參加,本相進宮前得知太後身體不適,所以早於皇上一步前去探望,令人感動的是,青曼公主伺候在太後身邊噓寒問暖,令人感動,大夏不愧是禮儀之邦,青曼公主仁義孝道,當是北國女子效仿學習的楷模,果真是北國之幸。藉此機會,本相特意敬太傅大人一杯,以表謝意。”
陸翊讚美道,起身舉起酒樽,朝鄭元敬了敬,側身掩袖一飲而盡。
殿下的大臣們都是察言觀色,曲通意解的精明人,他們見皇上和陸翊同唱一台戲,都紛紛起身向鄭元舉杯邀慶,嘴裏讚美青曼公主的仁義孝道,如此之類的讚美之詞。
鄭元見狀,也不好再有追問之意,隻當是青曼公主悉心照顧太後,以顯大夏國的孝道。
皇上心情極好,一連痛飲數杯,到後麵都需要在宮人的攙扶下才能行走,他微醺半醉讓殿內大臣不醉不歸,趁機為鄭元安排了幾名年輕貌美的歌姬,哪知卻被鄭元晾在一旁,根本不理會身邊的嬌娘。
“太傅大人,本相已經差人送了一副字帖和一軸畫卷送至住處,不知太傅大人是否喜歡?”
陸翊眉目含笑地問道。
一聽說字帖和畫卷,鄭元立刻有了精神,他問道:“本傅來得匆忙未曾見字帖,不知是那名書家之作?”
“是姬夫人的《臨貼》”
陸翊含笑道。
“姬夫人以小楷著稱,在女子中可謂豪傑,更是大名家蘭庭的老師,本傅聽說過這字帖,一直沒有機會觀摩,想不到陸丞相如此大方送給本傅,本傅實在是感激不盡。”
鄭元虔誠地謝道,心裏暗想,不知陸翊有何事要求於自己。
第43章 心亂(一)
“朋友易交,知己難求!本相與太傅一樣,喜愛書畫字帖,隻是一直沒有機會同太傅大人在一起切磋琢磨,體會旁人所無法言知的感受。”
陸翊麵色中流出一些遺憾。
“陸丞相有如此雅好實乃好事,本傅很期待與丞相一同歌風頌雅,一解生平之惑,明日申時,本傅來貴府拜訪!”
鄭元上挑劍眉,十分豪氣地說道,雙手對陸翊做一個抱拳行禮。
“好,本相在府上恭候太傅大人的光臨!”
陸翊目光閃著亮彩,十分高興地說道。
長青殿,太後坐在金絲楠木軟凳上愜意地從果盤裏取來一塊切好的蟠桃片,十月深秋的蟠桃鮮香多汁,是她多年以來最愛的水果。
“皇上剛才在殿裏請求你重新執掌後宮,太後為何拒絕?”
跪在地上為太後捏腳的綠蘿家常般地問道。
“皇上不立皇後,為的是他逍遙快活,每年多在宮外選秀女入宮,哀家對後宮之事已是厭倦之際,這種事情還是讓哀家多消停一會兒,閑庭下來。這不,昨兒皇上和丞相不都利用了哀家嘛,必要的時候,哀家這個閑人關鍵時刻也能用上派場,豈不是更好!”
太後一臉輕鬆地說道,準備拿第二塊蟠桃。
“話雖如此,可後宮不可一日無主,皇上又要選秀女,這諾大的後宮沒有主心骨可不成呀。”
綠蘿嘆道,她準備起身為太後淨手。
“有元妃在,何須哀家操勞。”
太後淡淡地說道,鳳目中透著一絲精光。
“元妃的事,宮裏的人都心知肚明,燕姬她素來高傲,隻有元妃與她有來往,這次她小產刺殺元妃,其實皇上應該知曉其中原由。”
綠蘿說道。
“所以哀家才不掌權後宮,皇上偏袒元妃,通過這件事想必宮裏的人都應該知道,所以哀家就落得清靜為好。”
“雖然皇上偏愛元妃,但皇嗣血脈也很重要,就這樣由著她斷皇家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