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翊搖著摺扇輕嘆道。
眾門人見公子這樣無奈地發話,都紛紛退下。今晚茶肆裏,陵春公子和相府大小姐的風流韻事相信會有很多人追著聽下去。
寧嘉魚和紅萼來到後宅花園時,就看見陸翊一身草綠色薄春袍正用手裏的摺扇逗一隻蝴蝶,惹得那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
“小女寧嘉魚拜見公子,公子萬福!”
寧嘉魚半曲著身,做了一個萬福。
陸翊聽見聲音停止了逗蝴蝶抬眸向寧嘉魚望去,又開始搖著扇子。
“聽聞大小姐登門拜訪,本公子不勝榮幸,穆源,替大小姐上座再沏一杯上好的碧螺春來。”
陸翊對穆源吩咐道。
“小女上次在寧府不但撞倒公子還出言不遜,今日特來登門道歉,還望公子多多海涵。”
寧嘉魚低頭道。
“今兒天氣這麽好,大小姐不如和本公子一起賞花如何?人人都說春日遊好風光身邊怎能沒有佳人相伴,大小姐一直戴著這麵紗,當真辜負了這美景。”
陸翊搖著摺扇感嘆道。
“公子若不原諒嘉魚,嘉魚無顏揭開麵紗麵對公子。”
寧嘉魚低聲道。
“哎,人人都說相府有位傻子大千金,依本公子看說這話的人才是大傻子!罷了,你隻要同我一起賞花,本公子就原諒你,並且大小姐不單是登門道歉這麽簡單吧?”
陸翊盯著她說道。
寧嘉魚心裏大喜,緩緩說道:“外界傳聞不假,小女的確腦子不好使,讓公子見笑了。今日來訪,除了登門道歉的確還有一事相求。”
白紗緩緩揭起露出一張臉,膚若凝脂,眉似青黛,眼含秋波,唇色如櫻桃,陸翊感到一陣暈眩。
這當真是女大十八變,比起六年前見到她,更多了一份少女的燦爛,猶如剛盛開的花朵嬌嫩細膩。上次在相府她像泥猴子一樣爬上樹,又像風箏一樣摔下來,他還沒有好好和她打招呼,她就像蔽衣一樣將自己丟棄在一旁。
陸翊清了清口音,右搖著摺扇,左手遮住雙眼,嘴裏似乎埋怨道:“這才初春不久,當真有夏日之感。”
寧嘉魚輕聲道:“遠在邊疆的冰寒之地,就寒風刺骨了!”
“這春日大好時光,大小姐怎麽提起邊疆那蠻夷之地?”
陸翊側著身子問道。
“小女外祖父因朝中之事發配邊疆,如今身染重病在回京的路上,小女懇請公子府中的神醫徐滄海為外祖父醫治,否則他......隻怕到不了京城同小女團聚。”
寧嘉魚忽然神情悲切地說道。
“鎮國公鄧大人要回京了?”
陸翊停下手中的摺扇問道。
“正是小女外祖父鄧成良。”
寧嘉魚回答道。
“鎮國公跟隨先帝戎馬一生立下汗馬功勞,胸懷大誌,本公子記得他當時主張北國和魯國一同抗大夏國,不知怎麽地我那皇帝哥哥就給他安了個謀逆之罪,實在是憾事!這件事就是大小姐不來求本公子,本公子也有這份救治鎮國公的義務。隻是那徐滄海未曾見過鎮國公尊容,又不知他身在何處,該如何去醫治呢?”
陸翊望著寧嘉魚問道。
寧嘉魚從懷袖裏拿出一枝幹枯的苔梅說道:“外祖父他寫信寄給小女這枝梅花除了有懷念之情,更暗示了他住的地方。我們北國的驛站通常都會種植梅花,外祖父在回京途中必是住在驛站,而且這個驛站種植的是苔梅。公子隻需打聽哪個驛站種有苔梅,便可找到小女的外祖父。”
第3章 傳言
陸翊合攏摺扇目不轉睛地盯著寧嘉魚,她和六年前一樣聰明有見地!他將摺扇在手掌上輕拍一下,說道:“這件事本公子會叫人辦妥,大小姐盡管放心。”
寧嘉魚沒想到事情會進展得如此順利,陸翊不但不計較她的莽撞和出言不遜,還大方地幫她這個大忙,第一公子果然是心胸寬廣之人,怪不得有這麽多能人賢士願意投靠他門下。
陸翊這麽大方,寧嘉魚自然也不會小氣。她從紅萼手裏接過一副字畫雙手恭敬地遞給陸翊,輕聲道:“嘉魚得知公子酷愛字畫,特地送上姬夫人的《臨貼》,希望公子能收下。”
陸翊大喜立刻接過字帖,他觀摩一會兒讚嘆道:“姬夫人筆法古樸,形態自然,這字帖乃楷書上品之作。雖然她非大名家,但作為名家蘭庭的老師,可謂女中豪傑,值得本公子收藏。隻是這麽貴重物品,讓大小姐破費了!”
寧嘉魚見陸翊十分喜歡這幅字帖心裏也非常開心,她笑道:“這幅字帖是我娘親的陪嫁物,我一直將它高束閣樓不曾像公子這般珍愛它,今天,它也算是遇上真正欣賞它的主人了。我也是借花獻佛。”
陸翊將字帖交給身旁的侍從,命他放在書房好生保管。
“大小姐,我這後花園有一片杏花林,可否願隨我一同觀賞?”
陸翊捏著摺扇,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杏花初開粉紅嬌顏,姿態各異,繁花似錦,遙而可及占盡春色。特別有幾株古老高大的杏樹種植在溪邊,形態蒼勁,樹冠高大花枝下垂倒映在清澈的水中妖嬈嫵媚。
相府也有杏花樹,但像這般大片成林地種植實則少有,寧嘉魚立刻就被眼前爛漫的花海驚艷了。不料陸翊卻嘆道:“人人皆愛杏花微雨繁花盛開,我卻擔心它們開得太早,到後來不免落紅無數殘花狼藉,到時候難免傷春悲花心裏一陣難過。”
眾門人見公子這樣無奈地發話,都紛紛退下。今晚茶肆裏,陵春公子和相府大小姐的風流韻事相信會有很多人追著聽下去。
寧嘉魚和紅萼來到後宅花園時,就看見陸翊一身草綠色薄春袍正用手裏的摺扇逗一隻蝴蝶,惹得那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
“小女寧嘉魚拜見公子,公子萬福!”
寧嘉魚半曲著身,做了一個萬福。
陸翊聽見聲音停止了逗蝴蝶抬眸向寧嘉魚望去,又開始搖著扇子。
“聽聞大小姐登門拜訪,本公子不勝榮幸,穆源,替大小姐上座再沏一杯上好的碧螺春來。”
陸翊對穆源吩咐道。
“小女上次在寧府不但撞倒公子還出言不遜,今日特來登門道歉,還望公子多多海涵。”
寧嘉魚低頭道。
“今兒天氣這麽好,大小姐不如和本公子一起賞花如何?人人都說春日遊好風光身邊怎能沒有佳人相伴,大小姐一直戴著這麵紗,當真辜負了這美景。”
陸翊搖著摺扇感嘆道。
“公子若不原諒嘉魚,嘉魚無顏揭開麵紗麵對公子。”
寧嘉魚低聲道。
“哎,人人都說相府有位傻子大千金,依本公子看說這話的人才是大傻子!罷了,你隻要同我一起賞花,本公子就原諒你,並且大小姐不單是登門道歉這麽簡單吧?”
陸翊盯著她說道。
寧嘉魚心裏大喜,緩緩說道:“外界傳聞不假,小女的確腦子不好使,讓公子見笑了。今日來訪,除了登門道歉的確還有一事相求。”
白紗緩緩揭起露出一張臉,膚若凝脂,眉似青黛,眼含秋波,唇色如櫻桃,陸翊感到一陣暈眩。
這當真是女大十八變,比起六年前見到她,更多了一份少女的燦爛,猶如剛盛開的花朵嬌嫩細膩。上次在相府她像泥猴子一樣爬上樹,又像風箏一樣摔下來,他還沒有好好和她打招呼,她就像蔽衣一樣將自己丟棄在一旁。
陸翊清了清口音,右搖著摺扇,左手遮住雙眼,嘴裏似乎埋怨道:“這才初春不久,當真有夏日之感。”
寧嘉魚輕聲道:“遠在邊疆的冰寒之地,就寒風刺骨了!”
“這春日大好時光,大小姐怎麽提起邊疆那蠻夷之地?”
陸翊側著身子問道。
“小女外祖父因朝中之事發配邊疆,如今身染重病在回京的路上,小女懇請公子府中的神醫徐滄海為外祖父醫治,否則他......隻怕到不了京城同小女團聚。”
寧嘉魚忽然神情悲切地說道。
“鎮國公鄧大人要回京了?”
陸翊停下手中的摺扇問道。
“正是小女外祖父鄧成良。”
寧嘉魚回答道。
“鎮國公跟隨先帝戎馬一生立下汗馬功勞,胸懷大誌,本公子記得他當時主張北國和魯國一同抗大夏國,不知怎麽地我那皇帝哥哥就給他安了個謀逆之罪,實在是憾事!這件事就是大小姐不來求本公子,本公子也有這份救治鎮國公的義務。隻是那徐滄海未曾見過鎮國公尊容,又不知他身在何處,該如何去醫治呢?”
陸翊望著寧嘉魚問道。
寧嘉魚從懷袖裏拿出一枝幹枯的苔梅說道:“外祖父他寫信寄給小女這枝梅花除了有懷念之情,更暗示了他住的地方。我們北國的驛站通常都會種植梅花,外祖父在回京途中必是住在驛站,而且這個驛站種植的是苔梅。公子隻需打聽哪個驛站種有苔梅,便可找到小女的外祖父。”
第3章 傳言
陸翊合攏摺扇目不轉睛地盯著寧嘉魚,她和六年前一樣聰明有見地!他將摺扇在手掌上輕拍一下,說道:“這件事本公子會叫人辦妥,大小姐盡管放心。”
寧嘉魚沒想到事情會進展得如此順利,陸翊不但不計較她的莽撞和出言不遜,還大方地幫她這個大忙,第一公子果然是心胸寬廣之人,怪不得有這麽多能人賢士願意投靠他門下。
陸翊這麽大方,寧嘉魚自然也不會小氣。她從紅萼手裏接過一副字畫雙手恭敬地遞給陸翊,輕聲道:“嘉魚得知公子酷愛字畫,特地送上姬夫人的《臨貼》,希望公子能收下。”
陸翊大喜立刻接過字帖,他觀摩一會兒讚嘆道:“姬夫人筆法古樸,形態自然,這字帖乃楷書上品之作。雖然她非大名家,但作為名家蘭庭的老師,可謂女中豪傑,值得本公子收藏。隻是這麽貴重物品,讓大小姐破費了!”
寧嘉魚見陸翊十分喜歡這幅字帖心裏也非常開心,她笑道:“這幅字帖是我娘親的陪嫁物,我一直將它高束閣樓不曾像公子這般珍愛它,今天,它也算是遇上真正欣賞它的主人了。我也是借花獻佛。”
陸翊將字帖交給身旁的侍從,命他放在書房好生保管。
“大小姐,我這後花園有一片杏花林,可否願隨我一同觀賞?”
陸翊捏著摺扇,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杏花初開粉紅嬌顏,姿態各異,繁花似錦,遙而可及占盡春色。特別有幾株古老高大的杏樹種植在溪邊,形態蒼勁,樹冠高大花枝下垂倒映在清澈的水中妖嬈嫵媚。
相府也有杏花樹,但像這般大片成林地種植實則少有,寧嘉魚立刻就被眼前爛漫的花海驚艷了。不料陸翊卻嘆道:“人人皆愛杏花微雨繁花盛開,我卻擔心它們開得太早,到後來不免落紅無數殘花狼藉,到時候難免傷春悲花心裏一陣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