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討價還價
回到2002,我幫雷總登上首富 作者:桃園五魁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業作為買家代表,肯定要先表明自家的意向。
他對麵是一位姓吳的副總,應該是兩位副總裏麵能拿主意的人。
“吳總,我想和你先確定一個事實,貴公司出讓卓越網的股份,是否確有其事。”
天業要先掌握對方的真實想法,別因為有人要購買,對方趁機坐地起價。
吳副總顯然也是談判的老手,他沒有直接回答天業的提問,而是抱怨起這筆投資來。
“天業總,我不怕告訴你,當初這筆投資,負責的另有其人。”
“目前這位管理者,已經從我們公司離職了,他主導的投資大部分成了三不管的事情。”
吳副總的這句話,很明顯是在申明,公司要賣出這些股份是事出有因。
對於集團化的大公司來說,管理層第一考慮的問題是自身的發展。
對於別人留下的爛攤子,自然是希望越早拋掉越好。
反正這些東西即便未來能出成績,也算不到現在的管理層身上。
反倒是投資出現問題,變成了巨額的虧損,現任管理者會被問責,為什麽沒有提前處理。
天業在商界摸爬滾打多年,對這種事聽過和經曆過不少的相似案例。
他微微一笑,對著吳副總繼續說道,“那就當貴公司真心想賣掉股份,甩脫這些不確定的風險了。”
吳副總這時當然不能含糊其辭,否則這生意也不用談了,還容易得罪對方。
你不想賣,通知別人來見麵幹嘛,耍人好玩嗎?
“天業總,賣掉這些股份是管理層共同決議過的,隻不過在金額方麵,集團不想承受任何損失。”
“我把當初的投資合同原件帶來了,上麵標注的非常清楚,當初的投資總額是一千八百萬元。”
“投資所占的股份比例為百分之四十,另外一些雜項費用,都有細節補充,總計不超過五萬元。”
天業示意郭律師檢查一下合同原件,郭律師當即站起身,來到吳副總的身旁。
“吳副總,由我代表天業先生審核下資料,你不介意吧。”
“郭律師請便!”
吳副總二話不說,將一係列文件遞給了郭律師,這是必要的流程。
郭律師不愧是專業人士,看的很快,同時不斷在她筆記本上記錄著信息。
差不多十來分鍾後,郭律師便審核完畢,又將資料交回給了吳副總。
“天業,大致內容是沒問題的,和吳總說的完全符合,這些資料具備法律效力。”
郭律師的發言,算是幫吳副總背書了,天業至此總算放下了心事。
李成東對於郭律師的水平,還不太了解,但他信任天業,途中沒有多插一句話。
另外一位姓馬的副總,這時候開口了。
“天業總,這批投資,當初的資金成本大概是五個點左右,投資即將滿兩年,總計有十個點的成本。”
馬副總顯然是開始算賬了,所謂資金成本,也就是資金的利息。
假如當初的錢沒有投出去,放在了銀行吃利息,那就是每年五個點的純利潤。
這還是自有資金的成本,如果當初投資的錢來源於銀行貸款,那麽這筆資金的成本還要加上貸款的利息。
兩年百分之十,就是一百八十萬,加上原本的一千八百多萬,總計正好控製在兩千萬以內。
“兩位副總的意思是,我方承擔了這筆費用,交易便可以達成了?”
天業的問話乍聽是說給麵前的兩人聽,其實他在意的人是誌總這個老狐狸。
此人來到現場,僅僅是為了說幾句場麵話,明顯是癡心妄想。
果然吳副總搖了搖頭,他端起茶杯,小嘬了一口茶水。
“天業總,你這話是把我們當新兵蛋子看啊,不虧不賺,我們何必做這筆生意。”
“不瞞你說,這筆投資雖然是別人主導的,但從風險上分析,幾近於無。
“而且有雷總合作,我看這筆投資,大概率是要賺錢的,隻不過需要等待一段不確定的時間。”
天業也是有大定力的人,見對方露出了獠牙,反而心中放下了防備。
不怕對方提高報價,就怕揣著小心思一直不說,天業沒心情和對方玩鬥智鬥勇。
“既然貴公司想盈利,那我倒不好拒絕了,做生意講究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
“吳總、馬總,你們直接給我報個底價吧,我能接受的話,當場就簽下來。”
吳副總和馬副總,對望了一眼,他們兩人其實早就定好了價格。
但今天早上誌總突然要和他們一起過來,對於之前的定價兩人又有些不確定了。
天業看出來兩人的糾結,他倒是無所謂多等一些時間。
於是他拿起茶壺,主動幫己方的人斟滿茶水。
李成東倒是沒在意這種小事,順手把茶杯推給了天業,方便他倒水。
誌總此時和求總已經暫停了談話,同樣開始品茶休息。
他坐的位置正好能看到李成東這邊,於是這個小插曲被他觀察到了。
誌總了解過天業的身份,知道他在洪門裏麵是響當當的大人物。
不然自己也不會因為天業突然出現在首都,親自跑這一趟。
洪門在國內的影響力受到一些因素的限製,並沒有多誇張。
但在東南亞區域,甚至美洲大陸,那可是有百年曆史的巨無霸啊。
即便誌總是國內商界的風雲人物,出了國也要低調處事,洪門比他擁有更廣泛的勢力基礎。
天業這樣的人,卻主動為一個年輕男子斟茶。
如果說斟茶的動作,隻是證明天業平易近人的話。
那這個年輕人的表現實在太奇怪了,他一點都不介意天業的行為,好像習以為常了。
這個年輕人的身份不一般,誌總得出了自己的判斷。
到底是老狐狸,從一些小事中便能分析出足夠的信息,距離真相僅僅是一步之遙。
吳副總到底是出價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轉讓價格兩千八百萬。”
“另外的百分之十,我們公司和雷總有協議,他有優先的收購權。所以不能全部賣給你。”
李成東一聽,好家夥,一下子價格多了一千萬,股份比例還少了四分之一。
他對麵是一位姓吳的副總,應該是兩位副總裏麵能拿主意的人。
“吳總,我想和你先確定一個事實,貴公司出讓卓越網的股份,是否確有其事。”
天業要先掌握對方的真實想法,別因為有人要購買,對方趁機坐地起價。
吳副總顯然也是談判的老手,他沒有直接回答天業的提問,而是抱怨起這筆投資來。
“天業總,我不怕告訴你,當初這筆投資,負責的另有其人。”
“目前這位管理者,已經從我們公司離職了,他主導的投資大部分成了三不管的事情。”
吳副總的這句話,很明顯是在申明,公司要賣出這些股份是事出有因。
對於集團化的大公司來說,管理層第一考慮的問題是自身的發展。
對於別人留下的爛攤子,自然是希望越早拋掉越好。
反正這些東西即便未來能出成績,也算不到現在的管理層身上。
反倒是投資出現問題,變成了巨額的虧損,現任管理者會被問責,為什麽沒有提前處理。
天業在商界摸爬滾打多年,對這種事聽過和經曆過不少的相似案例。
他微微一笑,對著吳副總繼續說道,“那就當貴公司真心想賣掉股份,甩脫這些不確定的風險了。”
吳副總這時當然不能含糊其辭,否則這生意也不用談了,還容易得罪對方。
你不想賣,通知別人來見麵幹嘛,耍人好玩嗎?
“天業總,賣掉這些股份是管理層共同決議過的,隻不過在金額方麵,集團不想承受任何損失。”
“我把當初的投資合同原件帶來了,上麵標注的非常清楚,當初的投資總額是一千八百萬元。”
“投資所占的股份比例為百分之四十,另外一些雜項費用,都有細節補充,總計不超過五萬元。”
天業示意郭律師檢查一下合同原件,郭律師當即站起身,來到吳副總的身旁。
“吳副總,由我代表天業先生審核下資料,你不介意吧。”
“郭律師請便!”
吳副總二話不說,將一係列文件遞給了郭律師,這是必要的流程。
郭律師不愧是專業人士,看的很快,同時不斷在她筆記本上記錄著信息。
差不多十來分鍾後,郭律師便審核完畢,又將資料交回給了吳副總。
“天業,大致內容是沒問題的,和吳總說的完全符合,這些資料具備法律效力。”
郭律師的發言,算是幫吳副總背書了,天業至此總算放下了心事。
李成東對於郭律師的水平,還不太了解,但他信任天業,途中沒有多插一句話。
另外一位姓馬的副總,這時候開口了。
“天業總,這批投資,當初的資金成本大概是五個點左右,投資即將滿兩年,總計有十個點的成本。”
馬副總顯然是開始算賬了,所謂資金成本,也就是資金的利息。
假如當初的錢沒有投出去,放在了銀行吃利息,那就是每年五個點的純利潤。
這還是自有資金的成本,如果當初投資的錢來源於銀行貸款,那麽這筆資金的成本還要加上貸款的利息。
兩年百分之十,就是一百八十萬,加上原本的一千八百多萬,總計正好控製在兩千萬以內。
“兩位副總的意思是,我方承擔了這筆費用,交易便可以達成了?”
天業的問話乍聽是說給麵前的兩人聽,其實他在意的人是誌總這個老狐狸。
此人來到現場,僅僅是為了說幾句場麵話,明顯是癡心妄想。
果然吳副總搖了搖頭,他端起茶杯,小嘬了一口茶水。
“天業總,你這話是把我們當新兵蛋子看啊,不虧不賺,我們何必做這筆生意。”
“不瞞你說,這筆投資雖然是別人主導的,但從風險上分析,幾近於無。
“而且有雷總合作,我看這筆投資,大概率是要賺錢的,隻不過需要等待一段不確定的時間。”
天業也是有大定力的人,見對方露出了獠牙,反而心中放下了防備。
不怕對方提高報價,就怕揣著小心思一直不說,天業沒心情和對方玩鬥智鬥勇。
“既然貴公司想盈利,那我倒不好拒絕了,做生意講究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
“吳總、馬總,你們直接給我報個底價吧,我能接受的話,當場就簽下來。”
吳副總和馬副總,對望了一眼,他們兩人其實早就定好了價格。
但今天早上誌總突然要和他們一起過來,對於之前的定價兩人又有些不確定了。
天業看出來兩人的糾結,他倒是無所謂多等一些時間。
於是他拿起茶壺,主動幫己方的人斟滿茶水。
李成東倒是沒在意這種小事,順手把茶杯推給了天業,方便他倒水。
誌總此時和求總已經暫停了談話,同樣開始品茶休息。
他坐的位置正好能看到李成東這邊,於是這個小插曲被他觀察到了。
誌總了解過天業的身份,知道他在洪門裏麵是響當當的大人物。
不然自己也不會因為天業突然出現在首都,親自跑這一趟。
洪門在國內的影響力受到一些因素的限製,並沒有多誇張。
但在東南亞區域,甚至美洲大陸,那可是有百年曆史的巨無霸啊。
即便誌總是國內商界的風雲人物,出了國也要低調處事,洪門比他擁有更廣泛的勢力基礎。
天業這樣的人,卻主動為一個年輕男子斟茶。
如果說斟茶的動作,隻是證明天業平易近人的話。
那這個年輕人的表現實在太奇怪了,他一點都不介意天業的行為,好像習以為常了。
這個年輕人的身份不一般,誌總得出了自己的判斷。
到底是老狐狸,從一些小事中便能分析出足夠的信息,距離真相僅僅是一步之遙。
吳副總到底是出價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轉讓價格兩千八百萬。”
“另外的百分之十,我們公司和雷總有協議,他有優先的收購權。所以不能全部賣給你。”
李成東一聽,好家夥,一下子價格多了一千萬,股份比例還少了四分之一。